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凌丁在2004-4-8 6:30:44的发言:
"不管你承不承认,“80后”这一写作群体的出现已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在他们挥墨泼洒的青春文字中,文学,这一略显寒酸的词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怎么可能呢?文学怎么会因为“挥墨泼洒的青春文字”而重燃希望之火呢?哪跟哪儿呀?
当年知青们踏上火车上山下乡的时候也是这种万丈豪情的。因为毛主席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最后下岗职工里多是这些下过乡的,很残酷的结果。别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写作的人不能成天想着什么群体,恰恰相反,真正的写作者总在群体之外。群体狭隘的时候就是圈子。就像几句诅咒要不了文学的命一样,几句口号也不会使文学多几分光亮。文学说到底首先还是个人的事。另外,文学这个词,在我看来即不寒酸也不高贵,它只是个很一般化的名词,跟其它的词,比如说蔬菜、企业等没有高下的区别。再有,就是文学是个马拉松式的个人运动,究竟怎么样,还要走着瞧,先不要急着下结论。再过十年,不知道谁还会提什么七O、八O后这种词句,因为它们本来就毫无意义,与文学本身没什么关系,可能记者们需要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8 11:36: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