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4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止观察

[复制链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FONT size=3>(记者彭骥) 本月2日至今,“80”后作家韩寒与文学评论家白烨的博客论争甚嚣日上,牵扯了数以百万计网友极为积极的关心和回应。昨日,与文学界相关的出版商、作家、评论家也纷纷就这场“突然”的“骂战”发表各自的观点。“挺韩派”获得了不少中青年作家的支持,而与韩寒同属“80后”阵营的春树、郭敬明等却意外缺席。前日,当事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正式表态自己做“最后的、全面的”回应:“韩寒文章里的一些话,如同泼妇骂街,这些话的背后是态度,态度背后是德行和修养。”而韩寒也通过博客表态:“大家都很努力,这场我们暂时结束。”</FONT>
<><FONT size=3>  “骂战”回放</FONT></P>
<><FONT size=3>  “骂战”先在博客上进行。3月2日凌晨,韩寒在其个人博客上发表《文坛是个屁》,目标直指“文学评论家白烨的大文”(即《80后的现状与未来》)。用“行色”的语言“开骂”:“关键是,他坚持认为,他认识的那批人(也就是照过面的吃过饭的那些码字的),写的东西才算文学。并假装以引导教育的口吻,指引年轻作者……别凑一起搞些什么东西假装什么坛什么圈的,什么坛到最后也都是祭坛,什么圈到最后也都是花圈。”</FONT></P>
<><FONT size=3>  很快,白烨在博客回以《我的声明——回应韩寒》:“韩寒对我的文章反感的真正原因,是我对他的写作评价不够高,即我认为的‘他的作品现在恐怕只有观念的意义,与文学已经没有什么关系——这一招致韩寒极其不满的看法,说到底是一个文学问题。”</FONT></P>
<P><FONT size=3>  随后,两人几乎是即时以《有些人,话糙理不糙;有些人,话不糙人糙》、“白烨回应”一来一往,韩寒称:“中国的文学评论家,特点和长项就是,1:不知别人所云。2:自己不知所云。3:不知所云还特能云。”3月5日,因为架不住“韩寒对我的骂式批评和他的拥戴者对我的跟踪谩骂”,白烨发表“告别辞”关掉自己的博客,退出了博客“骂战”。</FONT></P>
<P><FONT size=3>  这场博客“骂战”得到了媒体的极大关注,几乎成为文学界人人皆知的文化热点。3月9日,韩寒索性在博客上发表约六千余字的《辞旧迎新》,表达了对国内知名文学评价家的判断水平、道德水平严重的不信任:“首先,文学评论家就是一个没有必要存在的名头,文学是虚的,评论是空的,文学评论居然还成了家,那是什么事物?文学评论家对于社会和真正的文学来说,是毫无价值的。既然不幸存在了,就要公道的存在。我的书的所有出版都没有组织过任何的研讨会和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据说,在中国,所谓作品研讨会,参加的评论界知名人士,都是‘许以重金’买来的”、“这年头,图书评论就像叫外卖一样,需要了打个电话,等一会就会有人送上来,想吃什么口味的就有什么口味的,自然,不能白吃的,要给钱。如果我需要,可以随时组织很多号称文学评论家的人对我进行赞美,钱还是出版社给。这才是文学的悲哀。”</FONT></P>
<P><FONT size=3>  3月10日,韩寒宣告“骂战”暂时结束:“前两天其实挺委屈白烨老人家的。您其实也没做什么,莫名其妙得此劫难,还被挖掘出了光辉事迹。”次日,一篇专访白烨的长文见诸报端,白烨称这是他“最后的、全面的”回应,重点指出“他(指韩寒)用这种语言本身,说明了他的学养、修养的亏欠”、“实在不能作为就是‘纯文学’的证明”、“‘80后’对‘文坛’不以为然或不甚了了,‘文坛’对‘80后’也不以为然或不甚了了”、“要建立网络道德规范”等。</FONT></P>
<P><FONT size=3>  挺韩派 拍手称快</FONT></P>
<P><FONT size=3>  除了为数众多“砸”翻白烨博客的网友外,韩东、古清生等作家也意外地站在了“挺韩”的一边。知名网友“朱映晓”拍手称快:“韩寒大大剥了所谓文坛与纯文学的皮,你们那些作家写的色啊暴的,还少吗?这就是我们的长辈啊!”作家古清生也是绝对的“挺韩”主力,《韩寒赛前一脚踢飞白烨》影响颇大:“应该是给白烨和白烨们的一记棒喝,该要警醒了。”</FONT></P>
<P><FONT size=3>  昨日,著名诗人韩东表示,他是绝对支持韩寒的,“看一看‘正统批评家’连篇累牍的唠叨你就知道了,当今‘正统文学’的‘实体’又是什么?‘正统批评家’那些个叨唠,无视写作的广泛、自由,远离写作现场是必定的。”同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商也以对文学评论家不屑的方式支持韩寒:“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凭我的经验,几乎没有花钱请不来说话的文学评论家。”</FONT></P>
<P><FONT size=3>  挺烨派 有些委屈</FONT></P>
<P><FONT size=3>  昨日,论战持续近10天之后,余华、韩东、古清生等作家,安波舜等出版人,王一川、解玺璋等评论家也纷纷就这场“事发突然”的“骂战”发表各自的不同观点。其中,“挺烨派”以安波舜、解玺璋、王一川等人为代表。</FONT></P>
<P><FONT size=3>  曾任《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的著名评论家解玺璋发表《白烨:文学的保姆》声援白烨,称“以韩寒的开通、豁达,似乎不会因为白烨的这几句话就恼羞成怒,现在怒了,也许有别的原因,他自己不说,我们也不便猜。其实,白烨一直是‘80后’写作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居然有人以怨报德,是我无法想像的。”</FONT></P>
<P><FONT size=3>  昨日,著名出版人安波舜表示,韩寒完全在瞎说:“我们组织什么研讨会,评论家基本出席都是真有意见发表,包括反对的。顶多也就是给个车马费,两三百块钱而已嘛!白烨其实没必要去理他。”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川也在韩寒批评之列,他表示知道“韩白”之争,自己不会去理会韩寒。</FONT></P>
<P><FONT size=3>  中立派 意味深长</FONT></P>
<P><FONT size=3>  在“挺韩派”中不见春树、郭敬明等“同一阵营”作家的影子。得知是采访“韩白”之争,春树表示:“别问我这个,我不想谈这个问题,也绝对不会去评论什么。”而郭敬明也是自始至终不同意针对此事发表任何意见。曾极力推荐韩寒等年轻作家、被称为“青春文学之父”的著名作家曹文轩告诉记者,自己虽然知道“韩白”之争,但拒绝回应:“这个我不会回应。以后有什么其他问题,可以问我。”</FONT></P>
<P><FONT size=3>  昨日,著名作家余华表态“中立”地称,时间是最好的评论。而两三千字的“书评”不属于文学评论的范畴,正是让他产生“信任危机”、可以不当回事的东西:“一个北京出版家告诉我,说是现在出版社为了捧红作品,就请人写一些骂它的书评。因为写好的话,读者会以为给了钱就不相信。我想,书评如果真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可信任的。”<BR><BR></FONT></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U>南都封神——天暴星 白烨</U> </FONT></P>
<><FONT size=3><BR>     2005年度大事:在顶着“文学评论家”头衔写评论贝拉文章的同时,白烨坦然地以出版策划人身份,接受上海《新书报》记者采访,谈策划、推出贝拉的过程,谈“百万美元卖版权”事宜。7月6日,在北京某报对“蔡小飞自杀”事件所做的报道中,白烨告诉记者,他从这一事件里看到了80后“或多或少,形式各异的思想焦虑问题”。 <BR>     白烨最近这段时间有些流年不利的意思。早年,他一直与著名出版达人安波舜合作,通过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小说出版品牌与渠道做起了文学商人。可惜的是,2003年底,一场过火的热炒让白烨颜面扫地。为了给由安波舜和白烨共同策划的小说《911生死婚礼》造势,白烨、王干、张颐武、叶舒宪等一批批评家相继发表文章,歌颂女作贝拉在爱情小说方面的造诣。白烨毫无保留地表示,在国内文坛,贝拉可以被认为是无可替代的爱情小说家。这种搀杂着商业利益的文学评论,当然很难让读者信服。于是策划者又抛出了“国外公司天价购买版权”的谎言,试图推波助澜。白烨也在接受采访时大谈“百万美元版权”事宜。不成想半路杀出个莽撞记者,将谎言戳破。 <BR>     贝拉一役,白烨败得灰头土脸。他于是改弦更张,转向了“80后”批评,并又慢慢以“80后第一批评家”的身份,重振精神。六七月间,天津“少年作家蔡小飞”自杀一事成为网络焦点。7月中旬,在接受杭州一家媒体采访时白烨明确称,此前就知道有”蔡小飞“这个人,他还出版过两本书,获过一次奖。最后,白烨以一个“80后”权威的口气,将“蔡小飞”安排在“80后第二梯队”就座。不久,真相大白,蔡小飞实无其人,自杀事件只是一出“网络行为艺术”。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3#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B>曹长青:贝拉的百万美元骗局(全文) <BR></B><FONT size=3>一、唬了中国人,耍了卡梅隆 <BR><BR>  “中国的小说被好莱坞以百万美元买了版权!”这个消息成了中国多家报纸以及海外网络的大标题。这本中国小说就是旅居加拿大的上海女作者贝拉(真名沈蕾)写的《911生死婚礼——我的情爱自传》,它由北京“现代SNP创作中心”去年秋策划出版。策划人安舜波对《中华读书报》等记者说,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董事会已一致决定,购买这本小说的电影版权,版税高达102万美元,占中国年度向外输出图书版税的近一半;而且是由全球走红的《泰坦尼克号》的导演执导,詹姆斯.卡梅隆还要到上海考察。这位曾出版过卫慧的《上海宝贝》的编辑、出版商说,“这是一个奇迹”。 <BR><BR>  贝拉的书因此被“炒红”,在纽约的《侨报》和北京的《新浪网》上连载,北京《中华读书报》和上海《新书报》都说,贝拉的书“在美国也引起了轰动”;好几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文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还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研究员们,也出来哄抬这本书,说贝拉“走向了世界”。 <BR><BR>  ●卡梅隆会买言情小说? <BR><BR>  看到这个消息,立刻闪出一长串问号,这怎么可能?因为从常识的角度,一本中文书,还没有任何外文版,怎么会“走向了世界”?怎么可能在美国“引起了轰动”?另外,在没有英文版、没有在美国畅销、好莱坞导演没看到全书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怎么会贸然用百万美元高价买了版权?这完全不符合常识逻辑。 <BR><BR>  第二个令人质疑的是,一向喜欢拍高科技片子的卡梅隆,怎么可能看中这么一个末流言情小说?这本作者称为“半自传体”的小说,除了有来自上海的女主人公和华尔街的股票交易人举行婚礼,但新郎在世贸大厦遭恐怖袭击中遇难的章节之外,主要内容是以极度自恋的笔调,描述女主人公从中国到日本、从东京到纽约,从美国到上海,一路风尘仆仆和各国男人交欢的故事。 <BR><BR>  ●“百万美元买版权”不像真的 <BR><BR>  过去几年来,我对卡梅隆拍摄的电影一直很关注,主要缘自他的《泰坦尼克号》。我不仅被该片中令人眩目的高科技而震憾,更被当年曾在“泰坦尼克号”上发生过的许多真实故事而深深地感动。当时我把《纽约时报》畅销榜上的四本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书全都买来看了一遍,在此基础上写了一组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文章。由于对泰坦尼克号的巨大兴趣,引起我对卡梅隆的关注,对他要拍摄的电影等,都有兴趣了解。以至他后来拍的电视连续剧《黑天使》(Dark Angel),我也几乎跟着电视节奏每集都看了,而我是个几乎从不看电视剧的人。卡梅隆是个特别偏爱高科技的奇人,有一种特殊的艺术灵感。刚当选加州州长的阿诺 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和《终结者》系列也都是卡梅隆拍的侧重玩高科技的片子。 <BR><BR>  在贝拉的书要被卡梅隆拍电影的消息出来之后,我还在《纽约时报》(2003年3月31日)上看到报道说,卡梅隆以五年时间拍摄“泰坦尼克号”纪录片《渊底之魂》(Ghosts of the Abyss),以保留这个历史遗迹,因为自从他的电影全球叫座之后,很多名门富豪花高价去海底参观那艘巨轮的残骸,还有纽约的富豪乘特殊潜艇,到残骸上举行婚礼;因人为损害,再加上近百年的海水腐蚀,据专家预测,再有几十年,这艘巨轮的残骸将解体,“泰坦尼克号”将永远和人类告别。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卡梅隆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这艘船上的原因。 <BR><BR>  所以说卡梅隆突然要转向,来拍一个中文作者的言情小说(没有多少使用高科技的余地),明显不符合这位电影导演艺术生涯的连贯性,让人觉得这个好莱坞“百万美元”买电影版权的说法不像是真的;但毕竟这只是推理,不能成为定论。由于这是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版权输出”,所以觉得应该对这件事做点调查、核实。 <BR><BR>  ●华裔导演:“从未听说这事” <BR><BR>  首先是找到了一位好莱坞的华裔电影导演。这位不愿公开名字的导演在好莱坞多年,对中美之间的影视版权等活动很熟悉。她的第一个反应是,“从没有听说有这件事”;然后从专业角度分析说,贝拉的小说还没出英文版,美国导演在没看到书的内容情况下,不可能贸然购买版权。“如果这样做了,有点怪怪的。”这位导演还介绍说,好莱坞多是买《纽约时报》等畅销榜上的书籍版权,“因为从商业角度,那已是畅销书,有了读者市场,再拍电影,不用从头做宣传,既节省费用,又已有观众基础。”她介绍说,最近好莱坞以100万美元买了香港电影《无间道》的故事版权,再重拍。因为《无间道》已有很好的票房价值,具有潜力。 <BR><BR>  当我提到北京的报道说,20世纪福克斯公司已买了贝拉小说的版权,并确定由卡梅隆执导时,她表示,好莱坞每天都有Daily(日报资讯),这么大的和中国有关的资讯,她不会不知道;而且特别强调说,不要说是从中国买个小说,就是卡梅隆决定拍任何片子,在好莱坞都是“新闻”,因为他实在是个名导演。 <BR><BR>  但她是个相当谨慎的人,建议我到好莱坞的几个专业网站上去查;她介绍说,好莱坞设有好几种查询这种资讯的专门网页,因为好莱坞有很多studio(电影制作室),为了怕互相撞车或题材重复,都把正在购买、developing(商洽中)和已成交的小说版权、电影项目等,列在这种资讯网页上。她还特意把自己上(收费的)专业网站的名字和密码等借给我使用。 <BR><BR>  按照她的指点,我到好莱坞的几个网页搜寻,结果没有找到关于贝拉小说的任何消息。所以,贝拉小说的版权不仅没有被好莱坞“以百万美元购买”,连正式洽谈都还谈不上。 <BR><BR>  ●“中国第一策划”炒胆包天 <BR><BR>  在好莱坞的有关网页上,找到了卡梅隆自己的电影公司(Lightstorm Entertainment)的资讯,联络上了该公司总裁雷.桑切妮(Rae Sanchini )的秘书金.特洛伊(Kim Troy)小姐。她马上说,“从没有听说过这件事。”但她也相当慎重,说会再去核实卡梅隆和桑切妮。查核之后,卡梅隆公司的总裁桑切妮通过特洛伊小姐正式答复说,他们公司从来没有听说过贝拉的小说,自然不可能买贝拉小说的版权,卡梅隆当然更没有拍摄这个小说的计划,这一切他们公司都从来没有听说过。 <BR><BR>  而贝拉作品的策划人、曾出版卫慧的《上海宝贝》的安波舜,居然在北京一板正经地发布新闻说,“卡梅隆一直在积极而审慎地选择作品”,认为“《911生死婚礼》便是他一直要找的东西。”这位东北辽宁大学中文系82届毕业生、“中国第一出版人”,真是“炒”胆包天呵!但人家安波舜领导的公司,章程第一条却是要求员工“做诚实的知识份子”。 <BR><BR>  ●福克斯公司答复“没这回事” <BR><BR>  在好莱坞的专业网页上还查到了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资讯。在此之前,今年3月份《多维时报》记者已经多次致电20世纪福克斯公司查询有关这笔版权交易,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说有购买贝拉小说版权这回事。但由于贝拉在接受《多维时报》采访时说,与福克斯电影公司签署的合同中规定今年9月纪念911时要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小说英文版,并公布电影改编权交易这一消息;所以,我决定等到911,看到底福克斯公司有没有这么一个发布会。但911纪念日过去了,这个所谓的“新闻发布会”连影子都没有,所以我觉得必须再跟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核实清楚。 <BR><BR>  由于20世纪福克斯公司是个很大的机构,断断续续经过前后几个星期的电话、电子信查询,从国际部,到市场部,到公关部等等,所有人都回答“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最后终于找到了掌管20世纪福克斯公司全部合同业务的法律部副总裁马克 迈耶森(Mark Meyerson)。他要求用信件详细解释、说明这个版权故事的整个过程。九月底得到迈耶森先生的正式答覆:“在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本书、了解这本书,从来没有购买过这本书的版权。” <BR><BR>  在被问道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购买电影版权是否要通过董事会”这个问题时,迈耶森先生回答:“绝对不需要,任何购买书或故事的电影版权,都不需要通过董事会。”他接着解释了他们公司购买电影版权的程序:首先由他们的creative executives (创意管理者)寻找可以拍电影的题材,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他们找到、决定以后,由商业部负责洽谈,最后由法律部通过。整个过程都不需要和董事会联络。迈耶森先生说,“董事会是决定公司整体运作等大事的,这种版权的事情他们根本不管。” <BR><BR>  这么说,贝拉和她的策划、出版人安舜波的所谓“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董事会已一致决定,购买这本小说的电影版权,版税高达102万美元”说法,完全是一个谎言。 <BR><BR>  安波舜曾说,“我是一个不太安于现状的人,每年不出点事情的话,别人就说那不是安波舜了。”那么这“百万美元卖版权”的谎言,应该算个不太小的“事儿”吧? <BR><BR>  二、美女作家的丑陋谎言 <BR><BR>  在调查《泰坦尼克号》电影导演卡梅隆到底是否以百万美元买了贝拉小说的电影版权过程中,我到网上查了一下有关贝拉的资讯,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一篇在新浪和许多网站转载过的“日本专栏女作家小林舞美对贝拉的采访”。就像美国导演以百万美元买一个根本没出英文版的中文小说电影版权是几乎完全不可能的一样,这个“日本专栏作家”采访也有诸多令人质疑之处。 <BR><BR>  首先,在这个所谓“采访”的只有70个字的“导语”中就有谎言。该导语第一句说:“《911生死婚礼》一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国内的情形我不知道,但在海外,除了几个月前在网上看到一条所谓“好莱坞百万美元买版权”的消息之外,这本中文小说连影子都不见,也没有英文版,更没有任何人评论,哪来的强烈反响?这不是睁眼撒谎吗? <BR><BR>  其次,《911生死婚礼》并没有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一个日本专栏作家为什么要采访这个在日本毫不知名的中国作者?它的新闻价值在哪里?这不符合最基本的新闻常识。 <BR><BR>  ●哪来的“日本专栏女作家”? <BR><BR>  第三,这篇采访到底是用日文,还是中文?如果是日文,那么采访原文发表在哪家报纸或杂志上?从外文翻译过来的采访,一般肯定要注明是哪个报刊、什么时候发表的。除了版权问题,还为了表明其真实性和权威性(中国前几年就曾有过冒充德国人写的《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但这篇有关贝拉的采访却没有给出日文出处。如果是用中文采访,那么一个日本专栏作家,如果不是为了在日本发表的话,做一个中文采访有什么意义?这不符合常理。 <BR><BR>  第四,日本真有这么个叫小林舞美的专栏女作家吗?为此我请教了日本翻译家金谷讓(Joe Kanatani)先生(他翻译很多中文著作和文章,部份文章登在:www.eva.hi-ho.ne.jp/y-kanatani/minerva)。住在京都的金谷先生回信说,他不知道,也查不到这个叫小林舞美的专栏作家。他表示,“小林”是个常见的日本姓,“舞美”则是个罕见的名字,但是有。当然,一个日本人不知道,绝不等于没有这么个专栏作家。那么最简单的做法是,请贝拉指出这个“小林舞美”是日本哪一家报刊的?我请金谷先生直接采访她。如果贝拉拿不出这么个“日本专栏女作家”,那么她就是在撒像“卡梅隆百万美元买版权”一样的弥天大谎。 <BR><BR>  ●到底是提问,还是吹捧? <BR><BR>  第五,至于这个采访本身,任何一个稍有记者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这根本不是在提问,而完全是在吹捧贝拉;而且明显不是问题在先,回答在后;而是先有回答者想说的话,然后虚拟的问题。有些“名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一些自己想说的话,这并不是不可以的(因为有太多的记者提问不到位,导致回答者想说的话无法表达);但如果是硬编造一个“日本专栏作家”,用提问的方式自我吹捧,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请看下面这些文字,到底是在提问,还是在吹捧? <BR><BR>  “你的人生足迹不仅染上过东洋的色泽,有欧美的风尘,又是一个在潜意识里烙上了旧上海情调的女子。而且,更经历过如此可歌可泣的异国爱情故事。读了你的《911生死婚礼》更让我惊异于你作为一个女人在爱情世界的色彩,是何等缤纷和光鲜。” <BR><BR>  “你书中‘偷情的故事’始终是最完美和动人的,那是为什么呢?”“听说,有读者竟把你捧成‘爱情的女神’,是这样吗?” <BR><BR>  “近年,中国的‘美女’作家,‘妓女’作家流行,有人评价你是‘情女’作家,是一个把人类情欲写得最美、最深、最极致的中国女作家,对此,你怎样看?”(这个“小林舞美”难道是中国当代文学专家?把中文作品全都看了个遍,得出贝拉是“最最最”的?) <BR><BR>  第六,一般对作家的采访,总不外乎这么几个常规的问题:你是怎样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喜欢哪些作品?受哪些作家影响较大?创作中有哪些甘苦?再就是探讨该作家的作品等等。而这篇对贝拉的采访,却提了一些简直荒唐的问题,诸如: <BR><BR>  “你睡的时候,是不是有漂亮性感的法国睡衣陪你?” <BR><BR>  “与男人约会,你喜欢把自己打扮成怎样?” <BR><BR>  “你爱吃醋吗?” <BR><BR>  “你认为女人最性感的是什么?” <BR><BR>  “你喜欢自己长发飘逸的形象吗?” <BR><BR>  “你梦想中的爱人是怎样的?你找到了吗?” <BR><BR>  “你常常与爱人煲电话粥吗?” <BR><BR>  “你的梦经常应验吗?” <BR><BR>  “当一段爱情已持续久了,你会不会在‘甜蜜时分’添入一些性幻想,以依然保持性的狂烈? <BR><BR>  “你有过一夜情吗?你怎样看待它的?” <BR><BR>  “你对中国男人的评价如何?” <BR><BR>  和西方国家相似,日本的绝大多数专栏作家都是由专业记者提升上去的,他(她)们怎么可能提出这种类似两个浅薄的小女人闺房对话般的问题?这种问题拿到报刊上,不贻笑大方吗? <BR><BR>  贝拉声称她的小说是半自传体,说她本人的确有一个相恋多年的美国男友在911中丧生。但在回答“你找到你的意中人了吗?”这个问题时,贝拉说,“这是我的intimity(隐私),让我保留一点空间吧。”拼错了的英文和括号中的译文都是该采访中的原文。一个和美国人有过长征恋爱经历的人,总不至于把“亲密”(intimacy)和“隐私”(privacy)两个字都弄不清楚吧? <BR><BR>  三、她和松本清张“在温泉相会”? <BR><BR>  在所谓的日本专栏作家小林舞美对贝拉的“采访”中,有一个问题是:“松本清张生前很喜欢你吧?”贝拉回答:“对,我们最初是在山梨县的‘下和温泉’里邂逅的,那个温泉据说能够治病,他当时已有80岁了,见到我就很亲切。后来,我应邀去他在东京的家做客,他送了我那本最着名的小说《砂器》,我则送了他我的处女作《东京夜色》。他对我很好,给我引荐了不少朋友,令我非常感动,他是我在日本的爷爷。” <BR><BR>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松本清张在1992年8月去世,享年82岁。由于贝拉对她本人的具体年龄、具体赴日时间都对媒体模糊(60年代生人,80年代去日本),所以对她到底是否见过松本清张,似乎难以下结论。但我仍有清晰的线索,起码可以做松本清张式的推理: <BR><BR>  之一:据上述京都的翻译家金谷讓先生介绍,日本的山梨县根本就没有‘下和温泉’,这贝拉怎么在一个不存在的地方见到了推理大师呢?(梦里吧?) <BR><BR>  之二:据贝拉说,她是在松本80岁的时候见到他的。但是,松本清张80岁那年由于视力减退,住院做了白内障手术,同年他还住院做了前列腺手术。一个80 岁的老人,在这种大手术的间隙,不仅去了一个不存在的“温泉”,见到了贝拉,还邀请她到家里做客?松本清张已故,死无对证,但贝拉还是有可能证明她和推理大师的亲密关系的,她不是说“他对我很好,给我引荐了不少朋友”吗?那么就请贝拉列出这“不少朋友”中的几个,他们总不会都已故去了吧? <BR><BR>  之三:再看贝拉下面的说辞:“他送了我那本最著名的小说《砂器》,我则送了他我的处女作《东京夜色》”。松本的《砂器》在日本到处可以买到,如果贝拉手里的版本没有松本的签名之类,她也可以解释,老人家忘了签;而有松本签字的版本在日本也不难找到,这都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贝拉的《东京夜色》。在1992年以前(也就是说,在松本清张去世以前),贝拉真的出版过这么一本书吗?在贝拉网站(www.beila.net)上注销了六本“书”的封面,其中《911三部曲》和《远岸的女色》(都是这两年出的)可以清楚地看出封面上的书名。但是,所谓贝拉的早期作品《旅日手记》和《东京夜色》则无论如何也看不清其封面字迹,其中《东京夜色》像一张世贸大厦背景的明信片;这无法不使我想起“巴灵顿博士”吴征的做法:把巴灵顿大学的一封信,扫描到无论如何都看不清的地步,然后把这封信当作“博士证书”传给《南方周末》,其欺骗读者之胆量惊人。 <BR><BR>  所以,我的判断是,贝拉在1992年以前根本没有出版过一本叫做《东京夜色》的书,就像她在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见到了松本清张一样,她还把一本根本没有过的书送给了推理大师。当然,我的推理达不到松本清张的准确度,贝拉只要公开指出这本书是哪一年,哪一家出版社出的,就可以推翻我的推断。 <BR><BR>  ●不存在的“维也纳钢琴教授” <BR><BR>  请读者记住,上述评论的这些都不是贝拉的小说,而是贝拉接受“日本专栏作家”的采访。也就是说,这必须是真实的,容不得任何虚构的。除了这篇“小林舞美”的采访以外,在“新浪读书”上还有一篇题为“漂泊 恋爱 写作:旅加女作家贝拉其人其作”的报道。 <BR><BR>  在这篇报道中,也有类似的荒唐。例如,该报道说,贝拉“到日本后更荣幸地拜来东洋?3乐学院任客席的著名维也纳钢琴教授安东(ANTON)为师,琴艺进步神速。”首先,在日本根本就没有一个“东洋音乐学院”,而在这个根本不存在的音乐学院里,贝拉拜的是只有名,没有姓的所谓着名维也纳钢琴教授。在西方男人中叫Anton(Anthony)的没有上百万,也得几十万;谁都知道,西方人的姓才更有识别的意义。那么这个“著名维也纳钢琴教授”姓什么呢?而这种 “东洋音乐学院”之类明显的谎言,只能是贝拉本人告诉记者的。 <BR><BR>  该报道中还有一段说,贝拉不像其它中国留日学生那么穷,因为她在东京最繁华的银座区的酒吧弹钢琴,所以“一下子就幸运地解决了在日本高昂的生活费和学费问题。贝拉的老板娘还戏称她的工资加小费比日本首相的年薪还要高。