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04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没有一个上帝?

[复制链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6: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优雅的举止,谦和的笑容,敏锐地思考,简约严格的论证,轻轻的他来了,轻轻的他走了。他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世界顶尖学者的风采,他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余音绕梁的演讲还有这本薄薄的书——《有没有一个上帝?》。
Richard Swinburne的这本书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阐明上帝的涵义,第二三部分是上帝存在的证明,第四至七部分是在上帝存在这一前提下,分别就世界及其秩序,人类的存在,恶的存在, 奇迹和宗教经验给出有神论的解释。其中第二三部分Swinburne为上帝存在提供了分析背景的证明,与历史上的本体论证明、知识论证明风格迥异颇具特色,兹作简单介绍。
Swinburne这样来规定上帝,上帝是“全能、全知而且完全自由的一个人”认为上帝是一个“有人格的存在者”,而人“是指一个具有某些基本能力能够有目的的活动、意图和信念的个体”由上帝的全知全能又能推出“上帝是全善的”这一结论。
Swinburne论证上帝存在的整体思路是这样的:在如何解释事物这个问题上,有神论(认为上帝存在)给出了最成功、最有效的回答。而评价各种解释优越性的标准在于以下四个方面:1、该规律(law)能使我们(准确地)预测我们已经观察到的许多不同事件(我们还没有观察到该规律所预测的却未曾发生的任何事件),2、人们提出的这条规律是简单的,3、它与我们的背景知识完全吻合,4、我们不能以其他方式预测到这些事件(例如,可与该规律相比的、能使我们预测这些事件的任何规律,都不能向人们所说的这条规律那样,符合以上三个标准)。对于这四个标准的具体运用,Swinburne这样写道:“因此,四个标准的运用可归纳如下:就最终解释而言,最有可能正确的理论必然是一种能够预见可观察现象的最简单的理论,我们不能用其他方式预见这些现象。” Swinburne认为有神论为所有现象提供了极为简单的解释,其简单性在于1、有神论认为上帝是现存的任何物体维持其存在的唯一原因,而任何解释都不会比假设一种原因的解释更简单。2、假设上帝的能力是无限的比假设他的能力非常之大更为简单。3、更简单的假设是上帝存在。4、而最简单的假设是不仅假设上帝永远具有无限的能力、知识和自由,而且假设所有这些都是上帝的本质属性。以上假设正是有神论关于上帝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的简单性保证了“上帝作为事物的最简单的解释”这一论断的成立,基于这一论断Swinburne得出"上帝存在"的结论。与有神论的解释相对照,Swinburne还提及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和人文主义的解释,通过对比,Swinburne揭示出这两种解释都是极端复杂的解释,他们本身又会引发一系列更为复杂的问题。

note:
Is There A God? By  Richard  Swinbur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由胡自信译成中文,可能没公开出版.

