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hep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想象的漂游

[复制链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11#
发表于 2013-11-18 22:09:54 |只看该作者
扁头 发表于 2013-11-18 17:17
刚看了一点(因为赶上单位的打印机没墨,后边的部分暂时看不成了……),被各种地理名词、航海用语、海员职 ...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2#
发表于 2013-11-18 23:50:30 |只看该作者
我只是发现了康拉德们的小秘密:海上生活的枯燥


这个小秘密我也知道了啊……

正是这种枯燥吸引着我,虽然没想好要怎样写(其实就没认真去想),但估计又是近身肉搏类的……

点评

镇州大萝卜  令人羡慕的近身肉搏……  发表于 2013-11-18 23: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3#
发表于 2013-11-20 12:14:37 |只看该作者
买了。
黑蓝的个人所得税够高的。shep才有80点进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172

主题

56

好友

501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14#
发表于 2013-11-20 15:24:58 |只看该作者
shep 发表于 2013-11-18 22:08
其实,这篇的中心就在那两段“梦境”里。

写作海洋题材,是我过去的一个夙愿——一方面是对海洋本身着 ...

shep的努力和用心让人钦佩!
作为作者,我很能体会这种为写作而花费心思去准备、构思、尝试写、修改、重写或从中脱胎出另外的作品的写作过程。作为读者,我会更关心这个作品给我的感受。比如,“为了压缩而典型化”是否使“僵硬、陈腐”成立?我觉得应该是既典型又灵活生动的更好。更为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个作品语言品质不好……真读不出扁头感到的那种“各种名词合理组合的致幻效果”。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个小说和这个回复,因为从中能看到“体现”这个词被放在很重要甚至很根本的位置上。不仅是回复中提到这个词,包括近来几个小说中对字号、字体等的重视,都让我感到在对某种效果进行暗示或说明。但它们未必就是“效果本身”,更多的是“体现”某种效果。这种感觉就像是看到一个“很有学识的人”,但不是从这个人的举手投足间看到他的学养,而是看到他有很多证书。

点评

shep  嗯……太过热情了  发表于 2013-11-22 20:16
扁头  致幻那个说来也简单,就是因为翻译(或者方言啊)的关系,一些在正常用法下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些字词也能组合到一块儿,如果组合得好的话,就会给我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当然可能太个人趣味了一点儿,不足为训…  发表于 2013-11-21 09:14
我想当谐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2

好友

10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Heilan Super Team

15#
发表于 2013-11-26 12:51: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扁头 于 2013-11-26 12:53 编辑

昨晚完整地读完了,还是想顶下这篇。虽然看过x的回复后我的想法有了某些修正……但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吧,描写海盗生活所用的语言,那种戏剧性的夸张、谐谑和熟练,印象还是很深。如果指出不足的话,就是有些对话还是太“北京”了?比如“今儿个不是要开会么,这是演哪出啊”“叫大伙给评评理嘛”一类。中间有几个长括号里的注释,都非常好,似乎每个注释都能独立成篇,语言比之正文中的叙述也更干净、果决,有传奇性和百科全书式写作的特质。但相比之下,作者自己跳出来说话的那些段落,总觉得有些表面化了,梦境的叙述很好,可直接谈创作想法就有点儿过犹不及?因为在谈创作时情节进展就停止了,像是强硬的打断而不是自然的融入。
总之还是觉得这篇展示了作者运用多种语调以及如何消化资料的能力,很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172

主题

56

好友

501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16#
发表于 2013-11-26 16:08:50 |只看该作者
嗯,希望更多同学参与讨论。shep写的小说不少,近期发的小说的讨论却不多。而一个人的观点,即使力求靠近那些最本质的问题的时候也难以绝对用非个人化角度进行探讨。希望更多人一起进来,均衡一下意见。而我比较常在狂热时送一袋冰,委靡时打一点气,讲到小说时不一定在讲具体作品本身。
扁头提到的戏剧性和百科全书式写作,让我想到一直以来头疼的问题,比如看戏剧剧本,对人物演说式的语言的不习惯。可能这是接受角度的不同,典型化、夸张化的口白、形象描写,对于从庞杂、壮大的背景中树立鲜明形象有一定优势,这种优势在于将事物形象化进而思想化,类似“形象—>寓意”这种创作形式。
我比较偏向这种角度的逆向,消除寓意、消除形象,使他们涣散、融合。也就是说从“文字—>形象—>寓意”逆推成“寓意—>形象—>文字”,从寓意本身去思考、寻找匹配的形象、从形象的感觉去寻找匹配的语感,重心落在语言上。不知道是不是这种阅读角度的不同(或者说写作角度的不同?)导致了对同一个小说看法迥异?

