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9-15
- 在线时间
- 23 小时
- 威望
- 175 点
- 金钱
- 82710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2474
- 精华
- 4
- 积分
- 1048
- UID
- 41
 
|
“我倒恰恰认为前面那几段是弄得过于精致,但起到的却只是一种很有限的过渡作用。反倒是这几段之后文意开始流畅贯通了。”
显然,老沈把表达的恰到好处的地方,看作是“过于精致了”。同时,又把松散和犹豫的部分看作是“流畅贯通了”。开始的那几段,不只是起到过渡作用的,我认为它们还是全部小说的基调,它们的作用怎么会是“有限的”的呢?
“很可能有些地方是仓促的,欠修改的,但整体并没有仓促感。与其说仓促,不如说迅速敏捷吧。”
整体上没有仓促感么?迅速敏捷的文字,应该是紧凑而富有弹性的,但肯定不是现在这个状态。
“那些对话是戏剧化的,同时隐含反讽的味道,甚至都不是隐含了。”
我之所以说对话弱,是基于这个小说的对话在大多数时候呈现出的是一种非常泛泛的状态,实际透露出的是作者对这些对话有些拿捏不定的感觉,这怎么会成了“戏剧化的”和“反讽”了呢?那按你的逻辑,是不是所有表达的不到位的东西都可以用什么戏剧化的和反讽的来开脱呢?
““作者对于荒诞感的把握还处在表面的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荒诞”云云,都是相当离谱的误读。小狼从来就没有真正尝试去荒诞。这个小说从技术上去找破绽还行,但却是很难找到评说的切入点的,用一个“荒诞”这么个大而化之的帽子一盖很容易,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至于“真正意义”的荒诞是怎么回事,恐怕只有上帝他老人家知道了。
你怎么就可以这样肯定地说,“小狼从来就没有真正尝试去荒诞”呢?而且你忽略了我的词,它不是“荒诞”,是“荒诞感”,这两个词是有明显差异的,荒诞往往是从小说的整体考虑的,而荒诞感则往往是在小说的局部呈现出来的。所以,它怎么会是什么大帽子呢?再有,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从技术上去找破绽还行,但却是很难找到评说的切入点的”小说么?另外,真正意义上的荒诞是指什么,上帝他老人家是不知道的,只有创造这个概念的人和认可这个概念的人才知道,它的内涵与外延还不至于到了无边无际的地步吧?
“现实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和现代精神有冲突么?个人认为现实和现代的分野根本不在这里。”
你引述有误,那句话是“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注”,而非“现实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另外我也没有提到“现代精神”这个大词。在我看来,现代小说的根本特点就是既不是再现现实也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一个由文字构成的新的现实存在。这是我说那句“对人的现实生存状况的关注”的背景话。另外,现代派文学进入文学史以后,常常会简化为一些概念,比如“荒诞”就是一个,但是具体到小说里,作为一种文字状态,所谓的“荒诞”又会体现为一些具体的表达方式,尤其在深层中是有着特定的构成肌理的,是基于存在本身的看法和理念存在并生发的,其它的概念也是这样,而很多中国作家在接受西方现代派作品影响的过程恰恰经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始终无法使自己的写作方式现代起来,甚至转头退回到传统写法上去了。再有,我不太明白你提到的“现实和现代的分野”是指什么,麻烦你表达的准确一些,以便于讨论。
“其次,别说作者,我估计地球上没有谁能清楚说出现代小说的手法是怎么来的。”
不会吧?就象任何一种科学技术突破都来自于一种或多种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的更新一样,任何一种现代小说的手法的出现,几乎都源于作者认识世界现实的方式角度与前人相比发生了重要的新变化有关,我想这一点在诸多现代小说经典中都可以看到。
“深入研究,那是批评家的事。我从没听过小说家在写作过程中要深入研究自己小说的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关系。用力去做成效果,不是取巧。除非你说凡高和塞尚都在取巧。”
不说小说家,就说塞尚吧,你知道么,塞尚画静物为什么喜欢画水果而不是鲜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