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7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酷”专辑(部分)

[复制链接]

25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社论

China Cool:Chinese Creative-thend
中国酷:中国的创意时尚


文/马骥

十九世纪,在布满车辙和扬尘的道路旁,当驾着马车的白人主子的皮鞭挥斥而过,那些有着燥热灵魂的黑人们仍然冷静地站在田间,既不抵抗也不躲避,于是“Cool”一词开始在黑人俚语中流行,用来形容以冷漠来抑制愤怒的消极抵抗态度。这一转义的词汇后来见证了无数的时尚变迁:标志着黑人爵士兴起的单曲《酷的诞生》,英文《Bazaar》、《The Times》所描述的朋克态度,以Hip Hop、体育和涂鸦文化为肇始的街头Fashion,97、98年度最热的中文时尚词汇。在今天,它还可以替代英国人所提出的“Creative”(创意),用来指称全球性的 “创意经济”大潮。
那是一个被尘雾包围着的灰色大楼,神情麻木的人群观看着电视墙上“老大哥”的演讲。一个彩装金发女子突然闯进,用大锤砸碎了电视……这不是那个著名的《1984》,而是2004年,苹果20年庆典上的iPod广告——那名女子还戴着两根白色耳线,听着iPod。这是创意挑战霸权的今日版本:是创意使品牌显得如此之酷。
在今天,创意无处不在,它可以是Tom Ford为YSL所设计的兽角皮包,可以是芬兰IITTALA简约的玻璃制品,可以是宫崎骏的新片《哈尔的移动城堡》,甚至可以是“我的地盘听我的”的动感地带广告——它们皆因创意而酷,皆因创意而赋予产品高附加值,并如同英国创意产业专责小组的定义“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创造了财富及就业。
以我们的邻国日本为例,日本动漫、游戏等创意产业创造的“国民酷总值”(GrossNationalCool)已经超过了汽车业。2003年《亚洲时代周刊》的一期封面文章指出,日本正从一个“制造的日本”转向“文化的日本”。斯坦福大学教授、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所长青木昌彦认为,当今日本正处在一个根本性的转型过程中,这是日本150年来,继明治维新后跻身列强、二战后创造经济奇迹之后,所经历的第三次伟大转折。
事实上,当英国每五个人就有一个从事创意产业的工作;当一部《侏罗纪公园》就可以抵得上150万辆汽车出口的效益; 当新西兰的彼得。杰克逊招揽全球的创意人,不依靠好莱坞式的电影工厂就可以制作出轰动全球的《魔戒》;当韩国开始振兴文化产业,短短5年就从金融风暴中复苏过来并成为酷文化输出大国;当原本在政府规划中属于金融区的上海外滩被国际品牌旗舰店和外滩三号等时尚场所入侵,人们惊呼“时尚打败金融”——一切正如美国人所说:“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正在到来。”
而我们关心的是,在这股创意产业或者酷文化的全球背景下,时尚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长久以来,我们的时尚仅仅是对一些舶来品牌的膜拜,并因此成为时尚全球资本的消费终端。除此之外,时尚还应该存在一个创意圈,它是本土的、原生的、根植于前卫艺术和街头文化的潜流,易被淹没而又生生不息。它是时尚的真正创造者,部分被资本吸纳而形成产业化,就像原为波普艺术家的村上隆转瞬间可以成为LV的设计师。在创意的创造、推广和消费的链条中,创意核心、创意产业和消费人群之间的关系可比之于村上隆所属的艺术圈、LV品牌和抢购LV包的日本妇女。
在今日中国,来自本土的创意阶级在悄然崛起:
一个中国广告设计公司“Leo Burnett China”为麦当劳策划的“我就喜欢”(I\'m Lovin\' It)在全球同步播放,使麦当劳从儿童食品乐园一跃而成为青年时尚场所。
一个21岁的武汉大学生钟亮设计了标致“ZCC”红色轿车,在国际顶级汽车设计大赛最终决赛夺得季军。中国的汽车设计第一次打动了西方。
一些留学国外的华人时装设计师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甚至开始拥有自己的国际品牌店铺。
100名全球背景下的华人新设计师正在聚集力量,在深圳、上海、北京展出作品,企图创造2010年的创意生活体验。
……

“有些新东西出现了,但你茫然无知,不是吗?”—— Bob Dylan

但他们已经开始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或许还很微弱,或许在众声喧哗中无法让人听见,但必将在未来的几年里让中国变得更酷。《时尚先生》作为有责任的媒体,理应起到扩音器的作用,从本期起,我们将在国际的背景下挖掘中国原生的创意核心和创意产业,并探讨它们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时尚生活。如果要使我们真正地时尚起来,我们理应打造我们的“双C”Logo,不是Coco Chanel,而是China Cool——中国的创意时尚。
中国时尚中国酷,有了创意才真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6 14:11:40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25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2、Fashion

Design in China:中国时装新势力


当温州鞋在海外以微薄的利润席卷欧美低端市场时,“Made in China”正在遭受反倾销的考验。与此同时,国际大奢侈品牌纷纷看好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将中国视为又一个日本。这就是中国服装的现实:各大百货公司的大量平价服装以粗劣仿制紧跟国际潮流,而在国贸、王府这些高极商场,你很难找到属于中国的品牌。长期以来,服装业一度被定义为“制造业”,但实际上服装业却是一个基于设计的行业,它不靠成本和价格取胜,而依赖于品牌精神和设计的高附加值,从“Made in China”到“Design in China”这是必然趋势。
在西方,大的品牌往往需要上百年的培养,我们还需要一段时间——但人是不缺的,来自本土的时装新势力正在悄然崛起。这也许是一个征兆,先是一些人的出现,在本土发展,或者直接加入国际时装工业之中,然后带领整个国家Fashion产业的兴起。二战后的日本就是如此,谁能断定,在下面介绍的这些新人之中,不会诞生又一个山本耀司或者川久保玲呢?

刘桓(CHRIS LIU):时装不是纯粹的创意
                                                                                   
文字/马骥

伦敦东区类似于巴黎左岸,或者纽约的苏荷区,向来是创意阶层的汇聚之地。历史遗留的旧厂房、仓库,房租便宜的福利房,吸纳着大量的艺术家、设计师和媒体工作者,带着多元文化的混乱和街头文化的粗鄙——这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活力的标准之一。“与优雅、干净的巴黎青年相比,伦敦年轻人的穿着更有意思,看起来更酷。”来自中国的刘桓这样评价这个城市。
作为第一个在伦敦时装周发布时装的华人,刘桓和很多年轻设计师一样,得益于伦敦对于创意新锐的挖掘能力。但是竞争相当激烈而残酷,很多和他同时出道的年轻设计师现在已经看不见踪迹。好在刘桓仍然在坚持,他所创立的个人品牌“Huan by Chris Liu”现在已经进入法国最好的精品店Maria Luisa,创办人被称为“法国的时装女皇”。刘桓和他的品牌在英国的时装圈已经人所共知,被媒体盛赞为Raising Star。

“你没法在不同肤色的面孔中强调自己的来历”

人生是意志和命运相扣的链条,彼此影响,互为因果。父亲是政治部首席舞台设计师,10岁就接触到来自巴黎、日本的时装杂志;上大学时曾跟同学开玩笑,说有一天会到巴黎;24岁移居到新西兰,想加强一下语言,之后辗转到澳洲;90年代末以来伦敦时装的上升势头超过了巴黎,圣马丁学院就成为求学的首选,却因专业不理想而转学到伦敦时装学院。
时装工业的人才现状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来伦敦学时装,然后到巴黎或纽约发展。伦敦的商业并不成功,但教育环境无以伦比。50多个学校教服装设计,每年都有毕业作品展、时装周和大量的比赛。和国内不同,比赛完全是选拔性质的,单纯比赛的性质很少。这样的环境也造成了学业的压力:承受压力再给别人压力。在一次作业评判中,刘桓的作业一拿上来后面就有两个学生走掉了,到毕业时不被淘汰的人很少。
在外奔波的这些年,刘桓一直边学习边为多家品牌工作,最好的工作大概是协助BURBERRY的克里斯多佛•贝利,并被聘为设计顾问。伦敦时装学院毕业后,刘桓就在犹豫究竟是给BURBERRY 做全职,还是自己出来做一点事情。当时机会非常好,刘桓得到了伦敦市政府厅设立的时装事业中心(CFE,Central for Fashion Enterprise)的一部分资助,最后签合同,建立公司。刘桓因此创立了他的个人品牌“HUAN BY CHRIS LIU”。
经过伦敦时装工业的磨练,刘桓的设计思维已经非常成熟,他没有刻意地强调自己的中国身份。他说他的客户群不是特别针对中国女性的,而是全球的职业女性。中国元素仅仅是“设计元素”而不应该成为“设计标志”,像旗袍或者把筷子插在头发里的造型,这样的思考方式对于品牌来说太过局限,“在伦敦,你没法在不同肤色的面孔中强调自己的来历。”