点评

shep  开辟第二战场,大家踊跃发言 http://www.heilan.com/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362&extra=page%3D1  发表于 2013-11-27 22:10
shep  嗯——这恐怕是你我出发点的不同所致。我现在仍然偏重于从结构形式方面去考虑小说——比如说一开始用注脚来写那几个小知识点。刚看了waits的一个文章,也许可以从他的那种视角再来分析。  发表于 2013-11-27 22:04
扁头  看你描述这个逆向的想法,我一下就想到那篇《巨蟒》了,只是不知拿它作为例子来理解对不对。有点儿想不动了。。先下班~  发表于 2013-11-26 17:25
我想当谐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7#
发表于 2013-11-26 22:42:08 |只看该作者
我有点好奇,“寓意—>形象—>文字”,从两个方面或角度来理解的话,一是阅读,至少在实践上是难以实现的,这个过程是在—开始?—中间?—结尾?—还是读完之后完成的?如果是在开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如果是在开始之后,那岂不是呈现一种断裂割裂分裂的状态,作为一种乐趣的阅读是不是有点累啊?
二是写作,至少,在题材被决定被写的那一刻——那一刻,是动用融合了往昔(就不用全部了,那样太决断)、触及了理解力判断力敏感度感受性的大杂烩一锅召唤出本能因而密不可分的一刻,然后,在那之后,是“文字—>形象—>寓意”还是“寓意—>形象—>文字”才会被考虑,但我还是认为这两者其实并不矛盾,也不必那么决裂,在实践中心心念念着还是会很累,甚至会是阻碍和干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

172

主题

56

好友

501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Super Team

18#
发表于 2013-11-26 23:25:24 |只看该作者
Juneau 发表于 2013-11-26 22:42
我有点好奇,“寓意—>形象—>文字”,从两个方面或角度来理解的话,一是阅读,至少在实践上是难以实现的, ...

有些深奥……不太明白你说的“决裂”……

不累的,因为不管是怎么阅读,都是读和想同时发生的,不是读一句分析一句。是同时看到,而不是推导出,但这样讲是不是又很绕……或许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也处在搞明白的过程中),“文字—>形象—>寓意”所服务的是寓意,比如明显的象征、典型的总结等,你看到文字的时候立刻也差不多作者想要干嘛了,这样我就感觉向接触某种推销一样兴趣大减。“寓意—>形象—>文字”,所服务的是文字,你看到文字的时候可能不知道作者想干嘛,但是从整篇的结构和细节中的暗示,才会弄清整个小说在干嘛,这样更有乐趣……
当然这两种说法,是从写作角度去想的,阅读的时候,大概也能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吧。毕竟更大的阅读乐趣是来自对作者思路的发现、对作者组织方式的观察、对小说的细微之处进行判断等等,也就是说,它在整体上吸引人沉溺下去感受,类似以前听到的一个词“涵泳”。如果一个小说过于直白,或者服务于某个太过具体的想法,那么它给人的乐趣比作者直接说出这个想法大概更不吸引人吧。当一个人思想丰富深刻的时候,他不涉及具体思想的讲话声音也像是来自太空一般恢弘悠远。而我希望听到的是这种声音,然后从他的语调中辨认出他的伟大,不喜欢听到他直接讲出高远之语,那感觉太像成功学演讲了。
我又感到自己是这么绕啊绕啊很讨厌,但我暂时无法一下子说中我最想要的那种东西,所以只能在它周围转以求能尽量指出方向。
我认为落实到写的时候写作只有一件事可做,就是遣词造句。而前期的大量思考、资料的准备,露骨地出现在小说中是对它纯洁性的破坏。丰富的思想和深刻的感受,在遣词造句的时候自会流露出来,共同形成语言,但语言不涉及具体思想。
我想当谐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9#
发表于 2013-11-27 00:25:59 |只看该作者
X 发表于 2013-11-26 23:25
有些深奥……不太明白你说的“决裂”……

不累的,因为不管是怎么阅读,都是读和想同时发生的,不是读 ...

你的意思大概是我猜到的意思,但那两条单线条的箭头误导了我,我更愿意把文字、形象、寓意理解为相互交错的圆形状,它们是密集于一体的,但是,这个问题都好复杂,包括语言是不是一定不能涉及思想,那些思考、资料是否一定不能直接出现(这不一定是指这篇小说了),这都要看具体的效果,效果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都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13

好友

3642

积分

业余侠客

Takicardie

Rank: 4

20#
发表于 2013-11-27 22:34:23 |只看该作者
这样看来,这篇小说的问题还是过短。就是说,它本应更加丰富甚至更全面。而结果则只重于航海/海盗这一点。然后又突然加入对作者本身意识的反思(或者分析),这样一来就显得匆匆忙忙,海盗的生活仍然还是片段化的——虽然如果持续加长下去,我可能会吃不住——但从这些片断中回溯“我”的写作目的,则又略显不够。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基本上处于次要位置上的故事主人公,似乎只能通过侧面的描述才能堆砌出一个大致的轮廓来。
矛盾在于:中心是作者的意识,而“我”的这个意识在故事主人公这儿是虚的——事实上通篇下来的作者意识(作为故事叙述者的“我”),其实是很散漫的。一会儿是航海一会儿是“我”的梦(当然还有被删除了的“我”在写作上的苦闷等等)仿佛要抓住的东西太多,反而没了主次。只能统摄于作者意识这个在小说后期变得更“空”的概念之内。
生活、吃饭、睡觉乃至呼吸我都时刻牢记这是为了能更好的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