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8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NAZI的一切,ZEN兄和所有对二战感兴趣的来看。

[复制链接]

501

主题

0

好友

1203

积分

论坛游民

Richard Denni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2: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些全是从网上转的,赫赫~~其实我我我也想写。。只是怕怕怕。。。。。赫赫~~~~


苏德战争中的俄国空降兵




262A1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认为有必要介绍这种新奇作战理论的由来和发展经过。
    空降作战的概念究其根源,可以远追溯到一战末期。当时的美国航空军官比利.米切尔向远征军司令潘兴提出了一个极具想像力的计划,其办法是利用六十个轰炸机中队运载一个12000人的满员步兵师(并装备2400挺机枪),将其空降到德军后方实施作战。限于当时的技术限制,米切尔的计划当然没有实现,但空降作战理论在那时已经初具雏形。
    战后,意大利著名的空军制胜论者朱利奥.杜黑也深感伞降作战理论与其暗和,于是意大利人在他的主持下开始在20年代探索大规模伞降技术。到了1929年,意大利人已经开始在北非进行过数次大规模的伞降,运输部队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此时真正走在空降作战领域前面的不是意大利,而是苏联!
    苏联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来发展航空建设,其中的跳伞俱乐部以及民间跳伞学校和训练机构不计其数。苏联的伞兵创始人利奥尼德.米诺夫也不失时机在这时出国考察别国先进技术,并把美国的欧文式降落伞的样品带回苏联。苏军对此极为重视,在军方的支持下,米诺夫创办培训学校,正式开始训练真正意义的苏联伞兵。三十年代初,几乎是与机械化部队同时创立了苏联伞降部队。建立之初的编制是伞兵营,而后不久又扩建为伞兵团,在1936年组建为伞兵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时,苏联已经有了军一级建制的伞兵部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32年在数百个苏联跳伞团体中,已有多至50万的跳伞爱好者从伞塔和飞机上练习跳伞,远远大于当时德国6万人的民间滑翔机协会会员。这相对于当时的各国来说是空前的!但苏联空降部队有个重要的装备问题---苏军没有真正的运输机运载部队,而是一直在用TB-3轰炸机作为代用品,伞兵跳伞时要从机舱爬到TB-3宽大的机翼上才能实现,这个缺陷在训练时就已明显暴露出来,但直到整个二战结束苏军也没有研制出自己的运输机,苏联伞兵的运用在未来的实战中将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对于诞生不久的全新军事思想的应用,我认为在其成长期,保持理论方面的优势是极为必要的,甚至重于技术装备的发展。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物”的暂时劣势完全可以被“人”的优势所弥补;相反,即便能在落后的理论指导下产生相对“物”的优势,这也只是短暂的、片面的,终归难逃在实战中的失败。
    苏联人很早就开始对空降作战的实践和探索,在1933年8月之后的短短三年间,苏联伞兵就进行了多次伞降演习,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空降的人数最初只有46名,而到了1936年9月的一次演习,参加跳伞的伞兵就已达到5200人。在不断的摸索中,他们还对坦克和火炮重装备的空降问题、大规模空降的组织实施,以及滑翔机机降的问题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不乏一些富有想像力的创举,这些成绩都是不容抹杀的。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在基辅郊外机场的一次空降演习。当时许多国家的驻苏联武官以及军事观察家都被应邀参观,其中还有斯图登特将军和英国人韦维尔将军。这次演习首先由运输机编队编队飞到机场上空伞降两个步兵营,部队着陆后随即攻占机场并坚守。随后运抵的是增援的机降部队,其中还包括16门火炮!这次演习规模并不大,但其中的战术却颇具远见,从这里已经依稀可以眺望到未来的二战中伞兵的经典作战模式。
    这支原本在指导理论和规模都走在前面的红色部队是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大施拳脚的。但斯大林在1937年开始的对红军的大清洗之后,这方面不可避免的也遭受影像,指挥人才和装备研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大影响,发展开始明显减慢,甚至可以认为是停滞不前。唯独保留下来的也只有人员上的数量优势,直到苏德战争开始时仍是如此。当时的苏联红军已经建立了数个伞兵师和机降师(原文为滑翔师),还有几个接受过机降训练的步兵师(因资料有限,所有这些部队的具体数量不详)。毫无疑问,这种规模超过了刚刚在克里特岛取得奇迹的德国伞兵。但在战术运用、作战指挥、空运调度、兵种协调等诸多方面却远远逊色于后者。即便如此,他们在很多方面仍在苏军中鹤立鸡群,是一支不可小视的精锐力量。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开始后,众所周知在仅仅一周的时间,苏军就损失了数百万军队。为了填补战线缺口,斯大林近乎疯狂地把所有可以动用的部队派往前线,其中也包含有不少被充当步兵的伞兵部队。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在不当的地点用不当的手段使用不当的部队,这种竭泽而渔的方法只能是葬送掉了一支又一支的部队。在1941年早来的冬天的帮助下这种疯狂的方法开始奏效,德军的进攻节奏有些明显放慢。斯大林命令他的部队寻找机会开始反击,苏联伞兵这时也被用一种“空中渗透”的战术被组逐渐派上了用场,即空降部队和物资到游击队控制区,配合游击队袭击德军交通线,破坏桥梁和仓库,实际上每次被派出的部队都不过五六十人,这只算得上是“高级游击战”。真正的苏联空降突击还在后面。


