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6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琴聽音筆記

[复制链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轉載]琴樂簡介
                                                                                
  琴樂為文人音樂的代表,被賦與最多的文化象徵意義,而琴以外形
單純、音量微小,因此反而成就了其深刻豐富的生命世界。
  琴樂內含天地、自有丘壑,可用李白詩「聽蜀僧濬彈琴」來印証: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嵋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雙鐘。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一、歷史
  琴為周代已出現的彈絃樂器,曾被孔子等儒家作為教化功能的工具
,歷代雅樂唯一不曾缺席的器物。六朝時期已發展為一完整的獨奏器。
宋而後,琴樂出現比較多的老莊哲學思想,使琴樂出現儒、道兩家不同
的色彩。其中,儒家講究音必雅正,視琴為進德修身之工具。另道家則
以琴為天地的具體象徵,常於其中悠遊自在,體現宇宙大化之生動氣韻
,可說琴是始於名教而成於反名教。
 琴在胡樂興盛的隋唐時期,發展雖也可觀,但顯學地位卻被琵琶取
代,直到宋代漢本土文化復興才又改觀,而現在對琴的了解,也大多是
宋代之後了。明代琴派漸多並繁衍至今,比較有名的為虞山、廣陵、閩
、川、諸誠\、京師等琴派。他們總共累積了658首樂曲,又因打譜的不同
而形成三千三百六十五首傳譜,其中可唱的有336首,以單一樂器而言
,在中國音樂中是最有可觀者。
  
二、樂器結構與材質
  琴以梧桐為製作為唯一材質,乃中國樂器所共同現象。而制作前的材
料處理則相當複雜。初完成的琴,須以鹿角灰沫平表面,再塗上數層的生
漆,以保護面板不易受損,也因如此的制作方式,使得琴展現了其獨特的
音色與音質。
  琴的外形構造簡單,但卻有豐富的象徵意義與音韻特質,並以此簡單
之外型表現出其內含的生命。
    琴的面板為弧形,底板為平的長方形,被視為「天圓地方」。體長三
尺六寸六分象一年365天有餘,寬六寸合於六合,十三個徽位比為一年
十二個月加一閏月,雖有附會穿鑿,但也可視為宇宙具體為微的呈現,操
琴亦視為人和宇宙對話與回歸大自然的行為。
                                                                                
三、音色特質
  琴因結構材質而使其音色出現「鬆沉」的特色。「鬆」成其悠遠,
「沉」則獨具深厚。實際運\用時,琴的音色還有多樣的變化。琴的泛音被\r
為空靈的「天」,散音如安定不動的「地」,按音則如同變化多端的「人」
,而必得天地人三才的良好配合,才得以有好的琴樂出現。
                                                                                
四、行韻特色
  在一個按音彈出的實音後所跟隨的餘音處理變化名為行韻。而行韻也正
是琴樂令人對其印象深刻之所在。而行韻以按音為實,餘音為虛,其中的對
比變化亦產生了有無之相生緣起,他的一音多韻、漸行漸遠也令人感覺特別
的悠遠。而琴樂最能表達的行韻也因「虛實」、「有無」的相生而達到極至。
  我們可發現當一首琴曲以別種樂器來作移植演奏時,其特殊的韻味則會
消失殆盡,主要也因古琴在音色與行韻間,有其不可替代之特殊位階。
                                                                                
五、琴歌琴樂
  琴的音樂分為有歌唱的琴歌與無歌唱的琴樂。琴歌為文人生活之本色,
常也較多的附會風雅,而琴樂往往則作為一個完整生命體來發揮。
  宋代之前歌、樂並重,之後則獨尊琴樂。琴樂之風格也以宋代為分水點。
大體而言,宋之前的琴樂,音多韻少,直捷冷然,目前可見到的樂曲有《幽蘭》
、《廣陵散》。宋代以後的琴曲音少韻多,注重幽遠淡遠,目前的琴曲大多為
此類。
                                                                                
六、琴樂風格
  演奏琴的人,如果自道家入手者,則多隱士風骨,或放情於山水間,或恬
適於田園裡,他們的音樂講究流動性的抑揚頓挫。而如果以儒家入手者,象徵
的意義會是重點,而音樂上則為中和雅正。
  以琴曲的內容來看,由於音色、行韻的極至運\用使得琴樂出現了極大的意\r
象空間。其中因為鬆沉的音色造就了質樸淡然的特色,令人常覺琴樂高古淡遠
,不食人間煙火。當然,歷史上琴樂確實也多少具有相當程度的隱士風骨。
  作為一個悠久歷史的樂器,其內容當然也就涵蓋廣泛,從自然到人文、從
閨怨春思到英雄氣概。以目前常被演奏的內容而言,
描寫閨怨的有《長門怨》,
  觀照自然的有《流水》《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漁樵問答》,
  感懷人世際遇的有《瀟湘水雲》《秋塞吟》《幽蘭》,
  歌詠史詩的有《廣陵散》,
  吟頌生活趣味的有《醉漁唱晚》《漁歌》等等。
                                                                                