“时装不是纯粹的创意”

时装设计师的成长经历一般是:带着从学院而来的新创意,利用体现鲜明个性的“概念”吸引媒体和时装圈的眼球,之后的发展往往是两极分化。绝大部分设计师把“概念”当作自己的标志来坚持,然后像流星一样默默消失。少部分人往成衣的“指向性”(directional)过渡。即使像ISSEY MIYAKE和ALEXANDER MCQUEEN(亚历山大•麦克奎恩,刘桓称之为新一代的“JOHN GALLIANO”)这样非常“概念性”的设计师,他们背后都有着非常成熟的产品和市场推广。
和多数“概念性”的年轻设计师不同,从一开始参加伦敦时装周刘桓就直接走“指向性”路线。“时装不是纯粹的创意,不是纯粹的艺术。我不想我的衣服发布后就进入博物馆,衣服没人穿就是失败的。”刘桓瞄准的是像PRADA、MIU MIU、DONNA KAREN、MARC JACOBS这样的品牌。
但刘桓也强调了“HUAN BY CHRIS LIU”和这些品牌的不同。那些发展时间比较长的品牌,虽然在秀场上作了很多功夫,但背后是大量的、更加商业化和更加“指向性”的成衣,随之而来的是创意的慢慢萎缩。“HUAN BY CHRIS LIU”指向全球的白领丽人,整体简洁但细节突出,运用了“不对称”等概念性元素和评论界所谓“摩登剪裁”的方法。外观形象清新、自信、健康却从来不乏性感,例如反光皮革之类“SM”元素的运用使得叛逆和优雅成为一对协调的矛盾。如同《国际纺织品》(《International Textiles》)的评论:“……运用了惊人的细节,使得奢华的外表下有一种叛逆的精神。”
“我的消费者从来不需要我们告诉她们如何选择,买我们衣服的都是自信而性感的女性。”购买“HUAN BY CHRIS LIU”的华人女性有张曼玉和舒琪。张曼玉在拥有了刘桓的一件大衣设计后非常激动,留纸条给刘桓,说一定要见见他。“我想,这是因为她们感到我的衣服和她们的气质非常吻合。”刘桓这样解释道。

“100个人只为了7分钟,这是真正的奢侈”

时装之所以称为“工业”,是因为它类似于电影一样,集合了多道程序和很多人的能量。在国际时尚工业中,造型师的权力和影响力令人难以想象之大,他们往往有大牌时尚杂志的背景,因此成为时尚专家和流行趋势的预言家。刘桓的三季时装周的作品分别请了三个造型师,在保证整体风格的延续上体现了不同的特点。
2004/05秋冬女装的系列请的是Paulus,香港《东西》杂志和英国《ALL ACCESS》杂志的时尚编辑,他给这一季的时装带来了法国式的优雅和奢华,比如那些有着复杂褶皱的衣领和红色的细节雕饰。2005春夏女装的造型师是Grace Lam,她是英国《I-D》杂志的时尚撰稿人,现在是《Vogue》中国的造型编辑。《I-D》杂志的经历使她特别不喜欢上一季的法国式奢华,觉得太艳太媚了,于是他使这一季的服装带有英国街头式的清新和硬朗。
十分荣幸,刘桓说最新的2005/06秋冬女装系列请的是非常大牌的造型师Lucy Ewing,为《Sunday
Time》工作。刘桓在这一季女装的设计上运用了不少八十年代的复古元素,Lucy Ewing说这样会显得太老,于是她刻意在造型上使它年轻化,并找来了看起来非常天真、年轻的模特Munro。最终的效果是像是邻家初长成的少女穿上妈妈的衣服,带着成长的幻想迷路在仙境里。《FLUX》杂志评论说像是“Duran Duran和爱丽斯走在一起”。(Duran Duran:八十年代英国知名摇滚乐队,戴安娜王妃的最爱)
和其他的设计师一样,刘桓的成功得益于包括这些造型师在内的、更多人的帮助。刘桓说参加LFW(伦敦时装周)印象最深的体验是,后台100多号人,包括模特、穿衣师、发型师、化妆师、造型师、工作人员、公关和市场人员都在为他工作,他感到很骄傲也感到很受宠:“7分钟的秀要这么多人准备40分钟,100个人只为了7分钟,这是真正的奢侈。”

说到奢侈,这是“HUAN BY CHRIS LIU”的定位,一件普通的风衣在香港的Maria Luisa要卖到1万2千元港币。刘桓计划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回到中国,他希望自己的品牌在那个时候能有国际市场。刘桓清楚中国人拥戴的品牌是国际性的奢侈品品牌,他要让中国人接受中国人设计的国际奢侈品牌。他已经准备好了。但我们准备好了吗?


王一扬:低调为了诚实
文/裘寅

    “能讲一下你的得奖情况吗?”
    “我没得过什么奖。”
    “谦虚吧?”
    “呵呵,真的没得过。”
     对王一扬的采访是在一种彬彬有礼但却不甚热烈的氛围中开始的。王一扬是谁?美发大师沙宣在世界各地寻找时装设计师的作品来配合他的发型创意时,中国惟一被选中的一件就是王一扬的作品,沙宣称他为“中国最优秀的青年时装设计师”。
王一扬的出名源于陈逸飞。1992年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后,他留校做了老师,1997年加入陈逸飞公司,担任“layefe”女装首席设计师。2002年,王一扬自组公司,主持设计“素然ZUCZUG”品牌系列。2004年,他又出了个人色彩更鲜明的“茶缸”品牌,同样叫好又叫座。
既然拥有这样出色的成绩,为什么还说王一扬低调?因为他个人,也因为他的作品。大大的宣传册上,他的照片小得几乎看不清他长什么样儿,对于媒体的采访也是能躲就躲。而他作品中透露出的低调不仅体现在用色上,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作品大多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素材,在平常的元素中寻找被人忽略却又不寻常的魅力。他说,他想用简单的布料和颜色,在服装中找到“伸懒腰”的那种感觉。
大红灯笼、绿色军用书包、龙、竹子——这些年,当大部分中国设计师努力用“中国元素”讨好西方时装界的时候,王一扬却对“中国元素”置之不理。对他而言,那些用来取悦西方评论家的“中国元素”实在是对设计的干扰,“诚实”远比“中国化”更重要。要诚实,就必须直接,“茶缸”系列就非常直接。
真实反映中国的现实状态,一直是王一扬所坚持的。如果设计师足够诚实,那么做出来的设计就会体现社会的矛盾状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没错,但是王一扬让我看到了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大红灯笼可以代表中国,但中国不该只由大红灯笼来反映,“茶缸”的塑料马甲袋土布裙就是另一种表达中国的方式。

矛盾的“茶缸”

夏日弄堂口宽大的白色老头衫,散发着机床味道的淀蓝色工装,白灿灿的帆布鞋,还有那被太阳晒得暖烘烘的布鞋垫——在“茶缸”系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设计者对日常印象的追寻,但又不仅限于此。
把黑色塑料马甲袋嵌入土蓝布中的裙子,这是典型的王一扬式设计。土蓝布是纯手工的,塑料马甲袋是工业化的,土蓝布因此产生了一种“异物感”。这就像中国的现实:一方面是对传统的忽视,但又不时出现追寻传统的反思潮流;另一方面是对西方的崇拜,但却又时刻警惕着西方的扩张和侵蚀。这是一个极为混乱的、介于自信和不自信之间的现状。对王一扬而言,衣服必须表现出这种矛盾,“矛盾才是一件衣服之所以美的原因”。

张达:在设计里打太极
文/余莹

塑封在透明袋中的衣服薄薄一片,没有半点衣服的样子,倒像是块布料,上面留有几道细致的口子——这是张达创立“没边”品牌后设计的第一批作品。目前,它们已进入上海的外滩18号及其他一些特色小店,等待顾客们的挑剔与垂青。
1990年,张达从西北纺织学院设计专业毕业,受日本、香港设计师影响颇深,欣赏富有戏剧效果的服装,对貌似平淡的衣服毫无兴趣。奥地利著名设计师赫尔穆特•郎的作品放在面前,他会质疑:怎么一点设计都没有?在和几位来自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同事的交流中,张达的审美眼光因此改变,对他而言,设计不再只是原本想象中的那些,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99年,张达进入了上海的逸飞公司,担任旗下一休闲品牌的首席设计师。三年后,为寻求更大的设计空间,他选择自由设计师生活。直到2004年底,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没边”。隐隐中寓意了设计师的理想:没有边界。建立对美的新标准,设计空间中发挥无限自由。
所以,张达没有限制自己作品的风格,他曾经在国际大赛上用华丽的晚装夺魁,现在他正用极简的衣服将我们打动,接下去,很难预料他的下一季和未来的风格走向,他说,他的设计会很多样化。同时,他又非常郑重地拿川久保龄的故事打了个比方,“她一直是做黑色的服装,有一次突然做了红色让大家很震惊,但其实无论红色,还是黑色,形式不同,但背后的思考是一样的,它们是同一个观念下的延续。”言下之意,张达的设计作品再怎么变化,背后也会有一股充满力量的精神源泉,那么,这又是什么呢?
“中国武术对我的影响很大。”喜欢看武打片的张达,不但是爱看见招拆招间极其漂亮的架势,也领受到了武术带给他的启示。“太极里的推守,表面看,特别柔和、缓慢,像跳舞,但最初的功能是至人于死地,就好像四两拨千斤,我把力量接受了,然后又反推给你。”张达的设计里正有这样的玄机。

