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1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史景迁论

[复制链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1: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西方汉学家系列之二<br/>  <br/>  □汪荣祖<br/>  <br/>  史景迁(Jonathan Spence)已近古稀之年,他原是英国人,早年以交换学生身份就读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直到如今。<br/>  史景迁英文写得好,他以生花妙笔写中国故事,使人读来轻松愉悦,以致于心思随其笔锋起伏,吸引了广大的西方读者。他写人物传记为多,能从大量的零星素材中,借助文字意蕴的追求,捕捉到传主的心声与情感。他喜追究人物的自身存在价值以及社会投射在个别生命中的痕迹。史景迁笔下的人物,纷繁多姿,有雄视天下的皇帝康熙、雍正,也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毛泽东,有大起大落的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也有才华洋溢的作家鲁迅、丁玲等人,既有清廷臣仆曹寅,也有叛逆分子曾静,有上帝使者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还有名不见经传的胡若望、王氏妇人。在《大汗之国》一书中,更涵盖自马可·波罗以来48位西方人物,包括外交官、传教士、作家和冒险家。他又从汤若望、赫德、戈登、华尔,写到鲍罗廷、陈纳德、魏德曼,几乎包揽了近现代想要“改变中国”的洋人。<br/>  史景迁笔下的人物写得生动,主要是能活用文学的叙事技巧与丰富的历史想象力,使“腐朽”的史料化作有趣而“神奇”的人事。于此已可看出,史景迁的书写方法不同于史学界主流。主流派仍然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强调史学的科学性、真实性与客观性。依主流派史家之见,史景迁是在写小说,并不足取。然而,主流派把历史写得像枯燥的社会科学报告,适授人以柄;正好又逢后现代风潮之起,其极端者断言历史就是小说。史景迁并不喜欢后学理论,他的书根本没有什么理论,更无艰涩的名词,但他生动的叙事,完全可以迎合史学界随后学而起“叙事再生”(Revival of Narrative)的呼声,使他成为史学叙事再生后的一支生力军。<br/>  史景迁写作策略的成功,得力于整个时代潮流的翻新,使他敏锐的历史想象力与文学叙事技巧,得以大大地发挥。他所用的史料虽不特殊,然数量颇为可观,但他的汉文阅读能力仍有改进的空间。萧公权曾写过《康熙自画像》的书评,指出史氏对若干文献的误读,然谦称是“挑小碴”,但史竟不躬自反,反而以“吹毛求疵”(nitpicking)为忤。他的作品作为历史文章毕竟缺乏分析与论证,也少见他对历史问题提出独特的解释。因而虽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却少扎实的历史知识。他仰慕吉本,但尚无一部可与《罗马帝国衰亡史》相提并论的长篇巨制。<br/>     <br/>  《康熙自画像》:未能挖掘出新内容<br/>  史景迁写康熙,从《曹寅与康熙:宠臣及其主子》开始。他利用新出土有关曹雪芹家世的史料,描写雪芹祖父曹寅与康熙之间密切的君臣关系;虽以曹寅为主,也可略窥康熙的统治策略以及清初情状。<br/>  史景迁的名著《康熙自画像》(Emperor of China:Self-Portrait<br/> of K'ang Hsi)用第一人称书写。这种小说家写法与史家所写传记很不相同,但他一样用了大量的史料。他想要呈现的不是坐在龙椅上一本正经的康熙,而是要写出康熙的内心世界,呈现这位中国皇帝在大臣、孩子、后妃、兄弟、仆从之间的生活面貌,既轻松又沉重,既欢乐又挫折,既渴望又忧心,可以从中感受到康熙的复杂心境。他写康熙精通骑术、喜欢狩猎射箭,既是一种锻炼,也在保持满州尚武精神。康熙能策马深入满洲故土,表现雄主的开朗胸怀。他长年征讨葛尔丹,也视作一场围猎,仿佛逼近猎物一般。他写康熙的晚年心境:勤政一生之余,感叹臣子可告老还乡,而帝王却没有退隐的余地,更得为皇位的继承问题而苦恼万分。<br/>  康熙年纪轻轻就平定三藩之乱,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在史景迁的笔下,康熙居然自认“战争由其失算而起”(resulted from my miscalculations),更没有料到他接受吴三桂之乞退会逼其造反,“一切都是我的责任”(the responsibility for it for allofit——was mine)。如此代言,殊非史家传神之言,而是小说家的想当然耳。他又以康熙的口吻向施琅说:“朝廷上人人说你到台湾后会叛变,然而我认为非你不足以平台,我可保证你不会叛变”(People at court all say you are bound to rebel when your eachT aiwan.It’s my opinion that unless you are sent to Taiwan it will never bepacified.You won’t<br/> rebel,I guarantee it)。类此向壁虚构的话,既不符中国政治文化,也不合史实,力荐施琅平台,并保证不会叛变的是理学家李光地也。