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蝼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降灵会

[复制链接]

85

主题

0

好友

169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1#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从以上各家专著的主要论点和内容,可知在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诸子百家”中的若干医家、房中家、道家、神仙家、阴阳家等及其相关的著作已为中医性学奠定了较扎实的基础。

    三、鼎盛于秦汉隋唐

    (一)秦汉时期:秦始皇虽统一六国,励精图治,惜在位时间短,如昙花一现,即为大汉嬗递,故此时期中医性学的发展以汉为主。根据《史记》、《武威医简》、《伤寒杂病论》、《玉房秘诀》、《抱朴子》等书记述,西汉时的性学在继承先秦有关房中术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明显的充实和阐扬。如:

    1.《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有西汉初期名医淳于意曾谈及其师承阳庆之业时,所获的传书中即有《接阴阳禁书》之类,表明秦汉时已不乏性养生和性禁忌的专著。

    2.《武威医简》:从现代甘肃武威发掘的此书中明显记录有性功能障碍及性器疾患各七种,如“一曰阴寒;二曰阴痿;三曰阴衰;四曰囊下湿而痒、黄汁出、常痛;五曰小便有余;六曰茎中痛如淋状;七曰精自出,空居独怒。”在前阴病方面,如所述阴寒、阴痿、苦衰、精失、精少、阴囊湿痒等。这些相当于现代所诊的阳痿、阳强、滑精、淋病、阴囊湿疹、精液异常、性功能衰退等病的描述,多是观察入微和颇有见地的。

    3.《伤寒杂病论》:为汉代张仲景所著,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除主论伤寒与杂病的辨证论治体系外,对性疾患也有不少真知灼见。如《金匮要略》对遗精、滑精、不育症、梦交等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较明确的理、法、方、药。并提出了“房事勿令竭乏”的性养生原则。还较系统地阐述了狐惑病的前阴溃疡、目赤、咽炎等特征,首立白塞氏病的诊断要点。

    4.《白虎通》:由东汉班固整理成书的《白虎通》虽主要讨论经学,但对与性有关的某些事物也颇多记述。如云:“父所以不自教子何?为谍渎也。又授之道当极说阴阳夫妇变化之事,不可不父子相教也。”其中谈到的“极说阴阳夫妇变化之事”,就是要竭力宣讲男女夫妇间的性知识。这一方面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士大夫贵族阶层已盛行性知识的宣传(即性教育);另方面,也旁证当时的房中术(古代中国性学)已较为普遍。

    5.《玄女经》、《素女经》、《玉房秘诀》等书:由于秦汉统治者醉心于神仙术,企图长生不老,如后汉曹操带头习修房中术,“亦得其验”(见《后汉书.方术列传》),争相仿效,足证此时房中术已广泛盛行。据初步考证,《玄女经》、《素女经》、《玉房秘诀》、《抱朴子》(晋代葛洪著)等房中专著,多是此时期前后的代表作。另,东汉顺帝时,张三丰首创道教,其本人也是房中家,因而将道教与房中术结合,充实了性养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故有“其治病事,皆取玄素”之说(见《房中列传.张道陵》)。这几本书虽失传,但在后代有关辑录中(如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卷二八.房内篇》)较多地摘录了《玄女经》、《素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抱朴子》、《大清经》、《养生要集》、《产经》等古代性学专著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这几本书大致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1)竭力提倡男女性事的谐和协调,使能达到“神和意感”的境界。认为如夫妇性生活长期不和谐,则“非直损于男子,亦乃害于女人”。

    (2)性生活宜有节制,不可频繁放纵。时间或条件不适宜而强行性交,有害双方身心健康,故主张做好“七损八益”。不然,则非唯不利于优生,亦更难却病延年。

    (3)故意压抑性欲情事,也常有碍健康。如夫妇刻意禁抑不行房事,则多易引起气血闭塞和壅滞的病痛,身心受到压抑和闭滞,致生病多而减寿。

    (4)许多性疾患,尤以某些性功能障碍,如男子百闭(不射精或逆行射精)、阳痿、早泄;女子月经失调、阴冷、性欲低下等,可通过某些简易的气功导引,或改变性交姿势或体位予以治疗,多可获效验。

