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说到蝴蝶,忍不住又要上来多说几句。真是太喜欢这部片子了。它确实是含蓄唯美的。打动我的地方有两点。一个是它的时代背景。我们提到的这几部戏都是有背景的,想淡化也不行。蓝宇的背景就不说了。断背山,要是发生在现代社会,没了死亡的威胁,没了含蓄隐忍的心理氛围,估计就能拍成法斯宾德的干柴烈火了八,估计胫骨也就不会HIGH了。《蝴蝶》里头,真真对小蝶说“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这话说在香港民运失败时。她们两个对自由的追求贯穿了整个少年时代,一起参加运动,然后相爱,最后迫于亲人压力分开。小蝶离开真真,后者遭遇了生活和理想的双重覆灭,二十三岁遁入空门。完全可以体会真真的绝望,假如生活背叛了你,没关系,还有理想,而假如,连梦也不让你做了呢。</p><p>还有一点,看过《蝴蝶》的人应该记得,影片最后,小蝶去看望在澳门出家的真真,后者三十多岁,一脸出世的平静。临分别时小蝶泪留满面,而真真只是轻轻地把她脸颊上的眼泪弹去。此时远处收音机里唱起黄莺莺的《葬心》。阮玲玉当年和黎莉莉合作拍戏,演一对战火中的母女,女儿(黎莉莉饰)躺在母亲(阮玲玉饰)怀里将要死去。如何表现骨肉分离的悲痛?导演要黎莉莉轻轻地把母亲脸颊上的眼泪弹去。因为她是个乖女儿,临死也不愿让母亲伤心,要故作轻松。越是悲伤就越是要平静。“轻轻一弹”表现的恰恰是最大的悲恸。这个细节电影《阮玲玉》里有表现。《葬心》又是《阮玲玉》的主题曲。看得出来,《蝴蝶》的导演是借这桥段向阮玲玉致敬。而这个面对苦难举重若轻的处理手法正是最触动我的“点”。所以最后看伤看残,都是情理中的事,完全活该一点不值得同情。</p><p>…………好像我说得太多了………还是听胫骨说说断背山八…………</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1 14:58: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