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此岸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 此岸絮语

[复制链接]

11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1#
发表于 2014-7-7 00:18:07 |只看该作者
看了。
都是一些辩证法支持下的大而化之的东西,没什么独特的观点。和稀泥而已。

点评

此岸  是系统工程,不是辩证法;是具体而微,不是大而化之;是多吃几碗干饭,不是和稀泥。所以,结论一样:没有观点,不见独特。  发表于 2014-7-7 06: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2#
发表于 2014-7-7 00:25:09 |只看该作者
不过,确实非常感谢你认真的思索。
但我认为,创造者不能四平八稳的思索与前进,像你提到的那位约翰生,以风俗画闻名于世,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创办人之一。注重日常生活观察,画技、创意、构图俱佳,喜周游世界。结果落得富有,谦逊,且长寿。
哈哈。一个老狐狸,尔曹身与名俱灭的家伙,我喜欢的是不废江河万古流的东西。

点评

此岸  前面有人善意提醒,说我有强迫回复恶习,所以从谏从简,请多包涵!  发表于 2014-7-7 06: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0

好友

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3#
发表于 2014-7-7 00:25:55 |只看该作者
还有 辛楣文纨  是什么意思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0

好友

1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4#
发表于 2014-7-16 10:36:29 |只看该作者

焦糖沙琪玛

按理说,所有可以称之为民风民俗的东西,都应该没有十分确切的出处,同时又一定会不断地被后人丰富、演绎、附会或淡忘许多细节。这是“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的极少数证据之一,因为所有皇帝官员英雄们原创与倡导的行为习惯,都难以成为老百姓认可的传统风俗节日,顶多也就是个公休日吧。当然,这个特例一点也不影响其他所有人类“历史”乃至自然史皆可以由大人物及其拥趸们建构。

据说,元宵节原本是上古民众点燃灯火迎接新年第一轮圆月的日子,也有后来纪念佛租神变的宗教附会。东南乡村古风则于是日燃篝火以驱田间虫害,和西南少数民族夏天的火把节近义。以后各地相继混入舞龙、舞狮、舞马(大马灯),以及跳五猖、跑旱船、踩高跷、走百病、扭秧歌、猜灯谜、迎紫姑等适时适地民俗节目,逐渐演变成为春节期间一个非常热闹、丰富多彩的高潮,而元宵倒是很少像现在这样成为这一天的主角。
           
有趣的是,今年元宵节与西方情人节重叠,和夫人孩子出去玩了一天回来,发现唯一比较关注的食品既不是元宵(平时经常吃)也不是巧克力(多半氢化植物油),而是很久没有吃到过的焦糖沙琪玛(也叫萨其马),因为像极了小时候的味道。一看制造商,却是名不见经传的沪上小作坊,不知背后是不是有早年京城老字号里退休的面点师傅帮衬。
              
于是一家人聊起来和沙琪玛有关的许多见闻,从满清传说到民间故事,从制作工艺到原料成分,从成型特征到炸制技巧,从烧糖成色到切块尺寸,从印刷包装到广告销售,从饮食习惯到假冒伪劣,原来有那么多各行各业的人参与其中。几百年来,全球逾千万平方公里华人生息的土地上,该发生多少喜怒哀乐愁和怨的人生故事、社会传奇与发明创造啊。孩子听着聊着,突然郁闷起来:自己身边的任何一件小玩意都应该包含无数语数外史地生里面的道理和应用,可学校的课本与课堂为什么总那么枯燥乏味呢。我俩相视一笑,不知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感慨,早已习惯的尴尬,变成孩子也能心照不宣的坦率微笑。因为我们自己也常常感觉到,随着自己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头衔的变化,似乎只有自己对某些东西最有发言权。但事实上,我们对任何东西的了解,几乎都只是其本来面目的极小一个侧面。
           
一切事物,或全部自然、历史与科学的无限可能性或不确定性,构成了物质世界无穷的同类差异与异类互感,并直接导致人类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差异。这是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语言多样性的最自然状态,这或许也正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永恒的源泉和趣味所在。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某些时空中会产生那么多令人厌恶的文学艺术品,并成为搂钱换官的不二法门。因为,在那样的时空里,一切自然、历史与科学都会变得非常“温驯”与“善变”,一切人造物(包括数据)都可以定时定量地达到预先设计好的标准、出现在预先布置好的地方。于是,连我们对某种久远的味觉的回味,也只能通过这些似是而非的文字去感知,并随之成为各种“历史”的边角余料。

(此岸草于甲午年元宵节晚)

补充内容 (2014-10-17 10:19):
生活版关闭了不短时间,未能及时答谢二位,抱歉。冻米糖属爆米花性质,与萨其玛工艺相差甚远,文化背景亦不相干,不过也很清甜爽口。至于孔子的教训,大约只有默默地做了,才有意义。

点评

potikal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己知也。可惜孔二当年只注意别人了,使反求诸己成为国人一种意识的也是言行的短板。  发表于 2014-7-20 05:52
西维  还有冻米糖。。。。  发表于 2014-7-16 11: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85#
发表于 2014-7-25 13:19:21 |只看该作者
Juneau 发表于 2014-6-3 00:21
我很情绪化地说一句:我极不喜欢此人(包括她的作品),她是少有的一提起就让我反感的作家。
生铁  可为什么读你的小说时,我很容易想到她?


为什么?哪些方面?

我是很认真地问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

好友

310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86#
发表于 2014-7-25 16:38: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4-7-25 16:43 编辑
Juneau 发表于 2014-7-25 13:19
为什么?哪些方面?

我是很认真地问这个问题。

我还以为你们在讨论门罗呢,原来是麦卡勒斯,前一阵还和盆友说起过门罗和你的小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87#
发表于 2014-7-25 18:01:50 |只看该作者
魏虻 发表于 2014-7-25 16:38
我还以为你们在讨论门罗呢,原来是麦卡勒斯,前一阵还和盆友说起过门罗和你的小说呢。

难道我的小说同那么多人都相似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

好友

5039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88#
发表于 2014-7-25 18:04:17 |只看该作者
此岸  前面有人善意提醒,说我有强迫回复恶习,所以从谏从简,请多包涵!


这不是恶习,这是优良的传统和很好的习惯、风度、礼仪等等等等,而且带点半开玩笑的性质,多多包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9

好友

310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89#
发表于 2014-7-26 08:02:3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魏虻 于 2014-7-26 08:06 编辑
Juneau 发表于 2014-7-25 18:01
难道我的小说同那么多人都相似吗?

也不是,就是能联想到,细看完全不同,只是形式上的模糊的相近,或者少量的一致。

点评

Juneau  :)  发表于 2014-7-27 01: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0

好友

61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90#
发表于 2014-7-28 17:49:58 |只看该作者
“此岸絮语”,此标题有点意思,细细品来,回味无穷,有点雅舍小品的意境。

点开来一看,果然是一小篇一小篇的,内容丰富而详尽极贴近文学本身和文学爱好者的本身并且就中国文学的近况忧国忧民不愧是值得一读的帖子,亦是黑蓝生活板块最热的帖子之一可谓受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5-7-16 23:3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