                                                                                
七、琴樂的流派
  琴派由琴家與文人所共同完成,只有在其藝術成熟發達後,才會有後來的追隨者,而各
個對藝術有不同落點的流派也因之而產生。
  在唐代,琴樂已有「吳聲清婉、蜀聲躁急」之分,此情況恰與其地之語言特色相應合。但真正形成一個樂派的出現,則是成於南宋的「浙派」,此一琴派以「雅正平如」為藝術上的述求重心。其後明清兩代則各有琴派之衍生,目前除了浙派外,比較有活力的有蜀派、廣陵派、虞山派、九嶷派、梅奄派等。
八、各琴派的特色
  浙派:音樂要求雅正平和。
          代表琴譜為《文會堂琴譜》(1596)
          知名樂曲為《瀟湘水雲》,是南宋郭楚望所作。
                                                                                
    蜀派:風格如唐之蜀聲,其衍生出的琴派為泛川派,在磅礡雄偉之外,也
          有一份順暢雅正、雅靜幽遠之美。
          代表琴譜為《天聞閣琴譜》(1876)
          知名樂曲為《流水》為清未張孔山所作,另有《醉漁唱晚》等曲。
                                                                                
    廣陵派:以江蘇、揚州一帶為中心,風格以明初冷謙的琴聲十六法為依據。
            「輕、鬆、脆、滑,高、潔、清、虛,幽、奇、古、淡,中、和、
              疾、徐」。
          代表琴譜有《澄鑒堂琴譜》(1717),《五知齋琴譜》(1721),《自遠堂
          琴譜》(1802),《蕉庵琴譜》(1868)。
          知名樂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龍翔操》等。
                                                                                
  虞山派:以江蘇、常熟為中心,因地處虞山而得名,音樂風格「清微淡遠」,
     可上推至唐代之吳聲。明未虞山派大家徐上贏的「溪山琴況」更
     標出琴樂二十四況,為琴樂美學之一大成就。
       『和、靜、清、遠、古、淡、恬、逸,雅、麗、亮、采、潔、潤、
      圓、堅,宏、細、溜、健、輕、重、遲、速』。
代表琴譜有《松弦館琴譜》(1614)
            代表樂曲有《漁歌》《洞天春曉》等。
                                                                                
    九嶷派:音樂風格為「平穩規距、吟猱規整」,並以雄奇、蒼古、厚拙為
            主要述求。
            代表琴譜為《琴學叢書》(1925)。
            代表樂曲有《漁樵問答》《水仙操》《漁歌》。
                                                                                
    梅庵派:音樂特點為奔放綺麗,擅於吸收民間小曲入琴
            代表琴譜為《梅庵琴譜》(1931)《龍吟觀琴譜》(1921)。
            代表樂曲為《長門怨》《搗衣》《平沙落雁》等。
                                                                                
九、大宗師與風雅附會者
                                                                                
由於近代交通發達,學子可依個人之需求而遍訪名師,於是傳統上「專一派而終」的情況就有所改變,以個人風格為述求的琴家反而更形突顯,如管平湖,出身九嶷,又師承武夷及川派,合三派之長,造就了樸素卻又瀟灑雄建、含蓄而情趣深遠的個人風格,又如吳景略也是如此,他們都開創了前所未有之風格,個人色彩遠超出流派歸屬,堪為一代宗師而無愧。
    然而,因琴樂在時代性與藝術性的各種特質,又因文人的參與,其象徵性過多、自命不凡、包袱過重,得其形而未能知其音的琴人乃比比皆是,這又與近代視琴樂為表演藝術專業的琴家常「多顯其技,未得其神」的情形恰是成了有趣的對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創造力暴衝

103

主题

0

好友

148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转帖]潘<木百>世老师/二十四琴论讲稿
http://www.rmage.com/gb/article.php?id=56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栢。从gb2312调到gbk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這篇文章是我與紫藤蘆古琴社的姊姊拿來收藏的,
那群琴友曾有一日在廟中發現一石甕並注滿水,將琴置於其上彈奏 發現其音杳渺不可言喻
我聽了便想將古琴通電.酷斃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24 1:07:49编辑过]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0

好友

148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潘老在那讲话
庄老在那操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3

主题

0

好友

126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不喜紫藤蘆.
那裡大部分聚集的偽文人氣息太重,都還壟照在日據時代的記憶中。
更不要提紫藤蘆發的詩刊跟辦的系列講座。
都是異議份子頂著反對運\動光圈在那邊作學術論戰自慰,目光狹礙,無大氣。
創造力暴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0

好友

1481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跟朋友喝过茶
艺文类聚倒没有
参加
可这不就是这般
水准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4 14:2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