    (5)对一些性疾患着重于防治结合,寓防于治,寓治于防,使与气功、药物结合运用,多可获壮阳补养、却病延年之效。所载若干性养生和性医学的诊治措施,迄今仍具有指导临床和摄生的积极作用。

    总之,秦汉,尤以两汉时代,我国包括房中术在内的性学在社会上曾大力推行,上下求索,故此一时期应是中医性学显著发展鼎盛的黄金岁月。

    (二)隋唐时期:本时期因隋代历时不长,故中医性学发展多突出在大唐年代。

    然据《隋书.经籍志》所录,有古代房中著作十一部,计有三四卷,辑录了《彭祖养生经》、《素女秘道经》、《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彭祖养性》、《郯孚说阴阳经》、《徐太山房内秘要》、《新撰玉房秘诀》、《序房内秘书》等。此外,涉及“性”的著作还有《养生注》、《养生术》、《养生经》、《养生传》、《帝王养生要方》、《养生要术》等,惜多失传。不过,此时期对性学有贡献的中医药著作,如《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千金要方》等书,都在秦汉性学思想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引人注目的新发展。如

    1.《诸病源候论》:(1)对病种有新的认识:如性功能障碍、男性不育、精液异常、前阴病证和某些男子杂病等。并对若干病证的具体性质和分类,有新的探索。(2)提高了对某些性疾患病因、病机的认识:如该书“伤寒梦泄精候”中指出“热邪乘于肾,则肾气虚,肾气虚则梦交通。肾藏精,今肾虚不能制于精,故因梦而泄。”象这类的新认识,书中较多见。

    2.《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1)病种有增加,如茎中病、尿精、精血出、阴痛、阴冷、少精、失精、阴痿、阴缩、阴下湿痒生疮、阴肿、核疡、阴卵大、卵偏、阴卒肿、阴囊肿痒、囊肿、核肿、疝等。(2)病种分类较细:如《千金翼方》将阴囊病分为阴下生疮、阴囊肿痔、水、阴肿核痈等;将卵分为卵、肠、水、气等。类似的病种分类,迄今多仍沿用。(3)治疗方法增多并富于创造性:如《千金要方》记有治癃闭,用葱管导尿简便易行,为世界首创。该书还载有治遗精方14种,治少精、失精、阴下湿痒生疮、阴痿证凡19种。《外台秘要》中所记治诸淋方35种,虚劳梦泄方10种,虚劳失精方5种。这些都体现了唐时对性疾患认识的加深和有关治疗方药的显著成就。

    四、阻滞于宋元时代:

    中医性学的发生和发展,经由远古的始源、先秦的奠基至汉唐的鼎盛,其史迹有如马鞍的第一个波峰渐致突起,继之由于宋元的阻滞,接着是明清近代的徘徊和新中国诞生后的振兴蓬勃,这个由波折、降支、低谷至再呈高峰的波折历程甚似一条马鞍形轨道。宋代就处于第一个鞍峰后的降支阶段。两宋时期由于程颐、朱熹理学的盛行,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故古代性学发展至此顿遭压抑和排斥,因而跌宕回落。自《五代史》、《宋史》以下,史志中几乎很难看到宋代的房中著作。根据当时历史背景,可能主要与当时医家囿于理学限制,对性学不敢再如以往那样公开探究和总结;一些修史者和藏书家,也因理学思想束缚而不敢辑录收列或珍藏房中著作有关。虽然如此,有的或转向于内科、男科、妇产科病的诊治以避免“越雷池半步”之嫌。尤值得指出的是,宋时(公元10世纪早期)日人留学者丹波康赖于《医心方》中辑录宋前有关房中术内容,并胪列为至理、养阳、养阴、和志、临御、五常、五征、五欲、十动、四至、九气、九法、三法、九状、六势、八益、七损、还精、施泄、治伤、求子、好女、恶女、禁忌、断鬼交、用药石、玉茎小、玉门大、少女痛、长妇伤等三十个专题加以引用和论述,实为我国古代,尤其是宋前性学各方面学术思想的集成,为不可多得的中国古代性学经典兰本。

