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天诺贝尔颁奖

[复制链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0-8 10:11: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赔率如下:</p><p><span style="font-size:13px">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名单及赔率: <br />   <br />   <br />    Claudio Magris (克劳迪欧·马格里斯) 3/1 <br />    Adonis (阿多尼斯)4/1 <br />    Amos Oz (阿摩司·奥兹)5/1 <br />    Joyce Carol Oates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7/1 <br />    Philip Roth (菲利浦·罗斯)7/1 <br />    Don DeLillo (唐·德里罗)10/1 <br />    Haruki Murakami (村上春树)10/1 <br />    Les Murray (莱斯·穆瑞)10/1 <br />    Yves Bonnefoy (伊夫·博纳富瓦)10/1 <br />    Arnošt Lustig (阿努斯特·鲁思迪克)14/1 <br />    Inger Christensen 14/1 <br />    Jean Marie Gustav Le Clezio 14/1 <br />    A.B Yehousha 20/1 <br />    Mario Vargas Llosa 20/1 <br />    Michael Ondaatje 20/1 <br />    Thomas Pynchon 20/1 <br />    Thomas Transtromer 20/1 <br />    Antoni Tabucchi 25/1 <br />    Assia Djebar 25/1 <br />    Cees Nooteboom 33/1 <br />    Ko Un 33/1 <br />    Margaret Atwood 33/1 <br />    Alice Munro 40/1 <br />    Bei Dao 40/1 <br />    Carlos Fuentes 40/1 <br />    Gitta Sereny 40/1 <br />    Milan Kundera 40/1 <br />    Peter Carey 40/1 <br />    Chinua Achebe 50/1 <br />    Cormac McCarhty 50/1 <br />    Harry Mulisch 50/1 <br />    Ian McEwan 50/1 <br />    James Ngugi 50/1 <br />    John Updike 50/1 <br />    Mahasweta Devi 50/1 <br />    Umberto Ecco 50/1 <br />    A. S. Byatt 66/1 <br />    David Malouf 66/1 <br />    Ernesto Cardenal 66/1 <br />    F. Sionil Jose 66/1 <br />    Herta Müller 66/1 <br />    Marge Piercy 66/1 <br />    Maya Angelou 66/1 <br />    Willy Kyrklund 66/1 <br />    Adam Zagajewski 100/1 <br />    Beryl Bainbridge 100/1 <br />    E.L Doctorow 100/1 <br />    Eeva Kilpi 100/1 <br />    John Banville 100/1 <br />    Jonathan Little 100/1 <br />    Julian Barnes 100/1 <br />    Mary Gordon 100/1 <br />    Michael Tournier 100/1 <br />    Patrick Modiano 100/1 <br />    Paul Auster 100/1 <br />    Rosalind Belben 100/1 <br />    Salman Rushdie 100/1 <br />    Vassilis Aleksakis 100/1 <br />    William H Gass 100/1 <br />    Bob Dylan 150/1 <br /></span></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2#
发表于 2008-10-8 15:51:03 |只看该作者
怎么还有<font size="2">Milan Kundera这老哥?? </font>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19

好友

2342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8-10-8 18:26:23 |只看该作者
怎么还有bob dyl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主题

0

好友

91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4#
发表于 2008-10-8 21:55:10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阿摩司·奥兹的可能性最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0

