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卫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祈祷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1#
发表于 2015-8-13 15:32:39 |只看该作者
不过上帝还是公平的,桥本大神没有故事原始题材的创作能力,也没有机会证明自己执行导演的能力,他唯一一次自己当导演的时候,嗯,已经智力衰退了,年纪很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22#
发表于 2015-8-13 16:15:55 |只看该作者
这是到哪儿了,依君?

点评

冷侃  到哪了到哪了!  发表于 2015-8-13 18: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0

好友

6669

积分

职业侠客

痴呆兄

Rank: 5Rank: 5

23#
发表于 2015-8-13 17:10:12 |只看该作者
依泯然兄,我回来了。
刚才睡完午觉以后和家人一起去外面看地板木准备把老家的地板再换一下,所以现在才有时间坐下来回复你,我之所以要把这个无关痛痒的细节说出来,是因为我要表明,写作这个东西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必须要协调它和生活其它部分的关系,它看起来并不高,虽然有难以言说的感情。
先回西维,我感觉不想写就是在写完一二节之后,觉得自己又在做一样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自己的虚弱,我常常觉得世上的事情百分之九十都是毫无意义的,尤其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所以我自己写的东西也无法避免,甚至我会以更严苛的标准来看待它,于是我觉得没有意义,重复,乏味,但是不写作的日子,又像没有真实的活过,于是矛盾。
依兄给我提了很多意见,我非常感动。实际上最感动的是依兄看了我三篇小说,我觉得自己的小说可读性是不强的,虽然渴望有读者但是一直都接受没人读的现实,不管依兄怎么说,阅读就是肯定。下面就依兄列出的意见进行一一回复
1、提到场面的描写和整个小说不融洽,破坏了结构,使得小说呈现出习作的风貌,写作几年依旧不得其门而入。
我的场面描写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我自我反省的,缺乏文本的流动性,太依赖于利用场景转换的形式来写作,我自我反省是太受电影电视这些镜头叙事的影响,我正在增加对经典文学的阅读来加强文学叙事,二是我的写作大多是面向自己的,可能是自知没法成为大众欢迎的东西,所以在写作的过程中,遇到感觉比较好的场景,我会自觉地加强一些,也就妨害到了整体。
(朋友打电话叫我吃饭了,我晚上回来再接着回……)
且让我在风中睁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4#
发表于 2015-8-13 21:29:52 |只看该作者
貌似不能单独回复22楼啊,咳,这里还是黑蓝,我装深处扯几句:只是跟十年前天天文学武斗的黑蓝不一样了,黑天才卖得一脸好萌,旧人几乎唯二了,如果是以前,来黑蓝我敢说无关文学,嗯,更确切的说,和元叙事无关的,就等着排队挨揍了,所以几乎不来黑蓝,来,也只是和万语的哥们挂游客,看美国摔角,世界杯...呃,你的id很像十年前张佳玮的qq名...不讲了,离开文学小世界太久,习惯群众语言,我已经无法想象,像大家那样的语言组织讨论写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25#
发表于 2015-8-14 15:09:35 |只看该作者
原谅我脑子不够用,努力想要理解你依君说的话,但似乎无果,直到看到了“元叙事”才眼睛一亮,但其实还是什么都没明白,上百度搜了一下,看到这么句话:”元叙事的创作方法在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中,特别是马原的作品中得到了鲜活的体现。代表性的作品有《虚构》《冈底斯的诱惑》《枣树的故事》等等。“嗯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26#
发表于 2015-8-14 15:10:48 |只看该作者
其实关于这篇小说,我有点看法,但精神不佳,改天再说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10

好友

6669

积分

职业侠客

痴呆兄

Rank: 5Rank: 5

27#
发表于 2015-8-14 21:08: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卫康 于 2015-8-15 10:22 编辑