    金元承宋之后,一方面既受理学思想束缚,在民间对性学仍不敢越,故可云毫无新意;另方面却由于帝王酷好淫佚,尤如元顺帝荒于声色,臣士竞相邀宠和效法。据《元史纪事本末》记载“西天僧,以运气术媚帝,帝习为之,号演揲儿法。演揲儿,华言大喜乐也。”实际上,所谓演揲,即追求淫荡的房中术,此一流派与我国正统房中术以保健养生、防病优生为主旨者背道而驰,从而促使人们对传统房中术的误解和歧视,因之极大地阻滞了正统房中术的健康发展,其滥觞余毒迄今未绝。

    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宋元时期的性学学术虽因前述原因受到压抑或误导,但有识之士在探索养生原则和某些病证诊治方药的同时,也多少给性养生和性疾患诊治带来一定的有利的影响。在临证性医学方面,刘完素主张“六气皆从火化”,朱丹溪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都直接或间接对男女性疾病的诊治有参考和促进作用。在性养生方面,可能针对当时上层贵族的淫欲无度,名医朱丹溪在其《格致余论.色欲箴》中强调色欲清静,并在“房中补益”篇中对单纯房事的补益作用持明显的猜疑论点。在李鹏飞所辑录历代有关养生文献的《三元延寿参赞》中明朗地提出房事养生的主张,并醒目地作出了“欲不可
早、欲不可纵、欲不可强、欲不可避”等告诫和论述;此外,还对“嗣育有方”和“妊娠禁忌”进行了总结和充实。无疑地,这些都抵制了元代纵欲的时尚,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于某些方面对性学的进步不无推动作用。

    五、徘徊于明清近代

    在明初至清亡的五百多年间,由于宋代程朱理学的抬头和此时王阳明所倡心学“破心中之贼”禁锢性欲思想的影响,加之当时帝王统治者宣扬的是仁义道德,奉行的却多男淫女娼,承元代演揲之风纵欲无度。在这两个亟端矛盾倾扎的环境下,复加西学东渐,故使中医性学的发展处于徘徊阶段。其特点错综复杂地表现于在中下层社会大肆宣扬去情欲、远声色、三从四德、失节事大等理学、心学余毒,桎梏性学的应有发展;而在上层统治集团则荒淫恋色、纵欲无穷,导致不健康房中术的泛滥。在这两大特色的影响下,包括晚明时统治层的纵欲荒淫、社会风气的奢侈淫逸,进步思潮的摇旗呐喊三相扭结融合,致当时性文学(如言情、色情小说、青宫画册等)象《金瓶梅》、《肉蒲团》、《红楼梦》、《西厢记》等有的作为名著流传,有的视为禁书幽闭。总的说来,包括房中术在内的古代性学,此时更为社会所误解而被视为诲淫邪说遭到歧视和排斥。

    但明清时,由于学术思想活跃,祖国医学在前人开拓的基础上得到了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发展,这对性学也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动和发展。

    (一)明代:其代表作如:

    1.《景岳全书》:张景岳所著《妇人规》中,在“十机”篇内较系统地指出,夫妇合机的迟速、畏机的强弱、会机的远近、生机的盈虚、气机的劳逸、情机的怀抱、病机的二火、阁辟动机的成败、时机的童稚、失机的暗产等因素常影响房事的和谐、孕育的成败。《基祉》篇还重点论述了择偶与优生学的关系,但其标准只限于女方,却无对男方的要求。在对性生活的禁忌上。专题讲述了夫妇交合的时忌、场所、影响优生的饮食和妊娠须寡欲等方面的问题,虽不无某些类比臆测之词,但也不乏真知灼见之处。尤可一提的是对性治疗的贡献,他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对男女不孕育的防治,作了较深入的发挥,指出女子调经种子,主在补阴(包括补命门气血和心脾之阴源);治男子不育主在治精,凡能影响精液的充盛或射泄的疾病(如精滑、精清、精冷、阳痿、梦遗、淋病、亡阴、阳强、阴病、阳衰、阴虚阳极等)都可导致不育。并提出许多治疗方
药,对梦交、交接出血痛等病的治疗亦有独特见解。

