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9
- 在线时间
- 7498 小时
- 威望
- 5195 点
- 金钱
- 160875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4791
- 精华
- 3
- 积分
- 19599
- UID
- 100
  
|
原帖由 半天锈 于 2008-11-5 20:41 发表 ![]()
残雪访谈
记者 彭晓芸
南都周刊: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总体评价是怎样的?
残雪:整体来说希望很小吧。倒是先前有过一点希望,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时候,但很快就失落了。80年代至90年代我们大开眼界,向西方 ...
不知道残雪这个访谈是什么时候的,不过,这个访谈恰恰说明了这么几点:
1、她很容易地从顾彬的话里找到了反驳点。同时她还反驳地津津有味、甚至有点生气和情绪,这表明顾彬的话在她那里是具有分量的。
2、那么她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家的话会具有分量呢?她也在说中国的当代文学不行,许多东西需要批判。可是就算在中国本土,她的这个访谈,影响也不大。这又是为什么?同样是成名人物,人家为什么不听她的。
3、当她说“希望就在那些还没出名的青年里头”的时候,不知道反思过2个问题没有,一是她自己看小说、看人的眼光准不准;二是她为这些“有希望的青年”做了些什么。中国文学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可以指手画脚的老爷子老妈子,而是有了看法要去实践要去踏实做的人。
4、诺贝尔文学奖。以前我也觉得诺奖真无所谓,不就是一个奖而已嘛,但现在我的看法变了。我觉得诺奖对中国作家来说很重要,我们完全应该重视这个奖。但重视这个奖不意味着唯其马首是瞻,变为它的奴隶。而是要一种不带情绪的认可,比如说这个奖百多年来授予的作家,95%都是牛人,这一点有几个奖能做到?比如说他评选的严肃性、比如说它带动的出版产业(甚至带动了国家荣誉)……这些力量,不单单是一个奖的本身。残雪的看法说实话代表着一批很狭隘的人的观点,非常小农而自闭。关于诺奖,我确实也准备写点东西整理一下我的看法,另文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