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了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都是要死的人,讨论什么韩寒

[复制链接]

460

主题

9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暂无

Rank: 7Rank: 7Rank: 7

21#
发表于 2012-5-2 16:52:21 |只看该作者
段林 发表于 2012-5-2 14:40
高帅富才是最好的镜子

高帅富这面镜子完全能被韩寒这面镜子涵盖。。

点评

了凡  韩寒就是高帅富。同时有5个女朋友都是平常事,还没人发个信用卡。  发表于 2012-5-2 22:06
http://liuxi17.tumblr.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流浪汉

Rank: 7Rank: 7Rank: 7

22#
发表于 2012-5-2 17:38: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2-5-2 18:08 编辑
顾耀峰 发表于 2012-5-2 15:16
其实阿穗,我特别想确证一下,你(们)认为韩寒没有代笔的依据是不是因为:
1、至今为止还没出现“铁证” ...

补充一说:因为大家在说的都是主观判断,所以你的判断和我的判断不一样是很正常的,都说了是主观,肯定不可能人人相同;而我不同意你的判断,你也不同意我的判断,这才产生了讨论吧;我从来不认为这种讨论中某方必须说服对方,大家只要把自己的判断依据说清楚,然后挑出对方判断依据中不合理不可信的成分,说清理由,这样就行了,讨论过程会留下来,后人看了也能有参考和产生自己的判断;这种讨论别把最后的结论看得太重,因为韩寒那边没新情况的话,我们这里永远不会有结论,而讨论过程中大家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才是重要的,就让分歧留到最后好了;相反,如果哪方一心想消除分歧,过于心切,这就僭越了这场讨论本身的限定,很容易因焦急懊恼而产生误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23#
发表于 2012-5-2 18:36:45 |只看该作者
亢蒙 发表于 2012-5-2 12:37
凌丁老师您病了!

“因为《三重门》里写了很多初高中寄读生的经历,和韩父读初高中那个年代的情况显然不对应——事实上韩父比韩寒更不可能写出《三重门》”

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呢?我很奇怪。常识来说,成年人描写高中生甚至小学生的生活、或者仿写高中生的文章的可能性要比反过来要高啊。比如,三重门(废稿)里写 雨翔政治没考好是因为时政里考了“葛州坝”,而这是80年代初的时政——这种高中生写高中生活的时政考试却考的是十几年前时政的情况,可能性应该更低吧?

=====================================

你可以来诊诊,病在何处?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24#
发表于 2012-5-2 18:48:19 |只看该作者
asui1003 发表于 2012-5-2 14:49
如果现在有和质疑韩寒的一样多的人来质疑你的小说不是你写的,同样可以举出成千上万条“感觉”和“证据” ...


这里你对概率的理解是错误的,你举的那些事件不是独立事件,它们的叠加不能加强证据。你这样计算概率是犯了基本错误。

以抛硬币为例,每次抛的结果都是独立的,不依赖另一次的结果,这样可以概率连乘,100次均为正面的概率就极低了。

但是你刚才举的这个例子,只需要用“你喜欢写作”就能全部解释了,喜欢写作,所以二十人中只有他一个人中去写作,同样喜欢写作,所以更多数量的人中他选择去写作,这两个不是独立事件吧?所以再叠加也不能加强证据。你想一想啊。

点评

asui1003  你说得对,谢谢,我放弃那个例子。那个例子不关乎我的核心判断依据。  发表于 2012-5-2 19:12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主题

70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25#
发表于 2012-5-2 21:25:37 |只看该作者
阿穗是个实诚人,亮观点、亮自己的思维图,我觉得这是健康的讨论。因为,在这样的讨论氛围中,无论对错,都只是信息掌握量和对信息的采信能力、辨析能力上的区别,无关乎品格。