    2.《养生四要》:万全著此书,从优生学和养生防病学方面论证了早婚之害,未成年男女婚配,过早耗伤阴液阴津,不仅影响发育成长,且易早衰夭折等问题;对房中采补和还精补脑之说表示怀疑;痛陈纵欲之害,确认房事有节是延龄广嗣的要则。

    3.《梅疮秘录》:由明代陈司成所撰的世界上第一部梅毒专著,明确指出,梅毒系通过两性不洁性交为主要传染途径。认为梅毒不仅可直接遗传传染,且能隔代相传。在治疗上,首先运用了汞、砷制剂,如生砒、轻粉、朱砂、水银、生生乳(砒制剂)等,开创了对梅毒治疗史中最早使用砷、汞制剂的先河。此外,明代医家陈实功著《外科正宗》,在“杨梅疮论”一篇中,对梅毒的病损、证候、诊断、治法、主方等都有较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4.其它:如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特别指出了老人纵欲的危害性。赵献可的《寡欲论》告诫老年人要“急远房帏,绝嗜欲”以免房劳伤肾,损折寿命。袁黄在《摄生三要》中,把聚精列为摄生三要之首,主张“养生者务实其精”,并提出“实精之要,莫如经年独宿”,“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较具体而全面地论述了固精的方法和措施。此外,一些性与养生,性与优生和性治疗经验反映在综合医著或一般养生书中的,还有《医方类聚》、《广嗣经要》、《古今医统大全》、《遵生八笺》、《勿药元诠》和《养病庸言》等。

    (二)清代:其主要性学代表作有

    1.《青囊秘诀》:清初名医傅青主著,其中对梅毒的有关诊治更为详尽,录有他自拟的方药不少于12种:有补虚泄毒的,有内消火毒的,补中有泄的,专治鼻毒的等方,且多有一定效验。他所撰的《傅青主男科》计25门,226篇,论述男科杂病,辨证重视脏腑,颇具一家之言。

    2.《双梅景暗丛书》:清末进士长沙叶德辉辑录,书中刊有《医心方》所出的《玉房秘诀》、《玉房指要》、《素女经》、《素女方》、《洞玄子》及唐代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等失文,对古代房中术有其相应的整理和发掘之功。

    3.其它:如程仲龄的《医学心悟》,在“小便不通”篇中对淋证与癃闭、梦遗与滑精的鉴别;李中梓《医案必读》对赤白浊的区分;《外科证治全生集》对子痛与囊痛的辨别诊断;《临证指南医案》对精浊的病因证治论述;叶天士所倡温养八脉,调理奇经的治法、对精室和前阴病证治疗的指导意义等都具有相应的临床价值和一定特色。

    六、发扬于新建中国

    由清末至民国,因宋元明清的理学、心学遗毒阴魂未散,致富于我国传统特色的性学进展仍处于低潮,尚未发现有关专科方面的新作。仅唐容川的《血证论.男女异同》中,从气血水精的相互转化关系论述了两性的差异;在淋浊、遗精等病目中提出了男精的生成及与气、血、水间的关系。

    新中国诞生后,由于党的中医政策的制定和贯彻,中医各科学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有关“性”的专科门诊、专科医院和专业会议相继创建和召开;有关“性”的著述,也不断出版发行。据不完全统计,自吴阶平主编的《性医学》出版前后,从1956~1995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性学专著已远超过百本大关,其中涉及中医性学的有《中医性医学》、《中医男科学》、《中医性诊治学》、《古代中医性学揭秘》、《中国传统性治疗学》、《房室养生学》、《男科证治指南》等,从病、因、证、治、临床与实验,理论与医案相结合等方面,对中医性学有了不少新的探索和发展。如1989年作为第一批《中医现代研究丛书》出版的《中医性医学》初步总结了我国古代性学的有关成就,并为房中术正名以利继续开拓前进。书中内容较广泛地涉及到具有我国特色的性解剖学、性生理学、性教育学、性心理学、性病理学、性临床学、性养生学、性发育学和性优生学、性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提示其已具备形成一门独立的新学科的扎实基础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述富于中国特色的性卫生保健理论和措施,很多仍可供现代性学(包括性医学和性保健学)的借鉴和相互促进。

