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兔兔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黑蓝·阅读下载Ⅰ(停止更新)

 关闭 [复制链接]

126

主题

38

好友

2447

积分

论坛游民

兔嘴不吐牙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71#
发表于 2007-8-4 13:36:33 |只看该作者
<p><a href="http://www.ce.cn/books/main/reviews/200602/21/t20060221_6147378.shtml"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ce.cn/books/main/reviews/200602/21/W020060221325687310446.jpg" alt=""/></a></p><p><img src="http://www.ce.cn/books/main/reviews/200602/21/W020060221333645176219.jpg" border="0" alt=""/><br/><br/>《世界美如斯》(捷克)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著<br/><br/>杨乐云、杨学新、陈韫宁译 中国青年出版<br/><b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2" valign="bottom" bgcolor="#ffffff" height="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84" bgcolor="#000000"><b><font color="#ffffff">作者介绍</font></b></td><td width="16" bgcolor="#ffffff"><b> </b></td></tr></tbody></table></td><td class="font2" bgcolor="#ffffff" height="7"></td></tr><tr bgcolor="#000000"><td class="font2" colspan="2"></td></tr><tr><td class="font2"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2%"></td><td class="main16px" valign="middle"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color="#000000" size="3"><p>捷克诗人。他的阅历丰富,刨作年代漫长,共出版了三十九部诗集。他的作品主题,往往围绕着爱情、艺术和对祖国的热爱。他是当代捷克最伟夫的民族诗人。1984年,由于他的诗作展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r/>除涛歌外,诗人还著有大量的小说和散文作品。《世界美如斯》,是他晚年的回忆录,其中所有的篇章,都是静默的怀想。一些人名和地名,一些艺术的趣味,一声声音同幻觉,全部闪烁着钻石的光衫,全都散发着四季林间草地的馨香。在创作这部巨著的时期里,诗人的作品虽然只能以“地下”方式流传,但当他重病卧床时,家门外满是群众、人们无声地表达着对诗人的关心和支持。</p></font></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2" valign="bottom" bgcolor="#ffffff" height="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84" bgcolor="#000000"><b><font color="#ffffff">下载地址</font></b></td><td width="16" bgcolor="#ffffff"><b> </b></td></tr></tbody></table></td><td class="font2" bgcolor="#ffffff" height="7"></td></tr><tr bgcolor="#000000"><td class="font2" colspan="2"></td></tr><tr><td class="font2"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2%"></td><td class="main16px" valign="middle"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color="#000000" size="3"><p>世界美如斯</p></font></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9 13:27:38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38