1、不对。我反复说了,既然没百分百确凿的证据出现,我们对此的客观态度就只能是“存疑”,而不是“他没代笔”的定论。而在客观态度以外,我们可以讨论各自主观的判断。所以我以身作则劝说大家以“我相信”来进行讨论。我们这里不是法庭,法庭只做客观判断,或者有时以主观的方式做客观判断;而我们这里是直接讨论各自的主观判断。否则你认为大家还能讨论什么?
——你说的没错,在没有确凿证据时,我们的客观态度只能是“存疑”而不是“他没代笔”的定论。事实也正如此,目前对韩寒的态度,我是坚定地认为“他有问题”,但不知道问题有多大。阿穗你应该认可我这个说法还是客观的吧?也正因为这里不是法庭,所以没有人给他定罪,没有人给他宣判。这就是黑蓝讨论和微博讨论的一个区别所在。你说到“主观判断”,我想,你应该不是把这个词定义为“所有经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吧?倘如此,那世上人类一切表达都是主观判断,那也就不存在法庭宣判了。事实上,主观判断也好,客观陈述也好,它一定有个衡量的准则,那就是以“已经呈现的事实”为准,以合乎逻辑的推论为法,同时寻找到支持逻辑链成立的站地住脚的证据。韩寒完全可以针对这两点展开他的自救——你看,到现在我还在为韩寒支招呢。
基于你这一条的表态,结合你自己说的第四点,你是不是也改把自己的观点修正为“韩寒存疑”,而不是此前你说到的“他没有代笔”呢?

2、现在质疑韩寒的有些可以做间接证据啊,而且,从来没有只因为举证不确凿就判举证人“构陷罪”的,除非其所举的证据本身就是捏造的。我不是法学专业,但这是常识吧。我当然不会那样认为。
——说得好!现在有些质疑可以成为间接证据。因此,一部分证据已经成立了,而且没有被解释得通,那么,韩寒以及挺他的人,还是要认可“韩寒存疑”这个基本事实的吧?我也再强调一次,因为现在还没有确凿的直接证据,所以并不是宣判,如果有了,那就是直接的定论,也就无须讨论了。

3、文学事件我不知道有没问题,我不了解韩寒获奖和出版方面的事情经过,我不讨论我不了解的内容。我只针对韩寒的作品本身,和通过韩寒的言论对他的了解,这些是我掌握的信息,据此谈自己如何判断他的作品有否代笔。
4、这个我已经表明过,就我读过的韩寒的几部作品和大量博文,确实很像是一个人写的,这是根据我写作者的能力做的判断,当然客观上说不会百分百准确,大家相不相信我的判断随便。但他后期的小说我没读过,我不置评。
——这两点,我在开头已经说到了,这个事件我们之间的讨论是个信息掌握和对信息的采信、辨析能力的差异。既然你对他文学活动不了解、也不参与讨论,那当然也就不能说“他一定没问题”。

5、我起码还在豆瓣上写过文章挖苦过韩寒,这里很多人读过,但我从来没对方舟子有过微辞,我不知道别人的情况,在我这儿绝对不会因为对一个人的喜恶而影响对事情的判断。就事论事,而不是因人废事。当然,大家相不相信我随便。
——这一点,我起初提及对方舟子的看法,是因为有人(未必是你)已经多次提到因为方自己有问题,因此他的质疑也就不那么干净。事实上,我对方在其他事情上的微词颇大,但并不表示他在质疑韩寒事件中就必须为其他事情买单。更何况,倒韩倒成现在这种局面,更多的力量是来自于众多群众提炼出来的那些证据,而这些证据又经过韩粉们的反扑不倒。但我觉得你这样的表态,至少在我们之间的讨论就少掉一个潜在的障碍了,以后也可不用再提方舟子本人的一二三四。

在黑蓝对韩事件的讨论,我自己力图始终控制在就事论事(当然,我在黑蓝之外也从未落笔谈过韩寒事件,也从未将在黑蓝的讨论扩散到其他地方比如微博,是因为我还是想保持在黑蓝讨论韩寒的纯粹性和理性)。有一点你必须承认吧:即便你自己根据自己的经验相信他一部分作品没有代笔,但始终无法颠仆掉那些证据的成立,因而“韩寒存疑”其实就是你潜在的态度。

对韩寒事件的讨论,至少在你我之间,我更愿意看到彼此在获得信息、掌握常识、以及梳理自身逻辑判断能力方面的碰撞,这种讨论,也许是大有稗益的。
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我们可以越过这个具体事件,而进入到其衍生意义的讨论中。但这,必须以具体事件的讨论为基石,夯实了房基之后,衍生意义的思维碰撞才更健康和价值最大化。
未到六十已古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冷场小王子无限连击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26#
发表于 2012-5-2 21:27:18 此条消息来源于黑蓝手机报 |只看该作者
凌丁 发表于 2012-5-2 18:36  “因为《三重门》里写了很多初高中寄读生的经历,和韩父读初高中那个年代的情况显然不对应——事实上韩父 ...

