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宇文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学研究》讨论贴 第三周[讨论]

[复制链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11#
发表于 2007-8-4 13:21:01 |只看该作者
放假前纠借了,到现在还没看几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34

积分

新手上路

肉肉狼

Rank: 1

12#
发表于 2007-8-4 13:21:01 |只看该作者
前两天才给七格兄“贩”到这个坛子来,前面两场讨论没赶上,囫囵吞下了1-10,半道杀入,望诸位不吝赐教。

11)“tools in a tool-box: there is a hammer, pliers, a saw, a screw-driver, a ruler, a glue-pot, glue, nails and screw.”与后文中的“uniform appearance ”究竟有何关系?

“锤子、钳子、锯子……(指称实体)”到“工具A、工具B、工具C……(指称称谓)”的转化确能让奥古斯丁感冒。这样的语义转换是无法为(1)中所阐释的语言习得方式所容纳和解释。但这一语言现象所展露的相似性却不足以造成LW所关注的confusion。究竟是词语的内在统一性使得抽象思维的敉平成为可能,还是思维揭示了词语的表意性差异?若话语和文本中的词语对我们自在的显现出相似的外观(similar appearance),那是什么使得它们能承载和连接不同的客体及意义指谓?敉平表意性差异及外观差异后的词语显现为相同语言元素(既定的字母与读音规则)的排列组合;“称谓-意指”关系与外观上的差异性俱亡——谁能从glue里4个字母所能产生的256种排列组合方式中直观地获取“502胶水”?“sey”与“yes”的酷似能让我们本质的窥见其有甚内在关联么?暂且搁置这些关联是不是内在的问题,毕竟这些关联我们从词语中获得了。俗话说“无中不能生有”,从无差异和不能自在表意的语言元素里面,我们获得了我们想要的;却将这一获取的缘由和过程搁置了。所以“For their application is not presented to us so clearly.Especially when we are doing philosophy!”
无缘昏花两眼;但求一目了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13#
发表于 2007-8-4 13:21:01 |只看该作者
究竟是词语的内在统一性使得抽象思维的敉平成为可能,还是思维揭示了词语的表意性差异?

是不是将语言的内在统一性与语言游戏的生成性和多样性对举更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4#
发表于 2007-8-4 13:21:02 |只看该作者
逃犯:
1,你说的对。我们看不认识的文字,蝌蚪文、篆文之类的,就会更明白地感觉到。

2,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8-11 11:51:01的发言:
"这里似乎暗藏了一个根本的看法:任何有意义的
说法,(这儿尤其指哲学上的说法),都只是
为了作某种区分......."这大概就是我发言中所说的,当定义的模糊性达到一个极点时,词就失去了其效用的原因.


感觉是不是一回事。
说句题外话,就凭这么一句,我就忍不住想猜你是理工科的,呵呵。
你这句的意思我不是很明白,对词的“定义”?谈“定义”可是要很小心啊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15#
发表于 2007-8-4 13:21:02 |只看该作者
答宇文公:确实,“过于模糊”的定义就不是“定义”了。所谓“模糊的定义”以后专门发个东西上来讨论。我的意思是,有的词,它的歧义性、模糊性是其效用丰富性的保证,比如“理性”、“自由”、“艺术”这些词,但并不是越模糊效用越丰富。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不能再凭借它作出区分了。其实,如你所说,和你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在我发完贴,继续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好看到“任何有意义的说法,(这儿尤其指哲学上的说法),都只是 为了作某种区分.......”这句话,就借来了。
另:我是学法律的,但有些不务正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16#
发表于 2007-8-4 13:21:02 |只看该作者
确实有这种麻烦,你想说明这点的时候,就得把另一点上的问题先放一边。尤其语言哲学,分析中使用的术语同时也是需要被反思考察的,有人区分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哲学可能与此有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17#
发表于 2007-8-4 13:21:02 |只看该作者
1\\如果我们不"确切"说明我们要作何种区分,那么".......都标示着某种东西"这个表达式就可以做很任意的解释,以维护"语言中的每个词都标示着某种东西"的正确性.比如,提出潜在对象\\抽象对象等等?
2\\如果不能据以区分词与类似词的对象,这种表达就没有意义.
3\\考察这种表达在日常语境中的基础,它在何种情况下有其实际作用.

哪种理解更靠谱,还是都不靠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3 10:50:3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8#
发表于 2007-8-4 13:21:02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8-12 10:36:41的发言:
答宇文公:确实,“过于模糊”的定义就不是“定义”了。所谓“模糊的定义”以后专门发个东西上来讨论。我的意思是,有的词,它的歧义性、模糊性是其效用丰富性的保证,比如“理性”、“自由”、“艺术”这些词,但并不是越模糊效用越丰富。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不能再凭借它作出区分了。其实,如你所说,和你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在我发完贴,继续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好看到“任何有意义的说法,(这儿尤其指哲学上的说法),都只是 为了作某种区分.......”这句话,就借来了。
另:我是学法律的,但有些不务正业~


你是说,模糊性和效用丰富性成正比,但效用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所谓效用了....线性只在一个区间内成立.......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一个概念,其使用规则(用法)越简略,就越不容易用错,而不是规则越丰富,因为用法是有所限定的那部分,这里似乎正好用得上你强调的区分:用法和使用。可以说使用丰富,但不可以说用法丰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3 13:39:35编辑过]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9#
发表于 2007-8-4 13:21:02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8-12 20:43:27的发言:
1\\如果我们不"确切"说明我们要作何种区分,那么".......都标示着某种东西"这个表达式就可以做很任意的解释,以维护"语言中的每个词都标示着某种东西"的正确性.比如,提出潜在对象\\抽象对象等等?
2\\如果不能据以区分词与类似词的对象,这种表达就没有意义.
3\\考察这种表达在日常语境中的基础,它在何种情况下有其实际作用.

哪种理解更靠谱,还是都不靠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3 10:50:30编辑过]


感觉很难找到好的说法。你的理解是针对第13节?
我总是感觉怎么说都错,不过我觉得这句话说得还行:
那些貌似真理的话并不能孤立地成为真理。

大家一起努力说吧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0#
发表于 2007-8-4 13:21:02 |只看该作者
回行为不端: 什么是“敉平表意性”?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30 19:0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