好嘛,我回来了,现在接着说,因为这两天论坛不稳定所以会不时地打不开,我写一段就保存一下,都回在这一楼了。
昨天被朋友叫去,喝到凌晨两点,今天正午起来,下午去医院看望一个翻车受伤的朋友,现在坐到电脑前,期间经历了两次论坛打不开。
2、提到我可以去看乙一、网文吞噬星空、三国演义、厄普代克任何短篇小说加强对结构转换的理解。
乙一的作品,我看过几篇,没有读完过,我看不下去,包括福尔摩斯探案集,推理女王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我都试着去看,也看不下去,我本身不被悬疑吸引,但是悬疑确实是一个说圆故事最强大的类型小说。我有个坏毛病,就是不太喜欢看小说,挑挑拣拣,胃口一点都不好,所以我现在怀疑我写小说本身就是个错误,因为我可能写不到大家期望中的那种小说,如你所说,入不了写作的门,因为我对门里的东西不理解乐趣所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想靠写作赚钱,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写推理短篇的写作者,他的东西我看过两篇,我觉得不能说是小说,只能说是故事,但是比较吸引我的是他能够稳定地每个月向各种杂志(主要是青春杂志为主)输送稿件,收入虽然不高但是能靠卖文养活自己,我非常向往,和他交流了几次。他说最关键的就是,他喜欢看这些推理小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云云,于是我在他的介绍下开始读有名的推理小说——结果都读不下去,他们精巧的结构,悬疑不仅不让我感觉有趣,反而让我感觉很累。于是我放弃了。
话说回来,非常感谢依兄的建议,我会认真地去读你所列的书目(但吞噬星空我怕我读不下去),但是我读书是目的性很强的,我不把它当作一种休息,我读书的时候是想获得些什么的,所以如果是有意思这一类的东西,我怕我自己看不到,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类似钱钟书、王小波风格的作品,我觉得贫,不真诚,我也许就是那种别人认为开不起玩笑的人,但我觉得很多玩笑没意思,文学也不该是一个玩笑。
(有一点需要说明一下,我并非在逃避问题,只是我想在回答依兄的同时也分析一点自己的问题,所以会说的散一些),但是结构确实是我的弱项,弱到根本就发现不了它的存在,或许一点不敏感,所以希望依兄可以给我推荐一些除了结构什么都没有的小说(集成库里的典型),否则我还是注意不到结构上去。

3、以《伊豆的舞女》的两种译文为例子说明结构对一篇小说的重要性。
恕我愚钝,我觉得您举的几个句子是传统小说写作的常见写法,我没有觉得它对于结构的关键作用,希望您可以说得更清晰些。

4、以我的《凯风快晴》为例子指出我的小说在语言、结构和描写的问题
依兄说我的语言是明清散文的,我觉得过奖了,而且施我影响的是《水浒传》,我喜欢它那种语言,舒服,但是可能模仿的不伦不类的。明清散文,我只读过一些张岱、桐城派的,喜欢那种清气,但没有想特别地用到小说上去。依兄那个景泰蓝的比喻我觉得很好,因为我也有这种感觉,而且最明显是在《儒林外史》上,《儒林外史》整个像是小品文的合集,最多是短篇小说的集合,他的人物接驳也很有意思,a接到b,就完全接过去,开始另一个故事,a的痕迹几乎就消失了,和《红楼梦》那种处处勾连不可同日而语,连《史记》的互见都没有达到,《儒林》一写到坊间人物,一写到江湖气,一写到金戈铁马,就拙得不得了,文气无法接续。许多明清小说都有这个毛病,比如《老残游记》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儒林外史》无法忝列四大名著的原因,完整性太差,在细节上,我认为许多地方它比《三国演义》强很多,《三国》在我眼中是四大里面最弱的那个,不太够档次。
我在写作上也往往有这样的窘况,有时写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形式上完整的,大多都是凑上去的,内在是不完整的,因为我没有想去展示一个完整的东西,我的每篇小说几乎都有这个毛病,这和我写小说的目的是直接相关的,也许很多写作者开始提笔写作,想到的是要分享一个故事,但是我想要还原一个场景,一种味道,一种情绪,如果传达出来了,可能其它的我就不大考虑了。但我现在明显感到完整性缺失对我的阻碍,我也想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对景色的描写的缺点,依兄提到了我对摄影、绘画了解的不足,这是确实的,我也准备在这方面加强。

