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8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录片观影记录-1〗要关注的是谁

[复制链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28 18:44: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真要下笔写一下最近看到记录片,还的确有无从下手的感觉。这些参展片总数大概20多部,到目前为止还没全部看完。但就所看的而言,疑问颇多。我不知道作者拍这些片子是不是有“主题先行”的意味,但是,2、300分钟看下来,其题材都集中在民工(即经济上生活在底层的人,含妓女)和艺术界和落后地区小孩身上,那么不由得让人怀疑作者的意图功利性很强。而且,它的“目标观众”很可能都是老外。

民工、艺术界、落后地区的小孩,这三个题材都是属于视觉作品中为国际社会感兴趣的范畴。并不是说他们不值得拍或者不能拍。问题是,如果题材呈现出惊人的一致,那当然说明“风气”在起作用。因此,无论作者多么呼叫着“我有真诚”,看起来都会像是一种幌子。

在评委会的官方小册子中,对片子的题材分类做了一些点评,其中也说到“可惜对白领生活的关注少了一些”(大意)。实际上,在当下,对白领生活进行关注,很容易招致人的唾骂或羞辱。因为白领总与“小资”联系在一起,因为“白领”时常与“装B”联系在一起,所以,它就像带毒的果实,碰了它,就像服毒自杀。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些原因,导致了独立记录片总是以一种“走偏门”的方式来获得目光,但是,中国的独立记录片关注的题材,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

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猜测,假如国际上对中国的兴趣,已经从民工、艺术家、小孩转向了别的人群,那么,独立记录片一定不会如此兴致盎然地对这些题材咀嚼得津津有味。但问题是,如果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谜底,那么,对记录片必定会顿时兴味索然觉得没劲透了。因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所谓的记录片,只是虚装了“记录片”的外衣,在本质上,它还是以题材来演出一场技术拙劣的秀。在说出这结论的时候,我其实非常盼望有看过南京独立影像展的人举出大量(片子数量、片长)的例证来进行有力的反对。这样的反对,倒是颇能给人希望的。

另外在这里,我还并没有对他们的叙事角度有苛刻之求。这个留待以后再说。

[ 本帖最后由 顾耀峰 于 2008-10-28 18:50 编辑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未到六十已古稀。

71

主题

0

好友

6983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2#
发表于 2008-10-28 22:54:20 |只看该作者
南京的影展基本没有一个倡导的方向的,撒网更大,几乎有来者不拒的架势。观众群体却相对狭窄,占绝对数量的就是南京几个艺术学校的学生。也没有看到后期有更多推广活动,能看到这个展的人实在有限。我在在东南大学看开幕影片时由于迟到坐在门口,放映到一半时有一个班的男生说时间到了该去占操场了,从座位底下掏出个篮球离开了阶梯教室。
我想说一下北京的情况。栗宪庭捧红了画家之后,开始用卖画的钱收藏纪录片。现在每年都有完整作品和拍摄计划呈过去。这些片子大家容易看到,不多说了。还有一个纪录片的中心就是吴文光的老窝,现在扎在比大山子还远几站地的草场地村,每年五一和十一期间在草场地的艺术周有一个影像单元,已经连续做了三年。我0708年两年都去参加过他们的活动,人非常少,吴今年当众骂走了一个大众DV的记者。原因不知道。当然大众DV有一些编导还是经常来这里聊天的。这里聚集了一些业余拍纪录片的。在吴的引导下,已经诞生了一大批独立作品(起码每次会放映的也在十部左右)。吴倡导的是一种从自己身边拍起的办法,交流时他反复强调作者位置,这大概就是您说的叙事角度问题。但是,来到草场地的大多数人都是非职业作者,他们是文科学生,村民,程序员,厨子等等。草场地会有选择的分发设备和dv 带免费提供给获得支持的拍摄者。当然这首先需要看到拍摄者会在不短的一段时间内持续拍摄下去的趋势。我看到的片子内容几乎都是没有目的性的家庭录像:村民去寻找村长理论一笔旧账,村子里真实的细枝末节似乎都与这件事发生了关系。失意的中年人朋友圈子,为了几十块钱使三个老友在深夜的大街上纠缠。每个人都喝醉了,互相揭十年前的老伤疤。刚上大学的孩子第一次回乡扫墓,新鲜感带来的认真态度让她和已经厌倦了这种程式化动作的妈妈争执起来。。。。。很多人在开始拍摄之前是没有一个计划的,大多数作者在拍摄进行到第二年时才开始回头整理剪辑自己的素材,从中挑选出可以看出线索的事件。这些个人的生活史几乎看不出预设的企图,拍摄者也大多数没有过艺术圈子的接触。但我们能从中看到中国现在存在的所有问题,三农问题,失业问题,大工程对老百姓的影响等等。可是在开拍之前,这种漫长的已经成为生活一部分的拍摄方式会生产出什么是没有计划的。这些人拿着草场地报销的路费来到北京,第一次当众放映自己的片子时,心情好像在展示自家树上摘下来的苹果。而这些故事也感觉不到采访似的那种距离。吴本人对采访式的片子有一个比喻,那是带着摄像机去抢别人生活里的银行。事实上,即使同样是一个民工的生活,无论白领小资,我觉得以他自己家里人的角度拍下来的这些东西更好看些。面对自己人,他就不太会对着镜头表演。我看到一个老妈妈在跟半年没见的女儿睡觉时说,灯关了还能拍吗,我想跟你说会话,开着灯我躺下就把我拍难看了。妈妈躺下来把DV镜头翻过去,看LCD里的自己。说,我还从来没这么看过自己嘞。
雪夜访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3#
发表于 2008-10-29 00:30:47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这些拍摄者很可能还没想通一个问题,即:我要给谁看谁的怎样的事。当然,也许他们已经想清楚了:我要给老外看中国人最普通的事。照他们那种拍法,其实是在玩一个“中国概念”。
我看过上海纪实频道一个记录片,摄象机就挂在出租车的后面和副驾驶上,客人完全不知道有摄象机,司机一开始还受机器的干扰,到后来已经习惯了,也就当作没有,就在那儿跟客人胡吹海侃,相比之下,我倒是觉得这样的记录片比拍家庭生活更有意思。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主题