“没边”的魔术

对于裁剪,中国的做法是把布料铺开,按基本形状剪裁,平坦不收腰;而西方把多余的布料统统去掉,裁出人体的起伏。张达如今把中西裁剪方式融合在一起,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他的衣服平铺时看起来就像一块布,但当衣服上身,立即发生了从“布料”到“衣服”的转变,因为人体本身的几个支点,衣服自然垂落,出现褶皱,完全活了起来。人们因变化而称奇,但此中的奥妙只有张达自己熟稔于心,可以变着法子变出新魔术。
“我的衣服放着和穿起来变化很大,这也是太极的道理,表面看波澜不惊,但实际上结果会让人吃惊,或者正面看很平淡,但转到衣服的后面又是别有洞天。这就是东方人的思想,力量是藏在里头,而且绵延不断。”

乖乖女刘磊与叛逆的Y.id
文/马骥

“你的T恤衫为什么要挖个洞……你觉得你适合穿这样的衣服吗?……你喜欢涂鸦吗?你喜欢卡通吗?……你的唇环是在哪儿买的?”
2004年,在英国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开始毕业创作的刘磊,把课题定位在街头服饰上,这意味着六个欧洲国家的走访,几千张摄影以及大量的采访文字。在伦敦郊区小城遇到的凯迪骄傲地告诉刘磊,他是一个“Cyberpunk”(电脑朋克),他的衣服和唇环都是在Cyberdog买的。那是一家Cyberpunk专营店,店里的装修充满了数字感和未来感,刘磊在那里发现了夹层里安装电子元件的衣服,可以闪烁灯光和播放音乐。
欧美的街头文化已经成熟到开始发展出各种复杂的分类。一开始刘磊很难进入这种异域文化,但年轻是没有国界的,刘磊如此总结她的调研:80后的一代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商业的成衣和主流价值观的成功,他/她们有强烈的个性表达诉求,DIY精神是其核心。于是刘磊想创造一些DIY的剪裁方法并将其推广。
但给与别人自由也就剥夺了自己的设计,你总不能把剪子和衣服捆绑销售。这是一对矛盾,直到发现暗扣才解开。利用服装上预先钉好的扣子,你可以自由地改变服装的形态,创造独一无二的个性。这很新鲜,也很有趣,它打动了众多的年轻人,也打动了那个亲吻刘磊的比利时老太太和偷衣服的神秘窃贼。
当我问及刘磊选择做街头服饰是否和性格有关,刘磊笑着否定,又半开玩笑地说:“可能是乖乖女做久了吧,所以特别羡慕叛逆的生活。”对于父亲是国营服装厂厂长的刘磊来说,服装不是职业,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初中跟老裁缝学打版,中专学怎样挖兜,毕业后在珠海作行活,两年后在伦敦得到了解放。第一次的DIY实践只有7岁,整日在制版机前跑来跑去小姑娘还没有厌倦国内的服装工业。那一天她第一次对老裁缝的工作产生了兴趣,她有一个小秘密:她要自己给娃娃做一身漂亮的衣服并向她的妈妈炫耀。
二十年以后,刘磊携带它的Y.id品牌参加了2005年秋/冬伦敦时装周。

Y.id:创造你的identity

Y.id就是DIY(Do it yourself)的反写,同时也是Your identity(个性)的缩写。它意味着刘磊对年轻人的质询:“年轻人你要重新审视你自己,这种衣服真的是满足你的需求吗?”刘磊说:“我的Y.id就是满足这一类年轻人真正的需求。”
最早的实践从从简单的T恤衫出发,通过对成衣的解构创造独特的形态。从成衣出发再到从元素出发,刘磊这一季的Y.id主要是圆筒形状的衍生。撕扯、剪裁、再拼贴,暗淡的面料,衣服上砸的乱线,凌乱、随意得像是胡搞,仿佛是朋克的LOFI(低保真)传统在衣服上的再现。但其实是用专业的技术作出业余的东西,因为精致的东西太多了。在品牌宣传上刘磊也保持了内在的粗糙感,她请“张丹+陈曼”做造型设计,海报上把时装摄影和设计草图合成起来。最体现街头精神的是Y.id的手工性,不批量生产,每一批只有几十件,每一件都独一无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3#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3、第三代设计师的成长和发声

第三代设计师的成长和发声
文字/马骥

真正有品质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你的住所内部被设计师设计成字母“Z”;你早餐所使用的搅蛋器看起来像一个外星生物;你顺手翻起一本时尚杂志,便看到了以马戏为主题的服装大片;在街上闲逛的时候,你注意到街对面的灯箱广告很酷,但你不知道你身后的名为“灯箱”的垃圾箱其实也是某个大师的作品。——这是创意无处不在的生活图景,它正在中国慢慢实现。新一代设计师的成长曾经受到时代的催发:旧的教育与动漫启蒙、网络崛起与留学潮——现在他们已经开始集体发声。“大声展”代表了一代人的崛起,有人用“第三代设计师”来形容他们,以区别于黑板报的美工第一代和虚拟印刷的苹果第二代。
他们将引领我们迈入以虚拟体验为主的体验型社会。在这次展览里,有诸多设计师都利用了孙悟空和阿童木等动漫形象,无所不能的幻想偶像是他们的虚拟自我;而设计小组Unmask给赞助商芝华士设计了两款酒杯,其中一款酒杯的杯底是一个冰块的造型,于是品酒的体验里就多了一份虚拟的冰凉。这些设计师的成长期心理和未来的社会趋势结合得如此紧密,可以想象,当这些“超级创意核心”(Florida语)成熟起来,他们将如何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换句话说,他们就是未来的主流和现在的时尚。

   
广煜:胡同里长大的设计师

双手互握,手指交叉:左手拇指压在右手拇指上是理性,右手拇指压在左手拇指上是是感性。广煜这样比划着,说他是感性的人。那是在陈逸飞的视觉工作室里,我们抽着烟,在空调的嗡嗡声里闲聊着。广煜还说,早知道这么随便,他就穿短裤来了。
广煜是那种在胡同里长大的北京人,小时候喜欢端着饭碗坐在门口,看着胡同里走过的邻居。可以想象那幅画面:颓败的灰墙、色彩剥落的红门,阴影和青砖在夕光下对比强烈,和胡同同样曲折、悠远的天空充满压迫感,一个孤独的孩子像是被安静捂住了嘴,说不出话来。大人不让他走远,没有伙伴,也没有书看,于是像所有耽于幻想的孩子,广煜开始营造他画面中的小世界,动物或者很多奇怪的东西,有一段时间广煜特别迷恋乌贼的形象。除此之外,广煜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动画片、日本漫画,这是他长大后的造型作品“瞬间移动”的来源。在那个作品里,他把阿童木和米老鼠的造型融为一体,并且做了一个《龙珠》里瞬间移动的动作。也是在长大后,开始尝到自由甜味的广煜把头型做成了“超级赛亚人”(参看日漫《七龙珠》)的形象。
很多时候,对于自己成长的影响都是一种缘分。在大学里,广煜遇到了他最好的朋友和搭档:何君和刘治治。共同的兴奋点都来自于对于印刷、装订和字体设计的重视。那个时代的教育还缺乏实践的专业性,广煜开始不断的跑印刷厂,就为了实践一张样纸的效果。也就是那个时期,广煜尖锐的个人风格开始凸现出来,即对于低成本特殊材质的迷恋。在后来得奖的“N的十二次方”画册的设计上,让广煜入迷的是粘合书脊的胶网,他开始实验在胶网上面和下面印刷的各种效果。另一个特色是画册里运用了小学生作业本的纸张,粉色、绿色和蓝色,非常廉价,但最终效果却出人意料。最近的计划是想利用肯德基的难以印刷的包装纸。当一些设计师滥用技术,造价昂贵,广煜反对他们的理由却不仅仅是成本,而更多地指责他们目的的异化和失去控制。
对于装订和字体的探索后来反映在他的另外作品里:常进国画画册和给相当公司设计的信封和名片。前者利用字形装订突出了中国特色,同时解决了封面的设计。后者把“相当”二字隐藏在红色条纹里。
广煜就是这样一个质朴而真诚的中国设计师,当问到对老一辈设计师的看法时。他说他不能理解那些设计师利用反战和环保题材去参加国际比赛的态度。那些题材与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不光是广煜的,也是一代人的态度。


张丹+陈曼=完美的搭档?

