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罗贝尔·萨巴蒂埃《瑞典火柴》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1 19:22: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13-2-11 19:23 编辑

《瑞典火柴》是萨巴蒂埃童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像所有的三部曲那样,的确带着作者最浓郁的某种情结——具体到这本书,就是童年。

这本书是我在20岁出头的时候,大量阅读中比较早读到的,但也始终不是觉得很好的一本书。
它的强项在于细节的细腻,侧面的心理描写的成功。深深的忧伤与孩子式的乐观。这些都表现出作者有纯真的心灵。


我之所以要写到这个作家,就是他引起了我这个话题。人在做创作的时候,手底下要有技巧,但心又必须是天然去雕琢的。

第二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好像也忍不住哭了一下。


作者是孤儿,写的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孤儿。自然主义。但这本书也有很多缺陷。细节不谈,年代已远,主要的问题是,作者的灵魂是破碎的,因为没有父母的爱,而是枯竭的。
我想了很多年,才想明白是这个原因,使这本貌似非常湿润温暖的书,实际上摸起来却像黑暗里的一麻袋碎玻璃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24

主题

9

好友

608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3-2-11 21:55:39 |只看该作者
这句说得好:人在做创作的时候,手底下要有技巧,但心又必须是天然去雕琢的。
八卦党话多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主题

1

好友

3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13-2-11 22:55: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柏仙妮 于 2013-2-11 22:59 编辑

是的!同意楼上的!

其实以前也经常会在这两者的之间摇摆不定。有时一跟人说什么写作技巧,总有人回说文章可贵是来自内心,说技巧什么都伤于机械。那时就经常在想,这么说,我们谁也比不上小学生了,成长以后谁的心都有些浊是不是?谁还能比得上小学生的直抒胸臆?再说了,谁写的文字里没有技巧,只是有些比较拙,有些比较好。

断章取义最不好,最容易成为怕难,怕新,怕承认缺点、自我欺骗的手段。

文章应该会经过三个阶段吧,第一比较直也比较嫩(初级),此后必定大学技巧过犹不及(必经的),此后懂的取舍,洗尽铅华。

有些心里模凌两可的话,经过点明,便会明晰可见了。
作品在离开作者之前,预先抵达自足的境界;之后,审美标准随之而来,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此时,作品已不归属于作者,作者回到了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5 06:4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