毫无疑问贝拉可以在东京随意消费。” <BR><BR>  ●酒吧琴手靠什么收入超过日本首相? <BR><BR>  贝拉这种说法只能是欺骗不了解内情的中国人。上述日本翻译家金谷先生介绍道:根据《公务员特别职给与法》规定,日本首相一个月的工资是234万4千日圆(二万多美元)。他说,“一个在酒吧弹琴的能比首相收入还高绝对不可能!”他还详细解释说,在日本酒吧的钢琴手,都是还在大学学习的音乐学生,或没有出头的专业钢琴手,其中的确大部分是女性,但她们的工资较低,小费也不多。她们通常不富裕,除非她父母、丈夫有钱,或者她本人有色情生意。 <BR><BR>  在写完这篇文章之际,又在《中华读书网》看到一篇所谓“《纽约时报》特约采访人陈骏”对贝拉的长达5,700字的采访。而《纽约时报》根本没有什么“特约采访人”一说;而且该报也从未登过这么一篇采访。这个所谓的陈骏,还有一篇对安波舜的长篇“采访”(在贝拉个人网站上)。虽然在那篇采访中,对陈骏是何人没有交待,但同网站上刊出清华大学教授王宁文章中说:“我十分欣赏安波舜在与《纽约时报》记者的一段访谈中所说的话。”而引用的那段话,就出自这个“陈骏采访安波舜”。 <BR><BR>  和小林舞美的提问一样,陈骏对贝拉的所谓“访谈”,也是想回答的问题在先,然后拟订的以吹捧为主的“提问”(把吹捧贝拉的学者们的话重复一遍);这种提问根本不是根据《纽约时报》读者的需求来的,问题本身完全是为了在中国国内推销贝拉,而且绝不是出自对海外了解的人之口。例如第一个问题:“你的《911情爱三部曲》令你在海内外成名了”(她在海外成哪门子的名了,《纽约时报》的人怎么可能这么提问?)。再有:“请问你在生活中是不是一样的风情万千?美国读者都关心你这位让人怜爱的中国女儿还会去哪儿漂泊?”这问题是贝拉的出版策划人之一的白烨提的吧?陈骏对安波舜的访谈,也是这种对海外完全不了解的、意在国内为贝拉造势的模式(有兴趣的读者很容易在 Google上查到这两篇采访)。 <BR><BR>  这个世界上真有“日本专栏女作家小林舞美”和“《纽约时报》特约采访人陈骏”吗? <BR><BR>  四、演床戏的女人叫“纯洁” <BR><BR>  贝拉小说被好莱坞“百万美元买版权”是个骗局,贝拉被“日本专栏作家采访”也明显有作假,那么贝拉自称“半自传体小说”《911生死婚礼——我的情爱自传》有多少“艺术真实”和“自传真实”? <BR><BR>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畅销榜上,都清清楚楚地把书分为两大类:虚构作品(fiction)和非虚构作品(non-fiction)。小说,属于“虚构类”,自传,则列入“非虚构类”,而没有把两者混到一起的“自传体小说”。虽然多数作家都从自身的生活体验、经历中获得写作素材或灵感,但无论作家在写作中融入了多少个人生活的真实经历,当宣称是小说,那么它就是小说家通过想象后的再创作,和真实生活拉开了相当的距离,是虚构类作品。 <BR><BR>  ●靠“自传”卖点推销虚构 <BR><BR>  但在中国,就像“报告文学”把新闻和文学混为一体(哪部份是新闻报告?哪部份是文学?),容许新闻报道中用文学夸张的形容词、感叹词、抒情片断,来强化事实部份的内容,达到新闻报道所无法企及的煽情效应一样,现在又“自传体小说”走红,作者故意模糊真实和虚构部份的界线,基本是靠所谓“真实经历”做卖点,来炒作“虚构的自我”。 <BR><BR>  这类作者多是由于写作能力太差、想象力太贫乏,无法塑造一个有血有肉,能独立站立起来的艺术形象,于是就虚构一个美丽多姿的“作者自己”,然后把这个绝大多数是虚构的东西叫做“自传或半自传”,以达到让读者迷恋作者本人,而不是作品中艺术形象的效果。 <BR><BR>  ●周励、艾蓓、卫慧、贝拉 <BR><BR>  旅居纽约的上海女性周励10年前就是这么干的,以一本所谓的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这本叫做小说的东西却获得中国的纪实文学奖),感动了不少中国读者。令读者们感动的,是“周励本人”到美国打天下,发奋成功的经历,而那些号称“纪实”的内容却多是虚幻、夸大出来的故事。结果被她虚构的“自传经历”伤害到的华人商家,不得不在纽约召开记者会,揭露、谴责周励编织谎言。这是一个典型的以“真实经历”做卖点,来炒作“虚构的自我”的例子。 <BR><BR>  旅居旧金山的北京女性艾蓓在9年前也是这么干的,用所谓“纪实小说”《叫父亲太沉重》,编造出一个“周恩来的私生女”——作者自己。而在两年前,上海的女性卫慧,也玩这种把戏,把她那本末流作品《上海宝贝》称作“半自传体小说”,用自己的身体炒作。现在这个名单上又增加了贝拉,只不过这个用“谎言加身体”炒作的贝拉,比只用自己身体炒作的卫慧要低劣得多。 <BR><BR>  贝拉的《911生死婚礼》的基本情节是,一位上海女子,抛离丈夫阿根,逃婚到东京,在那里和日本青年千岛海天堕入情网,在举行婚礼时,被暗中与她偷情多时的美国有夫之妇格兰姆抢走,后来两人准备在911那天举行婚礼时,新郎却在世贸大厦中遇难,她绝望中返回上海,在飞机上遇到一位年龄比她大很多的美国商人 John,又一见钟情。这本自恋狂般描写天下男人都垂涎她的肉体的“大散文”书中最有意思的是,那个从上海到东京,从东京到纽约,再从美国到中国,一路风尘仆仆地和各国男人交欢的女主人公“我”,名字竟叫“王纯洁”。这贝拉小姐可真有“自嘲”的幽默感呵! <BR><BR>  ●美国性小说不玩“纯真” <BR><BR>  这本书明显要制造两个卖点:中国女人和异国男性的浪漫史、性描写。这两个卖点目前在中国大陆好象还持续有市场。对于许多一生也没有机会和想象中既浪漫、又富有的异国男性(尤其是西洋男人)发生一场刻骨铭心恋情的中国女性来说,“王纯洁”和一个日本人、二个美国人,从东京到纽约再到上海的罗曼史,自然可以惹来羡慕的目光;对几十年来饱受性压抑之苦的中国人来说,性描写当然也是越多,越赤裸,越受欢迎。 <BR><BR>  但这两个卖点在美国就根本没有市场。你那些企图吸引国人的异国风光、异国男性,在这里只是普通生活中的一部份(尤其是对非移民的当地人来说);而如果读者想看床戏作品的话,到曼哈顿42街红灯区的色情杂志店,十美元可卖好几本,人家实实在在地写dirty(肮脏),老老实实地告诉你卖点就是dirty,所以绝不会自己玩自己,把女主人公叫“纯洁”。 <BR><BR>  贝拉小说的策划、出版商安波舜(北京现代SNP中心主任)、白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显然太不了解美国市场,以为在中国大陆有卖点的,在美国也同样有。白烨说: “《911生死婚礼》的版权输出,看似在意料之外,实际上在情理之中。这部作品别开生面的爱情故事,浪漫意蕴和国际场景,能为不同族群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接受,尤其可能受到国外读者的广泛欢迎,因而有着明显的国际市场。” <BR><BR>  他们认为由于贝拉的书中牵扯到发生在美国、和美国人密切相关的911这个大灾难,所以具有人类共性的价值,在美国不仅能有市场,而且能轰动。当然,他们自称已经轰动,白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911生死婚礼》在美国引起的反响的确不小。一些报纸和网络媒体,都有有关作者作品与相关事态的追踪报道;作品的这种影响,可能跟911事件发生在美国,而在文学上做出及时而有力地反映的却是一位东方女性有关。这样经由爱情故事揭示人类全部价值的作品,当然是具有自己的价值的。” <BR><BR>  ●美国人不接受“911电影” <BR><BR>  且不说“在美国引起的反响的确不小”、“媒体追踪报道”等全部都是谎言,白烨能说出上述这番话,就说明他对美国的现状实在太不了解了。 <BR><BR>  别说这么一本内容很滥的小说,即使一本质量很高的有关911的小说,目前在美国都很难推出来(否则美国作家们早就制造出一批了)。为什么?因为美国人至今还不能从这场大悲剧中恢复过来,他们的心理状态还不能接受(not ready)以911为背景而创作的文学虚构作品。这就是为什么除了那个在飞机上与恐怖份子搏斗,最后和飞机一起丧生的飞行员妻子写的一本纪实作品以外,至今没有和911有关的故事版权等出售。连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中被俘又获救的女兵林奇的故事,都以百万美元卖出了故事版权,年底书就出来。而有关911事件,别说拍有世贸大厦被毁的电影,即使一般的涉及到飞机等艺术图案,在美国目前都还有忌讳。例如我有一位画家朋友,他为纽约一个商家设计的图案中,有飞机的画面,结果被拒绝(而他的其它设计从未被商家拒绝过),理由就是由于911事件的发生,纽约人目前还无法接受有飞机的商标,这太容易让他们想起那个灾难。 <BR><BR>  白烨、安波舜们不了解美国市场有情可原,试图把作品打向世界也没有错,但是用“好莱坞百万美元买版权”“作品在美国引起反响”这种手段,已不是炒作,而是赤裸裸的欺骗。而这个“欺骗”过程中,还有不少北京名牌学府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参与,他们是怎么配合这场炒作的呢? <BR><BR>  五、卖书还是卖人? <BR><BR>  从《上海宝贝》到《911生死婚礼》,中国出版商安波舜们想打造女性浪漫言情小说作家,这个商业意图并没有错,因为女性是越来越大的图书市场,而浪漫爱情小说(romance)是女性的主要消遣读物,美国每年销售的虚构类软皮本书籍中的55%是浪漫言情小说,而且整个图书市场卖出的每五本成人书里,就有一本是浪漫小说。中国大概很快也会呈同样趋势。 <BR><BR>  但中国的现状,却起码在四个方面和美国的情形有很大不同: <BR><BR>  第一,在美国,浪漫小说作家们,像流水线那样,不断生产出老套情节的爱情小说,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爱情为主,而不是床上戏。因为这类小说,用一位美国作家的话来说,是“女人写,女人看”。男人要性,女人要情,这是老套的常识;女人不接受把床戏、肉欲当作爱情。这类浪漫小说的销售对象很清晰:10岁以上,100岁以下的女性;卖点更清晰:爱情。但在中国,这些所谓浪漫言情小说里却有很多性描写,性甚至成为主要卖点,所以它们的读者群也模糊了,很多大男人也成了这类书籍的销售对象。安波舜打造的卫慧和贝拉的小说,就是这类“性情浓浓”,而爱情只是点缀的作品。虽然贝拉们也在千万遍地高喊,我们描写的是爱情!但她们“爱情”的主要(甚至全部)内容,除了“性”什么也没有。 <BR><BR>  第二,在西方,“性”趣昂然的作品,多是性功能走下坡路的老男人写的,而在中国,则多是爱欲正旺的女性(像卫慧、九丹、贝拉之类)写的。 <BR><BR>  ●《花花公子》式的处理方式 <BR><BR>  第三,西方浪漫小说作者就是卖书,绝不卖人。尽管她们的照片也会被出版商贴到了书的封面之类,但从未听说过什么“自传体”之类的自我宣称;像美国畅销言情小说作家丹尼尔 斯蒂尔(Danielle Steel)就跟她的读者们强调,所有故事都是她编的,和她本人没有任何关系。而在中国,这类作者,不仅竭力招摇书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尤其是性经历),更连自己一起“卖”。 <BR><BR>  当年那本《叫父亲太沉重》的作者,就把自己扭怩作态的96幅生活照都放在了书里,还自配文字,什么“迷离的身世,美丽的外表,特异的才情,组成了艾蓓不凡的特质和魅力”,“一个成熟女人的姿韵”,“浪漫得像阿拉伯的公主”。我当时曾在文章中批评说,“这种《花花公子》杂志式的处理方式,不知作者是要卖书还是卖人。一个自尊的作家,不可能靠自己的90多张生活照卖书,对记者们夸赞貌美,也会抗议的。因为如此以作品之外的因素来抬高作品,实际上不是等于在贬低自己作品的质量吗?” <BR><BR>  ●中国男评论家的滑稽 <BR><BR>  而今卫慧和贝拉之类,不知是受到前“蓓”的启发,还是心有灵犀。例如,据参加了卫慧在纽约签书会的华人画家吴正恭的文章,“卫慧居然恬不知耻地表示:今天有很多男的来这儿,就是因为她的美貌。”而贝拉,则在她不断声称是自传的书中如此这般自恋道:“我含泪从上到下审视着自己:肩饱满,脖颀长,丰硕的双乳像成熟的果实,高高挺立,宛如经过夏日阳光催熟之后的白瓜,散发着甜蜜,透着柔软的弹性。我侧过身,那是我纤细的腰,浑圆的臀,修长的腿,白嫩的脚趾,曲线滑得让男人的触摸无法停留……”而她网站上的“美人照”如果被不懂中文的日本人上去,可能会当成东京“情人旅馆”的推销站。 <BR><BR>  第四,在美国,这类浪漫言情小说,除了几乎百分之百是“女人写、女人看”之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没人评,更没有男性评论家评。而在中国(当然我看的很少,无法做整体判断),起码就这个贝拉,不仅有人评,而且是清一色男性“文学教授”之类,在一本正经地评,一面倒地捧。 <BR><BR>  记得八十年代中期的时候,中国许多男性评论者,对台湾的浪漫言情小说家琼瑶不屑一顾,评价很低。其实,琼瑶的小说,完全是在“白马王子、灰姑娘”的正统浪漫小说路子里面,写纯情的。既不值得评,更不至于批,因为人家就是那种大众消遣小说的路子。而今天中国的男性评论者们,不仅把贝拉的消遣小说(还是极滥的那类)当作严肃文学作品认真评论起来,更进而捧成了文学高手的上乘之作,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BR><BR>  六、学者包装的谎言走向世界 <BR><BR>  如果不是由于这个“好莱坞百万美元买版权”的消息,我不仅连贝拉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从未见过美国报刊有任何报道),更别谈去翻她的什么言情小说。在调查这件事的过程中,在贝拉的个人网站上看到了好几篇中国的文学教授评论贝拉作品的文章,其评价之高,令人吃惊,于是就扫了一眼贴在该网站上的这部被吹成 “百万美元身价”的《911生死婚礼》。 <BR><BR>  难怪这部作品一开始被多家出版社拒绝(据《中华读书报》报道),因为这部一篇长散文式的东西,顶多是一个初学小说写作者的习作;除了在某些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加一些严重夸张的虚幻之外,对小说是怎么回事,她简直连门都还没入呢,通篇东西中任何小说技巧都没有。没人要求这类消遣言情小说有多高的文学水准,但故事总得编得像点儿样,可这篇东西故事的胡编烂造,细节的谬误百出,任何严肃的评论家都会觉得没法评,别说捧了。(读者可以在www.beila.net读到全书和那些评论) <BR><BR>  这种没谱的“小说”有人写出来,一点也不奇怪,美国的垃圾言情小说也照样一堆一堆的(每年出2,000多本浪漫小说新书),否则庞大的浪漫言情小说市场就垮了,美国每年十亿美元的生意就没法做了。但哪里有文学教授、评论家把这类娱乐消遣的东西真当回事儿似地评论一番呢?这就像如果把八卦小报的消息,当作严肃新闻作品,认真探讨一番它对社会的意义,那不可笑了吗?