张丹和陈曼不是一对,也许曾经是,但现在不是。他们只是很完美的搭档,这种完美和他们是一男一女有关。男人理性和女人感性的互补在这里是通过艺术创造来体现的。
张丹和陈曼原来都是美院附中的学生,然后是美院,陈曼是从中戏辍学转入美院的,仅仅是因为后者更自由。不是说中戏不自由,而是它还没自由到学生可以不上课,可以随意选择自己的方向。于是对于绘画、设计、建筑的爱好得到全面培养。他们的共同偶像是马修•巴尼,因为他体现了视觉范畴内跨领域多种身份融合的趋势,不囿于某种表达方式,却又在各个领域内做到一流。两人的共同爱好是动画和影像,毕业后所从事的却主要是给杂志做摄影。
现在的杂志摄影往往还更多地类似工业生产,编辑和摄影师、造型师、模特像一个个零部件一样在现场组装,彼此之间也许都不认识。“张丹+陈曼”的摄影同时融入了造型、摄影和后期的设计加工,因此创意更加突出,这得益于二人的完美合作。两人的最初合作从学校里交作业开始。当男生完成不了作业时,就由女生来捉刀。这是否是后来张丹主要控制方向,陈曼更多完善细部的雏形呢?
《Vishion》杂志2004年的封面系列,每一期张丹出一个主题,比如春晓那期和性有关,吕燕那期和中国有关,还有一期的灵感来自于杨利伟的飞天。以吕燕那期的封面为例,云彩和寿桃的细节都是陈曼在后期所加。当然二人也有不够默契的时候,有一次张丹告诉陈曼要一个宇宙的感觉。这是什么感觉?陈曼说当时都想抽他。张丹却说不记得这回事了,两人为此在我面前发生了一番小小争执。几期封面出来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李东田费了一番心思找到他们的电话,于是三个人合作了一本关于彩妆的书,最近的合作计划是开一家摄影公司。
张丹陈曼的作品虽然让人惊艳,但往往也有一些不舒服的东西。让人痛才能让人记住并且反省,陈曼这样解释。于是就有了带有SM意味的图象,甜美中蕴藏着对于商业文化的反讽。在一些战争符号的图景上,两个性感的女孩吹起了进攻的号角:一种甜美的威胁。
我让两个人分别用一句话来形容时尚。张丹的回答是:“引起群众性消费的关于美的创造力。”陈曼的回答是:“垃圾桶里一张漂亮的糖纸。”多么漂亮!一个理性,一个感性,一个关于时尚的先锋性,一个关于时尚的易逝性,合起来就像张丹+陈曼:完美的搭档。

姜珺: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是一张图纸

一般人的一生是凌乱的,像无联系的上下文组成的文章,像缺乏规划的建筑组成的城市。但姜珺不是,这个有着理科头脑的设计师,善于运用课题策划、工程图纸以及和他的艺术敏感相比并不逊色的知识系统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工作方向。
姜珺9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98年到2001年在北京清华美院读硕士。实际上,姜珺不喜欢尘土飞扬的北京,就像同样不喜欢到处是摩托和噪音的广州一样,但是用必要性压倒个人好恶,这也是姜珺的个人特色之一。在去北京之前,姜珺就已经考察了广州,并决定离京后去广州,然后香港、欧美,以此来扩展自己城市经验。
在广州他创立了“Underline”(下划线),一个通过研究潜在线索把握社会趋势的产品设计小组。因为在姜珺看来:产品设计不仅仅是造型设计,它应该跳出产业链条,从产品的功能和社会意义上追本溯源,设计符合社会趋势的未来产品甚至来改造社会。于是,Underline设计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产品。在高级宾馆里的极干净的马桶上,姜珺发现了马桶四沿人们蹲坐留下的脚印。这种卫生防御的集体无意识导致了幽默的蹲坐两用马桶的诞生,而避孕裤是同一主题的延续。在情人节所送出的巧克力带有暧昧的色彩,利用“伟哥”造型的“伟克力”强化了这一色彩。
在给“大声展”赞助商“芝华士”设计的酒杯一共有三十多个,虽然“芝华士”最终选择了Unmask设计的两款酒杯。但是其中一款圆筒酒杯里镶嵌高脚杯的设计思路竟然完全一样。这说明了,Underline的设计不来不指向单一的产品定制,而是把设计作为案例来研究,于是产品系列里的各种线索和可能性被充分挖掘。另外一个例子是高脚杯的底柱弯上去成为把手,这种和蒙古人的牛角杯也无意中暗合:这是“不能放倒的酒杯”,美酒只能一饮而尽。
今年的姜珺一直在做两件事:给“大声展”展览场地做规划设计,以及,更重要的,做一本带有独立立场的城市杂志《城市中国》。姜珺认为,杂志从2005年开始将从时尚热、金融热和新闻热走向城市热,城市研究将超越建筑设计的狭隘视野。这样,姜珺再次超越了传统设计师的身份,在他的规划图纸上开拓更广阔的疆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4、建筑中国酷:什么是中国什么是酷?

建筑中国酷:什么是中国什么是酷?

应当绞死建筑师吗?这是潘石屹的楼书《杂碎》一开篇就提出的质疑。法国民众对现代建筑的仇恨令作者深感共鸣,并认为应当绞死像库哈斯这样的建筑师。接下来的文章是张欣的访谈,她及时地替自己做辩护:中国的建筑没有民族主义问题。民族主义与现代主义之争是20世纪的遗留问题,它也深刻地反映在中国的建筑现实中。本文介绍的吕大龙和马岩松分别站在这两个极端上,有趣的是,即使同时负责一个项目的两位设计师,观念的重点也会出现某种差异,当张永和在《新地产》上阐释他的“天人合一”思想时,艾未未却在《新周刊》上断言:只有现代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也许并不矛盾,沈琳的“院子”本身就是在当代性上谋求本土精神的范例,虽然这对于吕大龙而言它“中式”得不够纯粹,而对于马岩松来说,“民族的才是现代的”的提法又肯定是一个伪命题。大家都意识到了创意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只是对创意的理解不同,它应该指向中国传统,还是当代现实?中国酷是指中国式的酷,还是中国人的酷?毋庸讳言,我们的专辑也存在着这种矛盾,我们愿意接受并且如实地呈现这一切,因为,正如潘石屹的楼书所言:“杂碎”,就是我们的现实。


吕大龙:设计奢侈盛唐
文/张冠仁

与父母部队大院的军事化生活相比,童年的吕大龙更愿意在祖父小小的四合院里消磨时光,祖父是济南城小有名气喜欢舞文弄墨的旧式文人。在几十年之后,身为建筑师兼地产老总的吕大龙刚走进观唐样板间,第一反应就是对两壁书画开始品评,童年的耳闻目濡已经成为此时的审美习惯。
在自称踩着50年代尾巴的吕大龙看来,60年代生人的所受教育和社会实践是分裂的,理想主义的缺失导致了以金钱营造安全感的非理性行为。上大学期间,吕大龙精神偶像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冯•迪特利施上校,还喜欢那些一尘不染的党卫军军装,此时,吕大龙已经开始羡慕漂亮呢子大衣背后代表的享乐主义生活。无论是享乐主义还是古玩书画在此时的中国,都是遭到极力排斥,而这恰恰符合吕大龙内心对于叛逆的精神需求:“我们那时候在军区大院,男孩子不反叛就没出息,《血色浪漫》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太生活了。”
此时的吕大龙并不知道,正是它们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6岁考上清华的吕大龙深得祖父忘年交刘大钧的青睐,易学大师为他算了一卦,结果却大为失望:你小子以后没什么大出息,也就是不缺钱。于是,有财运的吕大龙在毕业之后分到了部队干休所,这让吕大龙在1984年就接触了豪宅概念。当同代设计师还在为两居室中如何处理1.73平米的卫生间而煞费苦心时,吕大龙考虑的已经是90平米、师长规格的住房。这一段经历被吕大龙形容为“副兵团做叠拼,正兵团做TownHouse,副大军区做双拼,正大军区做独栋”。吕大龙很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的奢侈符号不是物质的而是权力的,所以中国的高尚住宅才会采取部队大院的封闭式管理,而别墅其实就是将军楼。
但奢侈是有品位的,童年的文化记忆使吕大龙一直眷恋着中式的院落生活。于是设计师出身的吕大龙为此亲自挂帅兼任老总,设计并开发了观唐。他去成都向清华坊学艺,在苏州研究了寒舍,在上海参观了九间堂。在他看来,一味的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故宫是可以观赏,但是并不适于居住,北京东城老四合院聚居之处,春冬之际,老人病亡率相当高,对于传统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扬弃。
吕大龙将传统四合院劈开,剩下朝南的正房一侧厢房,L型的连通布局避免了老四合院的逢屋换鞋,而功能分区则完全是现代的。但相当于会客室的轩的设计与正房遥遥相对,仍然围合了庭院。吕大龙重视人与建筑的尺度关系,他认为:中式建筑是带人入景,人与建筑应该存在一个和谐的比例。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房子看起来总是有点土?因为窗子是方的,于是更换以看起来更现代的条窗。
在建筑材料集成生产的现代社会,醇厚的中式风格必然是手工的,也必然是奢侈的。所以吕大龙才在香江北路机场路线的黄金地段打造中式风格。消费人群就是那些频繁出入于机场的“banana”和“ABC”。越是他们,越有消费传统中国的需求。为老外和超级富人订作的奢侈品,背后站着的却是云蒸霞蔚的盛世唐朝,它既迎合国民的寻根需求,也成为中国再度腾飞的象征。当某位台湾业主在看到观唐之后,终于不能自已地说道:“久违了,唐朝!”