好友

52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5#
发表于 2008-10-13 13:01:14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2">John Updike 很不赖</font>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6#
发表于 2008-10-15 14:46:09 |只看该作者
<p>授奖辞</p><p>  “开拓新起点、展现诗意冒险与感官喜悦的作家,主流文明体制内外的人性探索者。”</p><p>  美国人没戏了</p><p>  10月4日,查尔斯·麦克拉斯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在翻译中迷失?一个瑞典人对美国文学的冷淡》。导语是这样的:“如果你是约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就不用操心电话账单的事了,反正下周也没有斯德哥尔摩来的电话。”这表明欧洲和美国围绕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新闻拉锯战又开始了。读者当然会猜到一些陈腐的话题会披上新的修辞外衣占领文学或娱乐版面。但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否则麦克拉斯的语气不会这样激愤。</p><p>  10月2日,负责颁发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贺雷斯·恩达尔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露了个口风:美国的任何作家今年都没戏了。不知为什么他要宣称“文学的中心在欧洲,不在美国。”他还暗示美国作家“太封闭,太孤立了。他们翻译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远远不够,也很少参加文学对话,他们的无知正抑制文学。”请注意这里用的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全称判断。如果不顾及礼节,反驳的话是很容易找到的,比如说“美国的二十万个写作者你每个都认识?”“美国翻译的每本书你都看过?”“我们什么时候说过文学的中心在美国了?”当然,文明人很难在被无端攻击时大声宣布自己的优点,但不妨放大对方的缺点:“你们的每件事做得就很好吗?”麦克拉斯请瑞典专家解释一下:托尔斯泰、普鲁斯特、博尔赫斯、乔伊斯、纳博科夫和奥登为什么没有得奖,他们远远比你们那个花名册上的许多名字更重要。就说肖洛霍夫,他的《静静的顿河》或许是剽窃的……</p><p>  媒体上的“美欧战”</p><p>  所以,当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Jean-MarieGustaveLeClézio)在10月9日北京时间19点被宣布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时,全球大多数媒体仿佛都在期待美国人表态,因而没有花精力想一个有概括力的标题,标题基本上都是陈述这个事实:《法国的勒·克莱齐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美联社也不例外。平静的表面之下暗流涌动,美国媒体介绍他的成就时文字都非常精简。美联社将获奖理由中的“sensualecstasy”(忠实于内心感受?)特意加上引号,似乎强调———这是对方观点,本社对此观点持保留看法,并提请读者注意欧洲人不可理喻的措辞:“sen-sualecstasy”,有没有“沉湎于肉欲”的意思?</p><p>  法新社自然是兴高采烈,但并非对这场美欧之战没有警惕。它的标题是《法国的勒·克莱齐奥赢得诺贝尔文学奖》,和美联社的标题一字不差,大约也绷紧了新闻一定要客观的弦。其中提到了“瑞典文学院向68岁的他致敬”,“勒·克莱齐奥对瑞典电台说他‘非常感动’。”“新的获奖者是法国作家之一,在法国之外也广为人知,他的作品主题涉及范围极为广泛。”这里提到“法国”并非没有必要,说明这也是法国的荣誉,而且作者的水平不容讨论———全世界的读者都认同。后面又一次提到他的作品的适应性非常强,可以置于墨西哥、撒哈拉、伦敦和巴黎,他出自名门正派(罗伯-格里耶本人亲自创立的“新小说”),获得过很多奖,作为一个热情的旅行者,他向往伟大的先驱史蒂文森和康纳德。我们应该注意到了,法国媒体没有像以往那样,热情提供获奖者生活中的有趣细节,而是一再地用力将他推入名人堂。仿佛在给满怀狐疑的读者打预防针:作家的水平相当高,不容置疑———是不是意识到了彼岸虎视眈眈的美国人?记者还借法国作家弗朗兹-奥利维埃·吉斯贝尔之口说:“勒·克莱齐奥是高耸于法国文学之上的伟大纪念碑。”最后透露:作家将领取传说中的证书、奖章和支票(142万美元),并出席12月10日的晚宴。就是说,这事定了,任何怀疑都属徒劳。</p><p>  美国人会否定勒·克莱齐奥的成就吗?那未免太没有风度了。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人再一次不知道获奖者究竟是谁。《时代》这样写道:“美国记者搜索‘维基’的声音震耳欲聋。”《时代》在巴黎的记者是最早醒悟过来的:恩达尔关于翻译的言论也许就是指勒·克莱齐奥在美国的译本太少了。</p><p>  彭博社在去年就批评过诺贝尔奖老是给一些“政治作家”(欧洲作家喜欢就政治发言,相比之下美国作家热情不太高),不过,该社记者提到了勒·克莱齐奥所受的文学影响不仅仅来自法国,除了左拉和洛特雷阿蒙之外,他说他还从史蒂文森与詹姆斯·乔伊斯那里得到启示。后两个作家都是英语作家。</p><p>  专业水平更高的CNN先用蒸馏水文风陈述了事实,然后裁剪“法国政府出版的杂志《今日法国》”的一篇文章来谈这个作家。这本杂志提到了作家与美洲的关系,他在墨西哥服役时曾对土著美洲人入迷。他对杂志说他在巴拿马的经历是一种带来“深刻感动的经验”,“与他了解的欧洲生活完全不同”。除了欧洲媒体提到他的家乡尼斯和家族的毛里求斯背景外,其实他还有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生活的一个阶段,欧洲媒体不提、欧洲媒体更不会提的这一点被CNN发掘到了:“勒·克莱齐奥说他在自己的国家有一种流放的感觉。”他曾说过,“我长大后告诉自己,别的什么地方才是自己真正的祖国。”“总有一天我要到那里去。”“另一方面,我爱法语。法语可能是我真正的祖国!说到法国,我必须说我基本上没有什么认同感。”CNN等于是说勒·克莱齐奥不过是碰巧出生在法国罢了,他其实更愿意生活在别的国家。尤其是那些给他带来灵感、有认同感的国家。听上去很像是美国。</p><p>  世界大报《泰晤士报》在第一时间几乎无所作为,从题目到内容,和法新社几乎没有多大区别。英国人如同美国人,都不太爱说英语之外的语言,也就是说对翻译事业不那么积极。但英国地处欧洲,毕竟不能和邻居翻脸。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有些段落都和法新社一模一样,未免让人失望。因为一般来讲《泰晤士报》总是能对重大新闻提出一些看法的。英国的《卫报》的消息更短,没有观点。