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宇文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学研究》讨论贴[讨论]

[复制链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51#
发表于 2007-8-4 13:20:40 |只看该作者
回马加爵,含义并没有那么复杂的意思,我所引的那句话原帖中是这样的“Every word has a
meaning.  The meaning is correlated with the
word.  It is the object for which the word
stands.” 含义 就是这里的meaning 译为意义也行。这句话汉译为:每个词都有一个含义;含义与语词一一对应;含义即语词所代表的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0

好友

1739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2#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不错。不过饥饿的石头临阵脱逃,zen,王晨还没发贴,
我们可能6周就完蛋了,hehe

看起来,发英文还是有一定好处的,像use,meaning,这是唯一的英文译本,
而且是经过维本人堪定的。不过中文也有中文的好处,可惜网上找不到
陈的译本

以下是引用疯人院逃犯在2004-7-31 20:46:39的发言:
转眼一周了,你们看这么讨论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吗?我觉得挺有收获~
我在这块石头上敲打这片破布 我以迪维利斯的名义扬起风 它将不停地吹,直到我高兴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53#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抱歉哦,我状态不对,马上就回学校了,在家玩物丧志了。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925

积分

注册会员

.

Rank: 2

54#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提个建议:以后每期结束时,写个本期讨论综述怎么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 23:24:4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55#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ZEN说20点来电,没来,我白等了,但可以算他请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56#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这周是不是另起一个贴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主题

0

好友

3674

积分

业余侠客

朱岳-影法师

Rank: 4

57#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eon在2004-8-1 23:15:42的发言:
提个建议:以后每期结束时,写个本期讨论综述怎么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 23:24:47编辑过]
一期一次如何?可以沉淀一下,考虑成熟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58#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周六被儿子整得找不着北,周日回到家已经夜里11点多了,没敢打电话给疯子。现在把上周五写的凭记忆重复如下: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指称论的批判如此彻底,却也无法阻止指称论以其他面目出现。比如塔尔斯基的真理定义、戴维森的真值语义学,又比如境况语义学。
就象塔尔斯基做的那个调查,大多数人认可“雪是白的”是真的,当且仅当雪是白的,真的命题就是其指称对应实际事态的命题。日常生活经验往往让人们直觉地选择了指称论。因为,按照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一定具有结合于所表达命题的意向--当然,意向内容的指向的,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对象,具有主体间性的思维对象也可以作为意向内容的所指。但是,意向内容不是言语功能的全部,正如真值也不是命题特征的全部。除了意向内容外,还有言语行为的行为特征,如陈述、承诺、命令;言语行为的符合方向,是使世界符合意向--命令,还是使意向符合世界--陈述,或者是既使世界符合意向,又使意向符合世界--规则阐明;言语行为的满足条件:相信、意欲、期望等等。
我认为指称论没有真实地表现语言的实际应用,并不是象对陈述句的规则描述没有完全涵盖祈使句、感叹句那样的平行性遗漏,而是前述的这种对同一行为某些组成部分未充分描述的连续性遗漏。如果充分描述言语行为的各个组成部分,看到意向内容以为的其他行为,那么,言语规则也不至于局限于陈述句,命令、请求、承诺也有其意向内容,只是其意向内容一般未成为现实,其符合方向是使世界符合意向,满足条件不是陈述句的那种相信,而是意欲、期望。
同样的问题也反映在命题的真值。其实,弗雷格的指称哲学命题的真值具有比语词的指称更核心的地位,弗雷格基于判断先于概念的立场,坚决拒斥原子主义。这样的做法使得他的指称论比原子主义的“指称对应+结构吻合”的指称论更不容易受到直接的质问,不过,在遗漏言语行为其他组成部分方面的毛病是一样的,真值不是言语行为的全部,而作为言语行为的符合方向特性,真值--语言符合世界,也只是某些言语行为的亚特征。
说到命题的真值,我想起之前一个帖里疯子的质疑。作为判断函项表达式的命题,其真值,与在其中提及该命题的另一个判断函项表达式的命题的真值,不一定有直接的函数关系,“我的牙刷怀孕了”与“我梦见我的牙刷怀孕了”真值完全是互相独立的。通过引用命题形成二级真值判断,我们其实可以构造出一个无穷序列:不存在任何命题、“不存在任何命题”是真的、“‘不存在任何命题’是真的”是真的、“‘‘不存在任何命题’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
即使不使用被迫在每一层都需要重新构造数学体系的分层类型论,我们也可以区分命题的真值,和把命题对象化而构成的新命题的真值。
1-4,维特根斯坦只谈到了指称论,而5却涉及到哲学中争论最多的一个核心问题,他说儿童对语言的学习来自训练,那么人类整个知识体系是否都是习得--儿童的学习史可以看作人类知识史的缩影?有没有先天的能力安排整理后天的经验内容--单训练就能掌握语言和伴随语言的知识背景,还是需要有一些先天的东西决定最初的语言教育能够被识别和接受?心理和物理是否可以互相还原--如果一切来自习得,那么习得是否最终可以被还原为刺激-反应机制,从而更细微的神经生物学可以描述人类的所有心理过程?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59#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维开始引用了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一段话语,他在这里引用这段话是做何用途呢?在这个问题上,以前的讨论出现了分歧。宇兄认为奥只是描述了一种人类使用语言的经验,维的用意是否如此?他借用的这个武器想要来说明什么,这个在文中就能找到答案,“我们在上面这段话中得到的是人类语言本质的一幅特定的图画”,(陈嘉映版《哲学研究》P4)所以,在这里,维是强调一种语言本质的模版,至于一种如宇兄所说使用语言的经验在这五节之中也涉及了,呆会再讲。维设定了这么一种语言本质,“每个词都有一个含义,含义与语词一一对应”,在接下来的思想实验中又提出这种语言本质的设想对名词具有优先性,在使用中,“五个红苹果”,只有“苹果”一词符合这种语言本质的要求,至于,“五”和“红”,这种数词和形容词从哪里去找模版呢?所以,奥的语言模式就剔除了别的词类,下面的例子中(方石,柱石),维认为这是完全符合奥语言模版的语言。这种语言模式是最原始的,但它只是在某一个范围内的,不能把它当作对语言本质的规定,它只是语言使用中的一种使用方式而已。这样的话,奥的语言模式连降两级,由一种语言本质的说明,降低到语言的使用中,再降低到语言使用方法中的一种。维通过找奥语言系统中无法涵盖的一些例子,推翻了这种一 语言本质的设定。维到这一步了还不罢休,在第五小节里,继续反对奥的语言模式,奥的语言的原始方式可以最清楚直接的显示语词是如何起作用的,这里开始提到“使用语言的经验”了,孩子们说话运用的这种原始方式,显示他们学这种语言的时候是通过训练,而非被教授含义。所以,奥的语词对应对象的语言方式只是语言使用中的一种,它决非是语言本质的一种设定。

抱歉,我发晚了,错过了讨论的时机。
从天而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0

好友

1057

积分

论坛游民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ank: 3Rank: 3

60#
发表于 2007-8-4 13:20:41 |只看该作者
哈,我跟王晨同学一起补交了作业~
Namo-Sapt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am Tadyata Om Cale Cule Cundhe Svah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2 03:0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