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网络评论员

[复制链接]

539

主题

0

好友

2431

积分

论坛游民

主体思想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2: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br>跳转到: 导航, 搜索<br>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指称,指受中国当局雇佣或指导,以网络发表评论为全职或兼职的人员,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职业。通常他们以普通网人的身份,发表尽可能对官方有利的评论,来试图达到影响网络舆论的目的。</P>
<>[编辑]<br>来源<br>在中国大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南京大学官方BBS——南京大学BBS上。南京大学校方在关闭小百合BBS,开设南京大学BBS之后,指令学生会干部及一部分热心上进人士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的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这些网评员的主要职责是,“南京大学电子论坛通过发帖发布正面信息,跟帖回应抵制消除负面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
<>随之,中国江苏省宿迁市等省市也开始聘请网评员。由他们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引导“正确导向”,普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P>
<P>有人猜测,网评员是一个较大的人群,在各省市都有。国内相关论坛聊天室的版主或聊管在问及是否有这群体时,有肯定回答的,但大多拒绝回答。</P>
<P>[编辑]<br>参看<br>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br>中国网络审查<br>互联网审查</P>

<P>[编辑]<br>外部链接<br>网络评论员工作指南<br>网络评论的度 -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br>野百合BBS<br>南京大学BBS<br>取自"<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1%E7%BB%9C%E8%AF%84%E8%AE%BA%E5%91%98" target="_blank"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D%91%E7%BB%9C%E8%AF%84%E8%AE%BA%E5%91%98</A>"<br>Category: 职业</P>

