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七格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托邦

[复制链接]

24

主题

0

好友

322

积分

新手上路

绝地武士

Rank: 1

21#
发表于 2007-8-4 13:02:00 |只看该作者
即便在传统文学中,不喜欢某人,编个故事去骂他这样的文本,也是下品。
所以,以后的多媒体文本里,五马分尸这种根本就不能当做未来的文学。

争论的时候有一点必须辩析清楚:我悲观的不是新技术代替旧技术,也不是悲伤旧技术下的文学会没落,相反,我是看好在新的载体下的文学的;我悲观的,是我看得到却等不到那一天的到来。
所有的反驳如果以时间还早着呢为理由,这只是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但绝对不是一个道理上的根据。因为这不是神秘主义,而是科学主义,而科学主义恰恰是可实现预计的。
太空里,要是有一个巧克力做的冰淇淋月球,该多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丁 该用户已被删除
22#
发表于 2007-8-4 13:02:00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23#
发表于 2007-8-4 13:02:00 |只看该作者
[quote]以下是引用Zen在2003-10-13 10:39:44的发言:
王晨,我坚决不认同“多媒体文学”的成功会把纯文学送进火葬场。手段和工具的丰富会让我们的表述能力更强,在全新的平台上,也许可以谐振产生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文学新元素。
手段和工具的丰富一定会增加我们的表述能力吗?是否把视觉味觉触觉听觉等所有的感觉都表现为具体的,文学的内涵就充分地被表达了?而读者在这种表述面前就能如作者所料的进入他的意图中去吗? 当精神内涵以外化的方式被表达和被接受时,它还是它自己吗?
工具和手段真能老实地尽到它桥梁的作用而不会转移观者对纯文学的注意力吗?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好友

322

积分

新手上路

绝地武士

Rank: 1

24#
发表于 2007-8-4 13:02:14 |只看该作者
王晨,你的疑问又回到一个老问题上了:纯文学的精神内涵到底是不是一个实体?
我和zen都会认为它不是一个实体只是一个复合函数,所以当我将之用多媒体解析出来后,即便这个函数不再被独立表达出来了也没关系,因为那种独立地表达只是一种错觉,就像你错觉着认为洞穴外面有更真实的一切,但我们认为,如果洞穴里面的投影能够三维化多媒体化,那么,外面的真实是否存在就变得不重要,虽然你仍旧可以发狠着去研究它。但由于你缺乏转过身来的科学基础,所以你的研究永远无法得到实证。
但多媒体洞穴假相却能真实地逼近复制外界,这时,我们有什么权利为了追求一个绝对的真而放弃一个无限接近绝对真的仿真?
就像我们有什么资格说为了追求绝对的自由或民主就诋毁美国的自由或民主?
作为一种纯粹的思维游戏,我认为你当然有权继续寻找你所定义的精神内涵,但是,作为一种解释,我却无法接受这种没有可实现可能的进路,而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对宗教体验保持谨慎态度的原因。
太空里,要是有一个巧克力做的冰淇淋月球,该多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0

好友

415

积分

新手上路

我的头不闲

Rank: 1

25#
发表于 2007-8-4 13:02:14 |只看该作者
对楼上文字的一点疑义:

"这时,我们有什么权利为了追求一个绝对的真而放弃一个无限接近绝对真的仿真?
就像我们有什么资格说为了追求绝对的自由或民主就诋毁美国的自由或民主?"