好友

2447

积分

论坛游民

兔嘴不吐牙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72#
发表于 2007-8-4 13:36:33 |只看该作者
<p><img src="http://images.blogcn.com/2006/8/8/6/tutu312,20060808115455.jpg" alt=""/></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350" border="0"><tbody><tr valign="top" align="left"><td class="blackt" colspan="2" style="ADDING-BOTTOM: 18px; PADDING-TOP: 7px;">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 <br/><div></div></td></tr><tr valign="top" align="left"><td colspan="2">作者:[法]雅克·马利坦 著<a></a></td></tr><tr valign="top" align="left"><td width="190">出版社:<a href="http://search.dangdang.com/dangdang.dll?key=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amp;showall=0&amp;mode=13" target="_blank">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a><br/>ISBN:710800244<br/>尺寸:大32开<br/>印张:11<a></a><br/>印次:3<br/><br/>纸张:胶版纸</td><td width="160">出版日期:1992-6-1 <br/>页数:343<br/><br/>字数:259000<br/>印刷时间:1992/06/01<br/>版次:1<br/></td></tr></tbody></table></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2" valign="bottom" bgcolor="#ffffff" height="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84" bgcolor="#000000"><b><font color="#ffffff">内容介绍</font></b></td><td width="16" bgcolor="#ffffff"><b> </b></td></tr></tbody></table></td><td class="font2" bgcolor="#ffffff" height="7"></td></tr><tr bgcolor="#000000"><td class="font2" colspan="2"></td></tr><tr><td class="font2" colspan="2">《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共九章,约二十五、六万字。第一、二两章具有导论性质,主要对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予以界定或作扼要论述。第三章进入正题,详尽地论述了所谓精神的前意识的存在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第四章为全书的重点,作者首先以一节的篇幅论述智性、想象和感觉从灵魂中流泻出来的顺序,要点是区别精神的无意识与自动的无意识。继而以四节即本章的大部分篇幅来讨论诗性直觉的诗性认识,对诗性认识的产生、构成和实质等,一一作了详尽的论述。最后以一节的文字,论述诗中的那个精神性的创造性自我同尘世中的那个物质性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之间的本质区别。第五、六两章分别探讨了诗与美、诗与现代绘画的关系。第五章的主旨在于论述美不是诗的对象,而是它的“目的之外的目的”。第六章以现代抽象艺术为例,强调诗性直觉在艺术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七章为全书又一重点章节。作者在区别巫术认识和诗性认识的基础上,论述了诗对于艺术的超越和诗性经验由产生到释放出来的全过程,最后以一节的篇幅对贯穿全书的一个重要概念“诗性意义”作了集中而详尽的阐发。第八章讨论的重心是所谓音乐的内在化。作者先推出“直觉推进的音乐”这一概念,接着剖析古典诗对于词语的音乐的依赖,末了论证音乐的内在化在现代诗中的实现。最后一章即第九章,以诗人但丁的创作为例,论述创造性直觉的三次顿悟在伟大艺术家的创作中的具体体现及其作用。</td></tr></tbody></table></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2" valign="bottom" bgcolor="#ffffff" height="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84" bgcolor="#000000"><b><font color="#ffffff">目录</font></b></td><td width="16" bgcolor="#ffffff"><b> </b></td></tr></tbody></table></td><td class="font2" bgcolor="#ffffff" height="7"></td></tr><tr bgcolor="#000000"><td class="font2" colspan="2"></td></tr><tr><td class="font2"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2%"></td><td class="main16px" valign="middle"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color="#000000" size="3"><p>译本序<br/>鸣谢<br/>前记<br/>第一章 诗、人和事物<br/>前言<br/>自然和人<br/>事物和创造性自我<br/>自我的出现<br/>第二章 作为实践的智性的善的艺术<br/>实践的智性<br/>艺术的善<br/>实用的艺术和美的艺术<br/>美的艺术的超绝<br/>第三章 智性的前意识生命<br/>被诗所紧紧撰住的艺术渴望从理性中解放出来<br/>来自下面的迷狂和来自上面的迷狂。柏拉图式的缪斯<br/>精神的无意识或前意识<br/>启发性智性和精神的前意识活动<br/>第四章 创造性直觉和诗性认识<br/>在灵魂诸力量的唯一本源上<br/>诗性直觉<br/>诗性认识的本质<br/>作为认识性的诗性直觉<br/>作为创造性的诗性直觉<br/>创造性自我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br/>不带评论的原诗文(第四章附文)<br/>第五章 诗和美<br/>美的哲学概念<br/>美不是诗的对象,而是它的“目的之外的目的”<br/>现代诗的精神的经验<br/>对于巫术认识的渴求和对于美的排斥<br/>第六章 美与现代绘画<br/>新的开端,新的解剖<br/>非写实美<br/>自然外形和创造性直觉<br/>第七章 诗性经验和诗性意义<br/>巫术和诗性认识<br/>诗、神秘主义和形而上学<br/>诗超越艺术<br/>诗性经验。柏拉图式的缪斯的退出,真正灵感的进入<br/>作曲家和画家的经验<br/>现代诗中的自我意识和现代诗对于自我净化的寻求<br/>诗性意义<br/>第八章 音乐的内在化<br/>诗性直觉和无语言音乐激动的启始<br/>直觉推进的音乐<br/>通过韵文的诗性直觉的传递<br/>古典诗和词语的音乐<br/>现代诗和音乐的内在化<br/>关于批评家的一段插言<br/>有目的的比较和直接启发性意象<br/>不带评论的原诗文(第八章附文)<br/>第九章 创造性直觉的三次顿悟<br/>诗性意义或内在旋律,行动和主题,节奏或和谐的伸展<br/>但丁的天真<br/>但丁的幸运<br/>诗的三种特殊类型<br/>一种自由的“附加的”魔力<br/>注释<br/>译者后记<br/></p></font></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2" valign="bottom" bgcolor="#ffffff" height="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84" bgcolor="#000000"><b><font color="#ffffff">下载地址</font></b></td><td width="16" bgcolor="#ffffff"><b> </b></td></tr></tbody></table></td><td class="font2" bgcolor="#ffffff" height="7"></td></tr><tr bgcolor="#000000"><td class="font2" colspan="2"></td></tr><tr><td class="font2"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2%"></td><td class="main16px" valign="middle"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color="#000000" size="3"><p>艺术与诗中的创造性直觉</p></font></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9 13:28: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7

