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生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个零散的读后感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61#
发表于 2009-8-14 03:06:22 |只看该作者
因为猫眼的设计原理
他看不到你啊。。
这个有时也要失效
我遇到过把猫眼装反了的门
五加 发表于 2009-8-14 02:53


他看不到你,但他仍在看,仍要把眼睛堵过来,和你的眼睛相隔数公分。对我来说,这是疯狂、可怕、恶毒的前兆。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62#
发表于 2009-8-16 23:40: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09-8-16 23:41 编辑

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比昆德拉的《小说的艺术》要好。
前者更罗嗦,但踏实、朴实,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表达自我,繁杂而有价值。
后者则虽不乏几个响亮独特准确的观点(比如他强调卡夫卡的《城堡》所构造的环境,缺乏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因而实际上作品与作家现实生活的联结并非人们以为的那样庸俗化,小说反映的既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是别的什么社会形式,而是人类自身的困境),但俨然沉闷空间里的几个响指,虽引得所有人都去看,但看过也就忘记。

米兰·昆德拉的采访和杂文给人一种“没错,我就是大名人,我就是大艺术家,我的小说观是这样的……”的感觉。
而塔氏通篇写的都是作为一个创作者的困扰、困境、勇气、技巧、工具和艺术观等等。

不过两本书都有补益,而且并不重复。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63#
发表于 2009-8-16 23:46:21 |只看该作者
在《雕刻时光》中,塔氏提到的一种感受,也是我自己所体验过的。他说:完成《镜子》的拍摄后,“多年来一直困扰我的童年记忆刹那之间消失了,仿佛被融化了一般,至少我已不再梦见那栋许多年前我曾经住过的房子。”

当我练习写作时,每当我把一个长期伴随我的童年记忆(或过去记忆)以某种方式留在小说中后,不管那小说最后是否令我满意。我都在完成后,立刻将那记忆抛却了。它自动封存,好象那种突然顿悟的幽灵一样不再纠缠我了。

这从心理学上是一种什么原因呢,我很奇怪。为什么我常常无法忘怀的事情,一旦写进小说,就可以忘记了呢?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0

好友

9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64#
发表于 2009-8-17 23:04:28 |只看该作者
太有同感了,我一直痛苦的东西就是这个
一些后悔的伤心的事情,美好但零散的回忆,每天都在重放,向别人讲过一遍遍总觉得不够完全,直到从杂货箱拿出来记录下里,就放松了
我也想知道心理学上叫什么呢,孤魂野鬼得到了归宿?
血液起了大火
船只长成大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主题

16

好友

242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65#
发表于 2009-8-17 23:45:13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哭出来就好了”那种?
或者就像,一个人守不住秘密,挖个洞,告诉它,它自己再长个树出来到处招摇就和那大嘴巴没关系了。

呃。。这个比方有点煞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0

好友

98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66#
发表于 2009-8-17 23:54:58 |只看该作者
恩,有点,但是更多好像是以一种可以留存的方式整理起来
给人讲也不行,他听了万一忘了就没有了,到处去传播自己又不愿意
血液起了大火
船只长成大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67#
发表于 2009-8-20 22:53:57 |只看该作者
对贞子很有认同感。父母都那么漂亮,而自己却象个怪胎。
好象一个人的颈子上直接长出一头乌贼。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68#
发表于 2009-8-21 01:16: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生铁 于 2009-8-21 01:30 编辑

骨子里有一股强烈的电子音乐情结。
始终不能摆脱KRAFTWERK这样的前卫电子音乐的影响。
总有一天要写一个融化转换了这种美学感受的小说。


近期很想给影音版写点8-bit方面音乐的短评。但要写好就需要额外的精力,并不可避免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可不喜欢的还是不会去听,这种音乐的受众真是小之又小。


年轻有为?近40年了,可我一点不觉得他们的艺术感觉过时,甚至仍在前面。


可也难免一老……


塑料人


神奇小女侠版

唉……还是睡觉吧。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69#
发表于 2009-8-27 09:03:41 |只看该作者
塔可夫斯基说:“我认为,导演必须要关心的一件事,便是专心一致地坚持自己的理念。至于他用什么摄影机则是他家的事,‘诗意’‘理性’或者‘纪实’风格的问题都不是重点,因为艺术中不容许纪实主义和客观性的存在,客观仅系作者一人之客观,因此,记实在他剪接新闻片时,都是主观的。”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70#
发表于 2009-11-6 10:39:50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绝望到了顶点,不过就是一死了之。
一个人明白到了顶点,他也就不说,不想,不写。只是沉浸于肉欲而已。
就这么简单吧。

我突然不理解禅宗,我总觉得如果人真明白了,大明白了,应该就是纵情肉欲而已。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19:12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