有没有一个上帝?
导论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英美哲学家复兴了关于上帝存在的严肃辩论。这是一场具有高度的学术严密性的辩论。人们认识到,这个论题不仅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而且具有浓厚的学术趣味。在这场辩论中,基督教思想家始终处于前列,结果选修宗教哲学这门课程的哲学系学生的人数明显增加。然而这种情况很少影响到普通百姓,因为新闻记者和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是他们的向导;他们认为,就理智而言,关于上的存在的讨论注定要失败,宗教信仰完全是一件非理性的事情。
(下一段的大致内容)一些著名科学家的著作如理查得道金斯《盲目的钟表匠》、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向人们暗示,以某种方式维持着这个世界的上帝是不存在的,但这些作者对哲学论辩不甚了了,对他们的上帝观可能受到的批评一无所知,这本书旨在弥补这一缺陷,为读者奉献一本明确主张上帝存在的小册子。
我的论证的基本结构如下。科学家、历史学家和侦探都是先搜集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提出某种最能解释这些资料的发生原因的理论。他们认为,这些资料更能证明这种理论而不是那种理论,换言之,根据这些资料,这种理论更有可能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分析他们在得出这个结论是所依据的那些标准,我们发现,有一个上帝这种观点可以解释我们所管观察到的“一切”,而不是局限于这些资料的某个狭隘范围。这种观点还可以解释以下事实:宇宙确实存在;科学规律在宇宙中发挥着作用;宇宙中还存在着有意识能力的动物和人类,他们有神奇的组织在一起的异常复杂的身体;我们有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开发世界的许多机遇。此外,这种观点还能解释一些比较特殊的事实,例如人类所报道的一些奇迹以及他们所获得的一些宗教经验。科学所能提出的原因和规律可以解释这些事实当中的某些事实(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释这些事实),尽管如此,这些原因和规律本身却要求人们做出解释,上帝的活动可以作为它们的解释。正是科学家们据以建立自己理论的那些标准,引导我们超越这些理论,走向一个维系着万物存在的创造主——上帝。
一、        上帝
我的论点是这样一种主张:有一个上帝存在;关于这一主张,我的理解与西方宗教(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通常的理解是一致的。我称这种主张为有神论。本章将详细讨论这种观点的涵义。随后几章将继续探讨我们之所以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些根据。、、、、、、
有神论主张,上帝是一个有人格的存在者;换言之,就某种意义而言,上帝是“一个人”。所谓人,我只得是一个具有某些基本能力(能够有目的的活动、意图、和信念)的个体。
、、、、、、
人们相信,上帝的基本能力是无限的:它能够实现它所愿意的任何事情,这是他的基本行为;它无需以某种方式劳其筋骨,以便实现自己的意愿。它能够创造物体,包括物质性的物体,而且每时每刻都维持着它们的存在。、、、、、、有神论者所主张的上帝是这样的:它确实具有一种创造、维持或毁灭万事万物的能力。它还可以使物体开始运动,或者做其他任何事情。他能够使不同的物体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正如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的那样,也能够使这些物体作用于另外一些物体,使它们做各种事情或者遭受各种苦难:、、、、、、上帝不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是他创造了自然规律,因此它可以改变或终止这些规律——如果他愿意得这么做话。用哲学的术语来说,上帝是“全能的”:他无所不能。
人类在形成它们的意图时,受制于它们自身的欲望,这是他们在进行选择适与生俱来的一些倾向。、、、、、、人类的自由意志是有限的。然而上帝被设想为不受任何限制。他“完全自由”,就是说,各种欲望丝毫不会在他们身上产生任何因果作用。既然它是全能的,因此他不仅能够做它所选择的任何事情,而且在做选择时,它也是完全自由的。