    这回介绍的是1942年初维亚兹玛的空降协同作战。

    在整个苏德战争中苏联真正意义上运用空降突击实际只有两次,一次是1942年初在维亚兹玛,另一次是1943年9月在基辅。两次作战都是万人以上的师级的大规模行动,作战模式遵照大纵深理论中的相关针对定义,但这两次均以失败收场。如果说维亚兹玛的作战至少还能在战略上缓解莫斯科的压力,那么基辅作战简直就是在徒劳无益的损兵折将,而且当时还是在德军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后的1943年,苏联人还是没有从德国人那里占到一点便宜。

    1941年秋季,德军第四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的进攻在距离莫斯科仅40公里的地方渐渐陷入了停顿,随着冬季的到来,这两个集团军准备暂时先稳固防线。在德军的后方,维亚兹玛和尤克诺夫地区有两条平行相隔32公里的公路干线,一条是连接斯摩棱斯克和维亚兹玛前线的,另外一条穿过罗斯拉夫尔到尤克诺夫,这两条公路对于德军至关重要,但是自入冬以来这两条交通线一直被苏联游击队和被“空中渗透”不断骚扰,德军为此深感头疼。苏军很快注意到这个弱点,准备对这一地区实施开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空降突袭,伞降地点就定在位于两条公路中部地带乌格腊河沿岸一个叫卢基的地方。同时第23集团军将配合向米亚特列沃展开反击,伞降部队还要配合支援近卫骑兵第一军的进攻。
    1942年1月18日,两个不满员伞兵营和一个机降步兵团(总共1650人)将被作为先头部队,在持续五个夜晚的穿梭空运后,这支小部队终于集结完毕,随即就开始了与德军争夺附近的乌格腊河铁路桥的战斗。25日,别洛夫将军指挥的骑兵突破德军的防线,与空降部队汇合,苏军的大胆行动为德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这两个集团军的补给线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但这只是苏军在维亚兹玛地区反击的序幕。27日黄昏降临,苏军空降第4军第8旅第二营陆续在卢基着陆,入夜后伞降的是第一旅的一个营,在随后的一周里又空降了空降第8军的第1、7旅,以及第8旅的部分。2月3日,苏军第33集团军向德军第4集团军的阵地发动试探性进攻,同时,苏军空降部队也开始向维亚兹玛的公路沿线策应进攻。空降的第二天德军的侦察机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德军已经嗅到与先前的“空中渗透”不同的味道,立即紧急集中兵力切断了第33集团军的后路,将其合围在维亚兹玛东南地区,德军又从前线抽调五个师的兵力终于在当月中旬才击退公路沿线的苏联伞兵,维亚兹玛的补给线总算得到了恢复。
    2月17日,苏军空降第4军剩余部分整编完毕,继续在卢基地区空降,计划向尤克诺夫进攻。这次空运和前两次一样还是夜间穿梭空运,整整持续了6天,空降的部队共有三个旅的兵力,分别是第10、201旅(还有一个旅番号不详)。在于近卫骑兵第一军以及先前空降的部队汇合后,按计划向尤克诺夫发动攻势,苏军的10集团军在其南部策应。这次攻势是战斗以来最猛烈的一次,德军在拼死抵抗之后被迫在3月3日撤离尤克诺夫的阵地,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以期再战。在这之后苏德双方展开多次拉钜战,4月25日苏军第33集团军投降,这一地区的战斗才暂告一段落。但别洛夫骑兵集群和伞兵残部直到6月才彻底被消灭。


    维亚兹玛空降作战虽说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在天气和运输力量严重不足、各部队协调不一致的情况下,能取得这种战果,还是有力地证明这支部队存在的意义。这次作战阻滞了1941年两个德国集团军对莫斯科的攻势,苏联空降兵的努力策应了苏军在莫斯科的冬季反击,结果德军被迫在1941冬季为后方的补给线而危机四伏,而1942年3月间又撤退到雷萨和乌格腊河地区清剿苏军残部,最终失去了取胜的宝贵时机。

    1943年9月,苏军为了能顺利渡过第聂伯河计划将伞兵空降到河的西岸,以图尽快突破德军防线,计划投入3个伞兵旅和3个机降旅在第聂伯河一代实施空降,作战模式与维亚兹玛基本相同,伞兵仍然是协同主力。24日下午苏军的飞机按计划起飞,参战的近卫军第5伞兵旅的任务是封锁第聂伯河东北处的一个长达16公里的河湾,非常巧合的是,德军第19装甲师行军纵队正好就在他们的降落地点---杜拉里附近,19装甲师此时正急速向第聂伯河方向开进,准备支援他的先头部队。德军发现后,几乎所有可以对空射击的武器瞬时间织成了稠密的火网。缓缓降落的伞兵正好成了活靶子,而且苏军使用的又是小编队的穿梭运输,每次降落的人员有限,很容易被逐个消灭。在先头的15架飞机被陷入火力包围后,后来的飞机才赶忙绕开这里,剩下的部队被空降到周围的一些小村庄里。但德军并没有放弃消灭这支部队的意思,入夜之后又迅速向这一地区发动了猛攻,着陆的伞兵被分割成无数小股,最后只有一支约150人的小部队在游击队的掩护下撤到了周围的森林。
    第1伞兵旅在坎涅夫以南处空降,任务是保障渡河部队顺利渡过第聂伯河;第3伞兵旅在香德拉和别列斯尼亚吉地区空降,负责切断该处的铁路,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旅的士兵有一半的人还参加过1942年的维亚兹玛空降作战。但这两个旅的运气并不比第5旅好到那去,低效率的穿梭运输,加上混乱的空中调度,为周围德军的围攻制造了便利条件,苏联伞兵损失惨重。另外3个机降旅由于缺少运输机没有在24日计划当天出动,而是在后来编成小股部队才陆续投入战斗。
    26日,战局开始发生了转机。渡过第聂伯河的一支苏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随后又有8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军也从这个突破口大量拥了进来,德军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直到这时,空降部队的压力这才稍稍得以减轻。在后来10月和11月间,德军集中了两个集团军对这个弯曲部实施了一系列的突击,甚至不惜动用了南北两翼的预备队,最后终于成功地将苏军又赶回到河对岸,但这一举动也为后来苏军从该地南北两翼成功实施渡河强攻制造了隐患。

