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1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特根斯坦论哲学(1933)—摘自《全集-12卷》

[复制链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7: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哲学的困难不是科学的思想困难,而是态度变化的困难。意志的抵触必须克服。
      
    如果我修正了哲学错误并说这就是它总是被想象的方式,但却并不是它本身的方式,那么我就总是指向一个相似,人们一直据此来思考,但并没有认识到它是个相似。

    搞哲学就是:抛弃虚假的论证。
  
    哲学家给了我们一个词,人们可以用它表达事物,把它看作是无害的。

    我们所做的是把语词从形而上学的用法带回到它们在语言中的正确(规范的)用法。
     (说过人们无法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的人说错了;人们可以两次进入同一条河流。)
    这就是对所有类似的哲学困难的解决。他们的回答如果正确的话,就一定是普通而无聊的。但人们一定是以专门的精神看到它们的,于是这就无关紧要了。

    哲学所能做的一切就是破除偶像。这并不意味着创造一个新偶像,—譬如像在“偶像的空缺”中一样。

      人们感到奇怪的是:如果这些句子使你感到不安,而你又不知道用它们做什么,那么你为什么不尽早把它们抛弃,又是什么使你没有这样做?

      当一个句子的语法得到了完全清楚的规定,那么这个句子在逻辑上就得到了完全的分析。

      哲学可以不干涉语言的实际(现实)用法。。。。。。不干涉实际上所说的东西;它最终只是描述它。

      哲学只是把一切摆在我们面前,既没有解释,也没有推导出任何东西。

      由于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没有什么可解释的。因为我们对不可能显而易见的东西不感兴趣。

      哲学的最大障碍之一是期望新的、深层的(闻所未闻的)阐明。

      哲学家煞有介事地无助夸张、叫嚷,因为他没有发现他混乱的要害所在。

      这些问题在这个词的实际意义上得到了解决—就像是水里的一块糖。

      在论证中不需要清晰性的人,就落入了哲学。

      李希腾伯格:“我们的整个哲学都是对语言用法的修正,因而是对一种哲学的修正,即对最一般哲学的修正。”

      哲学的才能在于从语法事实中得到强烈持久印象的能力。

   为什么语法问题都是这么强硬和根深蒂固?—因为它们与最古老的思维习惯相关,即铭刻在我们语言本身的一种最古老的想象((李希滕伯格))。

      人们不断地听到这个评论,说哲学实际上没有任何进步,希腊讨论过的问题至今仍然为我们所讨论。但说这些话的人并没有理解它之所以一定会这样的原因。原因在于我们的语言保持原样,一直在引诱我们不断地提出相同的问题。

      哲学的目的是在语言停步之处竖立一面墙。

      人们既无法也不想超越的东西,不会是在世界上。

      真正的发现是,当我想要做哲学时能使我不做哲学。
      是使哲学得到宁静,使它不再受到本身就有问题的那些问题的困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9 8:53:21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2#
发表于 2007-8-4 13:07:07 |只看该作者
理解维的哲学观对于理解其哲学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维总是在试图“消解”哲学问题(而不是解答),所以他不断追问的是“它们(那些哲学问题)是怎么出现的?”而不是反复对自己念叨着这些哲学问题本身。而这其实就是在作一种“元哲学”的考虑,但在维那里也许并没有两个层次的问题,即哲学问题和元哲学问题。前者对他来说如果不用后者去填充,那就是根本不存在的—谜是不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3#
发表于 2007-8-4 13:07:07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不清楚李希滕伯格是谁,有哪些著作,有无翻译过来的,望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4#
发表于 2007-8-4 13:07:08 |只看该作者
这都是你打出来的吗?太辛苦了!!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5#
发表于 2007-8-4 13:07:08 |只看该作者
你来啦?我感觉这次打的最有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07:08 |只看该作者
李西腾伯格:德国物理学家和幽默作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0

好友

1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07-8-4 13:07:08 |只看该作者
我似乎也没见过他的译作~按理说是有的,见过有人引用他。   

  在论证中不需要清晰性的人,就落入了哲学。

“在大哲学家那里,含混成为对象……”——梅洛·庞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8#
发表于 2007-8-4 13:07:0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4-19 8:52:58的发言:
      

      1. 当一个句子的语法得到了完全清楚的规定,那么这个句子在逻辑上就得到了完全的分析。

     2.  哲学可以不干涉语言的实际(现实)用法。。。。。。不干涉实际上所说的东西;它最终只是描述它。

       哲学只是把一切摆在我们面前,既没有解释,也没有推导出任何东西。

       由于一切都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没有什么可解释的。因为我们对不可能显而易见的东西不感兴趣。

            3. 这些问题在这个词的实际意义上得到了解决—就像是水里的一块糖。

           4.李希腾伯格:“我们的整个哲学都是对语言用法的修正,因而是对一种哲学的修正,即对最一般哲学的修正。”

       5.哲学的才能在于从语法事实中得到强烈持久印象的能力。

    为什么语法问题都是这么强硬和根深蒂固?—因为它们与最古老的思维习惯相关,即铭刻在我们语言本身的一种最古老的想象((李希滕伯格))。

       人们不断地听到这个评论,说哲学实际上没有任何进步,希腊讨论过的问题至今仍然为我们所讨论。但说这些话的人并没有理解它之所以一定会这样的原因。原因在于我们的语言保持原样,一直在引诱我们不断地提出相同的问题。

       哲学的目的是在语言停步之处竖立一面墙。

       6.人们既无法也不想超越的东西,不会是在世界上。

       7.真正的发现是,当我想要做哲学(1)时能使我不做哲学(2)。
       是使哲学得到宁静,使它不再受到本身就有问题的那些问题的困扰。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9 8:53:21编辑过]

逃犯辛辛苦苦打出的好东西值得细细品味,冒昧做点解读,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批评。为了便于指称我给引文标了序号,请逃犯谅解。
1.一个句子在逻辑上得到充分分析在于该句子的语法得到完全清楚的规定。对句子进行逻辑分析局限于语法的范围,语法的本性在5得到剖析。
2.哲学在该前进的地方止步,语言的实际用法是经过治疗而康复的哲学的发展空间。
3.进入这个空间,问题自然消解。
4.哲学的任务在于从语法的范囿转变到日常语言。
5.语法的本性。为什么哲学总是深陷语法的陷阱,哲学的病根在于自甘身处陷阱并不断强化这个要求。
6.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哲学限制了观照精彩的能力,这是哲学的悲哀。
7.哲学(1)是健康的哲学,哲学(2)是需要治疗的哲学。 哲学的宁静在于嬉戏于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语法是本身有问题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9#
发表于 2007-8-4 13:07:0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T在2004-4-19 18:19:58的发言:
李西腾伯格:德国物理学家和幽默作家。
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10#
发表于 2007-8-4 13:07:08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维对“哲学”的看法可能并没有那么乐观,他的哲学其实是对“哲学”的消解。还会有一种不同于这种消解而又健康的哲学吗?她是怎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9 15:4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