<br/>  史景迁以小说家的手法写康熙自传,揣摩人心,剖析复杂的性格,勾勒出别开生面的康熙自画像,自有其文学性的效果。但他毕竟仍然是学院中人,需要遵守史家求真的原则,以史料为写作基础,但全书并没有挖掘出什么新的内容,也未能刻划康熙背后的清初社会与文化。因而引人入胜的不过是康熙个人生活的写照,而缺乏历史纵深。史景迁虽然精于叙事,但鲜能作有深度的历史分析。<br/>  史景迁笔下的康熙得到西洋读者的青睐,并不一定说明他“转译”康熙成功,而是成功地将中国皇帝“转化”为西洋人阅读的口味,亦不免有西方人的成见。康熙尽管英明一世,但在洋人的眼里,终究显得保守,以致给后来留下一个政治的烂摊子。史景迁批评康熙有三:一是皇位继位的纠葛有点进退失据;二是康熙虽喜爱西学,任用耶稣会士,并允传教,但对西方并不信任,因而有礼仪之争以及导致雍正的禁教;三是康熙以轻徭薄赋自豪,以此彰显盛世,但其永不加赋的政策按耕地面积缴固定税金,与人口无关,于是人口虽增,亦不加赋,为康熙的继承者造成财政困难。因此,以史景迁之见,康熙毕竟是保守的,不是没有意识到西洋文化的冲击,但由于墨守陈规,缺乏创新,未能成为开创新时代的帝王。他还作了事后聪明的预言:康熙帝国已为19世纪中国的窘迫,留下伏笔。<br/>     <br/>  《胡若望的疑问》:写历史,还是写小说?<br/>  史景迁于1988年,又出版了一本很有趣味的小书,书名是《胡若望的疑问》(The Question of Hu)。胡若望(John Hu)是18世纪中国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广州的圣心会教堂里当门房,于1622年被携带大批中国古籍回国的耶稣会教士Father Jean-Francois Foucquet带到法国作为助手。但胡在途中以及到达之后,未按契约做抄写与翻译工作,反而伸手要钱,又偷别人的马骑,把光鲜的衣服送给乞丐,坚持要到乡间去当行脚僧。他喜欢巴黎,但讨厌妇女在教堂里做礼拜或在大街上行走,更敲锣打鼓用汉字宣扬男女有别,在圣保罗大教堂门前用汉语来传教等等。Foucquet强制阻挡这些“恶行”,并认定胡若望犯了疯癫病,把他送进了精神病院。<br/>  胡若望去法国之前以及回国之后,都没有疯癫的迹象。他语言不通,在陌生的环境里,完全被孤立,更不必说在精神病院里居住长达两年半之久(他在法国一共只有3年多),其所受文化震撼之强烈,可想而知。按心理分析理论而言,在这种环境里,他的“不正常形迹”也许是他没有完全崩溃的“保护措施”。《文明与疯癫》(Civilization and Madness)一书的作者福柯(M.Foucault)曾说过,疯癫是文化诊断,而非医药诊断。然而史景迁并不能确定胡若望是否真的发了疯,所以称之为“疑问”,胡与英文who谐音,一方面固然指“胡的问题”,另一方面似乎在问到底是“谁的问题”,可见其题目颇含巧思。不过,麻省理工著名史家马思利莮(Bruce Mazlish)却对这本书提出了不少疑问。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史景迁到底是在写历史还是在写小说?史景迁在序言中虽然承认主要还是无可奈何地依赖Foucquet的一面之词,但又言不厌其烦地搜寻史料之经过。不过,就算引用了大量史料,包括巴黎、伦敦、教廷等地档案,以及中国文献,不一定就是历史书写。<br/>  无论写历史或是写小说,都讲究叙事,两者之间的界线由于“后学”的冲击,似乎日渐模糊,但钱锺书所谓“史必证实,诗可凿空”,可以视为历史与小说之间不可逾越的基线。写历史小说者也未尝不博览史料,认真对待历史,遥体人情世故,揣之摩之,才能写得非常逼真,若书写欧洲中古传奇著名的司谷脱(Sir Walter Scott),也深具历史感,但像《三国演义》一样,毕竟是小说家说故事,虽然真人,未必实事。至于历史书写,除了叙事外,尚须提议题、作分析,以便重建往事,发现其意义;如果史家不提议题,根本谈不上历史知识,不作分析,则看不见表象内深层的社会经济因素。所以马思利莮的分析,胡若望很可能仅仅是一个坏脾气,不合作,没有受过什么教育而令人讨厌的边缘人而已。马氏也遗憾史景迁未能从他所知的中国文化来论断胡若望之狂,也无意从文化与时代的角度来探讨书中其他的人物。所以这本书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并不是一篇上乘的历史叙事。<br/>  史景迁的书在英语世界畅销后,中文译本亦如雨后春笋,虽然译文味同嚼蜡,几乎每一本都有中译本,《近代中国之追寻》原来是给美国大学生写的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并无译成中文之必要。史景迁在这本教科书里,误将“西洋楼”当作圆明园,所以说这座御园是传教士兴建的。《天安门》一书写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对中文读者而言,既乏新材料,又少新意,而且漏了一条大鱼———章太炎,故就学术价值而言,也不值得译成中文。不过,当一个外国作者红得发紫的时候,我们似乎有义务翻译他每一本书,因为有市场啊!<br/>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7-8-4 13:41:07 |只看该作者
<p>挺差的文章,我刚才写了个长贴,一下子丢了。 </p><p></p>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3#
发表于 2007-8-4 13:41:07 |只看该作者
<p>问题还在于汪荣祖并非泛泛之辈。</p><p>唉,好可惜你的文字丢了。</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1

