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1-3
- 在线时间
- 912 小时
- 威望
- 6372 点
- 金钱
- 59447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2123
- 精华
- 11
- 积分
- 11120
- UID
- 34
  
|
以下是引用neat在2005-8-16 11:27:00的发言:
看完了,这是我这几天认真看完的一个小说。
我就说隐含在小说中的道德歧义。主人公的作为我们不难看出现代人对道德的一种厌弃,人对不好的气味以及碍眼的东西表现着赤裸的追求,这是一类人的心理特征,而我认为这种特征是超出现有生活的——从这点可以说这样的超现实的题材往往把美学和心理学的一些问题“显微镜化”。小说中“我”是一类心理病态青年,原本潜在深刻的自卑,但是他们又 能想出“玩囚犯”的人肉游戏,把自己的位置强行置于另一类人之上,这是自我空虚的一种填补形式,这形式本身也是病态的。我相信作者在这里设置了一个语义分析的“点”——“你是干什么,快说!”假若他回答的稍慢的话,我想我大概会就这么把他打死。他有气无力的回答我,“我是车行的经理。”
车行的经理,这是一个正行,并且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一刻却被一群无赖踩在脚下,原因是应该归于社会,还是经理本身,都已经不再重要——作者的目的已经达到。通过一种极端的事件把自我判断向读者判断转化。
作品的结尾处确是妙处:之后的一切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终端,也可以看作一个开始 ,这种轮回往复,增强了道德歧义的力度。这类小说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唤醒”。
当然文中语言上的遗憾前面几位也已经说过,速度和扩散力的掌握不错,可是在深度和凝聚力上存在问题,比如刀子的宿命的直露。
评得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