</p><p>  《纽约时报》在消息发布后的新闻很克制,涉及到了专业文学问题,如作家在某阶段“开始寻找新的叙述方法”,还提到勒·克莱齐奥挽救了被大众话语污染的词语,他赋予词语新的活力去书写真实的世界。</p><p>  《华盛顿邮报》显然有些气急败坏。在列举作家名字时竟然将“村上春树”的名字拼错了。而且文风不佳,看来是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就仓促上阵了。比如说将“立博”公司的赌博名单拿出来证明全世界读者都承认美国作家的地位,批评贺雷斯·恩达尔时用的是棒球运动员韦·威利·基勒的话:“选择打击对手疏于防守的地方。”“婉转地说,恩达尔的这番话没有被美国人充分认可。”还说出了伤感情的话:“勒·克莱齐奥在法国当然很有名,但在美国不是。”</p><p>  他们也发现了勒·克莱齐奥在新墨西哥呆过,但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一点,转而执著地给瑞典人开书单。显得有些失控的是,记者引用加里森·凯勒在《草原一家亲》里挖苦瑞典人的话,说瑞典文学就像“一个人长时间的沉思,直到一个什么东西重重地落在他的脑袋上”。</p><p>  也许可以提一点的是,全球大多数媒体在以往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发布后,都会就这个话题说一些无伤大雅的外行话、八卦内幕,对作者的政治背景、瑞典文学院的政治意图进行大胆推测,但这次很少见。也许觉得不合适,或者是觉得插不上嘴,或许是不想得罪交战的任何一方。</p><p>  克莱齐奥的诗意</p><p>  不过,勒·克莱齐奥本人倒真是个不错的作家。在中国为人熟知的《诉讼笔录》毕竟是23岁时候的作品,法国人编的《理想藏书》中收入的是他的《战争》,可称是他的代表作。</p><p>  巴尔扎克在对《巴马修道院》的批评中区分了法国文学中三种各具特点的潮流:“思想的文学”、“形象的文学”、“折衷的文学”。其中“形象的文学”以作品语句的严肃性、广度以及诗意的丰富性为特征。《理想藏书》的编辑将雨果、格拉克、儒弗、季奥诺和勒·克莱齐奥划归这一类。</p><p>  勒·克莱齐奥的“诗意的丰富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其中也包含了一定的思想。以《战争》为例,他开头这样写:“战争开始了。谁也不知道在哪里又是怎样打起来的,但事情就是这样。他就在人的脑袋后面,如今,它在人的脑袋后面张开了大嘴,正喘着气。……战争时刻在扩展,只要抓住什么,就将之碾为灰烬。在它看来,什么都值得一击。”</p><p>  当然,诗意仍然是有力的:“尖利的军刀在搜觅人的喉咙和心脏,偶尔还有肚子。沙地要饮血。……道路期望人们摔倒……大海要压碎人的气管。宇宙间,有着可怕的意念,要用虎钳将星空严严实实地钳死,让群星不再闪烁。”</p><p>  感受力也很深广,“白昼,它的武器是光明;夜晚,它使用的是茫茫无边的寒冷和沉寂。”</p><p>  而当“战争启程了,要持续一万年,比人类历史更长。任何人都无法逃避,也没有任何人来谴责。”这一段沉思具有历史学家笔下才有的深度。巴尔扎克所谓的“折衷的文学”,强调的是思想和情感的融合,勒·克莱齐奥的文字其实也可以算作这一派的代表了。</p><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08-10-22 09:24:43 |只看该作者
<p>看到一个消息,未经证实。贴在这里吧。</p><p>捷克著名作家竟是告密者险陷同学于死亡<br />  Milan Kundera<br />  Gro&amp;#223;ansicht des Bildes mit der Bildunterschrift: Milan Kundera<br />   <br />  他是捷克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到目前为止,他是共产主义集权统治的坚定的反对者。但是现在,米兰-昆德拉的形象却大打折扣:布拉格集权研究所,一个类似于前东德高克局的机构发现了一份文件,暴露了昆德拉告密者的身份。昆德拉早年曾揭发了一个同学,这位同学因此被关入监狱14年,险些被判死刑。德国之声记者报导如下。<br />  <br />  相关文件是一位工作人员在档案室里偶然发现的。他原本想寻找有关一位亲戚的材料,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份引人注意的文件。那是捷克斯洛伐克情报局的一份备忘录,已有58年的历史。备忘录中写道:"今天16点,大学生米兰-昆德拉来我们这里,昆德拉于1929年1月4日在布尔诺市出生。"那时,20岁的昆德拉揭发了一位男子,说他把一个箱子存放在一位女生那里。昆德拉甚至还说出了箱子里的内容。昆德拉揭发说,这位男子名叫米罗斯拉夫-德沃扎切克,一年前非法逃往德国。<br />  <br />  布拉格集权研究所的沃伊捷赫-里普卡指出:就在被告密的当天,德沃扎切克被逮捕,“与昆德拉的告密有关。这样的案子往往被判死刑。德沃扎切克被判刑22年,在监狱中度过了14个春秋。"<br />  <br />  德沃扎切克幸免一死,服刑期间,他被迫在一个铀矿充当劳役。在1948年共产党政变后,得沃扎切克逃离自己的国家,在一个难民营里,他听信了西方情报机构的宣传,甘冒生命危险反回布拉格。德沃扎切克侥幸渡过了14年的铁窗生涯,就在昆德拉"好笑的爱"一书出版发行的同一年,德沃扎切克重获自由。如今德沃扎切克已80高龄,长居瑞典。德沃扎切克曾一直以为,告发他的是一位姑娘。告密者是昆德拉,对此几乎无人存有疑虑。<br />  <br />  布拉格相关研究所称,于1950年3月14日编写的备忘录确是历史文件。米兰-昆德拉的同事,作家伊凡-克利马则深表震惊,"我对此深感震惊。我一点也没有察觉。我当然知道,昆德拉是党员,是组织里的人,但这样的人当时有很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确超出人们的意料。"<br />  <br />  一位捷克文学家认为,新的历史披露使人们对昆德拉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身为作家的昆德拉是现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集权统治最坚定的反对者。其最著名的小说"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也表现了这一主题。尽管昆德拉如同许多同代人一样很早就参与了共产党,但1950年,他就被开除出党,恰恰是在他检举告密的那一年。17年以后,昆德拉再度参入了共产党,那时他已是家乡一名颇有声望的作家。<br />  <br />  当苏联军队于1968年进驻布拉格时,这位对共产主义集权统治持批评立场的作家在党内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那时他的作品一律被禁。1975年,昆德拉来到法国,对家乡的感情始终非常复杂。即便在东欧剧变之后,昆德拉也难得返回自己的家乡,每次返乡都是悄悄而去悄悄而归,去年在捷克颁发文学最高奖时,昆德拉也没有亲自前往,只是转达了自己的歉意。<br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主题