(老婆回来了,陪看电视,待续……)
好的,我回来了,昨天陪家人看电视,今天起来吃完早饭,在干活之前再写一些。

5、依兄提到我的语言没有设计感,不是小说的语言
依兄对于小说语言的看法我是大致认同的,但是我不大用设计这个词,我认为一种题材配一种语言,语言要附着题材而生长,就好比茶水倒在陶瓷杯,红酒倒在水晶杯一样,这也算是共识了,只是我做得还不到位。有一个问题,我还无法很好的区别散文和小说,难以在两种文体之间自由来去,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也非致命,不知道依兄怎么看鲁迅的小说,鲁迅的语言,在我看来,小说和散文的差别并不很大。当然,诗有诗的语言,短篇小说有短篇小说的语言,长篇小说有长篇小说的语言,短篇小说靠近诗,紧致细密,用这样的语言去写长篇小说是难的,一般人做不下来。我目力所及内有美国大诗人沃伦的长篇小说《国王的人马》,可以说全篇是用接近诗的语言写下来的,很不容易。为什么中国的散文写不长,依兄提到汉语的凝练性,但我觉得并非关键问题,如果体量大了,凝练的汉语也会出长的作品,比如《项羽本纪》等。之所以在明清之前没有发展出长篇我认为是文人的观念,主要是佛教的传入和禅宗的影响,禅宗讲究顿悟、刹那、明心见性,长和多反而成了赘疣甚至愚蠢的代名词,中国也没有欧洲史诗的传统,汉诗源头《诗经》就已经具备短小精炼的写实特征,使得长篇叙事诗转为长篇叙事小说时有先天不足。这种风格也传到了日本,依兄如此了解日本文学,想必也认同川端康成这些日本作家的长篇小说其实有短篇小说富集的特征。

6、依兄指出我有为创作而创作,小说开头僵硬的弊端
这个问题一定程度存在,我有想写出经典作品的愿望,所以会导致用力,我不随意写,如果写小说是为了分享一个故事或者写些好玩的东西,我可能根本不会下笔,我写小说的目的和动机很传统——就是生活中的发现。至于这个发现,要浸透在小说的每行每句,我不喜欢被概括的小说,我希望别人谈到我的小说的时候,说,去读,去读才知道他所要呈现和表达的。依兄提到有些大家写的文根本不像大家,这里我的认识可能与依兄有分歧,我认为不存在什么大家,只有好作品,没有好作家,只有在好作品之上,好的作家才存在,但是一个作家无法成为一个商标甚至是免检产品,如果认为大家写出来的东西就篇篇是精品,那就难免让人失望了。长篇小说确实需要慢慢进入,但我觉得短篇小说的开头强一些,是可以的,必要的。