可堂堂中国名牌学府的教授们,对这么一本垃圾言情小说不仅评了,而且上升到各种“高度”,诠释出各种“深刻”的意义,实在是一景: <BR><BR>  ●中国教授眼中的“大师” <BR><BR>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烨:“贝拉独辟蹊径的纯情而浪漫的小说创作,在国内文坛还找不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可以说在情爱小说的写作中,她是独树一帜的,因而也是无可替代的。” <BR><BR>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王逢振:她“在叙述中暗示了一种女权主义的观点。” <BR><BR>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川:“小说之所以具有吸引读者的独特力量,恐怕正在于它写出了跨民族婚姻的一次想象性认同过程。” <BR><BR>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孟繁华:他为贝拉小说遭“主流批评界熟视无赌的缄默”而抱不平,认为贝拉是“全球化语境中的摩登写作。” <BR><BR>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明:他批评读者对周励和卫慧的“讨伐”,认为这是由于她们和西洋男人发生罗曼史,导致读者产生民族主义情绪;但是 “贝拉毫发无损,照样在中国互联网上风靡,在国际市场流行。”(一个至今没出过任何外文版的中文小说,怎么在“国际市场流行”的?) <BR><BR>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在911带来的种种反应中,贝拉的《911生死婚礼》才是一个最奇特的事件……贝拉展现了一种新的中国人……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新的中国开始尝试给予世界新的形象。他们的伤感和矛盾是这个世界的伤感和矛盾的一部份。” <BR><BR>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兼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宁:“我们绝不能仅将其当作作者的自传来阅读,因为她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悲伤,进到一个关心整个人类命运的崇高境界……贝拉的深刻文化和美学底蕴以及巨大的文学创作潜力而言,她确实不低于那些在国内文坛异常活跃、并在读者大众中十分走红的作家,而就其娴熟地运用汉语的高超技能和令人惊叹的想象力而言,她则明显地高于后者。几乎没有哪位当代中国作家像贝拉那样如此地关注人类共同的灾难,并对人的心理世界予以了如此深刻的洞察和揭示。” <BR><BR>  ●是评论,还是梦呓? <BR><BR>  这位清华外语系的教授甚至走火入魔进入了贝拉式的梦幻:“此间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据说海外已有22位中美作家联名呼吁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关注这部小说及其作者(在哪儿呢?!)……我相信,随着批评界和学术界对流散写作的深入研究,贝拉小说的价值以及她本人的巨大文学创作潜力将越来越显示出来。”(看来随着高行健的获奖,谁都拿诺贝尔奖不当回事儿了,随便哪个人划拉出个什么小品,都觉得可以问鼎诺贝尔了。) <BR><BR>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叶舒宪:“著名旅加华裔女作家贝拉将欲望与人性的复杂冲突放置在后现代的跨文化舞台上展示得淋漓尽致。”“贝拉的《911三部曲》,我预言将会在欧美甚至全球人类中产生深深的震撼,数以万颗美国受伤的灵魂都会紧随着贝拉之后去那片可以疗伤的挪威的森林,去寻找他们自己精神世界的《神秘花园》。” <BR><BR>  读这些梦呓般令人目瞪口呆的评论,我只能认为这些教授们是被什么drug(灌迷魂药)了,否则完全无法解释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这么大劲头来捧一本末流言情小说,也太拿自己的教授、研究员身份不当回事儿了吧?难道那些头衔的价值也就如“著名旅加作家贝拉”一般? <BR><BR>  在《汉林书城》上看到一篇题为“三刀解剖大浴女”的文章(作者刘绪义),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他说,在中国,所谓作品研讨会,评论界知名人士,都是“许以重金”买来的,“这些评论家一方面是吃这碗饭的,另一方面拗不过情面”,“而拿了人家的钱,就得替人说好话。于是读者所看到的这些叫好文章就出笼了。受害的只是广大读者,掏空了腰包,花钱买当上。” <BR><BR>  ●“有偿评论”是学术腐败 <BR><BR>  我不知道捧贝拉的那些文学教授们是否属上述“评论家”之列。在美国,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正如“有偿新闻”(收费写吹捧文章)是新闻界最大的腐败一样,“有偿评论”也是最大的学术腐败之一。在美国报刊专门写书评、影评的评论者,如果被发现写一篇“有偿评论”,就绝对会丢掉饭碗。而文学、艺术系教授写“有偿评论”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不可想象专家、教授们会为几个小钱而不顾自己的信誉,信誉才是真正的饭碗呵,不顾信誉不是在抛弃自己的学术努力吗?你们怎么忍心这么作践自己呢? <BR><BR>  在贝拉小说的炒作中,最荒唐的现象是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白烨和出版商安波舜的合作。作为文学评论者的白烨,本身就是贝拉小说的策划、出版者之一。在顶着 “文学评论家”头衔写评论贝拉文章的同时,白烨坦然地以出版策划人身份,接受上海《新书报》记者采访,谈策划、推出贝拉的过程,谈“百万美元卖版权”事宜。自己出书,自己捧,这文坛不要被搅乱套了吗?白烨自己有直接商业利益在里面的“文学评论”,其价值完全等于零! <BR><BR>  如此这般地角色混乱的情形,在白烨的合作人、出版商安波舜那里也同样。他也一边以“学者”的名义写贝拉小说的评论文章,一边以出版人身份为贝拉造势。宣传图书当然可以,但除了“百万美元版权”这个弥天大谎以外,他还伪造了一个接受“《纽约时报》特约采访人陈骏”的访谈。在本组文章“之3”中,我已说过,说他是伪造,因为第一,该报根本没有“特约采访人”一说;第二,《纽约时报》从未发表过关于这么一篇访谈。如果真有一个“《纽约时报》特约采访人陈骏”,请安波舜指出他在哪儿?我直接向他本人核实。 <BR><BR>  ●美国人被中国方块字累哭了 <BR><BR>  安波舜还在这篇莫须有的“访谈”中说:“自从贝拉的作品问世,全世界的华人都为之骄傲。许多美国主流社会的高层人士都奔走相告,含泪阅读。” <BR><BR>  这简直是信口胡说!全世界的华人要为一本末流言情小说而骄傲?也不至于把全球华人贬到如此地步吧?还居然说什么“美国主流社会的高层人士”为贝拉小说的出版“都奔走相告”(美国人为天大的事也不会“奔相走告”),这谎不撒到天边去了吗?他们还会对一本中文小说(迄今没有英文版)“含泪阅读”,是不是因为不认识汉语方块字累哭的? <BR><BR>  这篇假借《纽约时报》名义的访谈公开发表后,就像真有那么回事儿似的,上述吹捧贝拉的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王宁,就在评论文章中说,“我十分欣赏安波舜在与《纽约时报》记者的一段访谈中所说的话。在安波舜看来,在像中国这样的有着悠久的文化史但缺乏宗教史的国度,知识份子有责任去重建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性。”妙极!制造“百万美元”谎言的 “知识份子”们,“去重建道德理想”! <BR><BR>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总是感叹,西方人真是会夸奖人呢,不像咱们东方人,总是吝啬赞美别人的话。这几年才从中文报刊上得知,西方人夸人,哪里是中国人的对手,西方人是睁着眼睛夸,中国人是闭着眼睛吹。闭着眼睛的人之胆量是惊人的,不信再看北京《中华读书报》把贝拉吹到什么地步了吧: <BR><BR>  贝拉“大红大紫,更红出了中国,做到了多大牌的中国作家都没做到过的事,把书卖进了好莱坞,卖到了美国日本、法国……总之,她竟成了一个国际性的人物。恐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人会只知道贝拉,而不知道鲁迅、巴金……” <BR><BR>  出版是一个商业活动,打广告、做宣传,都无可非议。但是,贝拉、安波舜、白烨(作者、出版商、评论者)却联手用撒弥天大谎的手段,创造了一个中国出版界的“奇迹”,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直打着“宣扬全人类的爱、知识份子的道德、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的旗号。 <BR><BR>看来是要把中国式谎言推向世界吧?! <BR></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4#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据北京《法制晚报》2005年7月5日报道 日前,18岁的少年作家蔡小飞因感情问题跳楼自杀身亡,引发了各界关注。 <BR>  记者获悉,6月20日,年仅18岁的少年作家蔡小飞因女友移情,从天津一家宾馆的13层跳下自杀。在他自杀前几天还参加了高考,并作下“高考反文”——《留给明天》,批判当前的教育应试体制。该文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同时,也意外地获得了满分。据悉,在其遗作《那些花儿,安静之海》中,蔡小飞还为少年作家郭敬明正名,称郭的作品没有抄袭。 <BR>  长期关注“80后”作家的文学评论家白烨表示,在他接触的“80后”中,他们都表现出或多或少,形式各异的思想焦虑问题。 <BR>  白烨分析说,“80后”的孩子在社会认知能力和经验上不足,“他们既早熟又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隔绝在社会生活之外,很多时候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想像中。诉诸文字,正是因为这种隔绝的痛苦需要表达。” <BR>  心理咨询师刘明告诉记者,在他的心理咨询人群中,约有三分之一强都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或少年,“这些孩子或是学习压力、或是亲子关系、或是心理障碍、或是青春期问题,都存在着一些心理疾患。”刘明表示,像蔡小飞这样的少年作家,大多智商很高,情商不高。一旦身上背负了太多这个年龄不应该承担的东西,重压之下就难免采取过激行为。 <BR>  同样年少成名、现在还在“风口浪尖”上的郭敬明对蔡小飞的自杀有些迟疑和吃惊,但他表示不便说什么。而2001年凭借《纯快乐物语》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名的尹珊珊则表示,很难理解蔡小飞为什么要自杀,觉得他在做出选择时是很不清醒的。同时,尹珊珊认为,蔡小飞不能代表“80后”这个人群,“单纯按照出生年代来划分本身就不太科学”。 </FONT></P>
<><FONT size=3>  蔡小飞其人 <BR>  1987年12月生于上海,10岁就加入上海当地少年杂志社。1999年凭借《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红遍上海文学圈。后组建“c17”少年诗歌文学联盟和天津方圆文学社。代表作品有《记得》、《留给明天》等,天津已故文学家孙犁先生,曾评价蔡小飞为:“文坛之鬼才”。以下为蔡小飞的《留给明天》: </FONT></P>
<><FONT size=3>  留给明天(天津2005年的高考自主命题作文题目为“留给明天”,体裁不限。)<BR>    文:蔡小飞<BR>    我操出高考卷子人的祖宗,这是我在考场上的真实想法,因为我知道,在我写下这些字的同时,我已经离我心目中的名牌大学越来越远,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考好,第一天,考完试,回到家里,妈妈递过来清凉的矿泉水,中午饭是特意从餐厅叫来的‘盛宴’,饭间,妈妈问我:你考得怎么样?<BR>    我硬着头皮说:我考的很好,您放心吧。<BR>    我不想妈妈为我失望,仅此而已,把不好的都留给明天,起码今天要让所有人快乐,我想,这便是我对他们的孝顺。<BR>    吃过饭,妈妈叫了的士送我来到考场,我座在教室里,妈妈等在外面,考试的铃声响起,带眼镜的年轻老师拿着卷子,轻快的走上讲台,略微说明一下考场秩序,前排的男生交头接耳,后面的女生一直趴在桌子上,直到我把卷子传给她,她才抬起头来,我发现她的眼里长满泪水。<BR>    是语文卷,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语文是我必然的弱项,汗水伴随着时间,一滴滴落下来,老师逍遥的坐在椅子上,天更热一些,她便扇起折扇。<BR>    她,每年的六月都是如此经过,考生惆怅或者欢乐的脸,凝结成她麻木的脸庞<BR>总算答完了ab卷,当我的笔,落到作文格的一刻,我只想骂人!<BR>    我告诉自己:算了吧,今年算了吧,妈妈会给我找一所非常好的高中,花上她毕生的积蓄,把我再次送进黑暗的高三,开始复读,或者,等待10月份成人高考,明年春天的春季高考,或者从此辍学,自学成才,当一个轻松的自考生,或者……找一个教育制度残次的3流大学,盲目的学习4年专业。<BR>    出卷子的老师,如果我骂你,也请你理解我,是你,断送了我,还有和我一样寒窗10年的学子,是你,留给了我一个并不美好的明天!<BR>    我的明天会怎样?你有没有想过?<BR>    我将不能进入我梦寐以求的学校,不能让母亲微笑,我将在我内心的谴责里,开始一段黑暗的未来.<BR>    我的明天是什么?是一张没考好的卷子!上面有老师的红×和批判!是的,这张卷子就是我的明天,对于您来说他不算什么,对于一个考生来说,他就是我的未来!<BR>    儿时,我想当一名医生,我有很多梦想,比如看病救人,比如制造出让人永不生病的要,甚至!我想过要怎样攻克艾滋病,而且也有了一些微小的研究成果。<BR>    我需要一个学习的环境,我不能碌碌一生。<BR>    可现在,我只能认命。<BR>   明天?我的未来?我的梦想?<BR>    离考试结束还差10分钟,监考老师依旧摇着折扇,如同蔡小飞小说中的铁扇仙,后坐的女生强忍着眼泪,这一个,我觉得我可以无视一切,因为我真的绝望了。<BR>    一个人在绝望的时候,他会产生幻想,在我的幻想中,我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四年后,穿着洁白的制服站在抗击病魔的前线,我有很多的学生,也有我尊重的老师,妈妈依旧会鼓励我,她说:儿子,你一定能行,你从来没让妈失望过。<BR>    我把我的未来留给明天,我把我的生命留给时间,我把我的汗水留给这张试卷,我希望一死,如果我的死能唤醒这黑暗龌龊的教育制度,能唤醒如同生离死别的高三,能唤醒我所有的等待……<BR>    我愿意放弃我的明天!</FONT></P>