主题

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Lucifer

Rank: 7Rank: 7Rank: 7

4#
发表于 2007-8-4 13:41:07 |只看该作者
<p>简单说,学术批评有个基本伦理,比如在评论一本书的时候,你不能提出一个作者本身没有的目标,去指责作者没写本来就没想写的东西。史景迁的书,本来就是叙事讲故事,你不能因此批评说他没有大篇幅的考证,没有考证出新内容。如果这样的话,对任何一个学者都可以按照这种逻辑进行否定。你可以说钱钟书没体系,你可以说陈寅恪没有写出通史,总之大家伙说到底都不行,都有严重问题,可这么说有什么用呢?</p><p>史景迁这种学者,或许还有宇文所安,他们的学术路子自成一体,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这样写东西的,这种人不会太多,但也不可缺少。可是如果史景迁不写胡若望,还有类似的其他人,别人也就忽略了,这些现有材料,也没有什么人专门拿出来用。</p><p>相关学者在书评里提的批评意见,并不能当作定论。每一本学术著作出版后,都会有同行专家写书评,很多都是来挑错儿的。要说哪本汉学著作没有一点错误,那还真罕见。比如,宇文所安的书,倪豪士,Paul Kroll 都出来挑错儿,否定性的意见很多,但丝毫不影响些书的价值和地位。陈寅恪的书, 现在看有多少错误,如果一个日本学者因此否定他, 也不会变成定论。</p><p>这篇文章题目很大,仿佛要全面评论,可是提到的书才有几部? 汪估计是跟钱钟书一个想法,钱钟书当年访美的时候就说,史景迁是成功的小说家,失败的历史学家,这个就是有钱氏的刻薄了,当然钱这么说也不错,一般的史学家,钱也懒得说。</p><p>《天安门》写的已经很不错了,大陆的译本对敏感部分有删节,开个玩笑,至少这部分也值得国内参考。《追寻现代中国》是教材,教材为什么不能翻译? 这本书难道不能为国内的历史教材编写提供参考吗?如果人家写了本教材,你说这没什么,不过是本教材,这不等于没说吗?</p><p></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4 13:26:44编辑过]
Hermes Trismegistu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0

好友

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07-8-4 13:41:07 |只看该作者
“学术批评有个基本伦理,比如在评论一本书的时候,你不能提出一个作者本身没有的目标,去指责作者没写本来就没想写的东西。史景迁的书,本来就是叙事讲故事,你不能因此批评说他没有大篇幅的考证,没有考证出新内容。如果这样的话,对任何一个学者都可以按照这种逻辑进行否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07-8-4 13:41:07 |只看该作者
<p>呵呵,我只想到了一点。就是作者没有能力来把握史景迁作品的“成功”的意义。说人家是在讲故事,这个结论太轻松了,这个可能性也太低了。也低估了读者的水平。就好像是说张艺谋(以前的)的作品就是揭露了中国的落后一面。</p><p>王敖的说法很准确。写了两遍,受累受累。</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9 04:0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