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娱乐化的心理学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0

好友

5512

积分

职业侠客

海绵宝宝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8 23:47: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nbsp;<strong>被娱乐化的心理学</strong></p><p>&nbsp; <img src="http://www.heilan.com/imagesnews_08_1/081801.jpg" alt="" /></p><p>&nbsp;&nbsp;&nbsp;&nbsp; 据说在接下来几十年里,心理学将会成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学科,与曾经的物理学和数学一样,奠定我们生活的基础。<br />  但眼下心理学正在被娱乐化,变成了与星座、占卜相似的游戏。在各大报纸的副刊,心理学的测试正在与星座分析同列,好像通过那几道似是而非的选择题,就能窥探到我们的内心世界,分析出我们的心理问题,从而解决我们所遭遇到的人生问题,轻装上阵,披荆斩棘。很难相信,以这样一副大众娱乐面目出现的心理学,能担负起一个重要学科的重任,带领我们在这混沌的世间前行。<br />  除了心理分析题以外,许多热衷于同我们接触的所谓“心理学家”,也都纷纷呈现出可疑的状态,在他们的口中,“我们都是有病的人”似乎已从口号变成了现实,好像制造出一个人人自危的状态,就能提高心理学的地位。这样的做法,其实正与心理学的初衷背道而驰。<br />  作为心理学界恐惧症领域最著名的研究者之一,博尔温·班德洛在书中所讲述的内容,似乎也带有些恐怖色彩。与许多心理学方面的畅销书一样,本书的视角,也放在对名人心理缺陷的剖析上。一方面,名人的心理问题更易使人关注—小甜甜剃光了自己的头发能上报纸头版,我们剃光头只能收获白眼。另一方面,名人也似乎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名利双收的同时,心理疾病已成为“第三收”;并且暴露名人的心理缺陷也带有一些快意恩仇的味道,“看吧,他们其实并不快乐”,这样一种心理优势的获得,有助于平衡普通人的心态—名人们获得了利益,我们释放了冷眼。<br />  如果以阅读的乐趣而言,本书更接近于一部八卦大全。在作者的笔下,一个人的性格,似乎成为了他今后命运走向的指针,但是,书中的事例却并不具有普遍性,他们的缺陷都过于放大了,就像放大镜的焦点能烧死一只蚂蚁,却不能据此认为放大镜很危险。所以,如果具有跟书中所提到的名人同样的性格缺陷,我们该庆幸:终于与偶像有了共同点,却不必承受他所经历的悲剧。<br />  另外一点,在作者看来,名人们的心理悲剧,大致上都能从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找到解释,这一观点,早在弗洛伊德时期就为我们所熟悉。可问题的关键却在于,我们似乎无法左右自己性格的形成,也无法回避那些令人不快的事件的发生,那么,是不是可以由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心理问题、我们人格缺陷的形成,几乎不可避免?难道我们最后的归宿,都只是心理医生的那张沙发?难道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方式,倾诉小时候淹死一只猫的愧疚?如果真是这样,心理学未免太恐怖了。(消息来源:外滩画报)</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6-1 21:3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