<P><FONT size=3>    相关报道:天津考场:少年作家作文怒斥应试教育 <BR>    记者:贺逍楠 2005-06-17</FONT></P>
<P><FONT size=3>● 天津高考出现‘反应试’作文<BR>    2005年6月10日,高考结束的第一天。天津方面便爆出了一则惊人的传闻:少年作家蔡小飞利用高考作文的机会,写下‘反文’,文章已经被审卷机构扣留!<BR>    记者为了了解事件的真实性,进行了多方打探,得知,蔡小飞原系上海少年作家,2003年后一直在天津某高校就读。其文学科水平非常突出,而理科水平也不逊色,那又是什么动力能让他在高考考场上写下‘反文’呢?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BR>    蔡小飞原居上海,1998年14岁的时候发表长篇文学批评《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响彻上海文坛。从此他踏上了写作之路,多年间在各大知名媒体,杂志发表作品达百万字。而他的作品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性:要么非常唯美,婉转。要么非常强烈,激愤。好比两个极端。其在散文,诗歌,小说三方面都有不俗的成绩。并且依靠个人能力组织了‘上海c17诗社’和‘天津方圆文学社’。<BR>● 蔡小飞:谁赔偿落榜考生的明天?<BR>    经多方打探,记者终于通过电话跟蔡小飞取得联系<BR>记:你在考场上那么一个严肃的环境下,是什么力量鼓动你写下‘反文’的?<BR>蔡:我不知道,看到作文题目的同时我就联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反应试教育的题目,于是就写了。<BR>记:那么你知道你写完这篇文章意味着什么么?<BR>蔡:我知道,意味着我作文得零分,大概就是这个吧,其实我以前也得过零分,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还算可以。<BR>记:如果你各科成绩都很好,但是因为这篇文章而落榜,你会后悔么?<BR>蔡:说实在的,我对大学没有太大的兴趣……<BR>记:那你参加高考的真正目的是什么?<BR>蔡:我的女朋友要参加高考,我只是想陪她一起考而已。还有我希望可以体味一下高三的生活,因为原先只听说高三生活苦,而自己却没有什么尝试。<BR>记:我们了解,现在的高考不止六月高考,还有成人高考,春季高考,高自考等等,今后你还会不会参加其他的考试呢?<BR>蔡:不知道,我是凭个人兴趣做事的,说实在的,我不太想参加了,体味一次就好了。<BR>记:你有没有想过,你的作文会给当今教育界,乃至这个社会造成什么影响?<BR>蔡:没想过,我想老师看到卷子之后,肯定气得把卷子撕掉了,大概吧,呵呵,但是我希望他们能反思一下,他们该反思一下的 。<BR>记:如果要教育界给落榜考生一个‘赔偿’,你希望他们‘赔偿’什么?<BR>蔡:如果有,我希望他们‘赔偿’给他们一个明天,教给他们:即使落榜,即使不上大学也不要在未来感到自卑,感到不如人,可真的有这种赔偿么?谁又会去赔偿落榜生的明天呢? <BR>    采访结束后,蔡小飞示意记者不要公开除访谈中除高考以外的内容,出于对蔡小飞的尊重,我们只公开以上的采访笔录<BR>● 教育界:中国教育体制没有错<BR>    “老师没错,学校没错,中国教育体制也没错,事实上大家都没有错。中国教育出现这种局面,跟中国国情是息息相关的。”一位教育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BR>    当记者提到‘蔡小飞事件’的时候。该负责人沉默良久,然后轻声的告诉记者:“他也没有错。”<BR>    该负责人说:“中国的教育体制是现在的国情所决定的,我们也想改,可是持续了几千年的教育方式,50年的教育体制,难道说改一下子就能改么?如果今后中国的孩子也能向某些发达国家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学习,那我们只能向现在的考生抱歉,不是教育体制的错,而是时代的错!”<BR>    另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其实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在改。只是不能落实,例如国家提出‘减负减压’政策,但是某些‘重点校’都在‘应付性’执行。而真正却没有落实,国家明文规定:学校不得擅自开班,乱加课等等。而真正一条没有违反的,我想只有某些三流院校,而真正的名牌院校,还不都是用‘负担’,用‘压力’来换取成绩?”<BR>    高考前,记者曾采访过一些院校,采访时间是夜晚10:00,记者驱车来到某高中院校门前,发现该院校的教学楼内仍然灯火通明,直到10:45分,学生们才带着疲惫陆续走出教学楼.记者随机采访了其中一名学生,据了解,该学生的家离学校很远。“我骑车回家要1个小时,到家就11:00了。还要写作业,写到差不多1:00。还要复习,真正得等到3:00才能睡觉,而第二天早晨6:00又要去上课。”在那所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这样的,记者又沿途采访了几所院校,情况都差不多 。一个学生当被记者问道“累不累”的时候,那个学生打着哈欠说“累,非常累”。 </FONT></P>
<P><FONT size=3>蔡小飞的遗作名为:《安静之海,那些花儿》,内容及其忧伤。<BR>那片笑声让我想起我的那些花儿/在我生命每个角落静静为我开着<BR>我曾以为我会永远守在她身旁/今天我们已经离去在人海茫茫</FONT></P>
<P><FONT size=3>    少年作家一年9000次的登陆(张朋根据著名作家蔡小飞真实故事编著)<BR>    那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同学录,里面住着各种不同的人。他们的学习都很忙,因此不常登陆。<BR>    有一个人。他是一个作家。他在一年之内,登陆那个同学录9000次<BR>    9000除以365约等于24,也就是说,他每隔一个小时就登陆一次,他并不是那种沉迷网络的人,可是他却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到那个网站上看,他希望在下一个小时里,她能出现。<BR>    那年她高三,她告诉他,她学习忙,让他等待一年。<BR>    他尊重她的选择,苦苦的守候在显示器面。<BR>    一年里,他很少睡觉,不吃不喝,退了南方编辑重金的约稿。只要一碰到原来熟识的人,他就会问他们:她过得好么?<BR>    一年之后,她背叛了自己的誓言,她成了另一个男人的女朋友。<BR>    他彻底的绝望了,他自杀前的一天,曾经看着我说:他无法睡觉,因为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她,他无法忘记她,他非常痛苦。他告诉我:他很想死。<BR>    第二天的深夜,他自杀了。他叫蔡小飞,我叫张朋,那个女人叫苗苗。<BR>    小飞把他的网易帐号给了我,让我有空就挂在线上,不然她会怀疑。因为他在的时候,每天都能在网络中碰到她,他不想让她知道他已经死了。他希望她能过得快乐。<BR>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不如死<BR>    小飞不让我公开他女友的名字,因此只公开她的网名:苗苗,如果你有一天在某个角落里看到这个帖子,希望你明白小飞的心。<BR>    他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会在天国保佑她的……</FONT></P>
<P><FONT size=3>蔡小飞为情自杀始末 <BR>● 爱情造就的悲剧<BR>    蔡小飞,男,18岁。14岁依靠长篇文学批评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在上海文坛一炮走红。几年间,辗转于上海,北京,天津之间。组办了‘c17’上海诗人联盟,和天津方圆文学社。其在散文,诗歌,小说三方面对于中国文坛都有不俗贡献。天津已故文学家孙犁先生,曾评价蔡小飞为:‘文坛之鬼才’。<BR>    而就在今天,这位传奇少年竟然在天津某宾馆的13层跳楼身亡。到底是什么原因断送了蔡小飞?记者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找到蔡小飞生前好友陈某。<BR>    陈某告诉记者,蔡小飞生前更多驻留在天津。因为她的女友在天津。而他的女友正值高考,蔡不希望打扰她的学习,就在天津默默的等了一年。可是一年之后,她的女友和另一个男生产生了暧昧关系。蔡小飞得知这个消息后,精神失控。<BR>    “他那夜喝了很多酒,而且他跪在路边的ic卡电话里,从下午五点播她女友家的号码,一直播到深夜十一点多,我想他的女友可能是得到消息把电话线拔了。后来蔡小飞就哭,在后来,他自己叫了一辆的士,我想把他送回去,可是他硬把我推了出来。没想到后半夜就听到了噩耗……”陈某悲痛的对记者说:“我当时真该拉住他……”</FONT></P>
<P><FONT size=3>● 蔡小飞遗书被发现<BR>    蔡小飞堕楼后,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昼夜食品店的老大爷告诉记者:“我后半夜拉着躺椅出来乘凉,突然就看到什么东西从对面大楼里掉了下来,后来听人说有人自杀了。我就过去看。死的可惨呢…..”<BR>    闻讯赶到的民警和医生迅速包围现场,法医认定:蔡小飞死亡原因为堕楼时头部撞击硬物,当场死亡,其身上多处骨折,内脏严重出血损坏。<BR>    医生在蔡小飞的口袋里,找到了一份被血染红的遗书。遗书很简单,只是交代了一下自己死后存款分配的问题。在遗书的末尾,记者清楚的看到这样的字迹:我等你。后面是一个人的名字(出于种种原因不予公开),记者迅速跟知情人取得联系,知情人确切的告诉记者,最后的那个名字就是蔡小飞女友的名字!</FONT></P>
<P><FONT size=3>● 出身贫门,曾是母亲眼中的‘文曲星’<BR>    据了解,蔡小飞10岁的时候。父亲因为海难丧生,只剩下母亲和一个哥哥。<BR>    蔡小飞的哥哥说:“我这个弟弟从小就非常能写,妈妈把他当成‘文曲星下凡’对他报以非常高的期望。不但不像某些家那样长反对其写作,而且还给他购买大量的书籍。那时家里并不宽裕,一有钱,就给他报名写作培训班。”<BR>    蔡小飞哥哥说:“我那个弟弟每年都是写作班里最优秀的,后来他长大了,写出很多好东西!”<BR>    当记者问道:你对你的弟弟为情自杀有什么看法时。<BR>    他说:我觉得他很不值得…….<BR>    介于蔡小飞哥哥情绪原因,记者终止了采访。</FONT></P>
<P><FONT size=3>● 公开博客 等待死亡<BR>    知情人张某告诉记者:“蔡小飞的自杀是有预谋的,他在一步步铺垫。最后用跳楼来结束一切。”<BR>    张某是蔡小飞博客的接管人之一,也是蔡小飞生前所在的天津方圆学社的骨干力量。<BR>    张某说:“那天晚上,蔡小飞深夜来到我家。他喝了很多酒,但意识却惊人的清醒。他什么也没说,打开我的计算机,上了两个网站。一个是他的博客,一个是网易同学录。他先在网易同学录上大骂一通,然后告诉我。如果他出事了,就对外公开两个网站。并且由他接管,日后访问的人越多越好。”<BR>    张某说:“我把蔡小飞送到楼下,楼下有一辆的士在那里。我有预感要出事了。可是蔡小飞的神智非常清醒。他临别时说‘我要回家了’就坐在车里朝大沽南路方向走了,我真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BR>    张某打开了蔡小飞生前的博客,张某说:他以前很忌讳别人来这个博客的,博客上那行红字我也不想改。我希望这个博客一直这样保存下去。</FONT></P>
<P><FONT size=3>● 深夜写下遗作<BR>    蔡小飞的遗作名为:《安静之海,那些花儿》内容及其忧伤,晦涩。蔡小飞写完这篇文章,发表到其经常光顾的某论坛里。论坛里深夜上网的几个网友觉得他情绪不对,给他发了很多短消息。可是他没有回复。遗作中还提及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的‘郭敬明’抄袭事件。其在文章中再次给这种说法予以否定</FONT></P>
<P><FONT size=3>真假争议:<BR>“少年作家蔡小飞因情自杀”反响巨大 记者发现疑点重重为虚假新闻<BR>津沪记者均说不知“蔡小飞”<BR>调查背景 <BR>  7月5日,北京某报报道:6月20日,年仅18岁的少年作家蔡小飞因女友移情,从天津一宾馆13层楼跳下自杀。几天前他还参加高考,并作下“高考反文”———《留给明天》,批判当前的教育应试体制,并意外地获得了满分。<BR>  正当社会各界对少年作家之死展开热烈讨论之时,7月12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披露: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正式向外界澄清,天津高考考生中没有蔡小飞其人,在网上流传的获得满分的高考作文也系子虚乌有,网上有关传闻完全是虚假和不负责的。那么蔡小飞到底是何许人?部分媒体是如何发现“天才作家”蔡小飞高考作文满分并自杀是不实消息的?本报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FONT></P>
<P><FONT size=3>[调查·首次披露]<BR> 中青报记者多方调查“蔡小飞”——没有发现蛛丝马迹<BR>  最先发现“18岁少年作家因情自杀,生前高考作文获得满分”消息不实的,是《中国青年报》驻天津记者李新玲。<BR>  李新玲告诉本报记者,根据某报的报道和网上消息来分析:蔡小飞是上海人,这几年长期游走于京津沪三地,高二时来到天津并参加今年高考。她马上通知中国青年报驻上海记者进行采访,结果多方打探未能查到蔡小飞的任何蛛丝马迹。<BR>  与此同时,李新玲在天津也展开了调查。“我从来没遇到过这么难查的人,通过很多渠道都没有查到,我甚至询问了部分‘80后’作家,他们说帮我打听一下谁是蔡小飞,但最终没有任何反馈。”<BR>  李新玲最后找到了天津高考招生部门,天津高考招生部门专门查了今年天津高考考生的名单,在7.3万人中没有蔡小飞这个考生,相关谐音的考生也没有。另外,今年天津也没有自杀的考生。<BR>  网上流传的蔡小飞《留给明天》的作文第一句话就是“我×出高考卷子人的祖宗,这是我在考场上的真实想法”。高招处张景华处长说,高考作文是有一定标准的,满分作文应该是观点积极健康的,这篇作文明显不符合满分的要求。<BR>  李新玲还发现由于媒体报道,近几天蔡小飞的博客人气飙升,还有专门的悼念网站,大量网友跟帖,痛惜少年作家。而在网上声称接管蔡小飞博客的张某,却一直无法联系,3个QQ号分别显示是在天津、云南和重庆注册。</FONT></P>