主题

8

好友

2184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73#
发表于 2007-8-4 13:36:34 |只看该作者
兔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她对文学的伟大贡献是不能按斤两来计量的。[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5393

积分

职业侠客

造江湖

Rank: 5Rank: 5

74#
发表于 2007-8-4 13:36:34 |只看该作者
你们两位互诉衷肠的让我很惊讶!浪漫的也不是杆秤能挑得起来的哪(nei)^^^上声,忽忽^^哈哈^^^^^[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I lingered round them, under that benign sky; watched the moths fluttering among the heath and harebells, listened to the soft wind breathing through the grass, and wondered how anyone coul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0

好友

2282

积分

论坛游民

勒兵十

Rank: 3Rank: 3

75#
发表于 2007-8-4 13:36:49 |只看该作者
能不能找到 米沃什词典?
改博克 http://copperhia.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0

好友

2195

积分

论坛游民

hum IMBA

Rank: 3Rank: 3

76#
发表于 2007-8-4 13:36:51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太上老军</I>在2006-8-10 14:33:09的发言:</B><BR>能不能找到 米沃什词典?</DIV>
<br>已找到,已经上传到雅虎邮箱.
给你蛋子打鬓角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38

好友

2447

积分

论坛游民

兔嘴不吐牙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77#
发表于 2007-8-4 13:36:51 |只看该作者
<p><img src="http://images.blogcn.com/2006/8/12/7/tutu312,2006081213540.jpg" alt=""/></p><p>【作  者】 米沃什 <br/>【译  者】 西川,北塔 <br/>【出 版 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br/>【版次印次】 2004年6月第1版 <br/>【ISBN书号】 7108020882 <br/>【开  本】 32开 <br/>【装  帧】 平装 <br/>【国  别】 Poland/波兰 <br/>【页  数】 304 </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2" valign="bottom" bgcolor="#ffffff" height="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84" bgcolor="#000000"><b><font color="#ffffff">前言</font></b></td><td width="16" bgcolor="#ffffff"><b> </b></td></tr></tbody></table></td><td class="font2" bgcolor="#ffffff" height="7"></td></tr><tr bgcolor="#000000"><td class="font2" colspan="2"></td></tr><tr><td class="font2"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2%"></td><td class="main16px" valign="middle"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color="#000000" size="3"><p>米沃什的另一个欧洲<br/><br/>    请理解;一个人必须独自在人间创造<br/>    一个新的天堂与地狱是多么难哪。<br/>              ——米沃什《阿德里安,齐林斯基之歌》<br/>据波兰诗人皮奥托·索莫尔(Piotr Sommer)说,许多居住在波兰的波兰诗人认为,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籍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算不得波兰诗人,他更是一位西方诗人,或美国诗人。这种评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德国人对君特·格拉斯的看法,认为格拉斯的德语不能代表德语的最高水平,也让人回忆起高行健获奖时一些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反应,认为中国国内不乏更出色的作家。但是,对米沃什的赞誉,至少在中国和北美,如今似乎越来越一致(正像在对其他一些问题的看法上一样)。1978年米沃什在美国获得由《今日世界文学》杂志颁发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Neustadt International Prize for Literature,一般认为该奖是小诺贝尔奖)时,约瑟夫·布罗茨基称赞米沃什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或许是最伟大的”(米沃什反过来也是布罗茨基的崇拜者)。伟大不伟大,有时是一句空话,但布罗茨基做此赞美,乃是基于他对米沃什的认识、他对20世纪诗歌的认识、他对“伟大”一词的理解和他的历史意识。当然这其中也有他对米沃什的友谊。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与米沃什的关系赶不上布罗茨基与米沃什密切,2001年12月他在为《纽约时报书评》写的一篇文章中称,米沃什是“一位就在我们身边但令我们琢磨不透的巨人”,这或许能够代表一部分美国作家和诗人对米沃什的看法。米沃什在美国的成功确定无疑,但无论是波兰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若据此认为他就变成了美国诗人,恐怕不妥。他本人当然不会同意,至少他一生都在使用波兰语写作。<br/>在《米沃什词典》这部回忆录中,他承认他是西方文化的追慕者。在谈到20世纪初东欧一些国家的诗歌写作时,他说:“我不好意思承认,我们这些国家主要是模仿西方。”这听起来完全是文化势利眼的意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民族文化习惯,还有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但有没有更深一层的文化原因?批评家伊瓦·伊瓦斯克(Ivar Ivask)曾经谈到过东部欧洲与西部欧洲的不同,他说:“我们知道在我们的时代‘一切都瓦解了,中心再不能保持’,但是在东欧,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中心,即使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维也纳也称不上,所以事物无需瓦解,而是一直围绕着一个空空的或纯粹是想像出来的中心,以一种奇怪的、离心的方式旋转。”