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20
- 在线时间
- 7 小时
- 威望
- 2850 点
- 金钱
- 132546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737
- 精华
- 1
- 积分
- 4654
- UID
- 1626

|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61/image/t_qiu_logo.jpg" border="0" alt="" /></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heilan.com/periodical/heilan_61/image/t_qiu_1.jpg" border="0" alt="" /></p><br /><br /> 《兽王温柔》的结尾是这篇小说最惊心动魄的一部分,也是情感密度最高的部分。陈卫在前面十一节里花费数万字的笔墨,似乎专为写一个作家的并不令人惊异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平淡的生活,并且,在这十一节中,故事已发展得充分、圆满,来龙去脉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如果此时就收尾,亦无不可,甚至可以说是心安理得、理所当然。但就在这最后一节、寥寥千字的篇幅里,他把一切都掉了个个。<br /> 两位好友的一番谈话,把一个稍具常识的人都可能感到的隐忧、当然也是稍具常识的人都想让它隐藏得更深一点的隐忧从人心的阴湿角落拽了出来,使它从一种模糊而令人不快的可能性立即变为一个严峻的事实。“徐峰”对此的瞬间反应是试图以漠视、无动于衷来形成对自己的保护,尽管连他自己也十分清楚此举必定是无效的。作者没有就此罢手,他借“凌越”之口把这种黏黏糊糊的软弱的情绪再一次拉出来、重新暴露在众人面前,他说:“现实再怎么糟糕,也没有把担心放在心里糟糕。”这两下步步紧逼、不容置疑的推进,把“徐峰”和读者们逼到一个几乎没有喘息余地的角落后即戛然而止,让人在四顾茫然之中隐隐感到:相比隐瞒、回避和糊涂,这种清醒、透明的现实似乎竟是更大的迷障。<br /> 我相信这种错觉只是出于对一种兽一样残忍的艺术的偏见和犹疑,是对它激起的紧张和急遽的疼痛的反馈,自然也是另一种自我保护。<br /> 这千把字的结尾在整篇小说的内容、结构上,以及它激起读者的情绪无一不是奇峰突起,但它的语调仍旧不疾不徐。它也许会使人感到将前面数万字的讲述全然抛开、义无反顾在此处注入巨大的能量只为一声惊叹。但其实并不是,它恰恰足以说明作者对整体结构的重视,而且这种重视并不导致他拘于某种谨慎的均衡,反倒赋予他在谋篇布局上的更大的自由,从而有可能实现在这些他最感兴趣的点上坚定且心无旁骛的探究:情感的冲突与力量,忍耐和进攻,真与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