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5-23
- 在线时间
- 56 小时
- 威望
- 1280 点
- 金钱
- 25494 点
- 注册时间
- 2007-8-4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951
- 精华
- 0
- 积分
- 2999
- UID
- 883
 
|
以下是引用老聃在2004-5-29 17:30:18的发言:
但是你看余华先生跟在标题下面的文章(如果是他的文章的话~),说地啥啊,“当然,他已经是个经典作家了,他的作品已经是不需要任何人再来考虑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在中国,狄更斯还是处于一种被人议论,而不是被人广泛阅读的状态。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更多地阅读像狄更斯这样的作家,在他的身后,还有更多的十九世纪的作家,我觉得他们个个都值得阅读。” 这话对他自己是有效的,但于“我们”是失效的,定义域无效。语义边际价值无效。
牛逼的费耶阿本德也曾潇洒的批评了那些曾经批评过他的“批评家”,后者认为“于我来说似乎很显然,我们对这个世界所知道的要比巴门尼德和亚里士多德时代的人知道的要多。”而费耶阿本德抓住了这个命题中的“我们”做文章——谁是“我们”?是那个“批评家”么?他知道的可不比亚里士多德要多,人家可是集大成者。是“受过教育的门外汉”么?是“所有现代科学家”么?“这些都是不对的!”费耶阿本德非常高兴得到这样的判断,老聃网友也是如此兴奋。不过话说回来,费耶阿本德虽然总体上狠牛逼,但他这个反驳行为及其方式非常低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