沈琳:只有当代,才能中国
文/张冠仁

在2004年新中式别墅的峰会上,泰禾(香港)集团副总裁、“运河岸上的院子”的开发商沈琳讲述了某北大教授对于中国模特的形容:中国模特有一种欲望的眼神,看出去的永远是奔驰、宝马、别墅。在沈琳看来,这种眼神就是“贼光”。把代表消费欲望的别墅建在有人文底蕴的运河岸边,把财富炫耀变成品位修养,这便是沈琳去除“贼光”的创意尝试。
从国贸上京通高速路,往南能看见一片高大的、带有莫斯科式忧伤的杨树带,灰色墙砖、线条简洁的“院子”就隐藏在绿叶掩映之后,大气而平和。沈琳现在还记得第一次拿到这块地时所看到的场景:“岸边的树都是几十年的、原生的树……像油画一样美丽。”
利用运河文化打传统牌,再找来国际知名的设计师打创意牌,看似不相容的卖点就这样被沈琳统一起来。在国内长大,转战香港之后再回到国内投资,在沈琳身上,同时存在着中国文化的血液和西式生活的习惯。一方面,她曾师从国内易学研究专家张善文,张善文是曾国藩的四传弟子、章太炎的三传弟子。另一方面,她对于标志最新生活品位的现代艺术情有独钟,她这样理解她所看到“法国时尚一百年”设计展:“设计参与了大工业时代的发展,这是设计改变时代的过程。”
很多时候,沈琳经常躲在她那支泛亚洲设计团队背后。这个团队尽是像张永和、艾未未这样的设计师:生于中国,却又有在国外长期的生活经历。两栖的发展商,两栖的设计师,这必然决定“院子”的消费群体的特殊性——“我就是两栖到处跑的那种人”,一些香港的金融投资家这样向沈琳表达自己对于“院子”的喜欢。
用沈琳的话讲,这些人是新一代的知识财富阶级,也就是是创意阶级。“院子”直接瞄准的是CBD的客群,主要的是海归,艺术界,创作界的人士。据说,很多艺术家在“院子”买了房子,也许,这里面就隐藏着来自附近宋庄的艺术家。
为什么不呢?如果你已经把你的创意转化为财富的话。在“院子”里,有12个国际建筑大师全权负责设计的宅院“12大宅”,有分为“智趣”、“艾未未的家”、“欲望”和“禅”4个主题设计的样板间,还有为设计师个人打造的艺术展馆“1+8BOX”。这是把艺术融入生活方式的实践,听起来没什么出奇的,但在真实的地产界,它并不是常识。
当豪华别墅刮起中国风,大家都在把梁思成在50年代提出的标准“中而新”奉为圭臬。“院子”的实际效果看起来却是“新而中”的:极简主义的外立面设计加上中国灰,草坪上开放而孤立的美式House外面围上院子。但沈琳却坚持认为她的建筑仍然是“中而新”的,重要的不在于风格,而在于背后的精神,这是一种非常当代性的理解,只有当代,才能中国。
无论是西式还是中式,都应该让建筑与地域发生关系。沈琳说就像中国服装畅销世界却没有一个足够知名的品牌一样,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地,一年消耗整个世界40%的钢筋、水泥,却没有能够代表中国的经典建筑——她的野心正如著名建筑评论家王明贤所说:“运河上的院子与这20年来中国大量建筑垃圾不同,它是可以写进中国当代建筑史。”


建筑,像马岩松一样疯狂
文/马骥

哈克尼斯塔钟声和小教堂管风琴的合鸣在纽黑文市上空荡漾,耶鲁大学像一个摇篮挂在波士顿和纽约之间。方振宁曾感慨这所激荡着最新建筑理念的学校,竟然到处都是古老的哥特式建筑。巍峨的建筑立面像一张张神甫的脸,威严、傲慢,在夜晚,乞丐会爬到里面睡觉。
    2002年,建筑学院的一所凌乱得如同废图纸一样的教室里,并没有如往常一样,传来导师和学生的争论声。几个同学审慎地鉴定他们的作业,一个同学对来自中国的马岩松说:“马,这个方案不行。哈迪德不会接受的,你应该现在赶紧做别的。”马岩松也打算放弃了。一周之后,导师从伦敦打来电话支持马岩松,这就是后来重建世贸中心的“浮游之岛”方案,该方案获得建筑专家的高度评价。
时间倒退回去,却是中国式的成长故事。“六笔一个苹果”的少年美术班;报考广告专业却因招生的绘画门槛而被迫选择了建筑……建筑和广告是一码事,马岩松说。对于设计来说,创意远远重于技术,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绘画基础,但中国的学校……仿佛为了从反面支持马岩松,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毕业之后,耶鲁大学就凭借马岩松的自我介绍向他伸出了欢迎之手。
这个从小不喜欢受约束的人,他的创意有时候看起来很疯狂,但基本都秉承着自然和平等的原则:当建筑像水一样流动起来,达到人与人、环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融,这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平等的。于是“浮游之岛”像一个巨大的浮游生物一样在纽约的上空蔓延、渗透、交融。老双塔鸡笼般分割的格局被取代,办公区数字化,把省出来的空间建成各种城市生活区,从而把流动公共区和封闭的金融区连接起来。最重要的,它超越了纪念,更符合纽约的、面向未来的发展精神。
   “连接与交融”,这样的特点继续在马岩松的其他作品中体现,无论是广东科学中心,还是长沙的文化中心。前者融合了室内和室外,并实现了建筑与水景的互动;后者把音乐厅、图书馆和博物馆用市民观景台连接起来。但阻碍马岩松作品最终夺标的却往往是城建者对于“标志性”渴望。在参加广州双塔设计竞赛的过程中,马岩松已经意识到甲方想要的是世界最高建筑,他们就设计了一个号称800米高的方案,却用弯曲来颠覆,其实只有400米。双塔中间连通,并用观光缆车来体现“动感的标志性”。但最终夺标的却是另一个600米高的方案。马岩松做的是建筑学意义上的建筑,这必然会与甲方的要求形成矛盾,尤其在充满欲望的中国。
   但也就是在中国,马岩松将得到巨大的机会和国家一起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为了得到同样的机会,放弃了高薪,和马岩松奋战在北京一所居民楼的毛坯房里。这很艰苦,也很疯狂。就像事务所名字的缩写MAD,呵,这是比Cryzy还要程度严重的一个词。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我不由得想起了这句话。谁能断言,这群年轻人里面,不会诞生下一个库哈斯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6 14:36:5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5#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5、当代艺术的时尚版图

当代艺术的时尚版图

就像金庸要穿上严肃文学的外衣一样,时尚正在企图在艺术殿堂里获得合法席位。今年春夏,各种时装艺术展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山本耀司在巴黎,普拉达在上海,阿玛尼在东京,香奈儿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5年前,古根海姆博物馆举办的阿玛尼时装艺术展还被艺术评论家称为卖淫,到了现在,把经典时装挂上艺术的坎肩已经成为新的时尚。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当代艺术正在两个层面上扩张他的时尚版图——给当代生活的物质审美提供大量的创意养料。同时,欣赏、收藏艺术品本身正在成为城市生活的新标志。
工业化时代的噩梦似乎已经结束了,标准化、复制、批量生产的乏味再也不是时代的主流。把一切物质审美化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因为艺术和时尚一样,血液里嘶嘶作响的是都是美和叛逆的因子,所以它们才彼此倾慕,尤其是当代艺术,它是继电影之后最和国际接轨的中国创意产业,中国审美正在打动世界。这里介绍的两个人,分别负责艺术产业下的两个文化产品,一个是美术馆,一个是博览会,一个发掘创意,一个推广创意,就像创意多棱镜上的两个侧面。不是巧合,两位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都提到了创意时尚的重要。有两种时尚,比时尚更时尚的,是另一个时尚。

