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p>“敌人”?难道只会阿谀奉承的便是朋友?<font color="#ee6911">--真不好意思,在我看来,黑蓝就算不是所有国内文学网站里最少有阿谀奉承的地方,也是之一吧。面对作品,朋友不朋友,根本不重要。敌人,是有一种敌视的态度的人。但未必就可以称得上是对手。</font></p><p>您并没真听懂我的话,也没有理解这背后的动机——仅仅是“你拿了这个失败的小说,去了川端的名,来验证我们的眼力”和“染黑染蓝”?<font color="#d54d2b">--你的话并不难懂。就像你的动机一样。因为你所引用的证据毫无意义。</font></p><p>关于对作品的态度在“<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6265"><font color="#000000">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6265</font></a>”这是<font face="Verdana" color="#000000"><strong>亢蒙</strong>老师引用很久以前高原转过的这篇小说的地址(现在打不开了),我记得下面有一句回复——“谢谢川端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作品”。”中已经做了比较<strong><font color="#dd4822"><font color="#000000">。——“同一篇文章“首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是否是大师的署名却会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font>--你说的那个地址,应该是这个</font></strong><a href="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5&id=16265&replyid=&skin=1"><strong><font color="#dd4822">http://www.heilan.com/forum/dispbbs.php?boardid=5&id=16265&replyid=&skin=1</font></strong></a><font color="#dd4822"><strong>。</strong>只有一个跟贴,是一个叫“蝎子在左胸”的人跟的<strong>:“川端的文章果真不同寻常。我们着实要感谢叶渭渠先生、唐月梅女士啊,他们给我们的阅读生活带来了丰盛的菜肴。”</strong>你说说看,这个能证明什么呢?拿这个例子,就可以证明我们这帮人对挂着大师或不挂着大师名头的作品有不同的态度?能么?</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既然这样做了,就无所谓被揭穿与否,因为对我本就不产生任何关联或者利益上的得失或伤害,但我从诸位的理解上看到了实际是诸位自己搬石头砸着自己的脚——撕破的是你们自己的脸皮。——因为这所验证的并非智商和审美的问题,而是一种现象——高傲的是你们自己——就像您所说:“即使在好的读者那里,也会有趣味取向的差异”——在这儿的好作品不过是符合你们的口味的玩味儿之文或者干脆就是“圈”中之文——自得其乐。——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写作者来说我不知道他们从你们的客套中是否真能获得点什么——另外,这儿的繁茂更像空中楼阁和泡影——作为一个极普通的读者我十分怀疑——这儿所谓的文学究竟为什么而写呢?——为了获得评论家的好评?为了给学者的研究多一个研究对象?或者是专门写给“知识分子”饭后的消遣之物?——这就是文学?——诸位的精神和心地在哪儿呢——一篇篇评价颇高的精品怎么看都是精致的空壳——或是类西式的中国白话。——充其量算是为了文学而文学。<font color="#dd4822">--理由同上一段,我们搬了哪块石头了,又砸了哪只脚了呢?你的幻觉尽管能为你制造出足够重的石头,但也未必就一定能砸到现实中的我们的脚上吧?其次,恐怕只有你这样的思维才会把口味与圈子等同起来,而且,黑蓝不是写作培训班,从不指望“大多数‘普通’的写作者”能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而且,众所周知,黑蓝是一向不客气的,也因此吓跑了好多人,也惹来好多人的骂。这都很正常。再次,为什么而写,这个问题,放在哪里都一样,没有意义,对于写作者来说,唯一可能有意义的,就是持续写下去,至于这写能给他人带来什么意义,那不是他关心的事。另外,在我们的思维里,还没有跟评论家调情的那种根筋,我看你就很容易想到,否则也不会提到这茬儿。真正的知识分子总是少数的那些值得尊重的人。不是谁都有资格给这四个字加上引号的。还有,你知道白话是怎么来的么?你知道中国的语言一直在漫长的历史中缓慢变化么?你知道译经对中国语言的影响么?不要把无知当有知好不好?你看你自己的这些话吧,你说说看,它们是什么式的呢?</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这和流行文学有什么不同——后者是露骨的庸俗,你们只不过赋予了更美丽的一层衣裳罢了。<font color="#dd4822">--说实话,以你的眼力和能力,也未必就有资格对流行文学品头论足。庸俗就是庸俗,它是一种气息,一种腔调,一种胸襟和眼界,一种精神与思维状态。</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和巴金,矛盾,冰心,老舍一代人来比较,这真是死了的文学,因为是一颗颗死了的灵魂的造物。——脱离了生活,人民,时代的关注——一味保持和追求着文本本身单薄的力度——呵,还真是“纯”文学。<font color="#dd4822">--你就让死去的人安生一些吧。你的腔调怎么看都像政府文化部门圈养着的那种文人,”生活,人民,时代的关注“,我相信,如果再有一次反右运动,或者文革,把那些知识分子送入牛棚或劳改场的人,就是你这样的。</font></font></p><p><font face="Verdana">嘿,我想说的话都说完了,所以到此为止,能不能听懂是你们自己的事儿——但要申明的是——我绝不是抱着什么恶意来放屁的。<font color="#d54d2b">--屁乃人生之气,岂有不放之理。</font></font></p></div><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6565870[/lastedittime]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