    继1994年中国性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后,全国许多省市也先后成立了地区级性学会,国内、国际的性学或其分支的学术会议及有关的专刊和专著如雨后春笋,蔚为壮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需要,由于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性学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及开拓,我们深信此一既古老又新颖的性学科学必更将蒸蒸日上,前程似锦。(湖南省中医研究院   王明辉)
? ???????? \\\\  /????\\\\?? /?????? /???  / \\\\???╬╬╬╬╬╬╬╬╬╬╬╬╬╬╬╬╬╬╬╬╬╬╬╬http://www.douban.com/people/louzh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丁 该用户已被删除
52#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丁 该用户已被删除
53#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54#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的确是好帖。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0

好友

169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5#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蝼冢开始治“病”了哈~(玩的,不当真)。我看了以上回答,有些较仔细的,可以摸清脉络的,作适当的回答~。以下是最经常出现的,存在于人们意识当中的现象,不定是病,也就是说不一定影响你的生活,但有人把它当病来研究。我自己是患者之一~。在我的调查当中有很多这方面的人。请自己注意~练过气功的尤其注意:



首先归纳的一种:人格解体症患者(我自己是~)


顾名思义,人格解体症患者的人格有一种分裂感,他对自身及周围事物的感知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患者感到自己脱离了正常的意识,似乎变成了飘浮的对自身的独立观察者。值得注意的是,患者此刻意识还是清楚的,并未真正的分裂。这就有别于精神病中的分裂现象了。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 Ⅲ )对人格解体神经症是这样定义的:“此症主要表现为对自我、身体或环境的疏远感与非现实感。如果这种症状偶尔出现,或是随其他心理障碍一起出现,那就不能随便诊断为人格解体神经症。

  一、人格解体神经症的特征      

  大多数人格解体神经症患者是突然患上人格解体神经症的,发病年龄大多在15至30岁之间,一半以上的病人会将表现出慢性症状。有趣的是,在诸多宗教神秘体验中人格解体症状还被视为一种高境界的标志,气功的高级状态也颇具人格解体的特征。达茄斯与毛蒂在他们的经典论文中总结了人格解体神经症的显著特点:      

  我们考察常人在平常生活环境中的行为:他接受外界刺激信息,合理编排他的记忆,回忆所记的内容,组织,各种观点,进行推理、判断,执行各类行动。这些过程有苦有甜,可常人对这一切非常明了、充实。假设一个人经历同样的状态,但不能觉知这些状态是否与自已有关,他将感到:“他的生命似乎由另一个人在表演。”他同样可以有视、听、嗅、触、味等多种感党,但这些感觉似乎与自己无关。他同样能够回忆过去,但回忆的内容却奇怪而陌生,没有一丝熟悉感。他还能进行思考、行动以及感受各种情绪,但他会感到这不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尽管他的生活依旧如常,可与生活有关的所有事物都似乎被改变了,他不再知道自己,他会对自己还活着感到惊奇,他生活在他的经验之外。     

  这一段关于人格解体神经症的描述是十分精到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此症,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1.对现实知觉的改变   

  对现实知觉的改变是人格解体神经症的中心症状,主要是对身体的自我及心理的自我,还有周围的世界的知觉发生了变化。     

  让内的一位病人报告了他对周围世界的陌生感,他说:“事物变得与往常不一样,甚至连我房内的装饰,我也感到陌生起来。我似乎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东西。走到街上,街道也变得陌生了,我觉得自己似乎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忽然,周围的一切变得古怪起来,现实似乎被扭曲了。”     

  这种扭曲有时表现为周围事物变大、变小,有时则表现为摇晃,犹如晕船时的感觉。患者在此过程中会体验到焦虑感与茫然感。

  2.人格解体的焦虑感   

  如果一个人忽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就像成了天外来客,必然会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以及疑虑感。由于对现实的知觉发生了改变,人格解体神经症患者对他周围的世界产生了陌生感,所以大多数患者除了对症状的直接焦虑外,还会产生对病症急性发作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伴随着严重的焦虑情绪。种种的焦虑感导致患者采取多种自救措施,有些患者到处求医,有些患者干些粗野的事,想以此带来的剧烈的身体感觉来打破人格解体的牢笼。克利夏伯的一个病人说:     

