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陈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电影》

[复制链接]

167

主题

0

好友

3999

积分

业余侠客

暴雪骑士

Rank: 4

21#
发表于 2007-8-4 13:26:29 |只看该作者
1 就是令人ft的毛病。乱翻译片名,翻的匪夷所思
2 就说你觉得鸟这个片子一般,我觉得挺好的,萝卜青菜嘛。 前二者就是 鸟的迁徙 和 微观世界,原谅我的语文~~
3 这个这个这个,我能再想几天,再看几本书么?说来话好长,言多必失,将来喝酒的时候我向你细细的学习探讨呗。

stalker绝对值得一看。《喜马拉雅》是该制片人所谓天地人三部曲第三个,但是是个故事片,看的人很无语,我觉得是某种类型的法式无聊臆想型装逼。

阿莫多瓦确实一般,招年轻人喜欢。大卫·林奇,贾木许咱俩又落魄青菜了,我觉得《橡皮头》和《dead man》等等的都还很不错啊。
按理说三道四 艳阳天南海北 http://shiker.blogcn.com e caddi come corp morto ca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好友

689

积分

注册会员

大母叉霸王

Rank: 2

22#
发表于 2007-8-4 13:27:53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老人都不喜欢阿尔莫多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好友

689

积分

注册会员

大母叉霸王

Rank: 2

23#
发表于 2007-8-4 13:27:53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驴头狼在2005-4-15 15:48:55的发言:
最近看了个阿曼巴的深海,个人感觉此人的境界和成就,感觉直接继承绍拉的衣钵,会比阿莫多瓦厉害。


如果是全年那部《深海长眠》,请你再阐述一下,我觉得这个片子不哪样!?觉得此人综合素质甚低,只是朴实让人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4#
发表于 2007-8-4 13:27:54 |只看该作者

四月和五月

《两只老虎》(Deux Fréres)
让—雅克·阿诺[法国]2004



买的时候就把它当一个娱乐片买的,看的时候也没注意就是《情人》的导演。流畅顺滑的镜头也确实让人感到娱乐片的痕迹,但是不断细节处理的细腻让人发现导演自有不同于纯娱乐片导演的素质。以前好象记得,今天又确证了一下,《兵临城下》确实也出自他手。这就合情合理了。有共性。镜头都很顺滑,叙事很吻合读者接受心理,结构很稳重,细节非常讲究,几乎每一部都有令人难忘的细节,然后,也都共同地符合票房要求。在“‘艺术性’(暂且这么说吧)和票房双赢”的成就上,他是高手,超过吕克·贝松。




《都市浪人》(SLACKER)
RICHARD LINKLATER[美国]1991



人撞人。虽然不可轻易模仿,但在各个艺术领域也都属一类非常典型的手法,各领域也都有其代表作。我《中间》也是这个手法。说实话,作为电影,这种手法,开头1/5是让观众从摸不着头脑到逐渐熟悉这种手法,之后3/5完全是让观众忍受,而结尾将显得无比重要——重要得能够决定作品的价值的地步,正是在结尾上,《都市浪人》还是漏气了。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手法虽然很适合影像,但不如文字更体现出价值,因为文字更具备不可预知性,也更不容易让观众提前失去兴趣。




《杀手悲歌》(El Mariachi)
罗伯特·罗德里格斯[墨西哥]1992

好玩。这导演至少有两个非常强烈的特点:1、对“关系”敏感;2、手法简练,音节响亮。
结尾应该还能更好。对于把这电影定位在娱乐片这个目的而言,皆大欢喜的结尾肯定是符合观众接受需求的。但如果能换个脑筋重新处理一下结尾,很有可能使这种在整体上完全属于娱乐片的电影升级,露出更大的手笔。简单地说,它的问题就是过于完善。




《他人之子》(又译《儿子》)(le fils)
让—皮艾尔·达登内(Jean-Pierre Dardenne)/吕克·达登内(Luc Dardenne)[比利时/法国]2002



上品。现在最喜欢这样的电影。也是目前最能给我营养的作品。用“简单”、“朴素”来赞赏它不够,用“悉心体察真实”切中它的特点也不够。实际上,它就是最优秀的作品,它拥有最优秀作品的几乎全部品质:简单、朴素、真实、自然、安静、不夸张、不刻意、不扭曲、不荒诞,有爱但不是为了爱,有恨但不是为了恨,演员毫不夺目却无比耐看,情节微小但感受深重,有意义但不是为了象征,不象征却又象征广大(想多一点,甚至“木匠”、“儿子”都能与耶稣和宗教相连,尽管影片本身可以说毫无此意),最重要的,它使观众完全投入完全参与影片与导演共体察与演员同感受。它的结尾是多么漂亮,因为它几乎没有结尾,唰地一下就无声地没了影像,一片黑暗和随即的字幕顿时让你心境开阔眼目明亮。
今天上网查资料才发现,导演是兄弟俩,比利时人,1999年导的Rosetta(《露茜塔》)家里有,却一直没看。这两天看。