因此有神论主张,上帝是一个人,全智、全能而且完全自由。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谨慎行事,看看我们究竟是如何理解这些主张的。、、、、、、因此用专业的术语来说,上帝不可能做逻辑上不可能的事情(即自相矛盾的事情)。上帝能够使宇宙存在,也能够使宇宙不复存在,但是它不能使宇宙在同一时间及存在又不存在。有神论者应该坚持以上主张,因为13世纪伟大的基督教哲学神学家圣托马斯阿奎纳早已明确指出其中的原因。
我认为,以上考察要求我们必须以同样认真的态度来理解全知的上帝.人们不能要求上帝做逻辑上不可能的事情,同样的道理,人们也不能要求上帝认识逻辑上不可能的事物.我觉得从逻辑上讲谁也不知道(准确无误的知道),一个自由的人明天可能干什么.、、、、、、所以我建议,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全知的上帝:他在任何时间都能够认识到那个时间逻辑上可能被认识的所有事物。这些事物不包括这样一种知识:人类还没有做某件事情上帝已经知道,他们会自由的做些什么。既然上帝是全能的,那么正是因为上帝允许自由的人存在,所有自由的人才能够存在。因此神的全知所具有的这种局限性,是他决意创造自由行为者的必然结果(上帝能够预知这样的结果)。然而我必须提醒读者,我的这种观点——指导自由行为者实际行动之后,上帝才能知道(准确无误的知道),他们会做些什么——不是一般的基督徒(或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的看法。但我认为,我的观点以蕴含在《圣经》的某些段落中;例如、、、、、、
有神论主张,上帝——作为全能、全知而且完全自由的一个人——是“永恒的”(eternal)。人们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理解“永恒”。我么可以向圣经的作者们那样,把“永恒”明确的理解为“永久”(everlasting):上帝是永恒的,意思是说,他已存在于过去每个时刻,现在他依然存在并将存在于未来每个时刻。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可以把永恒理解为“超越时间”(timeless):上帝是永恒的,意思是说,它存在于时间之外。、、、、、、因此我倾向于把上帝的永恒性理解为永久性,而不是理解为超越时间性。上帝存在于无始无终的时间的每个时刻。
有神论在任何时候赋予上帝的所有其他属性,都起源于全能、全知、完全自由这三种属性。因此人们认为,上帝“没有身体”(bodiless)。、、、、、、从上帝的全能出发,我们还可推出这样一种属性:他“无所不在”(存在于任何地方),、、、、、、
人们认为上帝是“全善的”。全善来自全知、完全自由这两种属性。、、、、、、上帝既然无所不知,那么对于什么是道德上的善,他定然具有正确的信念;上帝既然完全自由,那么它定然会做他认为(总的来看)是最好的事情。因此他永远做从总体上是最好的事情,而绝不会做从总体上说是坏的事情。因此上帝必定是全善的。
、、、、、、
因此上帝永远是全能的、全知的和完全自由的,我们可以这样推断,他永远是无形无体、无所不在的,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护者,是全善的,是道德义务的一个源泉。然而,有神论不仅主张,上帝这个人永远具有全能、全知和完全自由这样一些属性,而且声称,上帝必然具有一些本质属性和“偶然属性”。、、、、、、
、、、、、、
按照有神论的主张,如果有一个上帝,一个本质上永远是全能、全知、完全自由的上帝,那么他应当成为解释其他所有事物的最基本的事实。上帝维护着他以外所有事物的存在,维护着他们的现状,使它们具有现在那些能力和倾向:上帝每时每刻都在活动,上帝的存在是他的活动所无法解释的唯一事件。他的存在没有解释。就这种意义而言,上帝是一个必然的存在者,一个依靠自己而不依靠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者。
这就是有神论者(基督徒、犹太教徒、伊斯兰教徒等)的上帝,他们认为,他确实存在。我们为什么要相信他们?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察科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其他人在提出他们的理论,以解释他们观察到的那些事物的原因时,所使用的那些标准。