您呀,对葛洲坝的问题就体现出来啦,您把小说当成纪录片啦

点评

asui1003  不是年纪问题,而是韩父没读过90年代的补习班,没参加过90年代的中考,没读过90年代的寄宿高中,没以平辈身份和90年代的中学生打过交道并观察他们,他都没这些经历,如何在小说里处理这些材料?是想当然地瞎编?  发表于 2012-5-2 23:41
凌丁  这是一个例子,回asui的,是在比较 中年过来人写出少年经验和少年人写出中年过来人经验,这两种可能性哪个更高时举的例子。不是病。  发表于 2012-5-2 23:23
http://blog.sina.com.cn/rockdaxing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0

好友

1195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7#
发表于 2012-5-2 22:41:25 |只看该作者
没读过他的书。之前关注一些事件时候浏览过他的博客:火灾时候他路过,手表也带过,“Leslie”叫的很肉麻,“让子弹再飞一会”也很别扭,看到公车,地铁的凡客的广告感觉很做作,当然人活着是需要花钱的,可他的长相还没有我家门口衣服店里整天打游戏的男店主好看,只是那男的没有他高,比例还是不错的。既然都做父亲了为什么不多点时间陪陪女儿呢?我是这样想的,算是在讨论韩寒吗?

点评

凌丁  算的。咱这儿不是法庭。畅所欲言。  发表于 2012-5-2 23: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8#
发表于 2012-5-2 23:09:49 |只看该作者
胡安焉,我只对你再说一次,我说你说的一点没错。你丧失了冷静和理智,真该和那些考据癖们学习学习,踏踏实实做点功课再说话。我的原话就在论坛里,找出来一点不困难:“另一方面,那些有头脑的人对韩寒恬不知耻的吹捧,也让我对这个社会的判断有误。我退学这样的决定,虽然是很个人化的决定,但也不能不说和这种所营造的虚假的社会知识有关。”我这句话里一点也没说我退学有韩寒什么责任。你再三说别人都没读过韩寒的原作,别人说读过,你就说别人都没好好读过。我觉得真正该潜下心来认真阅读的人是你,真是一点没错。
我对于韩寒的批评,不仅仅在于韩寒的所作所为,也在于他身上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在这里,我觉得我也很有必要再解释一下我的发言。因为在中国,绝大部分人对NGO是缺乏了解的,我却以为有些知识是常识,没有做到充足的解读。
为什么我在批评韩寒(亦或可以说是批评韩寒的社会价值)时,要提到NGO或者体制外力量,而不是文学。因为在文学上,稍微有点阅读能力的人都知道韩寒写的不怎么样,确实不值得浪费更多的严肃批评。这个社会对韩寒最大的误读不在于他是文学上的天才少年,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那是商业炒作。但是很多掌握社会舆论的人在吹捧韩寒的社会公民价值,认为对这样的一个人要爱护,这一点颇能糊弄人。(我停一会继续写)
果子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0

好友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9#
发表于 2012-5-2 23:34:19 |只看该作者
要睡了。等有空再来回吧。明儿还得上半呢。
果子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30#
发表于 2012-5-2 23:36:46 |只看该作者
亢蒙 发表于 2012-5-2 21:27
您呀,对葛洲坝的问题就体现出来啦,您把小说当成纪录片啦


另外,小说是虚构的,我赞同。但虚构的文字也会留下时代等真实信息的记录。
韩寒说:吴承恩去过西天吗?(西游记不是也写出了吗?)
但正是因为吴承恩没有去过西天,所以西游记里的西天才有东土的建筑风格。如果西游记里的西天像真正去过西天的丘处机所描述的那样,那么吴承恩很可能有代笔哦。这就是虚构文字留下的真实信息。(参见一刺的一篇文章)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