《姐妹情色》(又译《肥妹》)(FAT GIRL)
凯瑟琳·布蕾娅[法国]2000







如果《他人之子》是100分,《姐妹情色》能打90分。不仅过程追究真实,结尾也有点类似于《第29棵棕榈树》的结尾,完全出乎意料并具有暴力性的张力。不错。




《地狱解剖》(ANATOMY OF HELL)
凯瑟琳·布蕾娅[法国]2004


一边看一边不喜欢,同时,一边看,一边觉得和《罗曼司》像。晚上查了一下,吃了一惊,果真是一个导演,不,最吃惊的是,竟然《姐妹情色》也是她,对,还是个女导演导的。同一个导演导的东西,悬殊怎么能够这么大,而且《情色姐妹》有那种稳定的、其他作品不可能悬殊很大的素质(除了中间一两段音乐让人莫名其妙,预感导演的问题),这是最让我吃惊的地方。《姐妹情色》应该算得上优秀,并且,根本没有性别特征,而《罗曼司》和《地狱解剖》最让人不适的地方,就是有意无意地强调导演的性别特征。包括Baise Moi(《操我》),其实这些导演,如果有可能消弭自己的性别因素所带来的狭义的愤怒或其他特征,可能能使自己的电影世界更为冷静、协调,还有广阔。




《露茜塔》(Rosetta)
让—皮艾尔·达登内(Jean-Pierre Dardenne)/吕克·达登内(Luc Dardenne)[法国]1999



整体感觉和《他人之子》差不多并稍微逊色。相比之下,《他人之子》更应该得金棕榈奖而不单单是男主角奖,不过也无所谓了,奖项最多只是一个参考。《露茜塔》比《他人之子》更能引起人们的热心,应该有“关注底层”的成分,尽管毫无疑问这不是导演的主要意图。




《无可挽回》(《不可撤消》)(Irreversible)
Gaspar nor加斯帕·诺[法]2002



到2/3虽然仍有兴趣,但谈不上喜欢,但最后1/3使整个电影让我最终喜欢了。不过结尾仍旧一般,也没有差,可是我不盼望结尾往“空”上走,我倒盼望它停在实处,因为电影里脱轨的力量已经够了。
由于有最后1/3,前面2/3的镜头和结构的“实验”就真实地有了意义。




《定理》(TEOREMA)
帕索里尼[意大利]1968



迟迟没有看,是因为帕索里尼另外几部片子(《十日谈》、《一千零一夜》、《索多玛的120天》等)的粗糙、刻意、甚至僵硬让我一部接一部对他逐渐失去兴趣,看之前看封面上的内容简介时,我冀望于它题材的“正常性”,盼望这个在很多人那里被尊为大师的导演在处理一个正常题材时能给我一些震惊的感觉。结果还是很失望。除了生硬的观念驱使,几乎没有其他兴奋点。他的力量无疑就在“惊世骇俗”的“道德”或“禁忌”冲击,这样的冲击其实很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25#
发表于 2007-8-4 13:27:53 |只看该作者
《儿子》这个电影我好像没有。

对《地狱解剖》的评价非常赞同,指出了很多女性主义者常爱犯的毛病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0

好友

127

积分

新手上路

管理管理员

Rank: 1

26#
发表于 2007-8-4 13:27:54 |只看该作者
下次把电脑搬你家去烤些电影看如何?你给我推荐些,我喜欢看青春片,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0

好友

-143

积分

乞丐

27#
发表于 2007-8-4 13:27:54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驴头狼在2005-4-20 15:25:58的发言:


阿莫多瓦确实一般,招年轻人喜欢。


这话说得草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0

好友

13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8#
发表于 2007-8-4 13:27:54 |只看该作者
阿莫多瓦的确一般。我觉得他属于没什么想法的人,他天生的资质和本领又不够高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好友

689

积分

注册会员

大母叉霸王

Rank: 2

29#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骑老虎上天在2005-6-21 17:16:18的发言:
阿莫多瓦的确一般。我觉得他属于没什么想法的人,他天生的资质和本领又不够高强。


为什么要很多的想法?尽管那不是造成可以的必然,但也没必要一定要有很多的想法来体现他的资质和本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0

好友

689

积分

注册会员

大母叉霸王

Rank: 2

30#
发表于 2007-8-4 13:27:55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陈卫在2005-6-20 16:35:55的发言:

其实这些导演,如果有可能消弭自己的性别因素所带来的狭义的愤怒或其他特征,可能能使自己的电影世界更为冷静、协调,还有广阔。


我很喜欢这个。

我在想可能你不喜欢阿尔莫多瓦的原因除了他的西班牙风情还有这个吧。我也觉得好的电影应该是摈弃导演性别,种族,政治等因素。但我仍然喜欢某一些,像《地下》就有大政治,而《红》又有导演民族的坚韧,还有《29棵棕榈》尽管导演没有可以表现出性别的转变,但有涉猎了这个方面……面对这样的作品我又觉得为什么要摈弃,他没有放弃这些因素但仍然宽广深重~[em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8 11:0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