    基辅空降作战的规模明显小于维亚兹玛,但参加人数过万,不容置疑地表明这也是一支可观的部队。但苏军主观地认为在经历过库尔斯克后的一系列损失后,德军将会不堪一击,甚至会一触即溃。事实结果恰好相反,再加上计划本身的一些不现实因素、以及组织和调度的问题,以至于最后全盘皆失。

    在此之后的2年时间里,苏军伞兵就没有什么大规模作战。当然,在这之后苏军压倒性的人员优势,已经可以保障对推进速度的需要,伞降部队协同地面部队协同进攻此时已经意义不大,这支部队唯一能做的就是总结经验、以图再作发展。战后苏军的教科书对伞兵是这么评价的“在这次战争中空降兵使用不广,其原因之一是缺少必要数量的运输机和轰炸机以及专门的武器装备。某些空降兵团参加过空降作战,其余的均改编为近卫步兵师。”抛去这些因素不记,仅仅就苏联伞兵在战争中的作战表现而言,他们绝对可以称的上是苏军的精锐。

    结尾附上空降兵作战在大纵深战役理论中的任务定义。
    空降兵在实施突击时的划分上不属于地面部队的各种梯队,而是和航空兵单独被划为一支突击力量。任务是在航空兵的支援、掩护下,利用其机动性协同快速部队展开突击,以期将战术胜利演变为战役胜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你需要的是不受公众好恶左右而能自得其乐的这样一种气质,你知道你是对的,这并非因为其他人所处的地位,而是因为你拥有的事实和推理是正确的。” 我是伪球迷伪文学爱好者伪投机者伪电影爱好者伪......我他妈伪军出身!

501

主题

0

好友

1203

积分

论坛游民

Richard Denni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02:15 |只看该作者
关于闪电战


TGW   
--------------------------------------------------------------------------------

    首先说说闪电战,众所周知,闪电闪电,迅猛而突然,闪电战因此而得名。
    闪电战的核心是在对手展开其主要兵力和战略资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势将其击败。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机动兵力(主要是装甲兵和空军)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之。为了实现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的目的,古德里安创建了装甲师。他认为在装甲师内,“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是绝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的。”这一点在当时尤为可贵。古德里安装甲兵作战理论(也可说就是德国装甲兵作战理论)的特点还有:坦克只能用于进攻,不能用于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装甲师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论,与实际多少有点距离)。
    WWII爆发后,德军基本是按战前的的观点运用装甲兵的,其在进攻作战时基本特点是:在适合装甲兵机动的地形上,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大量集中使用装甲兵,在空军的有力配合下突然发起进攻。突破对方战术防御地域后,高速向战役纵深进攻,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战役目的。突破后向纵深发展胜利时,遇敌坚固设防地域多予以绕过;遇对方反冲击时,则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顶着,装甲兵则从侧后发起突击。
    在战役进攻时的兵力部署上,德军通常将装甲集团军(集群)、装甲师(以装甲师为基础)作为突击集团的第一梯队,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个梯队。各师多独立受领作战任务。故德国装甲师的编制很大,特别是坦克数量,常超过苏军的坦克军。
    写得乱糟糟的,不过也大致能看出德国装甲兵在进行攻击突破作战时的坚决性(如此大量的进攻兵力却只部署成一个梯队,有够坚决!)和快速性(偏重同空军的协同,而非步兵和炮兵,有够快!)。

262A1   
--------------------------------------------------------------------------------

    闪电战理论的原创并非古德里安,而源自英法。但德国人在英法相关理论上补充完善,最后在战争中率先实践,直到1943年前,德国人仍然是该种理论的最大受益者。
    古德里安的闪电战思想更加注重战略瘫痪理论,即以突不及防的打击,突破敌军正面防线,敌指挥系统就会面临瘫痪。快速机动的部队的凌厉攻势,在敌军前线和后方造成的极大恐慌,从而指挥失序,军心混乱,从心理上给对手造成的沉重打击。因此,古德里安的闪电战的目的是瘫痪敌人,装甲、速度和立体协调只是其手段。

    结合实战的运用也不难理解。德军于1940年5月10日发动对法国的进攻,至17日的七天之间,英法联军的整个南部战线已接近崩溃,法国人不相信德军在法国的复杂地形能够重演闪击波兰的奇迹,还在幻想用马恩河会战式的打法去玩阵地相持战。法军参谋总部对这种全新的战法束手无策,前线士兵草木皆兵。古德里安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彻底的验证。

TGW   
--------------------------------------------------------------------------------

    确实,当面对浅纵深,长战线,后方战略预备队组织松散的防御体系时,闪电战的效能实在不容低估.德军所强调的首次突击及其后效应可以发挥最大效果.突破后前出的各装甲师的确不用太在意侧后的威胁(魔鬼7师战线最长时近400km,却一直没感到侧后有多大实际压力便是明证).在拥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空军的战术支援也着实靠得住(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旅?)反击古德里安部,终被古协同空军击退,亦又成一例).总之,法国之役,闪电战发挥得的确完美.

