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8-21
- 在线时间
- 3283 小时
- 威望
- 12366 点
- 金钱
- 4077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2460
- 精华
- 4
- 积分
- 1010
- UID
- 8563
 
|
1、Paranoid Park(2007)
看了Gus Van Sant的《迷幻公园》,我开始头晕。这部电影很多人评价很高,是范桑特继《大象》摘得金棕榈之后,在嘎纳获得评委会大奖。我下载的视频文件找不到匹配的字幕,总是错位,只能勉强着看,看完之后,我对剧情还是模模糊糊,但彻底记住了那个金发的漂亮男孩,他和《魂断威尼斯》里的那个少年不一样,他更活泼,里面透着忧郁,当然因为他心中装了大事情。我们看到了一个装着大事情的少年,表面说说笑笑,却一次次在独处中对自己心灵不断拷问,他被这个件事情搞得对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心情,和珍妮弗完成第一次性生活之后要分手,父亲也不会再回来,所有的一切都走向了消极的那一面,仅仅因为一件事情:他失手使得一个保安在铁轨上被压成两节,他也不明白自己要承担怎么样的法律责任,他每天假装看体育,有人问及他伊拉克的事情,其实他是在搜寻报纸上有没有这件案子的报道。整部电影晃动的镜头也让我晕乎乎的,杜可风的加入让这部电影的画面很美,整个画面仿佛就在你的眼前跳动,轻盈的。
2、Last Days(2005)
电影的最后指出这部电影受到了科特科本的自杀启发。里面的音乐自然不少,我觉得导演对死前的孤独和疏离处理很好,虽然看名字就知道主角要死掉,但从电影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个死亡似乎带有必然性。布莱克总是想逃离一切,他自言自语,在屋里穿着女人的衣服,对于那个推销员所说的所谓的赚钱毫无兴趣,他懒散,消极,偶尔听听音乐(感觉有点像张扬2001年拍的quit里的贾宏声的情况有点像),他的朋友们来找他,他甚至不愿意和他们谈任何问题,不愿意别人打扰他,即使他们在一起,其中一个小伙子讲他在日本的艳遇并为此写的歌,想得到布莱克的意见,但,显然,布莱克对这些根本没有任何心情。可怜的是,布莱克死后,那一对儿竟然说了一句类似一句“布莱克的死让他们很倒霉”的话,我曾想,死亡一定是痛苦的,自杀的人一定是非常痛苦的,虽然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正是疏离和孤独杀害了布莱克。反过来看quit,典型的中国家庭,父母和妹妹的任劳任怨,包容理解最终帮助贾宏声度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的岁月。
3、赤桥下的暖流(2001)
这部电影是在情色电影的种子里找到的,因此看到题目就容易想到电影的内容,但是电影还是让我吃了一惊,之前我只看过今村昌平的《鳗鱼》,感觉甚好,去日本餐厅吃饭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尝了下鳗鱼的滋味。《赤桥下的暖流》最开始从一个失败的男人那里展开,没有工作,妻子催他汇款,这一切使得电影的基调更加颓败,然而这不是电影想表达的,只是一个铺垫而已,为以后的离婚。超市里,一个漂亮的女人用皮鞋轻轻踩着地下的一滩水,男主人公显然被吸引住了,最后发现她偷东西,并把耳环掉到地上忘记拾起来,也许所有人都会困惑那水是什么。紧接着,顺利成章的性爱场面让人惊叹,水开始喷射,在地板上流动,电影给出了回答:超市地板上的水都是暖流。今村昌平的这部电影我一点也不觉得色情,感觉有点超现实,他抓住了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点展开一部电影的拍摄,不乏味,不老套,不错。
4、Tokyo.Drifter(1966)