创意航母老舰长:沈其斌
文/顾湘

上海,繁华喧闹的四川北路将尽未尽处,一个侧盼,便会在缭乱躁动的橱窗间发现另一条宁静而另有生机跃动的小路,以及那幢巨大魔方似的建筑——多伦现代美术馆,说不定还有更吸引人目光的玩意摆在路上:它们很大,鲜艳,形状就像些层叠交错的女人大腿或是某种昆虫,作为路人你未必会一下便记住雕塑家的名字,但很快会记得他的作品在香榭丽舍大街上也摆过。从又一次的侥幸和更多的好奇,到闻风慕名专程来访,你总是要踏进美术馆的,“无论动机,”馆长沈其斌说。
太多机会接触创意,以及太多机会展示创意:“熊猫人”赵半狄的电影派对,当代女性艺术展:“空洞宣言”,数码原始艺术展,玻璃艺术展,Massive Tone音乐会……无论接受程度如何,你都已经处在时尚深浅不一的各部分——“时尚分许多层,”按沈其斌的解释就是:“很多时候人们对时尚的理解和表达都还停留在肤浅、通俗的层面,并不反映出创造力,而是通过拷贝、挪用来实现;高端的时尚恰恰是反通俗时尚、反流行的,是一种批判性的创意,它具有超前的,对整个时尚起着引领的作用。”
作为公益性的机构,美术馆要习惯性地让目光回避市场,而把职能定位在公众的艺术教育上来。它的基金或者来自于政府,或者来自于各种私人的基金会,在国外,国家会给赞助的企业提供免税的政策奖励。正是这种独立性导致了他的权威性,像纽约的MO-MA美术馆,一个新艺术流派的流行往往直接受益于它的推动。因此,美术馆虽然不直接介入艺术市场,却充当了创意产业的源头和发动机。
近年来,国外的美术馆开始从纯艺术的视野中摆脱出来,开始关注社会效应更大的创意时尚,一些著名的美术馆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时装展览。今年春天多伦美术馆举办了“上海酷:创意再生产”国际艺术展,当代艺术与平面、时装、家居、产品、建筑、多媒体、动画等多种设计领域的相互启动正在全面而深入地推进,正是美术馆提供着一个平台,各种创意文化得以在此对自身角色不断的修正、磨砺,激发出惊人的想象力。
作为这一平台的建设者,沈其斌曾经是一位艺术家,当他199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实现他个人梦想的那一刻,当有许多艺术家、评论家来展览现场参观与祝贺之时,他忽然顿悟:“有如此之多的艺术家,多一个少一个并不重要”!震撼他的念头便是有着更迫切的、意义深远的工作等待有人来做。于是他创建的南京圣划艺术中心有了更活跃的、有冲击力的展览,多伦现代美术馆在他的带领下成为先锋的代言,同时他又扛起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的重任。“要成为一个建设者必须放弃自由的艺术家身份”沈其斌的坚毅中略带着些许苦涩。
“不要忘记,在今天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文化产品,美术馆更是创意产业的航母”。我们相信,庞大的创意群籍此停靠、起飞之际,它本身也在乘风破浪前行,而沈其斌正是驾驶它的一位老舰长。

赵力:当代性才是时尚的VIP符号
文/马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命运,对于六十年代生人来说,无非是用理想主义来做功利的事。把当代艺术导入有序的市场,这是中央美院一群师兄弟的梦想,到现在终于行情暴涨,方力钧这批画家成为画坛中坚,十年前就开始系统收藏他们作品的收藏家现在也都赚得钵满盆肥。对于国际画廊博览会艺术总监的赵力而言,他和董梦阳所推动的第二届国际画廊博览会成交额达5000万人民币。刘小东的《新十八罗汉像》被西安的私人基金Landmark以50万美元买走,创下了画家本人的最高纪录。
说起赵力和艺术的缘分,要追溯他的童年时期。小时候家里经常出现傅抱石、刘海粟、程十发这些人的身影,父亲是有名的国画家,在镇江博物馆上班。那是一栋根据英国领事馆改建的建筑,内壁装饰着巴洛克风格的西式壁画,老先生们偶尔批评说:画得没有中国好。穿过晦暗的走廊,猫腰走在满是灰尘的库房里,做游戏的小赵力不会知道这里面有“八大山人”的作品,它们的价值在今天才得到充分体现。人都说“盛世收藏”,就像《霸王别姬》里老戏子教训小戏子的话: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啦!但在乱世,画家却并没绝种,那时候,老画家黄胄一边和赵力聊天一边还笔耕不辍,那一代画家的勤奋和对艺术的热爱给赵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画得已经不错了,你没法超越。”父亲的话决定了赵力没有成为一个艺术家,而是选择了中央美院的艺术史专业。除了在学院内的学术成就,赵力一直致力于推动当代艺术市场。94年为香港大学做收藏顾问,那时候正是张大千热,一张泼彩山水《幽谷图》在苏士比要卖到7、8百万,中国油画市场已经启动。对于当代艺术而言,陈逸飞的《浔阳遗韵》也卖到了20多万。赵力敏感地意识到和他同龄的画家在未来的价值,他推荐了曾梵志、毛焰这样一批画家,并给他们争取到一个在当时较为合理的价格。后来介入拍卖市场,为刚刚起步的中国嘉德策划了一些项目,比如文革美术,为艺术市场接上一些断掉的链条。
相对于一级市场的画廊和二级市场的拍卖,画廊博览会被称为一级半市场。赵力说它的意义就像沃尔玛,把画廊集中起来更大规模地推动一级市场的销售。同时它又是一个艺术节,其对整个艺术产业的宣传和推动是难以估量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大手笔的创意。作为一种区域定位性很强的文化产品,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一直在强调亚洲艺术的概念,来抗衡西方艺术。在模式上的创意具体而言,画廊准入制度旨在改变中国混乱的私人交易状态,VIP会员制度有利于引导刚起步的收藏者,影像通道则为新艺术样式的传播提供便利。
艺术收藏正在富人圈中成为时尚,当我讲起某些富人收藏巨额油画的例子,赵力一反主流宣传的基调说:“这不是时尚,从比钱、比奢侈品、比俱乐部VIP金卡再到如今的比收藏,这仍然是对于金钱符号的炫耀。”在赵力看来,像古根海姆这样的收藏家才代表了时尚。那个挑战传统价值为乐的女人,以她的服饰和性观念影响了她所在的时尚圈。至于她所创办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则成为当代艺术的策源地,影响了一代人。时尚不是“认识已有价值”,而是“共建未来价值”,要确立自己的当代性身份——“当代性才是时尚的VIP符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6 14:38:3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6#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6、音乐盒里的中国idea

音乐盒里的中国idea

当年抑郁症反复发作的朴树在转约华纳之后,为了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做了数不清的巡演和宣传,还记得他在电视上向公司同伴致谢的场面,人们都说朴树变了,学会了感动并且能够理解别人,可见唱片工业对一个歌手的影响。《生如夏花》的销售超过了80万张,远超麦田音乐制作专辑《我去两千年》的15万张。但人们或许不知道的是,独立厂牌麦田音乐在这里面占到49%的股权。从一开始,宋柯就清楚版权对于中国音乐工业的意义。对于另一个独立厂牌摩登天空来说,因为摇滚乐在中国的地下状态,它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当沈黎晖考察了英国的创意经济之后,他觉得一无所获。
中国的音乐工业应该怎么走?盗版、国际唱片公司的双重挤压几乎使这些本土厂牌成为唱片工业的幸存者。中国从来不缺创意资源——除了这些音乐制作人,在北京活跃着大批创作型的歌手和乐队——缺的只是将创意和产业结合的能力。最猛的是左小诅咒,他的新专辑开到150元的天价,这显然是一个表达个人态度的、极端的例子。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很少听到其他更“健康”的例子呢?当网络、手机等新的传播方式开始释放能量,中国聪明人的大脑里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Idea,他们或许能拯救中国的音乐工业。