<P><a href="http://cjr.zjol.com.cn/gb/node2/nod...5ai3459847.html" target="_blank" >http://cjr.zjol.com.cn/gb/node2/nod...5ai3459847.html</A></P>
<P><br>网络评论的度</P>
<P><a href="http://www.cjr.com.cn" target="_blank" >http://www.cjr.com.cn</A>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CJR)<br> 基于互联网互动性之上的网络新闻评论,已经是当前新闻网站的关注点和生长点。仅仅依靠即时新闻已经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新闻正向专题化评论化方向发展。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和“人民时评”、新华网的《发展论坛》和“焦点网谈”等在新闻媒体中已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网络评论中最具互联网特征的无疑是网民的交互性评论,这是新闻网站吸引网民的新颖形式,也是对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P>
<P>A</P>
<P>  网络评论是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当前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当今社会呈现出多样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客观趋势,而网络评论最能反映出多元而驳杂。网络评论的多样性与互联网传播特性、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等有密切的“关联度”。</P>
<P>  网络评论与网上的互动参与。互联网强大的实时交互功能,使网民不再像电视报刊一样只是被动地观看阅读,而可以积极而及时地参与讨论。每一个网民都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评论的提供者。网民可以把自己知道的信息或发表的意见传播给别人,或者针对别人的信息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少新闻网站在主要新闻后面经常加上“我要说两句”,以鼓励网民对新闻互动参与。</P>
<P>  网络评论与网上的平等自由。在传统媒体关系中,由于评论传受的“地位”的不均等性,新闻评论不时具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今天的互联网络在信息传送上,BBS为普通人提供了平等交流,不受空间限制的物质条件,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对称性。评论者要求以一种平视的目光来关注生活,着力从受众的意识、情趣和情感世界去寻找、认识和衡量新闻价值。在网络传播体系中,传者和受众不但要实现技术上的平等,而且要实现事实上的平等。</P>
<P>  网络评论与网上的舆论引导。 “互联网的大众媒体的社会属性和其他媒体一样,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网上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都有一个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 (蔡名照语)。网络评论有责任引导网民正确认识新闻事件,正确参与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评论的舆论正确引导,沟通政府和群众联系,传播党和政府声音和表达人民群众的需求。</P>
<P>   B</P>
<P>  只有充分地认识网络评论特点,才能有效地把握网络评论;只有正确地反映网上舆情,才能有效地引导网上舆论。网络评论与传统媒体评论比较在内容和形态上具有自己的特点:</P>
<P>  1、网络评论的价值度 网络评论理应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事实上以网民为主体的网络评论不同于传统媒体评论,它带来了新的内容不确定性:</P>
<P>  有益性 网络新闻评论中的专家评论和网站评论理应属于有益性范畴,而网民评论大多也是“有益的”。网络媒体的时政性论坛最能体现有益性,这也是网络新闻评论地位和特色的主要抓手。中国宁波网的“宁网时评”,就是通过网络时政评论建立了自己的互动品牌。由于网络反映社会的多元而驳杂,导致有些网络评论总体上是有益的,但枝节上有一定的不正确之处。如人民网在抗议美机轰炸中国驻南使馆的BBS上,不少网民言辞偏激,有的甚至出格。对于基本有益的网评有的可留,有的修改,有的删节,不需要一棍子消灭。</P>
<P>  无害性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即时等特性,导致“无害的”网络评论的外延远比“有益的” 网评概念来得宽泛。它们的客观存在对互联网的发展是有意义的,对丰富网民的文化生活也有促进作用。对于网络评论,不妨这样认为,无害的就是有益的。网络评论中不可否认存在着有害信息,由于评论比新闻具有更强的主观性,因而有害评论就有更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有害评论既有敌对势力的破坏,敌对分子的发泄,也有其他网民各种原因的行为。对有害评论当然法理难容。</P>
<P>  口水帖 网络评论中还有一种特殊而又很常见的现象,那就是口水帖。严格意义来说,口水帖并不是网络评论。但是由于许多口水帖就掺合在网络评论中,就出现了让不少人觉得讨厌无聊而又无奈的互联网交互性的衍生物。生活在社会中,人们总会有不如意处,很多人会需要一个宣泄的地方,而虚拟世界提供了这种现实需求,能让一些人找到一个心理平衡点。中国宁波网论坛专门有一口水帖区,取名“水满金山”。对于互联网上的口水帖,应该承认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在适宜的区域内让它“聊天有理!灌水无罪!”。</P>
<P>  2、网络评论的开放度 网络受众追求开放的新闻信息传受在互联网络上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得到满足。开放的心态、平和的态度是网络评论实现传播和交流的基础。前年3月5日,新华网现场文字直播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直播一段朱总理报告,跟发一批网友的即时评点。很好地运用了网友随文跟贴的报道形式。</P>
