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吴学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看《三峡好人》

[复制链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21#
发表于 2007-8-4 13:42:16 |只看该作者
<p>从克拉考尔当年攻击:“情节是现实主义的天敌。”而柴伐帝尼也曾讨论过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惊人的事件和特殊的人物。再回头看贾樟柯的《世界》和《三峡好人》我们确实发现他变了,他也从电影里承认了。如好人里提到的“二千年的城市,两年就拆完了”。这是非常戏剧化的“抒情”。所以我认为这些飞行物,纪念塔是一种“戏剧化”的产物,而非超现实的理解。比如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川剧演员穿着三国人物的戏服却在安静地玩手机游戏。还有片尾韩三明看到孤独的“走索人”。这样的情节设置让我怀疑导演的身份是“抒情诗人”还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导演注重对现实的挖掘,但他也“塑造”和“安排”了事件本身之上“平凡的戏剧性”,这种揭露存在的未被注意到的“真实”反而可以引起观众的反应和共鸣。这可以算是一种初见端倪的“野心”。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总有一种对苦难的崇拜,导演也很巧妙地抓住变成“话语”资本的原始积累,但当“苦难”在荧幕上横行霸道,价值判断是否也应该打一个问号?</p><p>可能我们真得在听完片尾《林冲夜奔》里:“望家乡,去路遥...”后被情绪“放逐”了</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22#
发表于 2007-8-4 13:42:16 |只看该作者
<p>尚同学说的戏剧化产物,我在想,与文本脱节,而非献身式的自我消融其中来求得一种升华,也就是我前面所考虑的“被引入”,我觉得包括你说的戏服+手机,和走钢索的人,都是被引入,这种被引入,与电影产生了距离。贾的表达力不从心。</p><p>对苦难的崇拜,这句话好,导演把苦难苦难化,而绝非自然呈现,有嫌疑,但是还不能定断。如果一个人喜欢被虐待,你不得不拿起鞭子抽打他,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舒服——他把苦难树立起来,而不是将苦难作为一个存在。</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6 14:04:43编辑过]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3#
发表于 2007-8-4 13:42:16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边河</i>在2007-1-26 14:02:32的发言:</b><p>对苦难的崇拜,这句话好,导演把苦难苦难化,而绝非自然呈现,有嫌疑,但是还不能定断。如果一个人喜欢被虐待,你不得不拿起鞭子抽打他,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舒服——他把苦难树立起来,而不是将苦难作为一个存在。</p><br/></div><p>这句话我看懂了。说得好!</p>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24#
发表于 2007-8-4 13:42:16 |只看该作者
是啊,我忘了影像能消解“文本”上叙事的需要而产生一种“歧义”式的阅读。象穿着三国戏服的川剧演员已经脱离了舞台时空,通过手机游戏转嫁到现实世界,再通过游戏音乐(应该不是同期)的渲染从而产生一种“距离美”电影不是因为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而是由于电影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他才成了一种语言。这样解释行吗?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25#
发表于 2007-8-4 13:42:16 |只看该作者
说一小点,那个被周润发误导的小青年似乎不该出现在2006年的,1996年勉强,最好出现在1994年之前,2006年出现的更该是被周杰伦误导的:我的地盘听我的;Mzone人,喜欢什么,就选什么。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0

好友

604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Heilan Administrator's

26#
发表于 2007-8-4 13:42:16 |只看该作者
<p>哈 哈,这个有意思。所以小马哥只是贾的一个符号,一个贾(假)的pop元素。</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6 16:11:37编辑过]
姑娘你真好,刷牙吐泡泡, 我心像小鹿,你快来拴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27#
发表于 2007-8-4 13:42:16 |只看该作者
<p>我们看到了一个一晃而过的镜头里,拆迁废墟的墙壁上贴着周董的海报,但仅是略过。也许贾没在意,但我们在意了。</p>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1141

积分

论坛游民

无非5号

Rank: 3Rank: 3

28#
发表于 2007-8-4 13:42:18 |只看该作者
<p>《三峡好人》买了快2月了,到现在都没有看,没办法看,心态一直没摆好就完全不能看,看来还要等待一阵子吧。那个小青年是多大,如果是20岁以上了,我觉得不可能是被周杰伦影响的。我身边到现在还有热爱四大天王的家伙,影响这东西我觉得如果过了青春期就很少能发挥多大效应了。所以能真正被周杰伦影响的应该是现在还十几岁的小孩吧,出现在2006年的青年上也没有什么稀奇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9 0:02:47编辑过]
蒙上眼珠,就是梦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主题

0

好友

1141

积分

论坛游民

无非5号

Rank: 3Rank: 3

29#
发表于 2007-8-4 13:42:18 |只看该作者
<p>真是奇怪,那为什么要充满敬意呢,并且还是谦卑的?我是指难道在评论前就应让敬意先行?</p>
蒙上眼珠,就是梦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0

好友

258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30#
发表于 2007-8-4 13:42:18 |只看该作者
要说流行元素的运用,《站台》里最多,但我觉得不突兀,是因为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们的媒体于受众面的单一狭窄是被时代局限了的结果。但从90年代到现在,贾的流行元素明显与媒体多元下的事实脱节了,在不可信的程度上是贾导把地区差异上的封闭和落后“放任”并且“放大”到这些边河提到的POP元素里,当然贾想当然上的不纯粹,要不然电影里就又是邓丽君和四大天王而不会多了“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他认为现今天的荧幕上的“谎话”连翩破坏了电影的“记忆”功能,但是自己对于时代症候把握的错位不也是一个谎话吗?比如现在的孩子也不都是周董的“欲粉”,没准从他的电影里看到“超女”也不是没有可能?也许还要拉扯上一段周星星才能平衡。因为只有“对比”才能激发荒诞讽刺的“戏剧性”。
小红帽的头骨藏在我的自画像里。
嘘,我谁也不告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4 22:4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