262A1   
--------------------------------------------------------------------------------

接着上次的写...
    大纵深作战理论源自30年代图哈切附元帅,与闪电战相同,大纵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种协调,但它对装甲部队的使用与闪电战有些不同。大纵深仍把步兵作为主体,进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装甲部队等各兵种支援下在敌军阵地打开突破口,随后才开始投入机械化部队用以稳固突破口,扩大战果,并深入敌防御纵深,加以分割包围;战略航空兵同时对敌后方战略要地实施打击,从而摧毁其战争潜力。最终达到彻底击垮敌人的目的。
    苏联的大纵深理论诞生不久,但当时坦克发展水平有限,其三大性能还无法满足战略需要,大纵深似乎有点超前,即使如此苏联红军仍在1932年按照这种理论建立了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但顽固守旧者仍对此不屑一顾,不久后到来的大清洗终于彻底将其束之高阁。直到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的闪电进攻,才惊醒了那支混沌的苏联红军,大纵深理论才又被重新捡起来。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之后德军的战略主动易手苏联人,苏联国内坦克产量多的也足够为“大纵深理论”提供所需的装甲部队,也就是到了这时大纵深理论才终于有了实践的机会。
    大纵深和闪电战都是机械化协同机动作战理论,但在战斗开始时,装甲部队的应用上还是有区别的。闪电战主张将其独立、集中使用,从而能实现战略突然性,令敌方措手不及,如同闪电般迅速,主要强调的是利用高机动的快不及防从心理上威慑敌人,从实际上打击敌方,已达到瘫痪敌方的目的;大纵深则不同,它仍旧把步兵作为首次进攻的主体,其它兵种以及装甲部队的作用是支援,待突破口打开后在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纵深的分割包围,其使用装甲部队相对保守,仍有坦克支援步兵的残存意识。如此一来,开战之初将很难对敌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非己方具有明显兵力优势(至少也是战场局部优势),不过这种思想的确符合1943年后的苏军以多打少的实际情况,倒也称的上是量身定做。

TGW   
--------------------------------------------------------------------------------

    补充:说到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不能不提倡导此思想的苏军学究派代表人物——图哈切夫斯基。他在被斯大林谋杀的前一年,曾集中论述了新作战思想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由于有了装甲兵和航空兵这样的作战手段,就不仅能够直接攻击前沿防御之敌,而且能够越过敌防御阵地,同时攻击整个防御纵深内之敌。他认为,进行单个的战役已不足以全歼敌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性的战役方能奏效。因此他建议在单个战略方向上,选择一定范围的纵深,几乎不停顿地组织多次战役。这将使敌方无法补充休整、调整部署和前调预备队,从而最终达成在该方向上歼灭敌主力的目的。基于此思想,苏军在早于任何别国的1932年创立了作为纵深作战突击力量的机械化军(1938年改称坦克军),装备了一大批机动性良好的装甲车辆。但这一切都差点被大清洗的狂涛冲走。1938年,大纵深作战思想受到广泛的怀疑,坦克军被撤消。30年代末,40年初苏联所进行的两场战争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具体运用上,苏军既不同于法军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于德军的决不迁就步兵。苏军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认装甲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击作战时,苏军将装甲兵分为“近战”和“远战”两种。近战者,即直接支援步兵进行突破的坦克,多为直接配属给步兵师军的坦克团(旅)。远战者,即由坦克军(集团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用于突破后发展胜利。这里又涉及两个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下回书咱们接着说......

262A1   
--------------------------------------------------------------------------------

接上次
    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理论创立之初,1932年苏联建立最早的机械化部队之时,苏联的装甲车辆主要还是BT-2(主要武器是7.62mm机枪)、T-26(机枪型)、BA-I,这些装甲车辆的机动性是可以满足需要,最大公路速度都可以达到38km/h,但火力明显不足,最大行程也都在150KM以上。即使当时各国装甲车辆水平还较低,仅仅凭借这些机枪坦克是无法攻克敌人防御工事,大纵深理论的先期突破问题较大,先期的突破敌阵地时间倘若拖的过长,敌方就有调动部队,重新部署的时间,这将大大增加后期作战的难度,最后难免会再陷入一战末期的作战模式;不过这些装甲车辆在后期投入担当纵深作战还是可以接受的。即便如此,苏联的装甲车辆研发水平能将机械化理论在1932年在陆军建设中得以实践的现实,还是远远领先与别国的。所以先进的理论没有现实的物质基础也同样是纸上谈兵,只有物质与理论的统一才是会形成真正的力量。