  我似乎是在做梦,这种做梦的感觉令我十分恐惧。我要用手几百次地抚摸周围的物体,以征明自己并未与熟悉的事物分离。我还大声向自己呼喊,要把自己从梦中喊醒,可我越是努力,事情就越糟。我甚至觉得连自己的呼喊声也变得陌生了,抚摸周围事物对我毫无助益。

  3.保护性洞见   

  人格解体表面上令人十分震惊,但患者不论是否是在发病期,他都能保持对自我意识状态的洞见,即患者始终有知力,不像精神病患者那样拒绝承认自己有病。患者在与医生的交谈之中,思路是清晰的,尽管患者有上述的严重焦虑感;但这些感觉也没有引起情绪与思维上的障碍。

  二、人格解体神经症的病因分析

  1.生理学理论分析   

  早期的研究者大多喜欢生理学的解释。克利夏伯认为患者有一种“神经病素质”(Neuropathlic  Diathesis),而病症发作是起因于神经中枢的功能性局部缺血。让内的观点更直截了当,他认为一个人要维持人格的完整,需要一种充足的神经能量,如果这种能量被消耗在别处,则会使人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出现变异,从而导致人格解体。近来的研究比较注重药理学与神经生理学方面,以及容易致病的情境因素。潘菲尔德与拉斯莫森证实,对大脑额哺叶皮质的电刺激可导致人格解体症状。此外,特殊药物的摄入以及感觉剥夺情境皆可导致人格解体症状。

  2.心理学理论分析   

  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人格解体的中心症状——疏远体验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患者通过对外界及自身的疏远,达到了逃避由外界及自身激起的焦虑的目的。弗洛伊德说,做梦者发现自己刚才所做的恶梦是一场虚惊时,心中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舒畅感。弗洛伊德解释他的一次人格解体经验时认为,这是对内心深处与父亲作对的念头的心理防御反应。     

  其他的一些分析学家认为人格解体是由力比多(性冲动)的变化引起的。那伯格(Nunberg)指出,当一个人突然遭受一项重大损失时,力比多便由原先的客体撤回到自我中去。斯基尔德则认为,力比多同时撤离了客体与自身,转入到潜意识中去了,而这种力比多增强了潜意识的观淫动机(Voyeur  istic  drives),表现出来的特征便是一种新的观察目光。   

  较近的研究已把注意力转到自我认同障碍上来了。加可   布森(Jacobsm)认为,当个体的自我否认由潜意识中的原始本能冲动渲染自我形象时,个体便容易患人格解体症。最近,大多数学者都持这样的观点,即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御方法,与自我否定相关联,当通常的压抑机制失效的时候,人格解体便可用作控制无法接受与容忍的冲动的应急措施。

  三.治疗方法

  1.顺其自然法     

  有趣的是在气功修炼中也会出现人格解体现象。气功修炼者会感受到各种稀奇古怪的感觉,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种世界似乎是一种非实体的存在。有些人练到这种境界后会感到惊慌失措,结果导致“走火入魔”。对付这种现象,气功中的应对技巧便是顺其自然。有一位气功师曾对我叙述他的练功经验。     

  一天傍晚,我独自一人打坐,忽然我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的身体在膨胀,无限地膨胀。我感到自已的身体充斥天地之间。突然我的身体开始变小,小到只有针尖那么大。这种针尖大的感觉令人十分恐惧,但我没有失去自我意识。我只是抱着顺其自然的宗旨。很快我感到自己的形体消融了,我与周围的世界合一了,我感到从来有过的快活与舒畅。     

  根据前面的病因分析,我们知道人格解体症的出现是个体的一种应急性防御措施。只要顺其自然,见怪不怪,个体内部很快会进行自我调节就能消除该症状。如果你一遇到人格解体症状出现便手忙脚乱,百般焦虑,这自然会加重症状。出现人格解体现象后,患者除了施行顺其自然这一原则性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如放松法、呼吸控制法和意念法。     