七、上帝的存在如何解释奇迹与宗教经验
奇迹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论证这样一个观点:上帝是我们这个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持者,这个主张是能够最好的揭示宇宙的总体结构——宇宙的存在本身;宇宙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经过精心设计的宇宙能够演化出动物和人类;人类是有意识的存在者,具有感觉、思想、信念、欲望和意图,能够在非常重要的方面他们自己和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假设。我还认为,我们在地球上所发现的这些坏事的存在,不足以反驳上述主张。因此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考察的那些证据为这种主张——有一个上帝——提供了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或然性。总之,如果有一个上帝,一个全善的、爱护自己所创造的万事万物的上帝,人们就希望他,不时地与能够以个人的方式不时地与我们进行更直接的交流,而不仅是通过他一直在维持着的我们这个世界的自然秩序,来与我们交流——回应我们的祈祷,满足我们的要求。然而他不会经常干预自然秩序,这是因为,如果他经常干预自然秩序,我们就不可能预见我们行为的结果,我们也不能主宰世界、主宰我们自己。、、、、、、自然规律仿佛家长、学校或政府所制定的法则,这些法则规定,某些行为将受到处罚,另外一些行为将受到奖励。一旦发现了这些法则,我们就能决定我们行为的结果——我们就能够在获得奖励或可能受到惩罚二者之间进行选择。但是面对孩子们能够自圆其说的那些辩解,慈爱的父母有时也会适当的违反自己制定的法则——换言之,他们是出于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人,而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法则。由于同样的原因,人们可能认为,上帝有时也会违反自己制定的法则而干预历史。
有人可能认为,上帝有时可能会回应他的祈祷,如果他是为了一件好事而祈祷——例如,为了减轻痛苦、为了恢复心灵或身体的健康、为了认识他自己或认识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宗教真理。有人也可能认为,上帝有时会干预人类事务,而无需等待我们的祈祷——如果我们滥用了我们的自由,他就会以各种方式帮助我们,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上帝的干预要么表现为在上帝发挥作用的地方,自然规律便无法决定将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的心灵生活也许不是完全决定于自然规律),要么表现为上帝暂时种植了自然规律的作用。我们把后一种干预称为奇迹,把前一种干预称为非奇迹式的干预。一个奇迹就是由于上帝的作用而违反或终止了一次自然规律。人类历史上是否有过这样一些事件,如果上帝存在的话,人们就会认为,这些事件起因于上帝,而不是起因于自然规律的作用呢?历史上确实有过许许多多这样的时间,我们认为,这些事件起因于上帝,但我们不知道,它们是否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
我认为,如果我们还有其他理由相信,上帝是存在的,我们就有理由认为,上帝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不可能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能够干预历史,一次,某些事件的发生于历史的记载可能是一致的,尽管它们不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关心着我们全部福祉的上帝,把自己干预人事的能力局限于这样一些领域(如果有这样一些领域的话),在这些领域,自然规律无法决定,究竟会发生什么事件——例如,上帝对人事的干预仅仅限于影响人类的心灵生活;这应该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假设。如果他有理由与我们交流,他就有理由非常偶然的干预人事,终止决定我生活的那些自然规律;特别是因为那些决定着我们健康状况的身体的自然过程,显然受制于一些总的来说是具有决定论意义的自然规律,所以他有理由非常偶然的干预这些事件。相反,如果我们由其他一些理由认为,上帝不存在,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自然作用是可能发生的那些事件的最高层面的决定因素,因此,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会违反自然规律。换言之,背景知识(我们具有一些关于世界的存在方式的基本信念,用以说明这些事件的其他理由就是背景知识——例如,我们相信有一个上帝或没有一个上帝的那些理由)对于评估在某些场合发生过的哪些事件,当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背景知识在这里所起的作用,比在评估大的科学理论或宗教理论的价值时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参见第二章)。
、、、、、、
然而,就以上所述上帝通过奇迹干预人类事务而言,背景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科学知识,讨论相关的科学规律——例如可见光的规律决定着地球运转的那些规律,它们(一位自然规律几乎在所有时间都发挥着作用)是我们认为,在那种情况下,希西家的影子不会向后移动。但是背景知识还能提供另外一类证据,这类证据宣称,有一个上帝,他有能力、有时也有理由(但未必是在某个具体场合)干预人类事务,终止自然规律的作用过程。面对这些互相冲突的背景知识, 我们可能需要很多具体的历史证据来证明,在某个具体场合,上帝曾通过奇迹干预人类事务。一下论证也许能够支持这些历史证据:上帝可能有充分的理由创造上述奇迹。