    个人认为大纵深的初期突破强调以步兵为中心,其它兵种包括装甲部队也仅是为了支援,坦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进攻的节奏也要大大减慢。
大纵深理论的潜在保守,无形的将其定位为强兵战略,只有数量上的优势才会保证胜利。倘若敌我双方势均力敌,而且敌方指挥官素养较高,进攻成败与否将很难预料。
    德军在1940年进攻法国的成功战例,如果将进攻一方换为苏军,而且假定当时的苏军还在贯彻大纵深理论,苏军即便会获得最后的胜利,它也会付出更高的代价,以及更长的时间。

262A1   
--------------------------------------------------------------------------------

    接着写,这次写写在两种战法中步兵实施的机动问题。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为现在机械化作战最现实的战略思想,除了在装甲部队使用上有不小的分歧,另外在步兵的作战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见解。闪电战注重的是以装甲部队为核心,要求包括步兵在内的其它兵种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机动。步兵在作战中也首次被要求具有高机动,能够跟的上坦克的进攻节奏,这也就是步坦协调。一旦对步兵提出了此种要求,就必须有良好的运载车辆,而且进攻的行进过程中,这些车辆也和坦克一样面临被击毁的危险。德国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是Sdkfz.250和Sdkfz.251半履带装甲车,这两种车辆可靠性很好,而且还可以在车体上安装各种武器,防护水平一般,可以满足闪电战对步兵的要求。不过由于德国的工业基础较薄弱,无法腾出生产线大量生产这些辅助车辆,步兵和大量的火炮辎重还得依靠轮式车辆,甚至是骡马。为解决步兵的机动问题,德军曾想出在坦克后挂拖车运载步兵的主意,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因此古德里安的机械化设想在整个二战也没有在德军中实现。
    倒是美国依靠自己强大的战争机器,源源不断地为部队提供了大量装备,最终成为了最早实现机械化的军队。值得一提的是,英美盟军将大量被击毁后修复的M3、M4坦克去掉炮塔,改造成“袋鼠”装甲输送车(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以色列的重步兵战车“阿奇扎里特”的鼻祖),从某种意义上看,“袋鼠”的防护和机动上更能满足机械化的进攻需要。
    由于大纵深在战役之初强调以步兵为战斗核心,所以对步兵机动要求没有象闪电战那么严格。在二战中,苏军为了集中精力生产坦克,所以在其它机械化车辆上发展缓慢,主要装备还是英美支援的M3半履带装甲车。在进攻中步兵要么步行机动,要么就是最简单的由坦克搭载(为此苏军还制定了具体的坦克搭载步兵的相关的条例)。从表面上看问题似乎解决了,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苏军大量使用的T-34坦克行使中平稳性并不是很好,实施较远距离距离行军,搭载的步兵体能消耗很大,容易影响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步兵直接暴露在坦克外面极易受到攻击。好在苏联的数量优势可以弥补这可缺陷。


TGW   
--------------------------------------------------------------------------------

    上回书说到“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咱们先说说前者:突破口理论是一种理想的进入交战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快速集群应在突破梯队完全突破敌战术纵深,打开突
    破口后,始进入交战。而在此之前,快速集群应完全保存实力,待进入交战后再全部释放能量。这里所说的突破口是什么样的突破口呢?就是由突破梯队完全肃清了突破地段的敌有生力量,并在突破口两侧开辟出地一般反坦克火器对在突破口内行动的部队不能构成直接威胁的保障地带,而且有一定地幅的一条直接通往敌人纵深的“安全走廊”(为坦克军打造的突破口大约宽6-8km;坦克集团军8-20km。保障地带一般要求宽度在2-3km以上)。故此突破口亦称“纯突破口”,此理论亦称“纯突破口理论”。纯突破口一旦形成就意味着快速机群此时此地进入交战是再实时,再安全不过了。纯突破口理论所刻意追求的是一中纯粹理想化的进入交战的时机和环境。尽管往往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它毕竟是人们的理想。所以,纯突破口理论为人们普遍承认。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苏军对于突破集群和快速集群任务划分是多么的严谨。

    快速集群:指苏军装甲兵在进攻作战时临时组建的,用于第一攻击梯队(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纵深,打击敌纵深内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以达成战役目的之用的机动兵力集团。在WWII中后期,也就是快速集群发展和应用的鼎盛时期。快速集群常由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组成。(其中在柏林战役中。苏军以4个坦集和9个坦克军担任快速集群,创快速集群规模之最。)但多数情况下,快速集群的主要力量还是坦克军。快速集群以快见长,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km,最高达到800km;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km/D。个别战役高达60-90km/D。合成集团军和步兵师实在是望尘莫及。凭心而论,突破集团的作战任务相对困难。快速集群作战任务相对容易。(试想,一个要砸开坚硬的核桃壳;一个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但快速机群亦非万能。惟有在敌纵深防御薄弱,组织松散。且地形便于坦克大兵团机动时。快速机群才能发挥最大效能。待续...