<P><FONT size=3>[调查·记者追踪]<BR>   本报致电津沪媒体与作协——均说不知“蔡小飞”<BR>  记者调查发现,关于蔡小飞自杀的消息,几乎全部是来自博客在论坛上的个人发帖。正规媒体中除了北京那个媒体,全国其他媒体仅仅是跟进报道,且以评论为主。<BR>  天津媒体对蔡小飞自杀事件没有任何报道。一个天才少年作家,高考作文得了满分后又自杀,一向“嗅觉”灵敏的媒体难道根本没有察觉?记者分别致电天津市《今晚报》、《每日新报》和《城市快报》,《今晚报》与《城市快报》社会新闻部接电话的记者都说不清楚这件事,报社肯定没有接到过少年作家自杀的报料。《每日新报》接电话的记者说,她听见同事议论过,说是假新闻,并不准备追踪报道。<BR>  据刊登蔡小飞自杀消息的北京某媒体报道:蔡小飞,1987年12月生于上海,10岁就加入上海当地少年杂志社。1999年凭借《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一文红遍上海文学圈。后组建“c17”少年诗歌文学联盟和天津方圆文学社,代表作品有《记得》、《留给明天》等。<BR>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在听到蔡小飞的名字时都感到颇为陌生。上海市作家协会创作联络室于先生说:“我是头一次听说有蔡小飞这么个人,更没见过他这篇所谓‘红透上海文学圈’的作品。”记者致电上海《新民晚报》与《上海新闻晨报》,该报社会新闻部记者也说没有听说过什么著名作家蔡小飞。<BR>  《中国青年报》驻天津记者李新玲说:“我通过上海同事仔细进行了寻找,没有找到所谓‘上海c17诗社’。我在天津也到处打听,没有发现‘天津方圆文学社’”。</FONT></P>
<P><FONT size=3>[调查·帖子特点]<BR>  某旅馆、某高中、某出版社——虚无缥缈“某”字乱飞<BR>  在记者查遍网络资料后,发现网上发布的所有有关蔡小飞的信息最大特点就是充满了“某”字。<BR>  在一篇标题为《蔡小飞自杀始末》的帖子上说“6月20日夜,蔡小飞喝了很多酒后跪在地上开始不停地拨打女友的电话,却一直没有打通,极度沮丧的蔡小飞回到天津某宾馆后从13楼跳下身亡。”<BR>  宾馆是“某”。<BR>  在蔡小飞个人博客上,一篇题目为《对蔡小飞采访笔录》、用新闻手法写成的帖子有如下内容:“老师没错,学校没错,中国教育体制也没错,事实上大家都没有错。中国教育出现这种局面,跟中国国情是息息相关的。”一位教育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另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其实中国的教育制度已经在改。”<BR>  “考前,记者曾采访过一些院校,采访时间是夜晚10时,记者驱车来到某高中校门前,发现该校的教学楼内仍然灯火通明,直到10时45分。”<BR>  可以看出,所谓“教育部门”与“负责人”都是虚的,而在高中前面又加上个“某”。<BR>  在一个名为《悼念蔡小飞》的博克上,记者看到该博客发布的消息是“某出版社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将在年底出版蔡小飞的遗作《记得》”。<BR>  出版社前面也是“某”。</FONT></P>
<P><FONT size=3>[调查·帖子内容]<BR>出生、成名、自杀年龄——年代多样,疑点重重<BR>  记者还发现,这些用新闻笔法写成的帖子上有“记者木均、杨宏骥”、“记者贺逍楠”的署名,有个帖子上还有“据泰川日报报道”的字样。<BR>  但是记者在百度与google上搜索发现,所谓“木均、 杨宏骥、贺逍楠”三位记者竟然只写过有关蔡小飞的、内容完全雷同的报道。而且国内也没有“泰川日报”这份报纸。<BR>  蔡小飞具体年龄的混乱也是一大疑点,一篇帖子上说,“蔡小飞,1987年12月生于上海,10岁就加入上海当地少年杂志社。1999年凭借《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一文红遍上海文学圈。”根据这种说法,蔡小飞应该是12岁成名,17岁自杀。<BR>  另一篇帖子说,“蔡小飞原系上海少年作家,2003年后一直在天津某高校就读……蔡小飞1998年14岁的时候发表长篇文学批评《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响彻上海文坛。”在这里,蔡小飞自杀时年龄一下成了21岁,而且是在高校就读,可是又荒谬地参加了今年高考。<BR>  在一家博客网上,网名叫posted by “那些花儿”的博客发表文章说:“泰川日报消息:蔡小飞14岁就写出惊世之作《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轰动上海文坛。18岁靠‘高考反文’事件再次给教育界造成轰动。2005年6月末不幸去世,年仅18岁。”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么蔡小飞发表所谓“成名作”《是谁出卖了文学市场》应该是在2001年,而不是先前所说的1999年。<BR>  仔细分析所谓天才少年作家蔡小飞自杀的消息,可以看出,消息的最初来源是一些论坛和博客网上的帖子,后被某些媒体记者发现后当成了新闻。假如真有蔡小飞其人的话,他有可能是炒作的策划者,也有可能是网络假消息的受害者。  <BR>●链接·律师说法<BR>发布虚假新闻——可能触犯刑律<BR>  近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围绕网络诽谤,在网络散布假消息、假新闻的事件以及相应的法律纠纷不断出现。那么网络假消息的散布者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记者采访了岳成律师事务所的岳律师。<BR>  岳律师回答:1、如果利用互联网对他人进行人身侮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以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侮辱、诽谤罪一般情况下都属于自诉案件,受害人提起诉讼法院才可能受理,所以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BR>  2、如果在网上对他人进行侮辱或诽谤,或者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不太严重、构不成犯罪的,则应当由公安机关对其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作出行政处罚。如果属于此类案件的话,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查明事实后依法处理。<BR>  3、如果发布假消息、假新闻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如发布有关爆炸、自然灾害假等消息的,就有可能触犯刑律,司法部门则可对其提起公诉。<BR>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马多思</FONT></P>
<P><FONT size=3>先满分后零分 ‘高考反文’一波三折 自杀后被除名 蔡小飞事件成‘谣言’<BR>    本报讯(实习记者:郑峰)据悉,日前天津教育部门,招考部门对媒体否认‘蔡小飞高考’的相关事件。记者对这件事进行了深入了解。</FONT></P>
<P><FONT size=3>蔡小飞参加高考 作文先满分后零分<BR>    记者于7月11日抵达天津,并且采访了天津招考部门。他们承认:蔡小飞的确参加了高考,作文的确了满分。但是后来因其传出自杀消息。那篇作文经过讨论又被判了零分。<BR>当记者问道:为何阅卷机构如此行事时,一位杨姓负责人出面阻止了记者的采访。记者随机走访了几位阅卷老师,他们称天津考生中的确有蔡小飞其人。当记者准备深入了解时,他们均表示:“不好说些什么。”</FONT></P>
<P><FONT size=3>除名后蔡小飞事件成‘谣言’<BR>    记者通过多方关系终于了解到。蔡小飞的确在天津参加了2005年高考。而后发生了一连串事件,天津招考方面竟然在蔡小飞自杀之后,对其进行了‘除名’处理。<BR>一位招考一线人士这样告诉记者:蔡小飞无论是作文,还是其行为。均为达到一个合格考生的标准,并且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对其进行了‘除名’。<BR>    当记者问道:蔡小飞的作文是否取得满分时?该人士称:这是个错误。其实一开始就应该零分处理的。<BR>    据了解,招考部门对蔡小飞除名后,不久媒体便爆出“蔡小飞没有参加高考”的消息。当记者准备就此事做深入了解时,天津的招考人员一直对记者持拒绝态度。<BR>    一位了解此事的教育界人士告诉记者:“有些事情是不好透露的,如果透露会影响太多。高考并没有错,错的只是蔡小飞的自杀行为而已。” <BR></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5#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B><FONT color=#000000>当钟鲲遇到卫慧</FONT></B></FONT></P>
<><FONT size=3><B>钟鲲</B></FONT></P>
<><FONT color=#000000 size=3>  事情是这样的: <BR>   那天晚上,术术给我打电话,说到前门一家她新发现的酒吧,非常地好,然后我们便相约着去泡吧。正好丁天前一天约我去酒吧未遂,但我还惦记着这事儿,便让她一起约上丁天,还有兴安,北京的一个知名出版人。 <BR><BR>  当时就这样确定下来。我和术术是很好的朋友,虽然知道她也是卫慧的朋友,卫慧还是在她的帮助下才出了书,但这并不影响我和她之间的友谊。大家井水不犯河水,打的是笔墨官司,与生活何干。我始终是这样以为。但是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术术打来电话,说要不咱们先一起吃饭,然后再去玩,我欣然同意,当下便给我一个做生意的朋友打了电话,叫他开车过来,术术也认识他,我让请我和术术去金都吃饭。那儿的泰式自助餐很不错,我和术术都喜欢。 <BR><BR>  然后我的这位朋友开了车过来,接上我和术术去金都假日饭店吃自助餐,居然还抽中了当天的头奖,很高兴。饭桌上术术说,卫慧现在在北京,今天晚上要和她和白烨见面。 <BR>  既然这样,反正大家都在一起了,见面就见面,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反正迟早也免不了要见面。因为这里面有个术术,所以我没多说话。 <BR><BR>  吃完自助餐,已经是晚上九点。当时卫慧在万慧寺的一家饭店吃饭,据说是和中央电视台的制片人在一起。因为是在北京,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地主,我的朋友便和我们开车过去,接了卫慧赶到天伦王朝,其时白烨已经到达,在约定的咖啡厅等我们。 <BR><BR>  就这样,五个人坐下来喝咖啡,白烨说今天他买单,我笑说我的这位朋友今天吃饭抽了头奖,应该他买单。正好他第二天要去意大利,对卫慧刚被禁掉的书感兴趣,所以提出跟她要一本书,可能是因为有我在,卫慧没有表态。 <BR><BR>  在天伦王朝的咖啡厅,中央喷泉的那一端现场演奏着耳熟能详的古典乐。开始有很多人演奏,后来就变成了一个人,在那里专注地弹着钢琴。 非常好的曲子。和大厅的音效。 </FONT></P>
<P><FONT color=#000000 size=3>白色的喷泉沙沙作响。 <BR><BR>  互相介绍认识以后,我开始和白烨说话。这是我第一次见他,虽然以前经常听术术提到。他虽然是长者,但看上去很年轻。那天他的精神状态不是太好,可能跟当时的形势有关系。出版界正在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很严峻。 <BR>  因为"美女作家"们。 <BR><BR>  卫慧问:那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出下一本书? <BR>  白烨说:至少要半年以后吧。 <BR>  卫慧说:shit! <BR><BR>  然后我们不再说话。过了一会儿,我和白烨聊起来,卫慧和术术聊起来。 <BR><BR>  但话题还是不可避免地谈到了《上海宝贝》。在这个问题上,我只说了一句话,我说:"其实这本书被禁并不完全是因为书的原因。"白烨看了我一眼。对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理解。他知道我的意思。 <BR>  但我的立场一直是非常鲜明的。在上一次卫慧来北京的时候,那时候正是炒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她和白烨、术术在一起吃饭,正好我当晚和术术约好了去看一场演出,我在路上给术术打电话,问她到了没有。她匆匆地吃着饭说:"唔,唔,我马上就走。我在和卫慧吃饭。"我顿时哑然失笑。当时我刚刚写完《无耻者无畏》,贴在网上,被一千多人点击,上了精华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我也毫不客气地说:"虽然都生于七十年代,但我和她们没有任何共同点……如果她们代表\'七十年代后\',那这个词就是一个骂人的词。"后来这番言论被转载到了《北京青年报》上,和《北青报》采访卫慧的报道放在一起。当时她们吃饭时正好看到了这张报纸。 <BR><BR>  这是一个月前的事。现在的一切都已非当日,水落石出,泾渭分明。 <BR><BR>  所以当白烨一看到我的签名,立刻就变得有点紧张。 <BR>  "久仰。"他说。因为他对我的文风已有所耳闻。 <BR>  "不敢当,白老师。"我说。我一向认为文章与生活无关,何况是在这样的私人聚会上,没有必要提这些事。 <BR>  然后我和他聊起了别的事情。春风文艺。布老虎。 <BR><BR>  大家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聊着,气氛已经很平和。本来不会有什么。本来就没有什么。 <BR><BR>  但是卫慧突然开始骂人。因为说到了周洁茹,还有陈村。卫慧对周洁茹简直已经恨之入骨,张口就是"我要是见到她要把她的X撕烂"。 <BR><BR>  我承认我简直惊呆了。这样的话,我闻所未闻,从生下来就没有听过,但是这样恶毒得惊人的语言,我眼看着它们从一个女人的嘴里源源不断地生发出来。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BR><BR>  紧接着她就把矛头对准了我,她说: <BR>  "钟鲲,你也一样,不要以为你就可以乱说话。