首先我觉得权利和资格的说法似乎不提更好,或许有碍于理解.
其次美国的自由和民主是无限接近于绝对的自由和民主的?这个比喻感觉有点不切,从而使我对本体的句子有点疑问,无限接近于真的是否称之伪真更清楚,另外就是不明白什么是绝对的真了?
(越想越混乱,莽撞勿怪)

看王的那贴最后的深情劝慰很感动啊,不过我却不觉得三思会对这位前辈的焦虑(自身)有什么帮助,要知道悲观主义恰恰是深思熟虑的产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0

好友

18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6#
发表于 2007-8-4 13:02:14 |只看该作者
这几天都没空。见梆梆了。裘德洛也来广州了。我喝酒喝得晕晕乎。过些天再跟贴。请ZEN和七格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27#
发表于 2007-8-4 13:02:14 |只看该作者
在计算机软件领域,“独立意志”不独立,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证明,至于这个证明如何扩展到一般语言系统,我尚无把握。
1、假设意志为一独立变量ξ;
2、作为意志的体现,在软件系统中可以通过其结果来描述;
3、按照OO(面向对象)理论,意志控制的结果可以归结为各种事件的关系函数:
    F(E1(x11,x12,..x1m),E2(x21,x22,..x2m),...Ei(xi1,xi2,...xim),...En(xn1,xn2,...xnm))
    这个函数描述的是在各种触发条件下,各种可能的反应事件形式
    其中,函数Ei()为各种事件,而共有多少种事件函数不可测定。Xij为基本动作元变量,而对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动作元可以分解为一个有限的m元序列:{x1,x2,x3..xm}
    按照递归的迭代公理,函数F()可以变形为一个m元函数K:
    K(x1,x2,x3..xm)
    由函数K()我们可以通过有限的m个变量描述所有的意志表现;
    从整个分析过程,我们可以将假设的变量ξ略去,而不影响系统反馈机制,
故 可证:
    “意志”完全可以不作为一个独立变量来处理[QE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10-16 14:02:22编辑过]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0

好友

322

积分

新手上路

绝地武士

Rank: 1

28#
发表于 2007-8-4 13:02:14 |只看该作者
zen你这个说法还是有问题,而且等于预设了这么一种可能:作为意志的体现,在软件系统中可以通过其结果来描述的时候,作为意志本身,其内在的子函数结构并没有被你的关系函数F所表达出来,或者说,你没有证明这个子函数结构及其通过内涵手段得到的ξ不存在,你只是用外在的描述把这问题会省略了。
除非你把内涵函数用经验的方式给描述出来了,才能说明ξ可以省略。--这是哲学上的需要,不是工程上的需要。:-p
太空里,要是有一个巧克力做的冰淇淋月球,该多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29#
发表于 2007-8-4 13:02:14 |只看该作者
七格说的其实就是一种向日常语言系统扩展的尝试,你以为我没看出来你小子想用蒙塔古手段?:-p
不过,这样的做法不适合目前的软件理论框架,因为现在的软件理论是外延逻辑而不是内涵逻辑,你想想你做过的Delphi程序,所有的变量其实不都是外延真值函数嘛。
王惊叹说的,其实我在跟七格的对话里已经提到了,文字的非在场性起到的“留白”作用,是文学美学体现的重要途径,我也认为过于强势的作者意志,也许只会开罪读者们。
我所设想的新元素,不是在这个意义上。至于在什么意义上,我没想好,如果我急于说出“是在表现手法的意义上”,可能会把这个题目引入窄路。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30#
发表于 2007-8-4 13:02:14 |只看该作者
七格,我当然不会觉得它是一个实体,虽然西方哲学的贯常思维总是把独立于自身之外的一个东西作为实体来看,即使对上帝的确认也离不开他是否是实体的争论。我学的是西方哲学,但思维方式却是中国哲学式的,西方哲学提供给我的只是一种知识。我认为纯文学的精神更多是靠感悟和直觉来感受的,它是一种内在性的东西,而确定性和模仿的可信度是对外在的事物有效的。内在的体验与高超的技术性手段无关而且是相反的两个方向。你和ZEN都是理科出身,喜欢的分析哲学也是西方哲学精神的精髓,我和你们首先在纯文学精神的意义确定上就有了分歧,一个被定义成可以模仿和精确传播的外在性的存在,而另一个被定义成只能通过内在体悟能通达的内在性存在。分歧在这点上而不是在我是否对纯文学用理想主义的眼光来看。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3 20:1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