TGW   
--------------------------------------------------------------------------------

    今个儿详细说说WWII中苏军装甲兵在突破作战中的一些问题。
    图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以杀伤性火力同时压制敌整个防御纵深,在选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战术地幅。也就是说,在敌人建立了纵深防御的情况下,战役、战斗将首先从突破开始,以敲开敌人防御体系的外壳,为发展胜利创造条件。没有突破,就谈不上发展胜利,快速集群自然也就无用武之地。
    基于战前对大纵深战役的设想,苏军在1936的野战条令中,明确将坦克分为远战和近战两种。近战者,直接支援步兵作战;远战者,纵深攻击,发展胜利。从战史上看,苏军运用坦克的兴奋点是在纵深,远战坦克更受苏军青睐。尽管如此,苏军始终没有放弃以坦克支援步兵的观点。相反,此观点成熟和完善的过程远比“快速集群”来得一帆风顺,并在体制、编制上得到苏军高层的充分保证:到1942年春,苏军累计组建了114个用于支援步兵战斗的独立装甲旅,在兵力和坦克数量上,与同期组建的25个坦克军旗鼓相当。除此以外,苏军还以法令形式予以肯定。苏军国防委员会No.325号令明确规定: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妨碍步兵前进的目标;步兵与支援坦克的距离不得超过200-400m;敌坦克在战场上出现时,主要应由己方AT炮兵来对付,己方坦克只有在兵力上占有明显优势,并占据有利地形时,才与其展开正面对抗。这些规定现在看来简直是苛刻而呆板的,而在当时,此令无疑有它的合理性。
    东线战争的初期,由于坦克数量少,加上苏军步兵指挥员不懂装甲兵战术,于是苏军步兵师常将配属的坦克部队分割成坦克小组,配属给步兵连、排;加上组织保障不利,坦克密度低等许多原因,致使支援坦克的作战效益低下,战损率高,战绩不佳。针对这些情况,苏军与1942年1月作出了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必须集中使用,并与步、炮、航密切协同等一系列规定,随后又出台了No.325号令,详尽规定了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原则、方法等。从此苏军步兵支援坦克的运用情况才出现转机...(To be continued.)

TGW   
--------------------------------------------------------------------------------

    书接上回。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中,苏军各步兵部队首次按325号令使用支援坦克。战役中,配属给步兵师的坦克旅、团均以整建制组成近战坦克群,并由步兵师师长直接指挥。独立旅、团中的各坦克营还得到了师书兵力的加强。尽管如此,在集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支援坦克密度不高,影响了突破速度,方面军不得不抽调快速集群的坦克以支援步兵师的突破,而后再回归本编制。虽然敌战术防御纵深并不是快速集群的任务,但为加快突破速度,快速集群往往以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战斗或干脆提前进入交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3年末才有改观。究其原因,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少,密度小;步兵击力弱;步坦协同不利。二是突破任务毕竟是艰难的,而发展胜利相对要轻松一些。

    战争中后期,随着坦克数量的增加,直接支援步兵战斗的坦克、自行火炮的密度亦不断提高。战争初期,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坦克平均密度约3-4辆;到战争后期已上升到40余辆。如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每公里坦克密度少则4辆,多则不过7辆。奥廖尔战役时,情况便大有改观,坦克密度提高到20辆左右。而柏林战役时,坦克、自行火炮的平均密度已达到40-50辆。个别地段竟高达70余辆。

    在支援坦克增加的同时,分割使用中等编制的支援坦克部队又逐渐盛行(多得没地方去)。分割使用坦克旅、团已比较普遍。各步兵营大多可得到一个坦克连的配属;步兵连则可摊到一个坦克排的加强。支援坦克除以往的支援步兵突破以外,还执行发展胜利的任务。在突破敌主要防御地带后,支援坦克大多编入师、军的先遣队,从行进间夺占敌第二防御地带(如果有的话),或纵深追击退却之敌。
“你需要的是不受公众好恶左右而能自得其乐的这样一种气质,你知道你是对的,这并非因为其他人所处的地位,而是因为你拥有的事实和推理是正确的。” 我是伪球迷伪文学爱好者伪投机者伪电影爱好者伪......我他妈伪军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0

好友

1203

积分

论坛游民

Richard Denni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02:15 |只看该作者
德国装甲掷弹兵战术组成及运用---进攻及防御篇