  当患者在人格解体状态下出现焦虑情绪时,可以采用放松法进行调节。放松的方法有很多种。呼吸控制是与放松法相关联的一种呼吸训练,通常是深深吸—口气,缓缓地呼出,反复进行这个呼吸过程,可调节你的注意和情绪。意象法也有助于放松,它是通过想象使注意中心转移而达到放松目的。患者在进行想象时可以加点幽默式的自我暗示。诸如:“真是世界每日都在变,一转眼,老母鸡变鸭。”又如:“免费到这些地方旅游一次也不差呀。”对(人格解体分解出的)陌生的“自我”可以这样暗示:“平时只能从镜子里看自己,总觉得不过瘾,现在好了,我得好好观察我原来的身子是如何工作的。”事实上,任何心理疾病的发生都是人的内部机制被动防御的结果,患者针锋相对地用此法进行心理调节,人格解体症状会慢慢得到缓解。

  2.自我精神分析法   

  我们知道主观的顺其自然态度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患者做不到顺其自然,便会滑入恶性循环的泥潭,病症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有必要进行自我精神分析,寻找病因。        患者应先回忆过去的历史,静下心来回忆,把自己的痛苦、经验一点点回忆出来,看看这些经验是不是导致目前病症的诱因。正如弗洛伊德经历过一次人格解体经验后对自己所作的精神分析—样。当患者能够从痛苦的回忆中找出病根,然后想法子治疗这种病根,那么人格解体即可治愈。   

  自我精神分析的另一项任务是分析近来生活情况,分析自己近来的失败经验,以及自己采取的挽救方法。如果能够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你会发现在人格解体出现之前,已经埋伏了严重的诱因。正如前面的病因分析所述,人格解体是在前面许多防御方法失效以后的应急方法。如果前面的防御方法有效,人格解体便不会出现。

  进行自我防御较积极的方法是合理化方法、升华法、幽默法。现实生活总是很难事事如意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点阿Q精神用合理化方法进行自我宽慰。像童话故事中那只聪明的狐狸,当吃不到葡萄时,便说葡萄是酸的,不吃它可以省得牙齿发酸。这样就可减少许多不满情绪。当人在生活中遇到各种挫折时,力比多能量很可能会压抑到潜意识深处。解决的方法便是升华。你可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为自己制定富有作出创造性的成才计划,并一步步实行之。在平时生活中,你应该努力学习各种幽默技艺,多与幽默的伙伴一起交往,多看幽默作品,多欣赏幽默艺术,多讲笑话,久而久之,你一般的苦恼便会随睿智的笑声自然地消解了。

  (摘自《实用心理自我疗法》,张源侠、骆丽萍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 ???????? \\\\  /????\\\\?? /?????? /???  / \\\\???╬╬╬╬╬╬╬╬╬╬╬╬╬╬╬╬╬╬╬╬╬╬╬╬http://www.douban.com/people/louzh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56#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我最近观想曼陀罗,经常眼前飞花。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0

好友

169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7#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弗洛伊德解释他的一次人格解体经验时认为,这是对内心深处与父亲作对的念头的心理防御反应。  弗洛伊德的解释,在今天看来,几乎成为一中个人化的解释了,不足为信。

以上提到的治疗方式,可能显得无比俗气,哈哈。
很多人是想自我分裂才好。对于一个艺术创作上的人来说,这是正常的。而且还可适当利用。在历史上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不必举例大家也能明白。
容格主张的治疗方法是适当的引导自己个方面的心理能量,走向最后的人格圆满。
? ???????? \\\\  /????\\\\?? /?????? /???  / \\\\???╬╬╬╬╬╬╬╬╬╬╬╬╬╬╬╬╬╬╬╬╬╬╬╬http://www.douban.com/people/louzh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0

好友

169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8#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en在2004-5-27 3:26:34的发言:
我最近观想曼陀罗,经常眼前飞花。


那为何不动手描绘呢?那样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 ???????? \\\\  /????\\\\?? /?????? /???  / \\\\???╬╬╬╬╬╬╬╬╬╬╬╬╬╬╬╬╬╬╬╬╬╬╬╬http://www.douban.com/people/louzh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丁 该用户已被删除
59#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凌丁 该用户已被删除
60#
发表于 2007-8-4 13:08:4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8-3 19:4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