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9
- 在线时间
- 7498 小时
- 威望
- 5195 点
- 金钱
- 161129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70
- 帖子
- 4791
- 精华
- 3
- 积分
- 19599
- UID
- 100
  
|
小路啊。。。有些学科,真是用理论、用逻辑、用实验、用推断无法为之证明或者反对的,中医(药)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中医(药)是一门“人”、是“经验”的学科,它很难标准化,我们经常看到用同样的方子治不同的病,用不同的方子治同样的病,都奏效。可即使是实施治疗方案的医生,要他来讲清楚“为什么”,也大多会讲得云里雾里,什么五行啦什么阴阳啦。。。搞得像半仙似的,很吓人。
但重要的是,有太多疑难杂症,太多奇怪的病灶,还恰恰被中医(药)给解决了。——我有时候觉得,那些中医理论,是讲给医生自己听的,他自己明白那是怎么回事就行了,要讲给外人听,会把人吓跑的,一如写作时有些很内部的原因。
我是坚决力挺中医(药)的。原因很简单,我自己尝到过中医(药)的好处——而在那之前曾经看中医(药)理论书的时候会很排斥。我也有朋友也是因为中医(药)给他家人带来好处,因此也力挺并且深入研究。
可以说,大部分赞同中医(药)的人,都有过亲身实证。所以小路啊,面对一个个有亲身实证的人,那些理论、那些推论、那些化验,是不是有些无力了呢?是不是有些有用的东西,恰恰是“化验、理论、推论”都达不到的死角呢?
但是,我们仍然都不能通过哪怕是亲身的现身说法来使没有过经历的人感受到中医(药)的“对”。我猜想,也许在别人身上,也是一样的感受。原因可能就是中医(药)缺乏一贯以来的逻辑推论机制,另外中医(药)当然也绝非百试百顺。
所以,中医(药)的事,基本上就是属于“不讲道理只讲事实”。用逻辑用化验用标准化来鉴定中医(药),那它必定一败涂地。方舟子也好,圆舟子也罢,用这种方式谈中医(药),是钻了中医(药)“无法叙说”的空子,顺便说一句,方舟子对中医(药)的态度,是“灭”而不是“谈”,无比决绝,这是跟别人很不一样的,所以他写的东西,名字不能替换成别人(除非别人也和他一样要“灭”。)
中医中有良医有庸医,但更多的是江湖骗子,可怕的是江湖骗子在现在是主流,有时候我很想问一句方舟子们,你们看到的“中医”,真的是“中医”吗?你确信不是江湖骗子?当然我可以负责任地说,那些江湖骗子,有很多是头戴“XX中医协会会长”头衔的。
中药中有良药有劣药,可怕的是,现在有些生产商,为了经济利益,都已经开始用化肥浇灌生地了——这算不算是中国特色呢?
我个人真的不觉得中医(药)有真相不真相之说,只有“有效无效”这种结果。许多反对中医(药)的人,通常都难以反对不了那些个在中医(药)身上有实证好处的事例——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许多力挺中医(药)的人,也通常都不能使中医(药)的论证过程显得丰满,因此有时候还会遭致误解。
那么,这样的“对立”,或许将继续存在下去。。。那么,也许个体与个体间的体验,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