<P>  网络评论的开放性还体现在网民对新闻热点事件的超时空关注。在这里没有空间距离,没有时间间隔,也没有人为障碍,网民即时对同一社会热点共同论说。克林顿性丑闻案是1998年全球关注的新闻焦点。400多页的斯塔尔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长达4个多小时的克林顿供证录象也上网播出。许多网站纷纷开设论坛,天下人评论如潮。《南方周末》报道标题:今晚网络是主题。互联网的开放性可见一斑。</P>
<P>  3、网络评论的参与度 最具互联网特征的网民评论,为一切传统媒体所望尘莫及。今天的网民对于网络新闻不仅仅满足于消费,网络评论为现实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多元的空间。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网友广泛参与,在重大社会事件发生时迅速形成舆论。网络新闻评论可以看作是一种"互动式评论"。许多网站在新闻栏目开设“我要评论”且人气很旺,这种实时交流反映民意的速度之快,显示着网上舆论急遽更新的趋势。1999年5月8日,美国军机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应。人民网在5月9日开设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网友们群情激昂,网友一共上发了9万余条帖子,在国内外产生极大的舆论影响。</P>
<P>  4、网络评论的集纳度 网络评论拥有跨时空、超文本、大容量、强互动的魅力,随着人们对新闻评论认识的日趋成熟,仅仅依靠单条新闻评论往往不能满足网民的需要,新闻评论正向专栏集纳化方向发展。它要求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网络评论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进事件的发生发展,通过网民的互动对新闻评论整体推进。中国宁波网2002年开设新闻《对话》栏目,为政府提供与市民沟通交流的平台,仅一年就有20多个市政府局长与市民热点“对话”。《对话》也曾邀冯骥才与网友就宁波旧城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话”。一个半小时直播中,近5000人次参与,评论发帖500多条,充分反映双方对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关注和浓厚兴趣。现在每期《对话》在线访问平均6万人次以上。</P>
<P>  网上评论的强人之处,还在于突破传统媒体的技术限制,让评论内容图文并茂、视听共赏。正是有了图片视音频,让网评世界更加绚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以形成信息内容“活”而又“动”的评论专题集报。 C</P>
<P>  网络评论受众追求的主动、平等的新闻信息传受在互联网络上比传统媒体更容易得到满足。同时也应看到,网上交流者使用匿名,相互不知道对方是谁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无所顾忌,给人们交流带来了不确定性。由于网民评论的爆发性、自发性、透明性,因此对网络论坛管理“度”的把握就尤为重要。</P>
<P>  首先是,网络评论形态的认识度。网络评论(论帖)作为一种交流语言,与人们的日常交际语言一脉相承;网络评论作为一种议论文体,与传统媒体的评论也无本质上的区分。但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上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即使网评也不再是传统媒体概念中的新闻评论。</P>
<P>  一是网络评论从常规的书面语言向网民的上网语言的转变。网络语言介乎于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之间,又具有自己特定的网络语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熟悉网络语言是很难写出网民感受亲和、贴切的网评的。二是网络评论从传统媒体尤其报纸评论的“规整”向网上论帖“随意”风格的转变。论坛上发表的论点给人的印象有时甚至是不完整的,有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但是它往往与网上热点、中心事件结合得最为密切。网络论坛评论重在参与,因势利导。中国宁波网《宁网时评》,2004年初专门开设“宁波精神大家谈”,构建一个宁波百姓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的交互平台。利用网络的超时空特性大量选入网民的论帖观点,参与互动性非常强。三是网评管理从论坛删帖为主向论坛跟帖为主的转变。以删代管的网评管理理念往往很难得到网民的认可,网站要培养更多的跟帖写手,在与网民交手中引导网民舆论。四是把网上评论放在具体的网络环境上来认识,“从网上来到网上去”。要求网络评论象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一样纯而又纯,只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失去网络舆论阵地。现在不少新闻网站为了加强网上评论,大量将报纸评论不经选择加工就粘贴到网上去,而不是在网帖互动中下工夫,其结果是收效甚微。网络评论应该在杜绝反动言论的基础上,以我为主,不求独尊;讲求有益,不拒无害;维护大局,酌留声音。从而使我们的主流声音在网上更强更远更久。</P>
<P>  其次是,网络评论内容的管理度。 网络评论行为的社会效果是我们评价网帖的基本尺度。从理论上来说,任何网络评论都是可以掌控的。新闻网站都申明拥有对论坛有害信息的删除权,诚然,这是一种基于内容的管理。而网络新闻评论的掌控度,更多地体现在BBS评论的引导上,如:论坛申明网民不得上贴违反国家宪法等六种言论;新闻网站根据需要决定具体网络评论栏目的取舍;论坛针对网民的评论提出启事声明和要求;版主在网民的评论上发表言论跟帖;新闻网站围绕社会热点在BBS栏目设置中心议题;网站编辑对重点评论提供相关新闻链接等。凡此种种都为达到对网络评论控制的适宜的“度”。</P>
<P>  而对网媒论坛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又是一种系统适“度”的网管方式。中国宁波网“天一论坛”2002年创设了“分类分级、审发结合、注重互动、加强引导”的块状核心管理运营方式。在内容上,将时政类、文化类、休闲类版块“分类管理”。“事事关心”等时政性版块,采用先审后发,网民的信息提交,待网管在政治倾向等认证后显示。“三江文苑”等文化情感类版块,先发后审、即发即审相配合,避免消极腐朽的思潮在网络上传播。服务休闲类版块,即时发布、随机监看,剔除低级庸俗的标题和内容。在人员上,实行网评员、版主、网管、区长的“分级管理”。邀请新闻工作者或政府职员担任时政版块网评员;专业作家和教师等做文化情感等版块版主;公安网络警察作为“网督”随机监看论坛内容。宁波网还在全国首家建立了业内专家网络新闻(论坛)阅评制度。网站增加专职网管,既监管内容又协调网评员、版主,区长对论坛导向负总责,论坛实行分级监管。“天一论坛”自2001年8月开通,现有会员近10万人,每日发帖3万多,平均在线2000多人。中国宁波网的论坛管理受到了中央外宣办的赞肯,公安部也将此经验在全国推广,前不久中宣部舆情局还专门对此进行了调研。</P>