、、、、、、
然而我倾向于这种观点:我们确实有足够的历史证据来证明,有些事件的发生违反了自然规律;上帝也许有理由做这样一些事情,以证明它们当中的某些事情(我们不知道是哪些事件)很可能是真正的奇迹。从古到今,一直有许多据说是奇迹的报道,其中的某些报道还有翔实可靠的文献佐证。例如,、、、毋宁说,如果我们有一定数量的背景式证据来证明有一个能够而且愿意干预人历史的上帝这一主张,那么,在上述某些情况下,我们就有了足够的具体历史证据。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读者当然必须亲自考察这些证据。这些历史证据本身进一步证明,上帝是存在的(与第四章、第五章的那些证据一道)因为,如果有一个上帝,人们就可能预见这些证据,否则他们不可能预见这些证据——因为,如果自然规律是关于什么事情能够发生的最高层次的决定因素,人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它们是不可能被终止的。
、、、、、、
启示
上帝干预人类历史的一个原因也许在于,他想告诉我们一些事情,想启发我们一些真理。正如本书所主张的那样,我们那无助的理性也许真的能得出很可能有一个上帝的结论;它也许还能证明某些非常普遍得道德真理(例如给挨饿的人饭吃是善行,无论这些人是谁)。但是人类的智力是有限的,很容易对一些看来确凿无疑的结论讳莫如深,假如这些结论不受他们欢迎。与宗教问题和道德问题有关的一些结论往往如此:我们很容易在这些问题上先入为主,因为无论我们得出什么结论(无论是宗教意义的结论,还是无神论的结论),它们都会影响我们对那种有价值生活的认识;我们可能不愿意接受这些结论,因为他们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相冲突。人类是需要帮助的——这些帮助能够使我们认清我们的义务是什么,我们的最高福祉何在,我们还需要帮助和鼓励来寻求这种福祉。无论如何,想与我们沟通的一个上帝,可能想展示给我们一些关于他自己的事情,以便我们更好的认识他。西方的主要宗教都宣称,上帝曾干预历史,以便启示给人类某些真理;他们经常还补充说,上帝建立了一种机制,这种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或者以某种方式保证,人类会保存这些真理。、、、
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些相互冲突的主张之间进行选择呢?有两种选择方式。首先,我们可以根据其他原因来考察,它们所谓的上帝启示给人类的那些主要教义,是否可信。一种以大肆掠夺、奸淫妇女为乐事的宗教不可能是一种真正的宗教。我们也许能做出决定性的论断,赞成或反对某种所谓的启示,因为它符合或者违背了从其他方面来看我们认为是正确的那些东西,但是一般来说,我们无法做出这样的论断。据称是启示的那些关于上帝是什么、他做过哪些事情的主张,通常不会具有这样的特征:我们有非常充分的独立不依的理由认为,这些主张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启示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一些事情,因为我们那无助的理性发现不了这些过于深奥的东西。我们还需要另外一种承诺:被认为是启示的那种东西真的来自上帝。比如说、、、
基督教的启示
尽管本书在这一部分之前和之后的所有论证旨在使读者相信,犹太教徒、穆斯林以及基督教徒共同承认的那个上帝是存在的,而不是要在他们那些相互冲的关于上帝的主张之间做出任何论断,但是我必须作如下补充:我认为,就世界几大宗教而言,只有一种宗教能够以具体的历史证据为基础,把某种严肃的主张建立在一种奇迹之上,这种宗教就是基督教。(以下论证为何东方宗教和犹太教不是如此)、、、、、
与此(犹太教伊斯兰教不是建立在奇迹的基础上)相反,基督教建立在一个据称是耶稣复活的奇迹之上。如果这个事件的发生与《新约》上的记载——一个男人被定死在十字架上三十六个小时之后又复活了——大体一致,那么这个事件显然意味着自然规律的中止;如果有一个上帝的话,那么它一定是这个事件的原因,因此这是一个奇迹。《新约》中的大部分篇章均作于许多目睹过耶稣生死历程的人依然健在的历史时期。这些篇章出于不同的作者,他们都认为,马丽亚。抹大拉和其他几个妇女以及信徒都看见过那个没有尸体的墓穴;他们和其他许多人都曾见过复活了的耶稣,还与他一起交谈,一起用餐。人们从未展示过耶稣的尸体。这里,我们能够就一个具有实实在在的证据的重要奇迹,提出一个严肃的历史命题。这样的历史证据究竟有多少说服力,在过去的两千多年,有关这个问题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读者可以翻阅某些论著,自己探讨这些问题。但是在自己探讨这些问题时,牢记以下三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前我曾谈及这三个问题。
第一点:重视背景知识——关于有没有一个能够而且愿意干预人类历史的上帝的其他证据——是合理性的一个标志。
第二点:如果上帝确实有理由干预人类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希望启示给我们一些有关他自己的真理,那么用来证明基督复活的真实性的那些证据,必然涉及某些东西是否可信的问题,耶稣与建立在据称是基督复活这一事件之上的教会,都明确的教导这些作为其核心教义的东西。如前所述,一般来说,当然不会有一些决定性的独立不依的原因可以使我们认为,这些核心教义是正确的或错误的——启示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一些我们无法认识的事物。然而可能有一些没有说服力的理由,一些就其本身而言不够充分的理由,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有一个上帝,那么某种理论——关于上帝是什么、他做了哪些事情、我们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的理论——就是正确的。如果我们有这样一些理由,那么在这个范围内,这些理论是可信的。、、、