这种情况大概我们这些没有到过东欧的人不太容易理解。但可以理解的是共产党波兰的意识形态气候。在米沃什的亲西方主义中,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1951年他从波兰驻巴黎大使馆文化参赞任上出走,从而与波兰政府决裂,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应该是他亲西方的逻辑结果。而这正是为某些一直生活在波兰的波兰作家所反感的,认为他没能与波兰人民同甘苦共患难,因而他不能理解波兰人民的政治选择。不过,波兰作家们应该了解,米沃什心里始终装着波兰,装着他的家乡——立陶宛说波兰语的维尔诺社会。“为什么那个毫无防御的、纯洁得像一个被遗忘的/结婚项圈一样的城市不断呈现在我面前?”(《没有名字的城市》)——这使他对西方生活经常做出波兰式的反应。在他的《一次演讲》这首诗中,米沃什回忆起法国诗人瓦雷里的一次演讲和他自己听演讲时的心态:瓦雷里讨论着“审美经验的持久特征,它确保了艺术的永恒的吸引力”。但是,坐在听众席上的米沃什却想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的处境:<br/>    他头发倒竖,<br/>    耳朵听见搜捕的尖叫,<br/>    他逃过冰冻的原野,<br/>    而他朋友和敌人的<br/>    灵魂留在了<br/>    结霜的铁丝网后面。<br/>好像正是为了回应波兰国内对他的批评,他在回忆录中针锋相对地对波兰青年一代诗人提出了指责:“对于那些1989年之后开始为西方出版市场写作的波兰作家,我无法抱以好感。对于那些模仿美国诗歌的青年诗人我也是一样的态度。我和整个‘波兰派’(Polish School)做我们自己的事情,心里装着我们的历史经验。”<br/></p></font></font></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2" valign="bottom" bgcolor="#ffffff" height="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84" bgcolor="#000000"><b><font color="#ffffff">作者简介</font></b></td><td width="16" bgcolor="#ffffff"><b> </b></td></tr></tbody></table></td><td class="font2" bgcolor="#ffffff" height="7"></td></tr><tr bgcolor="#000000"><td class="font2" colspan="2"></td></tr><tr><td class="font2"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2%"></td><td class="main16px" valign="middle"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color="#000000" size="3"><p>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1911-),波兰裔美籍著名作家、翻译家、评论家。1978年获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布罗茨基称他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或许是最伟大的”。</p></font></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80"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2" valign="bottom" bgcolor="#ffffff" height="7"><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width="84" bgcolor="#000000"><b><font color="#ffffff">下载地址</font></b></td><td width="16" bgcolor="#ffffff"><b> </b></td></tr></tbody></table></td><td class="font2" bgcolor="#ffffff" height="7"></td></tr><tr bgcolor="#000000"><td class="font2" colspan="2"></td></tr><tr><td class="font2" colspan="2"><table cellspacing="3" cellpadding="3" width="98%"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 valign="middle" align="left" width="2%"></td><td class="main16px" valign="middle" align="left"><font size="2"><font color="#000000" size="3"><p>米沃什词典</p></font></font></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9 13:29: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0

好友

2282

积分

论坛游民

勒兵十

Rank: 3Rank: 3

78#
发表于 2007-8-4 13:36:52 |只看该作者
同志们,我要开始做点贡献了,我手上有从读书中文网下载的 宇文所安中文译本,6本,《他山的石头记》、《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迷楼 诗与欲望的迷宫》《追忆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初唐诗》《盛唐诗》,怎么发上去,就直接发邮件么?
改博克 http://copperhia.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主题

38

好友

2447

积分

论坛游民

兔嘴不吐牙

Rank: 3Rank: 3

黑蓝富豪

79#
发表于 2007-8-4 13:36:52 |只看该作者
对,发信箱里吧,谢谢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主题

0

好友

2282

积分

论坛游民

勒兵十

Rank: 3Rank: 3

80#
发表于 2007-8-4 13:36:52 |只看该作者
<>信箱是 <a href="mailto:www_heilan_com@yahoo.com" target="_blank" >www_heilan_com@yahoo.com</A>,还是<a href="mailto:www_heilan_com@yahoo.com.cn" target="_blank" >www_heilan_com@yahoo.com.cn</A></P>
改博克 http://copperhia.blog.sohu.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3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