<P>  网络评论数量大、速度快、互动性好,在评论社会热点问题、快速传播新闻论点和受众互动参与方面,网络评论具有先天的优势。网络评论应承担满足普通受众需要的角色,以其所营造的平等的、无时间空间限制的舆论平台,促进受众对社会热点和新闻事件的关注,使其有通畅的发表言论的渠道。同时更要充分把握好网络评论的度,使网络媒体发挥好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P>
<P>(作者为宁波网总编)</P>
<P> 作者:田勇 编辑:陈惠娟  11/5/2004</P>
<P><br>网络评论员工作指南 </P>
<P>为了培养网络评论员的工作技能和合作技巧,特编写本工作指南,供全国各省市的网络评论员培训班使用。</P>
<P><br>基本工作方法:</P>
<P>1、在工作时间内必须每小时至少查看一次工作邮箱,时刻注意领会上级指示的最新精神。</P>
<P>2、网络评论员根据上级指示进行合作,根据工作需要,将由跨地区、跨专业的网络评论员组成工作小组,执行特定的任务。在有必要增加人员时,上级将从其他小组抽调人员加以充实。</P>
<P>3、基本工作方法:日常工作按照网站分小组,每个重要网站的有关论坛由一个小组负责。日常工作是按照总体方针,维护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遇到突发事件,则按照上级部门的专门工作组的指令行事,暂时停止日常工作,把有关人员资源投入到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工作。</P>
<P>4、网络评论员要善于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必需有多个不同的网名,而且不同的网名要发表不同风格的文章。必要的时候,可以由不同小组成员制造网友辩论的假象,然后由第三方推出强有力的证据, 把公众舆论引导到第三方。</P>
<P>5、某些网络谣言出来的时候,必须尽快搜索到谣言的首发地点和首发人,然后勒令网站管理员删除原贴,网络评论员则拷贝内容,以不同的IP地址发表自己就是事发所在地的当地人的申明,然后由版主或以其他网友身份指出:他的IP地址不在事发所在地,该消息纯属谣传。</P>
<P>6、必要时可以制造更加耸人听闻的假新闻,吸引网民视线,然后很快澄清该消息纯属谣言。</P>
<P>7、某些论坛人气不错,网友信用度比较高,这时首先要做的是制造一种混乱,通过似是而非的文章进行干涉,跟贴作非理性的故意曲解、制造误会和争辩,转移网民注意力。</P>
<P>8、海外网站较难控制,当不能主导论坛舆论的时候,可以采用大量短贴、无实质内容贴、非理性贴进行刷屏,令版面充斥无意义的混乱,使读者失去兴趣,这样达到避免反动思想流通传播的目的。</P>
<P>9、不断学习,提高文字水平,学会使用不同的文笔风格写作,善于模仿他人文笔,这是网络评论员的基本功。</P>
<P>10、学会与网友交流的技巧,与网友私下打成一片,获取网友的信任,尤其是那些文章有影响力的网友。如果有可能,争取一些重要论坛的版主位置。</P>
<P>11、培养高超的判断力,能够在诸多贴子中迅速找到真正有影响力的帖子和写手,作为重点工作对象。</P>
<P>12、注意培养政策法规意识,不可误解当前的工作精神。注意吃透上级指示的近期发贴类型实例,融会贯通,举一反三。</P>
<P>13、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一定要制造真假难辨的形象,成为一个不容易被鉴别身份的人。不仅要熟悉我们的观点,更要熟悉对方的思路,知己知彼。</P>
<P>14、网络评论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任务,不被困难和误解阻挡,不在乎表面上的面子,做到任何情况下不会真正被对方激怒,永远保持理性、冷静的心理。</P>
<P>15、网络评论员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在各种富有迷惑力的思潮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珍惜自己的政治前途。</P>
<P>16、网络评论员实行小组监督和纠察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其工作成绩由上级有关部门评定。</P>
<P>以上16条,是网络评论员的工作指南。希望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落实贯彻,在“保先”运动中争做先锋。</P>
<P>网络舆论导向工作指导委员会<br>2005年6月</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1 20:44:45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eat me,drink me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2#
发表于 2007-8-4 13:32:54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工作很高薪吗?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9

主题

0

好友

2431

积分

论坛游民

主体思想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32:54 |只看该作者
<>估计不会很多钱</P>
<>文革肇始文件也是十六条</P>
eat me,drink 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5

好友

297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32:54 |只看该作者
哦哦,留个记号,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冷场小王子无限连击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5#
发表于 2007-8-4 13:32:55 |只看该作者
学术性,懒得看。
http://blog.sina.com.cn/rockdaxing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3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