坦克协同进攻
在德军步坦协同前进时,如果遇到伴有天然或人工构造反坦克障碍物的敌阵地,装甲掷弹兵将在坦克之前进攻和清除道路(工兵则是在开战前或遇到特殊障碍时行动)。他们的任务是穿入敌人阵地和击毁敌反坦克武器,尽可能限制其力量和支援武器的火力,而德军坦克和自行火炮将在他们的后方进行密集火力支援。只有当敌反坦克防御被完全摧毁后,坦克方可前进。
当前线敌坦克障碍被摧毁后,并且在敌主主要防御阵地深处再也没有可疑的附加坦克障碍后,装甲掷弹兵将和坦克同时进行突破,重步兵武器随时准备对付新被发现的反坦克阵地。
一旦装甲掷弹兵下车作战后,其作用将和步兵部队近似,下面介绍装甲掷弹兵通常的战术运用:
进攻地段(Gefechtsstreifen ):德军的每个班,排,连和营都有指定的相应进攻地段,他们将根据命令建立自己的攻击正面。
各级部署(Ausdehnung):
营级400-1000米攻击正面(Bataillon: 400 - 1000 m Angriffsbreite)
连级200-400米攻击正面(Kompanie: 200 - 400 m Angriffsbreite)
排级100-200米攻击正面(Zug 100 - 200 m Angriffsbreite )
班级50-100米各级正面(Gruppe 50 - 100 m Angriffbreite)
掷弹兵班和排将在自己指定的进攻地带中前进,并保持相互之间或者友军部队之间的视觉联系,但是避免在两侧和友军部队互相渗透。在后方阵地对本排进行火力支援的机枪组应清楚辨别本排进攻地段中行动的3个班,以避免误伤。
实际的攻击正面应基于部队的任务。比如狭窄正面应用于主攻点(Schwerpunkt),而稍宽正面则用于进攻的其他地段。如果在攻击中前方出现了一个未曾预料到的主攻点,则所有的力量应立即增强在该进攻地段上的部队密度,从而减小其攻击正面。部署在主攻点的部队应得到最多的压制武器和最充足的弹药补充,以满足其打击力度。
原则上,主攻点应当是在敌人防线上突破的最深处,其同样也具有“核心”( Anschluss)。在一个排的进攻地段中,一个班将成为核心,其它所有的班将根据这个核心班行动。同样在一个更大的进攻地段中,一个核心排将指引一个连的行动,一个核心连将指引一个营的行动,一个核心营将指引一个团的行动。而达成最深渗透的部队将自动成为“核心部队”,所有的邻近部队将由其指引行动---也既是德军著名的“自由换型战术”(Gestattendtaktik)。
“自由战术”或“核心准则”是德军进攻以及防御战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它通过“核心部队”和其临时侧翼部队之间的联系来避免战线上的缺口,保持其密度和完整性。理论上,核心部队应比邻近部队达成更深的渗透距离,它的侧翼将得到平行部署本部队进攻地段两翼的重机枪和反坦克炮的集中火力支援。对敌防线持续不断的重心打击将对其造成“渗透”(Einbruch)。
如果随即将渗透点作为主攻点的话,部队将得到更猛烈的火力支援,并且最终形成“突破”( Durchbruch)。一旦达成突破,所有的力量将立即投入战线,而机动部队将进行穿透。最终达成合围。
行动部署(Entfaltung):主要依赖于地形,能见度,敌军力量和己方指定的编队进攻地段等因素。一个掷弹兵连长将他的部队移动到进攻阵地后,随即将命令部队组成“连级楔子” 阵型(Kompanie-Keil),既1个排在前,2个排预备。或者“连级倒楔” 阵型(Kompanie-Breitkeil),既2个排在前,1个排预备。如果是“楔子”阵势,向前的那个排将自动成为“核心排”。而在“连级倒楔”阵势中,“核心排”将被特别指定。连部将部署在核心排后方。同样的,排长也将在本排阵地和下属班的阵地中相应使用“楔子”和“倒楔”阵型。
一般来说,“楔子”阵型适用于一场交战的开始阶段,因为连长可以比较灵活的派出任意一支未交火的排向前,攻击一个已被确定的敌军阵地。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排可以进入中枢预备阵地。然后再进行穿插攻击或者侧翼攻击,迅速转换成“倒楔”阵型,就这样轮流转换“核心排”。
战术部署(Entwicklung )--在与敌接触后,掷弹兵班将以一列纵队队型穿越他们的指定地段,这种阵型具有有利指挥和视野的优点。在每个排和连之前的侦察部队应当将敌情完全查明。然后每个组在进攻时将展开战斗队型:一个“核心班”指挥官将下令轻机枪组由一列纵队队型改为散兵队型,以获得良好的射击位置。而同班内的掷弹兵组将继续前进,直到抵达一个处在己方火力掩护下,与敌人阵地直面的突击位置为止。由于机枪组和掷弹兵组的指定任务不同,所以德军一般很少会将他们同时展开。根据敌人各个阵地的重要程度,排长可以将选择将全部3个班内的机枪组集中起来,打击一个目标。如果一个排内有重机枪班或者组,他也同样将被集中。
抵抗和防御战---从大战中后期开始,德军在各战线上慢慢陷入战略劣势,于是抵抗和防御战对于一线野战部队来说,尤显重要。
阻滞战(Hinhaltender Widerstand)---在德军的战术教条中,阻滞战的目的是“使优势敌人不能投入完全力量作战,以延迟其战略性突破或推进。迫使进攻方再次部署阵型,消耗敌人时间。”当进攻方准备好发动新一轮攻势时,防御方应当撤退至下一道“抵抗线”(Widerstandslinie),并且重复这一程序。简单来说,德军阻滞战原理就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以避免已方的完全战略劣势。
每条抵抗线之间相隔大约3000米左右,使进攻方必须重新部署他的炮兵,以攻击下一条防线。而每条防线上将具有深远的火力射程,交战范围在1000-1500米左右,这是为了使防御部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抵抗和脱离。当敌人的压力过大时,在第一条抵抗线的部队将退至第二条线。在阻滞战时,每支部队的交火正面将是防御作战时的2倍,例如1个营是4000米。
在2条抵抗线之间的地带叫做“中央地段”( Zwischenfeld)。在该地段内和前一条抵抗线之后大约800米的地带叫做“聚集阵地”( Aufnahmelinie)---这里部署了预备掷弹兵班和重型压制武器。从第一条抵抗线退下来的部队将一次移动后撤至“聚集阵地”后方。一般来说,第一条抵抗线上的防御部队将在敌人进入本防线内800米时开始撤退,“聚集阵地”上的部队将全力掩护他们的撤退路线,并且与先锋敌军交火,暂时阻滞其势头,以赢得时间退往下一条防线。
防御(Verteidigung )---如果在一支正在进行阻滞战的部队后方发现了适宜的防御阵地后,这支部队应当转变为防御状态,并且尝试阻止进攻方的势头。首先德军基层指挥官将对敌人可能利用的路线,地域进行研究。对于敌人必须通过的险隘道路,如峡谷,河道,桥梁等,都是最好的“主阵地”布防地点,同时要准备随时利用机动力量将兵力投放到敌人预计进攻的地方。由于对于正面突破的兵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毫无遮拦的平原地带迎击敌军是极不明智的(尤其是在东线战场面对兵力远远超出的苏联红军),而在狭窄隘道或地形两旁居高临下的阵地上最能发挥阻击效果(1945年2月在布达佩斯皇宫山上进行的保卫战就是一个例子),一旦防御部队选好“主阵地”( Hauptkampffeld)后,该地段上明确的前向防线将成为“主战线”( Hauptkampflinie)---在德军内部作战地图上一般以“HKL”字母标出。由于其他的一些防线将会从主战线上吸引一部分进攻者,所以在主战线内的防御部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时间准备筑垒阵地。掷弹兵班内的机枪组将铺设机枪巢,步兵则应当在主战线后方铺设1-2个火力点,掩护机枪点之间的空隙。
如果主战线伪装得当的话,将给进攻者带来震惊的效果,使他们错认为是面对了另一抵抗线。守方的“战斗前哨”(Gefechtsvorposten)将部署在主战线之前大约2500米的位置,这将使得敌人的侦察很难确认战线位置。掷弹兵班和步兵支援武器部署在战斗前哨上,一旦敌人进攻,则交替掩护阵地撤退。在前哨防线前方是“前沿阵地”( Vorgeschobene Stellungen),任务是打乱敌人的部署和阻滞他们的行动,有时前沿炮兵观察员也部署在这里。
防御区(Abschnitt)---在进行防御时,各个掷弹兵营和连都根据战术形势,地形和气候等因素被指派在固定的区域
营级防御区(Bataillonsabschnitt):区域正面最大约2000米,纵深1000-1500米。
连级防御区(Kompanieabschnitt): 区域正面最大约700米,纵深400-600米。
机枪和步兵火力点都部署在指定区域内,必须保证每条路线都能被火力覆盖,同时确保从自身阵地至友邻部队阵地都置于有效射程之内,以便相互之间进行火力掩护。反坦克炮和步兵炮阵地必须随时待命,如果形势需要立即火力增援。
反坦克战术(Panzerabwehr)
由于在战场上,德军可能往往会面对敌人的优势坦克以及其它装甲力量,所以伴随己方坦克前进的德国装甲掷弹兵(步兵也是一样)都要特别接受反坦克作战训练。
一般的士兵都会配备一系列相关的反坦克武器,例如“铁拳”( Panzerfaust),“坦克杀手”(Panzerschreck)或3公斤磁性地雷(3kg Haft-Hohlladung )等。
有时根据战况的需要,指挥官会组成专门的反坦克小组---“坦克杀手”(Panzerknacker)或(Panzer-vernichtungstrupp)。这些小组通常会在黎明时分行动。
而当部队发现坦克时,要立刻发出“注意坦克警报!”---“Panzeralarm!”。此外还要打出特别色彩的信号弹对己方友军警告,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平常的鸣枪警报通常都是显示来自敌人步兵的威胁。德军的反坦克警报信号弹色彩通常为兰色或紫色。
德军也同样被教知布防铺设如何被动反坦克防御工事,例如坦克陷阱,障碍物和防坦克散兵坑等等。
每一名德国装甲掷弹兵在进行反坦克防御时都应该注意以下步骤:
首先,坦克对于步兵来说并不是占有完全上风,简单的单兵武器如果运用得当,也可以成为坦克的致命杀手,所以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
1.等待并观察雷区和其它被动防御能否阻挡住敌人坦克。
2.如果步骤1失败,等待并观察手中或友军的短距反坦克武器(例如铁拳)能否抵挡。
3.如果步骤2失败,释放烟雾弹干扰其视角,然后以地雷,燃烧弹或手榴弹攻击。
4.如果步骤3失败,卧倒在你的阵地里,等待坦克开过。切不可在坦克面前逃跑。