今天从上车起我就一直在观察你,想看看你是一个怎样的人,结果你很乖巧,闭口不谈,但是我还是要说出来,否则这在我心里就会成为一个心结。"我知道好戏终于开始了。我开始微笑着看着她,一言不发。 <BR><BR>  "我在上海这些年,吃了很多苦,"她说,"你知道吗?你是不可以这样乱说话的。无耻者无畏,什么叫无耻者无畏?你这样跳出来说话,整个一付革命小将的架势!" <BR><BR>  她这样地当面指责,是我们在场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作为中间人,术术和白烨显得相当地尴尬。他们面对面地坐着,不说一句话。 <BR><BR>  而我和卫慧也面对面地坐着。她滔滔不绝,我一言不发,只正对直视着她。 <BR>  旁边一位是我的朋友,一位是我的长者。 <BR><BR>  坐在我身边的朋友看出不对(虽然他完全是圈外人),忙出来打圆场,笑呵呵地说:"行了,行了,别说了。"我回头喝止他:"这不关你的事,你不要说话。"然后我继续微笑着面对卫慧。 <BR><BR>  卫慧终于说了个痛快。然后她终于发现自己无话可说。然后她断了气,拍拍自己的胸口说: <BR>  "我相信你这样的人也不会写出什么好的小说。"<BR>我还是微笑不语。 <BR><BR>  等她彻底说完,我说了一句: <BR>  "你当面说出来就好。"然后微笑着端起茶杯。 <BR><BR>  事情基本上就是这样。 <BR><BR>  我们继续聊天。又过了大约十分钟,卫慧说:"我要回去休息了,11点半了,明天早上我还有事。"然后我的朋友买了单,大家一起离开。 <BR><BR>  出了大厅,我的朋友要送我们大家回家,我让他只送卫慧就行了,她住得远。然后我和术术、白烨一起走到外面打车。在路上,术术惶恐地大笑,白烨心情复杂地微笑,我没有任何变化地和他们说笑,然后各自打车回家。 <BR><BR>  关于这件事,我在网上只贴了三句话: <BR>  "刚刚在北京见到卫慧。 <BR>  被她当面骂了半天,因为我那篇《无耻者无畏》。 <BR>  我只说了一句话:\'当面说出来就好。\'然后微笑着拿起茶杯。"<BR><BR>  跟贴很多,和多人都为我的沉默大惑不解,但是我很快收到了榕树下主编will的跟贴,贴上说: <BR>  "亲爱的钟鲲小姐: <BR>  一直很欣赏你的文风,相信人更可爱,期待进一步的了解。近期我将去北京,渴望能与您面对面地坐在哪里,看着您--微笑着拿起茶杯。"我坐在电脑前,看着这张贴子哈哈大笑。 <BR><BR>  这件事出来以后,很多人给我打电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各自对此也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一并不予回答。至于那天晚上我为什么不说话,我只想说一句:请你们在看过我的作品以后再说话。这不是广告,是真话。我相信你们会在其中找到答案。 <BR><BR>  至于卫慧,我相信她所丧失的将不止是青春,而是她安身立命的根本。</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贝拉声称追究曹长青的法律责任,曹长青表示非常欢迎,揭露不会停止小说《911生死婚礼》作者贝拉透过星网、星星生活报发表声明称,曹长青文章涉及人身攻击和诽谤。贝拉续称,该文对她本人造成了极大的名誉和精神伤害,对此,她将追究其法律责任。10月13日,多维新闻网转载XX时报近日发表的曹长青文章《贝拉的百万美元骗局》,文中称,旅居加拿大的上海女作者贝拉和中国出版人安波舜宣传“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董事会一致决定,购买贝拉小说《911生死婚礼》的电影版权,版税高达102万美元,由《泰坦尼克号》的导演卡梅隆执导”,经调查,完全是谎言。
<><FONT size=3>  针对独立撰稿人曹长青的上述指称,贝拉则向星星生活报、星网发来《贝拉声明》的传真件。贝拉的声明说,曹长青的《贝拉的百万美元骗局》一文中多处涉及到对她的人身攻击和诽谤,贝拉续称该文对她本人造成了极大的名誉和精神伤害,对此,她将追究其法律责任。</FONT></P>
<><FONT size=3>  特刊发贝拉的声明全文 </FONT></P>
<><FONT size=3>  贝拉声明</FONT></P>
<P><FONT size=3>  本人贝拉发表声明如下 </FONT></P>
<P><FONT size=3>  一、有关我的小说《911生死婚礼》及续集《贝拉的神秘花园》和《伤感的卡萨布兰卡》的影视版权和各种语言的图书版权均有新加坡国家印刷出版集团(SNP)设立在北京的创作中心代理,主任为安波舜先生。</FONT></P>
<P><FONT size=3>  二、曹长青的《贝拉的百万美元骗局》一文中多处涉及到对我的人身攻击和诽谤,对我本人造成了极大的名誉和精神伤害,对此,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FONT></P>
<P><FONT size=3>  三、《多维时报》未经我本人或本网站(</FONT><a href="http://www.beila.ne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 size=3>www.beila.net</FONT></A><FONT size=3>)许可,擅自刊登我的照片,侵犯我的私人肖像权,对此,我将保留法律起诉权。</FONT></P>
<P><FONT size=3>  贝拉</FONT></P>
<P><FONT size=3>  2003.10.13于多伦多</FONT></P>
<P><FONT size=3>  针对贝拉的声明,独立撰稿人曹长青对多维社说,他非常欢迎贝拉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他的相关揭露文章不会停止发表。</FONT></P>
<P><FONT size=3>  附录二:</FONT></P>
<P><FONT size=3>  北京律师给曹长青发来“警告信”:停止报道</FONT></P>
<P><FONT size=3>  作家贝拉“9.11”系列丛书的发行策划人白烨10月15日委托律师郜晓礼对独立撰稿人曹长青发出警告声明,“要求曹长青停止以各种形式对白烨先生进行不实的报导”;曹长青则回应说“贝拉和她策划发行人给媒体的信,回避了最根本的问题:到底有没有这百万美元卖版权的事?”</FONT></P>
<P><FONT size=3>  美东时间10月15日凌晨6时,本报收到如下传真:</FONT></P>
<P><FONT size=3>  律师声明</FONT></P>
<P><FONT size=3>  我所接受白烨先生委托,特就曹长青《女作家的百万美元骗局》一文发表以下声明:</FONT></P>
<P><FONT size=3>  白烨先生为作家贝拉“9.11”系列丛书的发行策划人,鉴于曹长青于2003年10月12日发表于《多维时报》的“女作家的百万美元骗局”一文中有多处涉及白烨先生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对白烨先生的名誉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FONT></P>
<P><FONT size=3>  我们在此特提出警告:要求曹长青停止以各种形式对白烨先生进行不实的报导,同时要求曹长青承担因此给白烨先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最后,我们保留采取法律措施向曹长青主张索赔的权利。</FONT></P>
<P><FONT size=3>  中国北京市明诚律师事务所</FONT></P>
<P><FONT size=3>  执业律师:郜晓礼</FONT></P>
<P><FONT size=3>  签字郜晓礼</FONT></P>
<P><FONT size=3>  二零零三年十月十五日</FONT></P>
<P><FONT size=3>  本报收到这封未留下电话、传真号码和联络地址的律师信,似乎不象专业律师所为,故未即时播发。</FONT></P>
<P><FONT size=3>  直到美东时间10月15日晚上9时,才查到郜晓礼律师在北京的电话,多维社记者即与郜晓礼律师通话,郜晓礼律师证实他受委托发出了律师信,并同意多维发表。</FONT></P>
<P><FONT size=3>  本报记者又采访了独立撰稿人曹长青,曹长青回应说,“我对自己文章的真实性负所有责任。”</FONT></P>
<P><FONT size=3>曹长青指出,“显而易见,贝拉和她策划发行人给媒体的信,回避了最根本的问题:到底有没有这百万美元卖版权的事?!撒了这样的弥天大谎,还这么理直气壮,简直不可思议。我倒真希望在法庭上见,能亲眼看看他们怎么向法官展示那不存在的《百万美元电影版权合同》。”</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没见到安波舜的律师函,但海外的报道是,白烨,贝拉,安波舜都给曹长青发了律师警告信,因我上不了海外网站,因此那些繁体字,还希望海外菜农代为搜索转贴。</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在这个事件中,白,贝,安可谓相当狼狈,但在针对曹的律师警告信中却没任何一句相关百万美元是真,是假的实质性说明。因而,曹又不是小孩子,你不就实质问题进行辩证,那么,真不知道发这律师警告信,对曹长青的意义何在。</FONT></P><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B>美女作家谎言:《叫父亲太沉重》编造周恩来绯闻</B></FONT></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贝拉曾以周的私生女的身份,撰写了《叫父亲太沉重》的所谓纪实读物。</FONT></P>
<><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96年,法广曾用汉语广播这个读物。咱这边高层非常震怒,一方面海关查禁,另一方面军方技侦部门24小时曾录音监控这个读物的广播播出。</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后来,政府出面针对海外媒体发表了一个千字左右的新闻稿,驳斥贝拉。</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然而,有意思的是,贝拉的《911婚礼》却通过白烨、安波舜的策划,不但可以顺利通过出版审查,而且还了撒出了国际谎言,不知道,这其中的细节是怎样的。</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有意思的是,白烨曾根据某某某的讲话精神,用与时具进的指导思想批评时尚写作,然而,在《911婚礼》的诟病中,共产党员白烨竟然胆子不小,不但自己亲自吹捧,而且还联合中科院外文所的王逢振和孟繁华参与鼓吹写了《叫父亲太沉重》的贝拉。</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3>鼓吹《911婚礼》,王干,张颐武,陈晓明等人参与其中不足为怪。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王逢振,王一川,王宁三位译介后现代哲学功不可没的先生还被拉扯下水。尤其是王宁先生,对学术的严谨,对弟子的师训是那样严格,但是,在《911》偌贝尔奖的比较评述中,他还是说出了那种缺乏常识的话。真是让人惋惜!</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8#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写情的高手
<><FONT size=3>     --读贝拉小说笔记<BR>    白 烨</FONT></P>
<><FONT size=3>    当经友人介绍拿到贝拉的《9.11生死婚礼》的小说稿时,我以为主要是写震惊世人的"9.11"事件的。但开读之后却意外地发现,这是一本以纪实手法写来的浪漫爱情小说,"9.11"只是作者借助的一个特殊背景。而读完小说之后,竟沉浸于其中久久不能释然,既为作品男女主人公至纯至真的生死之恋,也为作者至情至性的生花妙笔。我预感到,这个尚不知名的贝拉,一定是一个潜在的写情的高手乃至是圣手。<BR>    果不其然,《9.11生死婚礼》甫一出版,尤其是在"新浪网"女性频道连载后,反响愈来愈见强烈。在网上两千多条跟贴评论中,许多读者都把最好、最美和最高的评价,诸如"悲情绝唱"、"爱情史诗"、"爱情女神"、"中国的玛格丽特·杜拉斯"、"新世纪的女劳伦斯"、"全中国女作家中的No.1"等等,都毫不吝惜地送给了贝拉。此后,作者又趁热打铁地完成《9.11生死婚礼》的续作《贝拉的神秘花园》。读过之后我感到,依然精彩纷呈的新作,不只在故事情节上续写了贝拉式爱恋的旖旎,而且在文学写作上续写了贝拉式言情的曼妙。<BR>    在《9.11生死婚礼》的"代后记"里,作者贝拉说道:"我不知道文学对于我意味着什么?它大概就是一个梦吧。"在另外的场合,她表述过同样的意思:"我不是什么作家,写作于我是一种释放,一种圆梦"(见《贝拉网站·贝拉心语》)。这些一再重审的创作感言,是理解贝拉创作的一把钥匙。贝拉没有打算成为一位著名作家,去在文学上经营不朽的业绩。她只是以她认为合适的文学方式,释发自己的性情,去圆自己的心梦。无有功利,不求声名,只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命令,以一个个文学的梦,去圆人生的梦。这里实际上也道出了贝拉的小说创作与众不同的独有个性。</FONT></P>
<><FONT size=3>一, 纯粹而浪漫的故事</FONT></P>