第三点:我们应该在基督教启示提出的主张与其它宗教提出的主张之间进行比较。如果人们有理由(具有内在可信度的理由,或者能够证明一个基本奇迹的历史证据)认为,上帝在另外一种宗教中启示了一些相反的东西,那么这也是他们认为基督教的启示没有真实性、因此他所谓的那个基本事件亦未曾发生的理由。知识是一张大网——在某个领域所能观察到的东西,可能会影响人们的认识态度:在表面看似截然不同的另外一些领域,他们会有理由相信哪些东西。我要重申自己的观点:任何一个大的宗教都不能以某个具体的历史证据为基础,为其所谓的启示的真实性提出任何严肃的主张。只有基督教是一个例外。当然从其他方面来看,基督教所谓的启示同样是不可信的,那么我们只好放弃这种启示,开始新的探索。
我的结论是,如果读者同意我的论断,认为能够证明基督教的基本奇迹——耶稣复活——的严肃的历史证据是存在的,并且认为基督教的教义具有某种可信度(无论其理由多么不充分),那么——既然这样一种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是可以预见的,如果有一个上帝的话——有利于证明这个奇迹的那些证据,便是上帝存在的又一佐证。论你是否认为那个严肃的历史证据足以证明,曾经发生过这样的奇迹,这个结论仍然成立,而无需真实可靠的背景知识。
、、、、、、
宗教经验
一个全能而全善的造物主定然努力与其所创造的宇宙万物、特别是能够认识他的人类,进行交流。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他有理由与万物进行交流——不是的回应我们为了满足某些要求而做得祈祷,以影响世界。他还有理由干预人类历史,证明我们所急需的某种启示是真实可信的。他有理由让公众知道,他要给他们一种启示,以便使他们能够通过公开的讨论,积极地认识这种启示的重要意义(进而消除那些明显的不太重要的矛盾),并且通过他们共同的努力,宣传这种启示。在行善的事业中协同合作,是另外一种善。然而,上帝也会爱护我们这些作为单个被造物的每一个人,一次他有理由干预我们的生活(或许不是通过创造奇迹的方式,也没有违反任何自然规律),其目的只有一个:将自己显现给某些单独的个体,告诉他们一些只与他们有关的事情(例如,为他们规定一种使命)。人们也许认为,应该有一些关于上帝的经验。(“宗教经验”一词已被用于描述各种各样的经验。我把它的意义限制如上,以便讨论。)
我们可以下列两种方式之一来描述我们对事物的经验(感知):要么根据经验所设计的那些事物进行描述,要么——我们必须谨慎从事,以免出错——根据经验似乎或者好像(一般用语)涉及的,或者看上去、听起来、感觉到、尝起来、闻起来(用来描述具体意义的特殊用语)涉及的那些事物进行描述。、、、、
、、、、、、
无论如何,许多人似乎认为(就认识论意义而言),在他们的生活中,他们至少有一两次曾感知到上帝以及上帝的指引,这是毋庸置疑的。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人仍然这样认为,更不用说过去了。、、、他们可能全错了但事情就是以那样的方式对他们显现的。我们应该相信事物就是它们所显现的那样(就认识论的意义而言),直到有证据表明是我们错了,我把合理性的这个基本原则称为易信原则。(我没有在第二章讨论这个原则,因为在那个地方,我讨论的是根据公认的已知事件来推论其他未知事件的方法。我要在这里讨论的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我们各自的经验。)、、、
、、、、、、
易信原则规定,我们应该相信,事物就是它们所显现的那样,除非有证据表明,是我们错了。这种证据可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我们可能用这样一种证据,它能够证明,那种明显的感知是有条件的,而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那些条件下,感知是不可靠的。、、、
其次,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有这样一种证据,它表明,事物不是它们所显现的那样。我可能认为我看见一个人,他把自己的头夹在自己的腋窝下。由于我所掌握的关于人的能力的全部知识告诉我,人不可能是这个样子,因此我肯定认为,我产生了幻觉。这是关于世界存在方式的背景性证据,在本章的前面部分,当我们评价关于某些公开事件的一些主张时,我们见过这样的证据。同理,如果我们有充分而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上帝并不存在,那么对上帝的明显经验就应该受到怀疑。我强调“充分的”这个修饰词。如果我们不能相信我们的感觉,因为它们似乎让我们认识到,从其他方面来看,根据细致的概率对比,我们有理由相信,事实并非如此,那么,我们将沦为我们最初相信的那些事物的永恒囚徒。、、、
最后,还可能有这样一种证据:那种明显的经验不是起源于——直接的或间接的——人们认为是他们已经体验到的那种物体。、、、
总之,宗教经验的情况与其他所有经验的情况一样,麻烦出在怀疑论者那边,他必须说明他不相信看来是事实的那些东西的理由。反驳宗教经验的主张的唯一办法是证明,有说服力的证据对比表明,上帝不存在。如果缺乏这种有说服力的证据对比,那么宗教经验就为有一个上帝的主张提供了又一重要证据。
人们也许会说,只有宗教信徒才能获得宗教经验。事情并非总是如此;但毋庸讳言,只有以前多少接触过一种宗教传统的人,才能几乎毫无例外的获得宗教经验——对某些人来说,这种经验是他们的宗教传统得以在他们身上复活的一种方法。、、、、
、、、、、、
本书的结论是;世界的存在、它的秩序、以及它所表现出来的他是被精心设计的特征:有意识的人类在世界上存在、上帝为他们提供的改造自己、互相改造及以及改造世界的那些机会;关于奇迹的某种历史证据,这些奇迹与人类的需求和祈祷有关,特别是与基督教的创立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对他的存在的明显的经验,——所有这些都说明,有一个上帝的可能性明显的大于没有一个上帝的可能性。