铃木清顺导演的一部电影,类似于一部黑帮片,但带有武侠的性质。如果你对黑帮片最开始的认识来源于周润发,我想说这部在此二十多年前拍摄的电影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哲也冷静,功夫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十步之内从不失手。哲也有一个会唱歌的极为漂亮的女朋友千春,然而为了保全集体的利益,哲也不得不远离东京,颇为浪漫的一节出现了,就是两节火车相遇了,千春在窗口看到了哲也,她伸手要哲也过来,但哲也不动,这个美丽的女人从火车上下来,然后她在铁轨上的时候,哲也的火车已经开走了,去了九州。然而对手并没有放过哲也,一直追杀,这时候另外一个人出现了,他是老江湖,后来就孤独的一个人不属于任何团体,他欣赏哲也,救了哲也两次,哲也投奔的那个人叫达田,也是老板仓田的手下,最后仓田还是背叛了哲也,他在利益和害怕坐牢的驱动下要求杀掉哲也,但达田放过了他。
这部电影里,日本的忠诚思想更甚于中国。哲也不相信仓田会杀他,直到最后一刻。他回到东京的时候,他们正逼着千春唱歌,当然所有人都不是哲也的对手,最后仓田的死都是那么特别,拿利器捅断了动脉,血开始喷射……这部电影如果用一个字来说,就是“酷”,布景显然都是经过设计的,干净,一点也不杂乱,就是“美”,哲也最后回到东京,穿越了一个三角形的白色走廊,他穿一身白色西服走来,最后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带着千春走,结尾只是一个孤独的白色背影。
有人说什么张彻的《独臂刀》,说什么相信兄弟情更甚于父子情之类的,《菊与刀》里讲的一个观点我记忆深刻,日本人他们在乎自己在社会中有一个位置,不管位置高低,只要有位置,那么他就会是安分的,在这个位置上努力做到最好,这是一种民族的特性。拿哲也来说,他在仓田手下工作,为仓田卖命,打架,背黑锅,对他来说并不是最难的事情,最难的事情在于他失去位置,就是仓田不承认他是自己的手下,要杀他,这对他来说才是艰难的事情。
5、谢晋
以前只看过《芙蓉镇》,很好。《天云山传奇》和《牧马人》都是拍摄于八十年代初期的电影,不得不佩服谢晋对于时代的感受力,他在电影里强调的价值观取向至今看来也没有任何问题,整个电影的拍摄效果,剧情的处理,人物的刻画都是很棒的,体现出一个导演的基本功。
天云山是原来要建设的特区因为四人帮中断了建设,新时代来了,一切要重新开始,平反,找资料,但时间这个无情的武器把所有人都扇了一个耳光,王馥荔扮演的女主人公漂亮,干练,温柔,有着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看上去能干的当官丈夫,有一个聪明的儿子,一切似乎都是美满的,岂不知在她的心里一直有着巨大的遗憾,就是罗群,独白里,她说虽然她和丈夫没有爱情,但毕竟是多年的夫妻,感情还是有的,可见她是后悔当年自己的选择的,如果说后悔可能有点过,最起码是遗憾的,因为她是个衣食无忧的干部,人在衣食无忧的时候自然会把追求提高到精神的层面。她有一个亲密的小姐妹,很摩登,思想很进步,当从天云山带来罗群生活困苦的消息时,埋藏在心里多年的一块炸弹终于爆炸了,她仿佛觉得需要弥补什么,最后和丈夫矛盾激化分开。谢晋很清楚他的电影要说什么,新旧社会的交替,在近三十年之后看,这部电影依然很好。《牧马人》我想外国人估计难看懂,他们不会了解中国那个特殊的时代,那种身份的病态重要性,那种一荒废就是几十年青春的心痛和无奈。题材类似,都是积极向上的。
还有一个1966年拍摄的电影,叫《大李老李和小李》,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六十年代祖国建设的情况,毛主席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样一个背景,但现实和现在没什么两样,有的人喜欢锻炼,有的人不喜欢锻炼,这个无可厚非,但在当时那个时代,锻炼仿佛也是一种任务,但不是硬性的,就发生了一系列比较幽默但同时鼓舞人心的事情,黑白片,嗯,谢晋是个好同志。
6、Catherine Breillat
这是一个女权主义导演。《解放了的潘多拉》描述一个少女如何探究自己的身体,大胆裸露,几年前看的,颇为震撼,最近看了两部:姐妹情色和罗曼史。
姐妹情色里处处体现着不协调,姐姐漂亮,身材好,有个高达帅气的男朋友,她们做爱的时候妹妹还在屋里,他们完全无视妹妹的存在,岂不知,妹妹在哭泣。母亲也不喜欢这个fat girl,她们取笑她,看不起她,但是这个不好看的女孩子心智和情感是健全的,她同样希望获得爱情,获得男人的爱,导演似乎就是要我们爽一下,最后在野外,歹徒干脆利落地解决了母亲和姐姐的生命,把这个胖胖的小女孩强暴了,最开始反抗了一下,但后来就有点配合的感觉,也许这一刻压抑心中的东西终于部分得到了释放。罗曼史这部电影赫赫有名,女主人公说了一句(大概意思):当一个男人可以进行性生活,但面对你的身体,他却可以不和你进行性生活,这是一种羞辱。她去和别人偷情也激发不起丈夫的嫉妒怨恨,最终他们在一起不太成功的性生活后,竟然怀孕了,然而,这个女人,却在要生产的时候打开煤气把酒醉不醒的丈夫毒杀了,这个长时间侮辱她的男人被终结了,她给孩子起了个和丈夫一样的名字。