宋柯:飞翔在艺术和商业之间
文/小宽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总会显露出一种趋同性的特征:他们有着类似的儿童经历,小时候对军装充满热情、热爱各种军帽、因为一身海军和空军的衣服而激动不已;年轻的时候开始追求潮流:喇叭裤、太阳镜、双卡录音机;然后上大学,之后,或者第一批出国,或者第一批创业,下海,改革开放,其中一些人浮出水面,更多的人混迹于茫茫无边的生活。宋柯说:“我们是崇拜英雄的一代。”
宋柯1983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学的是环境工程,大学五年。在这期间,他热爱音乐,喜欢唱歌,当年北京高校英语歌曲大赛,刘欢是冠军,宋柯是亚军;同样,他热爱远行,一次单身一个人骑自行车去上海,另外一次是和同伴骑自行车去青海。在那样一个白衣胜雪的年华里,宋柯的问题不是走不走,而是走到哪里;不是玩不玩,而是怎么玩。青春就是力量,年轻就是勇气。
宋柯之后的日子过的也很正统,在旁人眼里一切都顺理成章。1990年出国,过着美国式的中产生活,其间,他渐渐远离了艺术、音乐、青春,成为了一个商人。他驾车行驶在美国的路上,用不十分熟练的英语和各个阶层的人交流,有时开怀,有时内心焦虑。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96年。
他回国,见到了高晓松,那时高晓松正在筹备一张唱片《青春无悔》,宋柯给高晓松投了一些钱,顺水推舟的成立了麦田。名字来源于他们都喜欢的一本小说《麦田守望者》。在之后的几年中,宋柯变成了老宋,离开华纳,来到太和麦田,推出过朴树、叶蓓、老狼、许巍等很多人的专辑。麦田成为了一个标志,它代表着一种人文的、内敛的、孤独而有灿烂的气质,改变了很多人对本土原创音乐的认识,给很多人关于音乐梦想的边界向前推进了5厘米。
如今宋柯最经常提起的话题是音乐与网络的合作。2002年,老狼的《晴朗》专辑与卓越网合作,进行联合市场推广;2003年,朴树的《生如夏花》专辑也采取预售的方式,通过VCD限量赠送的方式,仅上市3个月就卖出了50万张。他最早与新浪网合作,开展了手机无线增值业务,去年与刀郎签约,刀郎的三首歌的在网上下载的次数都超过了600万次。如今,网络业务已经成为太和麦田的赢收利器,利润已经占到了公司利润的50%。在这个方面,他与比尔•盖茨的想法不谋而合:未来传播音乐最广最便捷的途径不是MP3,也不是苹果的PC,而是手机。
一个产业需要有人来制定游戏规则,宋柯如今所默默做的事业,就是为新技术的发生所带来的变化制定规则。宋柯说:如今的唱片行业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时代。所有的唱片工业重大进步都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如今数字化音乐的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容量大,便携,可以自由选择。这就更加突出了传统唱片行业的不合理性:为了听到喜欢的一首歌,却要购买一整张专辑。如今最重要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宋柯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忽然变得很严肃,他说,政府应该有明确的法律保护,如果一直没有明确的保护,对外国的产品是不致命的,对本土的创意产业却是致命的。
在艺术与商业之间,宋柯保持着自己的平衡。在聊天的时候,他随意,不停的点燃手上的中南海0.1香烟;在办公室里,用不熟练的手法打字,显得有些笨拙。他偶尔飞翔,离开地面,更多的时候,是在地上行走,身影坚定。

沈黎晖:我不跟时代兜圈子
文/小宽
一个人的左手与右手相隔多远?其实只有左手与右手那么远。而一个摇滚乐队主唱与一个唱片公司老板相隔多远?这个答案是十年。
1987年,清醒乐队成立;1997年,摩登天空唱片公司成立。在唱片公司成立之前,沈黎晖有一个印刷公司。一段时间里,唱片公司和印刷公司一起办公,印刷公司是打卡的,唱片公司不打卡。两群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穿正装的印刷厂职员与打扮散漫艺术家、音乐人共同在一起生活。那时候,他们在花园村,如今他们还是在花园村,七八年的时间,他们未曾离开,在这里的地下室里有梦想的味道。
沈黎晖做唱片公司初衷是因为清醒乐队没有一个唱片公司,他们觉得别的唱片公司也不一定会给清醒那么大的预算来做第一张唱片。比如说录音需要很长时间,Video希望是用电影胶片,平面设计必须得自己设计。但一做唱片公司就发现,要像一个唱片公司的样子可能还得有两个乐队,于是有了新裤子和超级市场。
以后的道路一点点朝着他想象的方向前进,同时也一点点超乎自己的想象,当一件事情进入一个轨道之后,就只能沿着它走。后来不断的有人离开,不断的有人加盟,到目前拥有8家分厂牌,领域横跨音乐、杂志、图书、影像与平面设计的综合娱乐公司,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新音乐独立唱片公司。在1997年的时候,沈黎晖幻想着自己的公司何时能做到红星的水平,到了1999年,他们在业内的声望已经远远的超过了红星。
2004年5月,他和洪晃等人受伦敦市长和大伦敦市政局邀约去英国,目的是考察英国的创意经济。回来之后,他发觉一无所获。英国的创意经济仅仅是英国创意经济,中国的创意更多的来源于复制。沈黎晖说,中国如今正处于“圈地运动”中,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能够在其中获益,每个人都觉得各种机会与自己有关。有人应该站出来,不参加这场短线投资的游戏,确立自己的游戏规则,沉下心来,不参与竞争,不与这个时代兜圈子。而他想做的就是可以沉下来的人。
最近他作为艺术总监主持了郭敬明的音乐小说《迷藏》;又为苹果设计了限定版的摩登天空的ipod,其中内置摩登天空旗下艺人的音乐;还与MOTO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切都顺理成章,沈黎晖越来越熟悉合适的商业操作,很多条路中,他总是能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
沈黎晖虽然渐渐脱离了一个艺人的身份,但依旧有一个艺术家的本心。在今年年初,清醒乐队发行了他们重出江湖的专辑《咖啡胡椒》,正在宣传的时候,他却去了西班牙,去享受一段悠闲艺术的时光。
在最新的单曲中,他们唱道:“咖啡、胡椒、怪味、生活、咖啡、胡椒、怪味、生活,第1秒 第2秒 第3秒 来这个世界给我真相。”这是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呢?沈黎晖需要用三秒钟的时间看清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6 14:43:4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7、本土网游:创意经济的新引擎

本土网游:创意经济的新引擎
文/欲望的漩涡

理查德•尼克松说过,历史中充满着“倘使……将会怎样呢”这样一种撩人的问题。对于陈天桥来说,问题就是:如果他做的不是网络游戏,是否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积聚起四十亿的身家。来自IDC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2002年仅为9.1亿元人民币。但在电信、IT和出版、媒体这些相关产业中,由网络游戏派生的产值就已经几十倍于网游的市场规模。而到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83.4亿元,2002-200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92.6%。
换一种数据表达方式或许更容易看清网游的潜力,到2005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超过一亿,宽带用户突破三千万,网络游戏用户突破二千万。网络游戏作为一种典型的创意经济,已经成为新经济的增长引擎。因为轰然到来的是这样一个时代——不是单靠埋头苦干,更多时候需要灵光一闪。从《传奇》到《魔兽世界》,本土网游的身影何在?它们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就像石油埋藏在地层下面,需要钻探工具来开采,这些财富等待着的,是属于中国人的创意。


张志鸿:和Sid Meier不一样

采访之前,我们在张志鸿的办公室里站了几分钟,这期间张志鸿的电话几乎没能离手,就像别的IT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一样,每分钟都是业务、业务、业务。到头来,制作游戏的人,反倒没有时间好好玩一下游戏。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游戏带给他们的财富,早已远远大于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
同大多数游戏人一样,学法律的张志鸿干的不是自己的本行。“这个行业还很年轻,没有专门培养游戏行业从业者的学校。”张志鸿这样说着,一些人正在走廊另一边的办公室小隔间里埋头工作,他们大多在30岁以下,具备IT青年的一切特征,玩起游戏来不知天日。曾经在他们的父辈眼里,这是不务正业。但是这些打游戏的年轻人制作的网络游戏《剑侠情缘online》已经登陆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市场,金山的另一款游戏《封神榜》则给他们带来一亿元的进账。网络时代创意经济所能带来的财富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武侠题材是西山居一成立就定下来的方向。”而网络游戏在其后几年中的大行其道,更造就了盛大等一批游戏娱乐产业新贵。新的趋势已经显现,当时市面上还没有武侠题材的网络游戏,当时市面上流行的韩国网络游戏,多选择以欧美奇幻题材为切入点,所以西山居又顺理成章地开始开发中国传统文化武侠题材为卖点的网络游戏,选择武侠和神话题材,不仅因为这都是来自本土的创意,“还因为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又能融合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张志鸿说。
为了迎合受众新的需要,金山在新游戏开发时会考虑将流行、热门的东西加入到游戏中去,金山旗下的亚丁工作室开发的《幻想春秋》将与《头文字D》合作,将影片中的配音用在游戏中;金山烈火工作室开发的《封神榜》,则会将《功夫》中的猪笼城寨作为游戏场景之一制作进去。市场营销方面,也尽量多地注入了时尚化的元素:《封神榜》签约“内地玉女掌门人”高圆圆作为代言人,而《剑侠情缘online》主题曲则由羽泉制作,pop味十足。
当时尚在介入网络游戏的同时,网络游戏本身也成为了时尚的一部分。证据之一,就是网络游戏已经深刻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你现在是处在一个虚拟的社会里,可以在世界的范围内与人玩这个游戏。”网络游戏就像一个虚拟社会,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或扮演一个不同的自己。而服务器就类似于《黑客帝国》的Matrix:连接上它,你就将有着和现实中完全不同的角色、圈子和人际关系,甚至恋爱和结婚。不同的是,你可以选择任何时候断线暂别这个matrix,过一种真实和虚拟二元交替的生活。张志鸿认为这是网络游戏最大的乐趣所在。
经过几十年发展,国外游戏业界早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业模式,而相较国内的模式,“还是有差异,外国是制作人制,我们更强调分工协作,最后由我来协调。所以,我的角色就相当于制作人。”谈到国内外游戏厂商制作模式的差异,张志鸿表示大致模式其实差不多。但他说不会象别的制作人比如Sid Meier一样,“他那是单机游戏,我这做的是网络游戏。”
【注】Sid Meier:美国游戏制作人,被ING游戏网站评为“游戏历史上最伟大的制作人之一”,作品有《文明》系列、《海盗》、《铁路大亨》、《阿尔法半人马座》、《Sid Meier:葛底斯堡》等。