结语: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带着某种遗憾写完这本书的.我深知,除了我已经讨论过的那些不同意见,还有其他很多反对意见,这些批评几乎可以用于我所写的每一句话.这些批评当中某些异议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这本小书以我撰写的另一本篇幅较大的另一本书为蓝本,您若想了解一位当代哲学家撰写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旨在批评我这本篇幅较大的书的著作,请参阅J.L.麦基(J.L.Mackie)所著《有神论的奇迹》(The miracle of Theism,1982)。我也知道如何反驳这些批评,我可以用这些反驳来反击针对我的论点而提出的每一种批评;我还知道,本书提出的多数论点尚有待进一步的限定与扩展.
论证与反证、限定与扩展的过程可以永远继续下去。在这个问题上,宗教也不例外。无论什么题目,讨论可以永远继续下去。人们总能够做新的实验,以检测量子理论,总是能够对过去的实验做出新的解释,直到永远。无论对历史的解释,还是对政治的理论,概莫能外。然而生命是短促的,我们不得不行动起来,我们行动的根据就是我们来得及检验的那些证据所能证明的、总的看来很可能是正确的那种东西。还没来得及考虑主要候选人提出的那种政治纲领的优点、还没有想清楚他们政纲中的一两个条款,我们就不得不在大选中投票。我们不得不首先架设桥梁、把火箭送入太空,然后才考虑关于我们的工程是否安全的正反两方面的所有议题——更谈不上我们能够完全有把握的说,我们的工程是安全的。在宗教方面也一样,我们不得不行动起来(与此同时,我们承认,我们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反思这些论点)。
本书的结论是:根据有效的概率对比,有一个上帝。如果你承认这个结论,那就意味着你承担了某些义务。上帝赋予我们生命以及生命所包含的全部美好事物,其中最重要的事,我们拥有塑造自己的性格以及帮助别人的机会。对上帝感恩戴德是完全应该的。我们要礼拜上帝,要协助上帝实现其意图——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努力探索上帝的意图——以此来表达我们深深的感激。然而,义务是有限的(如第一章所述);不多不少的礼拜和顺从就能尽到一个人的义务。我们可能就此止步。然而,如果我们拥有某种思维能力和理想观念,我们便不能就此止步。全善的上帝会充分的利用我们:是我们成为圣徒,通过我们而使别人也成为圣徒(当然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我们和他们),使我们能够深刻的理解他(宇宙万物的尽善尽美之源),帮助我们与他沟通。所有这些都包含着一种无条件的义务。但是上帝尊重我们;他不会把这些义务强加于我们——我们可以主动地承担这些义务,也可以不承担任何义务。如果我们真地承担了这些义务,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明显的障碍阻挡着我们尽到自己义务的道路(我在第六章已经讨论了其中的一些障碍)。这些障碍是必不可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为了确保我们所承担的义务是真正的义务。但是,上帝完全有理由在适当的时候消除这些障碍——允许我们成为我们所希望的那种好人,使我们能够见到他——直到永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8 17:38:59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2#
发表于 2007-8-4 13:06:46 |只看该作者
Prof.Richard Swinburne简介:

Emeritus Nolloth Professor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University of Oxford
Emeritus Fellow of Oriel College, Oxford
Fellow of the British Academy.

Interests
All the central questions of philosophy.
The meaning and justification of the central claims of Christianity.

Education
1952 Open Scholarship in Classics to Exeter College, Oxford.
1954-7 Undergraduate at Oxford, reading for B.A.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btained with First Class Honours in 1957.
1957-9 Read B.Phil in Philosophy at Oxford.
1958-61 Fereday Fellow, St. John\\\\\\\'s College, Oxford.
1959-60 Read Oxford Diploma in Theology obtained with distinction in 1960.
1961-63 Leverhulme Research Fellow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Leeds.
1960-1963 Research Fellowships devoted to learning science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ppointments
Lecturer (1963-69), and Senior Lecturer (1969-72), in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Hull.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69-1970.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Keele, 1972-85.
Nolloth Professor of the Philosophy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University of Oxford, 1985-2002..

Visiting Lectureships
1975-78 Wilde Lecturer in Natural and Comparative Religion, University of Oxford.
1977 Forwood Lecturer in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Religion,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1980 Marrett Memorial Lecturer, Exeter College, Oxford.
1981 Special Lecturer (in Theology), University of London.
1982 Distinguished Visiting Scholar, University of Adelaide.
1983 Theology \\\\\\\'Faculty\\\\\\\' Lecturer, University College, Cardiff.
1982-84 Gifford Lecturer, University of Aberdeen.
1987 Visiting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Syracuse University, Spring Semester.
1987 Edward Cadbury Lecturer,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1990 Wade Memorial Lecturer, St Louis University.
1992 Indian Council for Philosophical Research, visiting Lecturer.
1992 Dotterer Lecturer, Penn State University.
1997 Aquinas Lecturer, Marquette University.
2002 (March )Visiting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Rome (La Sapienza). 2002 (November) Visiting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Kaminsky Lecturer),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ublin. 2003 (Spring Semester) Visiting Professor, Divinity School, Yale University. 2003(Fall Semester) Visiting (Collin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St Louis University.

Most Recent Books
The Resurrection of God Incarnate, Clarendon Press, Oxford,2003.
Epistemic Justifica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 2001.



作者: 网络中心
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
发表于 2007-8-4 13:06:46 |只看该作者
可以把这本书的一些主要章节打出来呀!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4#
发表于 2007-8-4 13:06:46 |只看该作者
好的,太长慢慢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5#
发表于 2007-8-4 13:06:46 |只看该作者
今天先打一点贴在原帖下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6#
发表于 2007-8-4 13:06:46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关键问题已经不是上帝是否存在,而是大部分人已经不愿再过一种有上帝的生活,也没法再过一种那样的生活。按圣经生活、按古代犹太教或基督教的方式生活已经不可能。不论上帝是不是真存在,不论有没有上帝。举证责任发生了转移,不希望上帝存在的人们已不必证明上帝不存在,而希望的人却要背起给出证据、证明的责任。除非上帝派一支军队到这里来,就像美国派兵去伊拉克。否则就是耶酥出现在天上,人们也会说这是集体幻相,或外星人入侵。但不排除物极必反的可能。

[em03]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2 12:54:4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07-8-4 13:06:46 |只看该作者
阿含经里记载,释迦牟尼曾问婆娑世界的第一个生命大梵天,为什么要自称创造了世界,大梵天回答,不这么说,他其他的教谕就没人听从。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8#
发表于 2007-8-4 13:06:46 |只看该作者
leon辛苦了。这种世界一流宗教哲学家的著作值得介绍。。等我回去把这本内部资料陆续打出来,贴上。。。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0

好友

493

积分

新手上路

灌客

Rank: 1

9#
发表于 2007-8-4 13:07:03 |只看该作者
上帝在哪里/上帝在人间
上帝在哪里/上帝在身边
上帝在哪里/上帝在眼前
上帝在哪里/上帝在心田
上帝有没有/我心虔不虔
上帝走不走/我心坚不坚
上帝有没有/我心虔不虔
上帝走不走/我心坚不坚

——把好东西敲进去贴出来的——是不是上帝——这很难说——因为还有——许许多多——上帝派来的————使————者
用户头衔: 灌客 用户等级: 论坛游侠 用户财富: 2 用户经验: 411 用户魅力: 411 精华帖数: 1 帖数总数: 262 注册时间: 2003-11-1 10:11:01 登陆次数: 175 最后发帖: 2004-4-23 22:11:15 目前状态: 坛外就医 临时住所: persona.myetan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0

好友

247

积分

新手上路

小无知

Rank: 1

10#
发表于 2007-8-4 13:07:06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的如果上帝存在那才是一件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本身这个世界就很莫名其妙了,
又来了一个上帝,哲学家还不都晕死。
人的意识是伟大的 ,世界由于人的感知才存在。
有时候甚至觉的“我”就是上帝。后来发现尼采也有着相同的感受。
what\\\'s this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4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