29

好友

3248

积分

业余侠客

艾丽莎摘头技

Rank: 4

Heilan Super Team

8#
发表于 2009-3-9 14:43:52 |只看该作者
前不久,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被指曾当“告密者”,致使一名非法入境德国的逃犯入狱22年,对此昆德拉曾大喊冤枉。近日,4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另外11位世界级作家联署声明,力挺米兰·昆德拉,抗议捷克媒体对这位作家充当“告密者”的指控。

  据悉,签名声援昆德拉的作家都颇为重量级,包括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土耳其的奥尔罕·帕慕克、美国的菲利普·罗斯等,他们在声明中严肃地表示:“正在进行的诽谤行动意在败坏米兰·昆德拉的声望。”

  声明已交由昆德拉的法国出版商伽利玛公布。在此之前,捷克剧作家和前总统瓦茨拉夫·哈韦尔也曾撰文维护昆德拉,并警告历史学家,特别是年轻人,在昆德拉受指控一事上,应慎重对待历史。

  -文记要说

  没有诺奖有人缘

  79岁的米兰·昆德拉自己都没有想到当被人指控后,会有世界各地的作家集体站出来为他说话。米兰·昆德拉被人当做“告密者”时,正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前夕,几次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他大概正处于极度恨奖当中,竟然还有历史学家给出当头一棒。显然,他再次无缘诺奖,但是应该为自己在文学界有如此好的人缘而感到欣慰。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以比较龌龊的思想来看,其他作家都应该为此而暗喜,一个竞争对手的形象被毁了。不过从这份15位世界级作家的义正词严的声明当中,看到的却是统一战线与惺惺相惜,他们与米兰·昆德拉的口径一致,认为告密事件是一个荒唐的发现,指控属于诽谤,何况那名被捕入狱的人本身就是非法入境的逃兵。声明还可以表达另外一个思想,即这些世界文坛的一线作家不仅有在文学上的造诣,在做人方面也有着自己对公正的坚持。

  米兰·昆德拉至今说不清为何历史学家发现告密的文件上有他的名字,使得很多人对他继续怀疑,但有了这份15位作家签署的声明在背后支持,“告密者”的指控也已成为昆德拉生命中可以承受之怀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6

好友

8920

积分

中级会员

表象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09-3-9 23:58:51 |只看该作者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那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或者我所便宜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这"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好笑。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6

好友

8920

积分

中级会员

表象

Rank: 6Rank: 6

10#
发表于 2009-3-10 00:00:54 |只看该作者

还有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9 05:1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