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台湾大陆,左行右立 ——那些靠谱、不靠谱的青春片

[复制链接]

4

主题

0

好友

4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3 12:59: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电影史上的地道的青春片一个巴掌摊开就能数全了,从这一点上看,当下国内图书市场里风生水起的“青春小说”简直就是在煽同类电影的耳光。
担任过二○○五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的阿城在他的著作《遍地风流》中这样说道:“青春小说在中国,恕我直言,大概只有王朔的一篇《动物凶猛》……青春难写,还在于写者要成熟到能感觉感觉。理会到感觉,写出来的不是感觉,而是理会。感觉到感觉,写出来才会是感觉。”
“感觉”这两个字,凡是有点创作经验的人都喜欢并且习惯挂在嘴边,时不时吐出来溜溜,显得自己有一种多么高深的创作能力,其实“感觉”就是创作者用来贬低同行同时忽悠外行的说辞,所以如此具有杀伤力和迷惑性的东西很让创作者头疼,但也最能成就创作者。我站在阿城的阵营中,没有合格的青春小说(不论作为图书发行是否成功)作为电影脚本,怎么可能会有地道的青春片呢,而那些铺天盖地烙着“青春文学”印记的图书,最多只能算是“青春期文学”,距离青春表达,还有遥远的距离等待弥补。
想要趟过这个时期,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得有青春。
青春期是生理的,而青春更大程度上是心理的、是精神的。举例说,你在十六七岁的时候经历着人云亦云的花季雨季,看到哪个姑娘觉得不错,就开始暗恋,然后实在忍不住了跑去表白,被拒绝,接着躲在家里打手枪……这不是青春,这是发春,涵盖的内容还不如青春期,把这样的内容拍成电影,粘上青春的标签,很不负责任,所以失败的结局不足为奇,若能成功,那被侮辱的是消费者。
阿城认为王朔的《动物凶猛》是合格的青春小说,这个观点被姜文执导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加以肯定,在《阳》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由青春期反映出来的青春,是最直接的青春体现,影片中也适宜的出现了发春片段,为青春而发春,而不是发春了才想到,哦,原来哥们我进入青春期了。
青春应该是生猛的,是不受年龄限制的,甚至可以“无法无天”,这种无法无天或是你具体的行动,比如《阳》中马小军爱好入室盗窃;或是你的思维精神、幻想,比如王朔在写《动》时的慷慨激昂。所以你可以在未年成的时候带着发春的特征顺便青春一下,也可以在进入迟暮之年的时候猛然觉醒,就像台湾的一则公益广告,一帮七八十岁且大多身患绝症的老人开始了环岛摩托骑行,履行年少时未能完成的梦想,这样的青春,一点不晚,所以青春可以激发出无限可能,也可以被无限可能激发出来。
于是,青春看似很容易诞生,或者说,青春是每个人与生俱来能够享有的一部分。就常理而言,的确该如此,但当我们身陷一个记忆断层的年代,满眼望去尽是盲目前冲、心里只惦记着月薪和年终奖而没有任何青春迹象与生命理想的群体之中时,稍微有点觉悟的人放缓脚步破天荒的想让自己温习一遍过往的岁月,就能恍然察觉,原来青春早不再,甚至青春从来未有过。
青春电影是后知后觉的,和其他类型片相比,青春电影完全没有赶上电影的青春期。最擅长该类型的是日本导演,以岩井俊二为代表的日本创作人将青春这个概念深刻的植入了中国观众的心坎,不论明媚还是残酷;而伴随着青春,文艺、小资、小清新一类的标签也被贴了出来,这才渐渐发展成一个新的类型。
出于历史的原因,日本对台湾的影响极大,特别是文化引力方面,因此继日本青春电影爆炸式发展后,台湾的青春片热潮也弥漫开来,就对大陆的影响来看,台湾更胜一筹,最新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已获得了国人空前的关注。
编剧做导演,这样的跨行对电影创作来讲是有利的,至少能保证影片会有一个好的故事,在《那些年》中,九把刀做了一个很好的示例——可能会扩展成一个潮流。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定时期的挣扎,当青春来袭,我们该如何面对这场避之不及的风暴,是选择退却,还是用更加生猛的灵魂去感受,去彻底体验青春的感觉。
选择是多样化的,也可以是临时化的,一如《阳》中的人物,他们会因为一时的荡气回肠不顾一切,比如操上家伙就开打;也会因为胆怯而心生畏惧,比如在公安局里的那段,扮可怜、装委屈,只为能尽快从局子里出来,这都是很真切的青春,猛烈、诚实。
而这些诸多属于青春的特定形容词的背后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基础,那就是“不逃避”,比如《那些年》,不逃避青春爱情的不完美,比如《海角七号》和《赛德克巴莱》,不逃避日本殖民时期的寻常人性,所以只有当创作者不逃避青春,同时可以被政治环境允许不逃避青春时,作品才有可能将最原汁原味的青春呈现给观众。