31

好友

2555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8-10-29 01:57:09 |只看该作者
嗯,那是命题作文类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5#
发表于 2008-10-29 16:56:44 |只看该作者
哈,我认为中国当下和西方对于纪录片完全是站在河的两岸看待。从BILL NICHOLS的逻辑说:“从某种程度而言,每一种新的纪录片表现形式的产生都根源于创作者对于此前纪录片形式的不满。”不难看出,西方世界如今侧重的是表现形式,是“怎么拍”的问题。比如麦克摩尔的“911”和“医疗内幕”,你完全可以当成用幽默解构现实的娱乐片来看。或者像埃罗尔莫里斯那样为一个凶杀案实景还原凶案现场,并且请演员“表演”案后凶手的一系列动作和心理,这早已经逾越了纪录片的范畴了,倒像是剧情故事片了。说到这真实性,主客观的概念已经在上个世纪最后30年发生了变化,或者某种程度上更加弱化。
如果不同意的话可以看看埃罗尔莫里斯(网上刚出不久的)今年柏林擒熊的《标准流程》。
但是看到当下中国的创作者还在为“拍什么”绞尽脑汁的时候,我在想关注弱势群体,选择边缘题材都没关系,但至少在表现手段上能找到一个新的理解也是好事。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6#
发表于 2008-10-29 17:27:22 |只看该作者
“怎么拍”已经是到了第二层的问题了,我们不得不说,西方人对记录片的理解和把握,总体上要比我们快了好几步。
选择边缘性题材当然是可以的,但正如一开始所说,如果一窝蜂地全往这个方向涌,那肯定是出问题了……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4

好友

3851

积分

业余侠客

hi

Rank: 4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08-10-29 18:34:02 |只看该作者
我更喜欢不是用手拿摄像机拍的“纪录片”。如果不是有什么想说,除了自己,还有谁是观众呢?
长翅膀的导游 http://shop57284870.taob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8#
发表于 2008-10-29 18:41:22 |只看该作者
题材应该很多种啊,他们都搞这种,这种就供大于求,慢慢就没市场了,必然会再转移向其他创作,倒也不急,不过这么单一的选题,显示出一定问题啊,内部问题和外部问题肯定都一大堆,太复杂了~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9

主题

28

好友

5257

积分

职业侠客

block breaker

Rank: 5Rank: 5

9#
发表于 2008-10-29 20:34:00 |只看该作者

说的蛮好

当它只是一个秀的时候,的确蛮苍白无力的……文学也是这样吧,洗尽铅华以后,,,(额,没有用错词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0

好友

6983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10#
发表于 2008-10-30 02:26:57 |只看该作者
后面的帖子讨论的都是  还没拍 就在想 我要卖给谁
没看片子就这么说 我不同意
架上那也不过是玩个小花样 又不稀奇
雪夜访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15:5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