小弟的<<装甲掷弹兵>>系列可以说到现在是算告一段落了,写这篇小文的目的是想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大战时期德军的战术思想及运用,了解为何他们可以曾经立下骄人战绩的。如果能对各位有或多或少的帮助,也算是达成了小弟写时的愿望了。

以上资料摘自<<Anweisung für Panzergrenadier von Panertruppen,1944>>(1944年德国装甲掷弹兵教令,赫尔辛基国防学院1965年重印本,赫尔辛基国立中央图书馆馆藏)
“你需要的是不受公众好恶左右而能自得其乐的这样一种气质,你知道你是对的,这并非因为其他人所处的地位,而是因为你拥有的事实和推理是正确的。” 我是伪球迷伪文学爱好者伪投机者伪电影爱好者伪......我他妈伪军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主题

0

好友

1203

积分

论坛游民

Richard Denni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02:15 |只看该作者
http://211.155.27.112/~swar/bbs/showthread.php?s=337342d09d1fded03580673cea3fb841&threadid=10283

这是T34坦克的技术说明,对了,其实二战论坛真的不错,我这些全是从那偷来的。
“你需要的是不受公众好恶左右而能自得其乐的这样一种气质,你知道你是对的,这并非因为其他人所处的地位,而是因为你拥有的事实和推理是正确的。” 我是伪球迷伪文学爱好者伪投机者伪电影爱好者伪......我他妈伪军出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5 20:4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