近些年,大陆也在拼命填补青春电影或青春电视剧的空白,仿佛所有的创作者都灵魂开了窍天灵盖都打开了,忽然想念起逝去的青春,觉得不做点什么缅怀一下实在对不起自己,于是就打着青春的旗号冲锋陷阵,结果是死伤无数。电视剧的状况略好,电影则是一败涂地,这样的状况说明,他人的皮毛是学到了,但自我的精髓完全没有,这个精髓,便是阿城说的感觉。
为什么没有感觉?台湾的青春片乍看之下一点玄机都没有,就是讲一帮青少年男女的混账事。再转眼看大陆的青春片,没差呀,也是少男少女的事,早恋、打架、旷课、拉帮结派,他们有的我们都有,而且我们的制作经费比台湾多得多,怎么就……答案是:因为没有母题。
母题是隐藏在画面之外的东西,如果说画面上放着的是青春期的现象,那么母题便是青春的本质,以及和本质相关的种种。
世界电影发展至今,不论是青春片还是其他类型片,就事论事的作风肯定没生意——电视剧方面的看似成功真的得感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电视剧和电影之间的一个区别是,前者对观众的灌输是强迫性的,观众没有选择,打开电视,几十个台都在放同一部电视剧,连广告都一样,所以大家抱着“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态度看下去,刚看的时候固然很折磨,但折磨着折磨着快感就上来了,制片方一看出效果了,雇几个枪手写几篇评论往各大门户网站一发,然后水军齐上,很快看电视剧就成了一种时髦,于是目的达成,要知道,电视剧玩的就是时髦,不指望半个世纪后还被淘出来引发一拨论战。但电影不同,观众对于电影是有主观选择的,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观众说不看就不看,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一个礼拜后凡是上映此电影的每个厅都相当于包场,结果就俩字:烂片。
拿《海角七号》来说,这也是一部在大陆被热捧的影片,在台湾更是打破了多年定格的低迷的票房记录,这部影片就把母题的概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不然,单靠一两段异国恋是无法获得如此成功的。
大陆的电影人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拍出像《海角七号》这样的影片的,并非是拍摄技术之类的差距,而是围绕在母题周围的情愫,大陆已经没有了台湾人所具有的那种惺惺相惜的大爱精神,没有了困苦感和孤立感。在影片中跨国恋的背后,其实是台湾自身那种离家在外的流浪感,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而这样的情愫在爱情中得到抒发和释放,所以那两段跨国恋才显得动人,面前的路是未知的,或者说明知是惨痛的,但依旧选择执著。
未知、执著,这样的词语也同样能够为青春作出诠释,将来的路是无法预料的,人生漫长,此刻拥有的,仅仅只是青春光阴。
说到未知,这也能解释大陆青春片的失败。在日本和台湾,青年人即便对未来保持怀疑和谨慎,但他们的选择是多方向的,可以选择继续学业,也可以选择继承家业,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国家机制可以保障青年人去追逐各自不同的梦想,这样一来,青春的未知性可以演变为多样性,至少在青春中有了机会。而在大陆,这样的情况是不存在的,从生命降临的那一刻起(除极少数群众外),几乎可以推断出你二十岁之前的所有事迹的生命轨迹,就像工厂流水线生产出的罐头一样,都是量贩的,你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即便有了,也很难实践,比起去关心畅想自己的青春,还不如担心下课后要交的作业、考试的成绩,等等,而在这全部之外,还有一个叫“标准答案”的东西在约束着你没,你的未来,尽在高考,说是人生的转折,但如果连一个方向都没有,那又该转向哪里呢?
在现实生活中都不存在青春,那影片中的青春如何打动人。你看,这虽说是影评,但其实是申论,我多用心良苦。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7

主题

0

好友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13-4-23 18:09:23 |只看该作者
看完感触很多,尤其是最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3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13-5-6 09:53:22 |只看该作者
在日本和台湾,青年人即便对未来保持怀疑和谨慎,但他们的选择是多方向的,可以选择继续学业,也可以选择继承家业,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国家机制可以保障青年人去追逐各自不同的梦想.

台湾日本其实比大陆更封闭压抑。 母题的缺失说到底是文革破坏了的人文思考和关怀还没有建立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8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