7、依兄提到日本许多文化名人,剧作家。
这些文化名人、剧作家,我并不了解,不敢乱发言,需要了解之后再请教。

8、28楼之后的,恕我愚钝,没看太明白,只看出依兄认为我的作品较为中国化,以及小说结构至上。
比较东西方文化和审美品味,我确实认为东方是要高出一筹的,我也偏爱东方文化,这是无疑义的。我的阅读来源是中国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十年前看,现在基本不看了,周氏兄弟的会不时拿出来翻翻,当代作家的,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之后让我感觉心里很沉重,感觉厌世,觉得写作是特没意思的一个事情,也就不看了。不过我西方文学的阅读大多都是短篇小说,过去两年读一套柳鸣九主编的世界短篇小说文库,一套13本好像,还做了两个笔记本的笔记(我不是什么聪明的作者,用笨办法学)长篇小说读的不多,所以现在还无法理解长篇小说,更不用说读。
小说结构至上,我不认同,就像我不喜欢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说实话我看不下去,看下去的也觉得没什么意思,我对精巧的结构不激动,对想象力更不激动,打动我的都是很传统很笨拙的东西,比如契诃夫、鲁迅、乔伊斯(短篇)、特雷弗等等。我认为小说最重要的一是审美,二是情感,审美低下,全盘皆输;情感不真实,令人乏味甚至感觉受骗,具备此两者,我对小说就基本满意了。
且让我在风中睁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8#
发表于 2015-8-14 21:26:25 |只看该作者
是感觉黑蓝和多年前有很大变化,唠叨了下,元叙事我也不懂,至今不懂什么意思,嗯,理念化的,大家最多有不同意见,概念化的,咳,解释权在提出的人那里,只不过,还真不好去问,听过也不一定明白。我纯文学功底浅,仅仅学过博尔赫斯和战前的,能看懂点卡夫卡,托马斯(很久不接触了,忘名,德国那位,魔山),而战后,尤其是纯文学提倡的先锋,就隔了,更倾向于叙事方向,所以以我浅薄的素养,我说的大可忽视。嗯,愉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9#
发表于 2015-8-14 21:45:59 |只看该作者
不看也无所谓,嗯,你不习惯那些,甚至不习惯看小说,我胡乱想下,嗯,你和大多数写做的,确实兴趣点不一样,几篇小说,我多少有体会,就是你很中国,非常中国,你的语言,感受,等。小说,或者大多数小说,不是我们中国源流下来的,语境,观察方法都格格不入,嗯,西方或者现代小说是很精细的,视角或者说它的组织是单行道,一篇小说一条道通向结局和作者的目的,这其实和中国习惯不一样,我们习惯全体的,大体,有整体性的,很直观的,嗯,我不愿意用术语,嗯,我不知道三国演义你能不能看下去。即使是中国源流的小说,也存在视角等,比散文更现场的观察方式,就是把整体分解得更多局部,没办法,这是小说的性质,故事就不追求这个。至于投稿,推理,你说那些事儿,或者现象,那是交易,肯买肯卖,什么也不能说明,悬疑也未必是讲故事最好,容易用力更猛,或者在小说里,悬疑通常粗暴,其实只是特定读者爱看,数量少得和纯文学读者半斤八两,不过,电影的悬疑你应该能看,嗯,福尔摩斯我也只看得下一篇,讲一个警察逃亡,因为他执法,出于义愤,杀了一个黑帮分子,故事是从逃亡到一个镇上开始讲,他勤劳,聪明,终于在陌生地方站住脚,而且认识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姑娘,奔向新生活,好像是五年后,杀手来了,命运或将结束幸福...重心是命运,幸福,以及大西部的荒凉等,很感染,其余小说都是给专爱推理侦破的人看的。<与画中人同行>,这篇也不错,写作很有风格,坚实,故事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0#
发表于 2015-8-14 22:24:21 |只看该作者
嗯,你说的没错,伊豆舞女我举的那个例子,是传统文学的结构,问题是,结构这个东西本身就是传统的,其实它是自然里总结的规律,在知识里面,几何和代数集合是最系统的,是过去的,所以可以说是传统的,但是,事实不是这样,只是过去我们用它来组织成整体,侧重于建设,就像盖房子,但是,世界规律不完全是这样,无数分散,平行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一个整体也可以分解出无数组成,重新排列,现代注重这样去运用规律,而在文艺里,现代越是倾向这样,重新排列集合,就像化学,可以结晶,结晶本身是一个结构,完成的,但是,何尝不是对原材料解构呢,总之都是这样一回事,你掌握多少,偏向怎么运用的问题,伊豆舞女那个例子,是,这时,一个时间,类似一个定位点,当我们把那几段解构,还原成原始材料,它们分别是 时间的,地理的(空间的,位置的),物的(景,有时候人也是,山,水,等一切有形的客观事物),事,大致是这四种,其中,事是唯一无形无质,运动,要贯彻事物的,事必然与时间同行,于是,几个时间,都伴生事态,和现实世界的规律一样,这是最核心的一个结构,运动中,时间推移,甚至哪怕静止的,只要存在这世界上,先有一个位置点,空间就会不断扩大呈现,又是另一个结构,其实取哪个都能成立来开始伊豆这个小说,它就是这样把材料组织在一起,而这时,所处的位置,恰好分割组织了这些,同时多个实际是时间的词句,比如很快,很久,那年,彼此呼应,又组织出了文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6 16:1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