7、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
电影史上,弗拉哈迪绝对地和纪录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论他本人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地位。Louisiana Story拍摄于1948年的美国,属于弗拉哈迪的暮年作品,这个一意孤行的老头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拍摄,但是这部作品不能算是纯粹意义上的纪录片,显然导演设计了太多的内容。
约瑟夫.博德里克斯是个长相清秀的十五六岁的少年,他没有同龄的朋友,甚至周围除了父母在没有其他的人出现(事实上,肯定是有的,他身上的盐带和青蛙就是来对付那些他不喜欢的女孩子的),他有一只浣熊陪伴左右,他快乐地享受着Louisiana的自然风光,如此纯洁。巨大的叶子飘流在水面之上,茂密的丛林,飞鸟,树枝,叶子般的小舟,在水里游动的鳄鱼,一切都是那么静谧。但租赁合同打破了这里的沉静,开着巨船的钻探队来了,两位工作人员十分喜欢这位少年。即使导演设计了太多的内容,但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完全忽略他的存在,他只是躲在摄影机背后默默注视着Louisiana少年生活的老头,而这个时候的摄影机不再是一部用来创作的工具,而仅仅是一件用来观察的镜片。第一次带有动力的大船离开时,我们看到浣熊追着跑了一段路,它并没有见过这个奇怪的东西。后来少年的父亲也驾驶着有动力的小船在水里来回,还让钻探队的工作人员给他加油,这所有的转换和变化不需要影片给出任何特别的交代,一切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整部影片最为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捕杀鳄鱼的那段了,少年把浣熊安顿的不再出声,他们之间已达到非常默契的地步了。在泥土覆盖的地方,鳄鱼蛋慢慢的显露了出来,少年的脸这时候特别亮,特别纯净,他聚精会神地看着小鳄鱼从里面出来,甚至忘记了其他所有的事情,直到鳄鱼的出声吓走了他。鳄鱼这种危险的动物终于带来让少年悲痛的结果,他的浣熊被吃掉了,他下决心要为浣熊报仇,勇敢的孩子单枪匹马将鳄鱼杀死。这一段剪辑比较多,拍摄难度极大,要保证演员的安全,还要等待鳄鱼的出现而不惊扰它,浣熊的移动也极为迅速,要达到效果,仅仅靠静止的机位已不能满足。吃掉浣熊的那一点有些破绽,细细观察,可以看到鳄鱼咬到的是树枝,而不是浣熊,但是电影通过少年告诉我们:浣熊被吃掉了。影片的最后电影又把这个责任推到了少年身上:是他看错了。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当少年的父亲告诉钻探队员是孩子一个人杀掉鳄鱼时,那两人并不相信,他们只是觉得这位父亲想想别人炫耀一下自己的儿子而已,因此他们也很配合,但这对于一部电影作品来说根本不是需要深究的事情,艺术效果从另外一个侧面展现了出来。
电影的音乐也非常好,整部电影的音乐几乎是一个基调,渲染着电影人物快乐静谧的心情。一个较为原始的小社会要被工业化了,弗拉哈迪把这一切展现给了众人,石油最后采出来了,少年的父亲可以加油了,巨大的铁架依然屹立,一切都预示着平静结束了,这片森林里的人们要开始新的生活。弗拉哈迪这个倔强的男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消耗巨大,他有着天才之眼,他必须花长时间融入自己的拍摄对象使得一切自然地显现出来,这个时候他就躲在摄影机背后使人不容易觉察,然而什么又能掩盖得住这位大师的光芒?
[ 本帖最后由 lexiaozhu 于 2009-7-8 09:5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