烈火工作室的三剑客

满头卷发的刘鹏接触到中华机的时候,还是初中,那时他的梦想是做探险家。中学时也试着做过很多小游戏,大学里给人接零工,闲暇时间用于分解和反向测绘《暗黑破坏神》,最后做出了一个类似的游戏,可以在局域网上实现联机,“后来就发展成了‘魔兽世界’”,刘鹏幽默地说。2005年夏天,刘鹏在金山烈火工作室作着技术总监,“面试,576人我们烈火工作室只录取了46个,”他说这话的时候,旁边坐着他的策划经理朱家亮。
朱家亮就是那四十六分之一。学力学的朱家亮去年才毕业,专业跟游戏一点也不沾边,却是个游戏的狂热爱好者。在大学时代曾自己编程做过小型的RPG游戏,后来去金山面试被录取作了主策划。“让阿亮负责策划这一块,”刘鹏说,“是因为主动考虑问题的能力,还有学习能力,这些对一个策划人员来说都是蛮重要的。”
而在这之前,刘鹏就已经认识了他的美术经理潘智捷。学装潢的潘智捷97年和初中同学等人一起组建了一个小工作室,98年在他们做了一个类似《生化危机》的游戏DEMO出来后,工作室撑不下去了,“最后把自己卖到了金山”。在金山,潘智捷参与了《剑侠情缘2》的制作,后来曾离开金山单飞过一段时间,2003年他和刘鹏通了一通电话,经过不到十分钟的短暂交谈,潘智捷当即决定回到金山。“真的是一见如故,”潘智捷回忆说。
这就是后来的“烈火工作室”,主创人员都有过独立开发游戏的经历。作为金山公司三个游戏制作工作室之一,“烈火”主要负责的是本土神话网游《封神榜》的开发。
剧本是根据小说《封神榜》改写的,朱家亮认为需要一个非常贴近中国玩家的剧本,“欧美游戏更注重冒险”。游戏中设置了昆仑山的道士、商的甲士、九黎族的后代异人三个职业,从职业技能到造型设计,无一不散发出浓烈的上古中国味。在游戏系统中,《封神榜》还加入了“炼制仙丹”这一古中国独有的文化元素,“离线炼制”的要求又提醒玩家每天下线,不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在网络游戏上。在细节上烈火工作室的策划也十分注意,朱家亮举了个例子:在去玉虚宫的路上,“三山关”三个字是以甲骨文刻在石头上的。
和金山大多数游戏一样,《封神榜》的画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风味,这是在参考了大量古代中国建筑服饰的资料后消化再重新设计的,对于其他角色的设计,则参考了如《山海经》插图之类的资料。“不排除写实,但要有代入感,”美术经理潘智捷说。在制作《封神榜》时,烈火工作室有两个原画就是从河南招过来的,“因为商代的朝歌所在位置离他们家比较近” 。
《剑侠情缘网络版》和《封神榜》的引擎都是刘鹏带队研制开发的。之前在《剑侠情缘网络版》的研发过程中,刘鹏主要负责构架多服务器的架构、应用服务器的开发,同时他还肩负着高效网络传输项目的研发,现在又负责整个项目的规划和协调。因为强调沟通和协调,他们都是以讨论的方式来决定方向,“金山对下面的工作室,很少order的感觉,”刘鹏说。
就像同类细胞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在这里我们看到这样一个team,他们身上的许多特性,我们在中国网络游戏本土开发队伍中的其他team身上也可见到。勿庸置疑,即将要到来的网络游戏经济增长高峰,将由这些team来创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0

好友

46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说明一下,这是前些日子做的一个专辑,过于庞大,这里放上部分文字。

操作时不断按照要求降低难度,有些问题没有办法深入,比如下面被删去的文字。

创意核心导语

十年,一代人


一代人正在崛起。
我们曾看到,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也都有类似的一代人见证并推动着国家的崛起。而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激扬着中国梦的一代人成长的同时,世界性背景的创意阶层正在形成。
美国经济学家Florida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指出: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在他看来,美国社会已分化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他还指出除了金融、法律等传统职业领域更广泛的创意阶层,还有一个“超级创意核心”(super-creative core),这个核心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
我们看到,正是这样一些创意核心,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虽然,在中国,这些人还没有成熟到成为一个阶层,他们往往还是一些独立的边缘人,或者结合成大众之外的某些松散的圈子。
有必要列出一个见证他们成长的时间表了。《大声展》的策展人认为这样一代人将创造“2010年的创意生活体验”。而《经济观察报》的叶莹在推荐刘桓时说道:“这个人在5年之后必红。”她无意中也将时间定到2010年。具体年份当然并不重要,这只不过说明了我们对于这个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期待。在这个十年里,这些创意核心将逐渐成为时尚的中坚力量,他们现在还很弱小,但是他们正在迅速成熟并聚集起来——他们已经开始大声叫喊。

创意产业导语

Fashion is a whole thing


按照英国政府在《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的定义,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及古董、手工艺、设计、时装设计、电影及录像、互动游戏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媒体、出版、软件及电脑服务、电视电台广播。” 除此之外,据说还应该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
这似乎只是把一切跟文化沾点边的产业都容纳了进来。不过用“创意产业”这样的概念来替换诸如“文化产业”“科技生产力”、“知识资本”之类的概念,更容易让人关注到创意的作用:开发产品的创意和将其产业化的创意。这需要我们关注更广泛的创意阶级,除了艺术家、设计师这些创意核心,还需要发现产业的老板。
而且变化仍然是深刻而实在的,不是旧瓶装新酒,时代的变化从来不可以截然划分新旧两个阵营,既使诸如房地产这样的传统行业,设计创意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旧的生产力并不会消失,房子依然要盖,汽车仍然要造,只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越来越向个人的头脑倾斜。据调查,伦敦创意产业对经济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金融服务业。创意产业雇员数量已达52.5万人,且还在增加;与之相比,伦敦金融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为32.2万人,并处于下滑趋势。
当然我们更关心的还是创意产业对于审美和生活方式的作用,尤其当它们正空前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消费的层面来说,创意产业正在打造一个体验型的社会:消费成为一种对于个性和审美的自由体验。不是简单地使用产品的功能,而是体验产品的创意所改变的生活方式——Fashion is a whole thing。

专辑结语
第一眼的回眸


第一个研究时尚的德国哲学家西美尔发现“时尚有着既使社会各界和谐共处,又使他们相互分离的双重作用”。这就是说,第一个穿低胸礼服参加酒会的女性是因为要区别同类,但她的标新立异会迅速得到数量上的强化。因此时尚总是中间物,总是处于过去与未来的分水岭,在逃离与追赶的游戏中得以不断刷新。
所以,说到“中国酷”,它既是将生未生之际的孕育:一个中国孩童即将脱茧而出。同时也是站在过去与未来的分界线上,看山,看水,看白云苍狗,看万事循环。那未曾展现的尚未及逝去,那已经逝去的终将涅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9#
发表于 2007-8-4 13:29:37 |只看该作者
我好像挺弱的。
对我来说,时尚像是捉摸不透的怪兽,它在明处张牙舞爪,但我总怀疑还有什么潜伏在暗处,它像自然一样似乎伸手可及,但终于无法靠近,并且具有巨大的威胁性——这不免令我恐惧以及沮丧。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10#
发表于 2007-8-4 13:29:40 |只看该作者
我总觉得“时尚”是给那些女高中生用来做梦的工具。
它还是满足大部分相对空虚和低层次者的工具,时尚是大部分人“特立独行感”和“地位感”需求的便利选择。就好象说,你想吃很正宗的西餐,你有钱,但是你又不知道该怎么点菜,那么套餐就方便得多了。你不需要自己做选择,一样可以不会显得露怯。

当一个人抓住时尚的脉络时,实际上他已经成了可怜的跟风者。

演艺圈里有“撞衫”一说,就是两个女演员恰好在同一场合穿了一样的名牌衣服,这就是时尚带来的诸多后果中很微小的一例。

无论是服装、生活方式、房间的布置乃至谈吐,如果有条件的话,当然是由自己设计和创造最好。无论是服装、汽车、房间还是思想。
但人很难做到这一点。胆量、时间、天赋、财富,都制约着人们。

当然, 如果你发现你喜欢的人也是时尚中人, 或者当你想融入一个群体为己所用,时尚又成为你可以利用的一个工具。

但总体来说,如果我们把生命比作一个电视频道某晚的全套节目,时尚就是其中的广告。个别的偶有新鲜,但总体来说乏味难耐。

只是我自己的感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7 18:10:37编辑过]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4 16:2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