<P><FONT size=3>    一部小说,尤其是面向大众的情爱小说,构筑好作品的主干故事是至关重要的。而贝拉的长项恰恰是编织故事,尤其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她的《9.11生死婚礼》,主要写了贝拉的三次爱恋,第一次与部队高干子弟阿根,第二次与日本少男海天,第三次与华尔街才子格兰姆。三次相恋,都有一见钟情的成分,但因主客观因素的各各有别,每一次都意趣不同,别有洞天。与阿根的爱恋,是一个平民小媳妇无奈受气的故事;与海天的爱恋,带有孤寞中以姐弟恋相互慰藉的相当成分;而与格兰姆的爱恋,则因贝拉身心的成熟和双方心性的契合,才真正成为灵犀相通、棋逢对手的天作之合。而这样可遇不可求的美满爱恋,却因格兰姆的并非单身和前妻的谎称患了绝症,历经了十二年的磨难才熬到快要举行婚礼。而等到婚礼那一天,格兰姆却惨遭世贸大厦被撞的飞来横祸,婚礼遂又变成了丧礼。<BR>    一个好的小说故事,并不是简单地讲述一件事情的因果,而是讲述事情由因到果的演进过程。在贝拉的爱情故事里,既有男女主人公主体间的情感互动,也有人际、环境等外在力量的种种有形与无形的掣肘。因而,一边是无尽的思恋,一边是无奈的离别;一边是切盼的结合,一边是好事的多磨。种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与细节,使故事本身充满玄机,又布满张力。而到最终抵达终点--贝拉与格兰姆得来不易的幸福爱恋因"9.11"事件而嘎然终止,人们也跟随着主人公由由大喜进入大悲的情感跌宕,难以自拔,不能自已。 <BR>    与国内文坛一些作家笔下的爱情故事相比,贝拉的爱情故事显然更为纯粹也更见浪漫。《9.11生死婚礼》中贝拉的几次爱恋,都只是看男女双方当事人的相互感觉与感应,既不讲出身,又不问来历,甚至超越了种种意识形态的限定。这种只为爱而爱甚至接近于唯爱之上的爱情,剔除了种种杂质,纯粹得几近透明。然而,它又不失浪漫。你看,一见钟情,相爱均才俊;朝思暮想,相见便贪欢。还有飞机上的邂逅,电梯间的缠绵,夜东京的情色,梦巴黎的风月,等等。这样的故事,让你觉着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自然能带给人们一种超越现实的情感的愉悦、慰藉与徜徉。<BR>    浪漫的情爱故事总会拥有大量的读者,因为人们需要这种美好的故事弥补现实中的不足,需要这种美妙的情感补偿生活中的缺欠。如果说好的文学是人们必须的精神食粮的话,那么,好的爱情小说就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情感食粮。</FONT></P>
<P><FONT size=3>二, 真挚而坦荡的胸怀</FONT></P>
<P><FONT size=3>    同样是在讲故事,但却有高下之分,在其中主要起作用的,我以为是讲故事者的胸襟。也就是说,作者在描写某类题材,讲述某类故事时,他是不是有着与之相应和相配的主体的胸襟。<BR>    贝拉谈到自己的写作"是一种释放,一种圆梦"时,接着说道:"所以,笔下难免过于率真。生活中略带几分羞怯的我,有时在文字里大胆地惊人。"贝拉说的是实情。贝拉把她的爱情故事讲得感人至深,正在于她同时具有一个能动人心扉的胸襟。这个胸襟不仅宽厚、良善,而且真挚、诚恳。这使她涉笔下言,不掩不盖,不藏不掖,真是把读者当作自己的朋友一般,在向你吐露心声,倾诉衷肠。她悃幅无华地给你讲她得遇真爱的欣幸,讲她失去挚爱的痛苦。因为是面对朋友,高兴时她忘乎所以;悲哀时她呼天抢地;不管是否失形、失神和失态。而这种真诚与挚恳同时又带来真率与坦荡,使她直抒胸臆,径情直遂,把自己的身心整个地打开来,毫无顾及地向你袒露自己的一切,那怕直逼放诞,近乎骇俗,也在所不惜。她没有想过读者中会有不那么坦荡的,或者不那么喜欢坦荡的;她以为大家都跟她一样坦荡和喜欢坦荡;因而,这坦荡就由然平添了几分纯真,乃至于是几分天真。<BR>    《9.11生死婚礼》由王纯洁(贝拉的原名)新婚之夜未能见红造成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耻辱开始,写她被迫赴日留学以逃离不如意的婚姻;尔后如何在与海天和格兰姆的爱恋中改变自我--由学生时代的羞于谈性和步入婚爱的耻于言欲,到后来的追求情与欲的融合和灵与肉的契合。其实,这是一个中国女性在走出乡土之后逐步放开心性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当代女性在不同文化撞击下走向成熟的过程。 <BR>    我相信,由上海的王纯洁到出国后的贝拉,女主人公的成长的故事一定带有作者自己不少的切身体验,因而她才能表现得那么真切,那么生动,让人动容又动情。更为重要的是,一位女性作者从女性的角度讲述女性身心的成长过程,而且,又是那么无所掩饰,无所顾及,这对于我们读者该是多么难能的一份文学厚礼啊!可以说,由《9.11生死婚礼》这本书,我们可以读到一个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还可以获得关于爱情,关于女性的诸多新的认知,这应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BR>三,灵慧而多彩的文笔</FONT></P>
<P><FONT size=3>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爱情小说更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的艺术。这种特殊性,就表现在它必须有情有意,有声有色。往俗了说,应该也是性感的。<BR>    贝拉的文笔便具有一种长于写情描性的天性,这首先在于它能以灵气四溢又绰约多姿的语言,准确而有力传达出她那灵动而细腻的感觉,生动而形象地描画出热恋中的人们的种种情态与心态,如相恋时的缠绵,自恋时的自赏;思念中的焦灼,欢爱中的疯狂,她都能以错彩缕金的文字恰到好处地呈现出诸般情景,而且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把你结结实实地领入她所压缩营造的情境之中。其心思之灵,笔墨之丰,丽辞之繁,逸韵之浓,在女性作家中着实不多见。<BR>    尤其是在《贝拉的神秘花园》一作中,贝拉长于情爱描写的文字功力更是表现地淋漓尽致。这本在故事性上要比《9.11生死婚礼》稍逊一筹的小说,却以其怡情悦性、情文互生的生花妙笔,使作品不仅依然好看,而且相当耐看。作品里不仅有对"神秘花园"铺锦列绣的描绘,写这仙乐般的音乐如何沁人心脾,令人神往,并以它巧喻女人"玫瑰门"之神秘与美妙;而且由一双娇美的女足如何以其形、神、韵,引得情人怜惜不已,引得某画家爱不释手,并为之举办国际画展,真是别开生面地做足了文章。这些文字因为很难直接找到借助,须由自己的情感体验去具体"分泌",在更大程度上是一个作家在文字表达方面是否有自出机杼的独创能力的检验。 <BR>    贝拉的小说语言,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一种通感的气象。这与她有着多种艺术的造诣不无关系。她出身于医学世家,精通钢琴艺术,深谙艺术设计,通晓多国语言。这种多样的艺术储备和多重的文化造诣,给她的文学语言提供了相当丰厚的底蕴。因而,她的小说语言会在不同的场合,适逢其时地呈现出音乐感、色彩感来。可以说,人的视角、听觉、知觉与味觉,她都能随手拈来为表现人物的情感世界服务,从而每每营造出如歌如泣的情景,如诗如画的意境。</FONT></P>
<P><FONT size=3>    与已在文坛造成影响的出生于"七十年代"的"美女作家"相比,崭露头角出生于六十年代的贝拉,无疑属于大器晚成、后来居上的一位。对于这种作者,特别不能小看和轻看。贝拉的《9.11生死婚礼》火爆"新浪网"的余波未息,遂又被美国著名的电影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和著名导演卡麦隆联手以102万美元买断影视改编权;这都是其作品有看头、有嚼头,因而有读者、有市场的明证。<BR>    我以为这还远不是高潮,辉煌一定还在后头。我这样断言,是基于这样两个理由:<BR>    第一, 第一,厚积薄发的贝拉刚刚才显山露水,如果说《9.11生死婚礼》是其成名作,那么,她的代表作还在以后。事实上,她正处在情爱小说创作的"井喷"期。2002年写完《9.11生死婚礼》后,她好象真正找着了感觉,找到了自己,一鼓作气又创作出了《贝拉的神秘花园》和《伤感的卡萨布兰卡》两部长篇。在艺术上显得更为成熟两部续作,将在2003年上半年相继推出,其问世后的反响与影响还有待于观察。<BR>    第二, 贝拉独辟蹊径的纯情而浪漫的小说创作,在国内文坛还找不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可以说在情爱小说的写作中,她是独树一帜的,因而也是无可替代的。她的浪漫爱情小说,在写法上、风格上,可能更接近于美国的诺娜·罗伯茨,日本的村上春树这样一些外域畅销书作家。因而,无论从她自己的艺术创作上看,还是从读者的阅读需要上看,她的小说创作都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光明前景。<BR>    已经给了我们如许惊喜的贝拉,一定不会让满怀期望的人们失望,我坚信。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9#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发表文章 <BR>韩白之争背后的若干问题之一 <BR><BR>2006-03-13 16:05:38 <BR><BR>大 中 小 <BR>(陆天明注:这是上海申江导报对韩白之争的一个反应。昨天他们来采访了我。因此,文中有我的几段话</FONT></P>
<><FONT size=3>。现在还没公开发表。先拿到这儿来,让网友们议议。)</FONT></P>
<><FONT size=3>“韩白之争”背后的若干问题         文/职烨</FONT></P>
<P><FONT size=3>翻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被冠于“文学论争”的争辩可以列出一部几十万字的书来,所谓文学论争,说到底,是不同文学观与创作观之间的竞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向来被认作是文学界欣欣向荣的一种标志,姑且学着这样的模式,给这次网上的掐架冠一个文邹邹的名字——“韩白之争”。</FONT></P>
<P><FONT size=3>一方的统领人物是:“车手”韩寒,其身后跟随数不胜数的拥趸者,他们将韩寒视作自己的第一偶像,跟随他的文章而在网络上展开了强烈的攻势。另一方则显得单薄,当事人白烨在事情发生的一星期内,也就是在3月11日,记者到达北京之后,就彻底消失,关掉手机,没有再公开发表任何言论,挺身出来的圈内人则少之又少。这个问题由一开始的评论作品衍生到现在一方向另一方进行恶毒的人格攻击,这场没有交锋的争论背后隐藏着若干值得深思的问题。 </FONT></P>
<P><FONT size=3>问题之一:到底谁对谁错?</FONT></P>
<P><FONT size=3>但凡争论总有个对错,现在的格局确实乌烟缭绕。当事人白烨三缄其口,只剩下一方在网上不断发出谩骂攻击,总算这个时候,陆天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明确表示“韩寒毫无道理”。</FONT></P>
<P><FONT size=3>陆天明在圈内是以敢作敢为出名的,在某些单位明确表示,反腐剧和涉案剧不得在黄金时间播出,许多作者都对这样的题材退避三舍时,他却仍然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创作了反腐题材的涉案作品《高纬度战栗》。</FONT></P>
<P><FONT size=3>将那份韩寒在自己的blog上发表文章送到陆老师手里,仔细读完,陆天明便忍不住从沙发上站起来:“这些孩子的确被宠坏了!”</FONT></P>
<P><FONT size=3>文学之争本是无可厚非,但发展到使用如此肮脏的粗话向对方进行谩骂,就已经超出文学争论的范畴了,就显得非常不正常了。“这哪里是在讨论文学?哪里是对话?分明是一些斧头帮分子在横行霸道嘛。”陆天明的观点是,从争论本身来看,事件已经越过了文学自身的界限。跟文学已经毫无关系了。 </FONT></P>
<P><FONT size=3>记者:陆老师您怎么看这件事情?</FONT></P>
<P><FONT size=3>陆天明:文学争论发展到这一步太不像话,也太不应该!可以说是建国近六十年来从来也没有发生过的事。这哪还算什么讨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帮当年的“红卫兵”拿着皮带在肆无忌惮地对待别人。这完全不是在讨论文学嘛。</FONT></P>
<P><FONT size=3>记者:很多韩寒的支持者们认为,白烨没有什么权利来批评韩寒,您怎么看?</FONT></P>
<P><FONT size=3>陆天明:白烨为什么没有权利批评他?白烨是社会公认的文学批评家,批评家不进行批评,还算什么批评家?文学作品一经发表,就应该接受社会公众的检验。我们现在的文学界,缺少的正是肯站出来说真话的批评家。大家一味地跟着市场转、一味地说好话,一味地抹稀泥,才造成一些少不经事的、自以为是“文学天才”的人如此蛮横,如此娇贵,如此地经不起批评。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是天才,也得让人家说三道四,允许别人批评。曹雪芹、鲁迅、托尔斯泰、卡夫卡、陀斯妥也夫斯基……这样举世公认的文学巨匠,</FONT></P>
<P><FONT size=3>还有人在批评和议论,难道自认为是“天才”的这个年轻人,别人就不能评论他一下了?别人评论一下,就得经受如此下流恶毒的谩骂?这种风气如果不制止,这样的“年轻天才”再多十个一百个,中国的文坛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坛?中国的文学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FONT></P>
<P><FONT size=3>记者:我们或许可以乐观一点,韩寒的态度只和他个人有关,不代表这个群体。</FONT></P>
<P><FONT size=3>陆天明:恐怕不能太乐观。这件事出来之后,不是有很多小孩子跑到白烨的blog上去谩骂么?一直骂到白烨不得不关闭自己的博客。他们的这种做法,总让我想起当年的红卫兵,想起一些黑道上的人欺行霸市。</FONT></P>
<P><FONT size=3>这些小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没有人对他们说“不”的环境里。长此以往,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以为自己怎么干都是“天才的做法”那么当他们长大起来的时候,这是很可怕的。如果让我说,白烨先生有一点估计错误,就是还把对方当成文学人来对待了。我的感觉是,现在不是跟他们谈文学的时候,而是应先跟他们谈做人,实际上,现在连谈这个问题都很困难。当然,我不赞同“80后”的这个分法。不要把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人一古脑儿都分在一起,我认为这些孩子正在长大。他们总是要出现分化的,就像我们每一代人一样。事实上他们也是各种各样的。我相信韩寒自己将来也一定会发生变化的。他会冷静地来看待自己这天的这些做法。就像当然许多狂热的红卫兵后来都有了变化,都能正常地生活了一样。</FONT></P>
<P><FONT size=3>记者:看来这是一个挺值得深究的问题。</FONT></P>
<P><FONT size=3>陆天明:我觉得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应该总结一点,我们的批评界怎么了?现在缺乏真正好的、发自内心的、出于关怀的文学批评,市场左右了很多,很多作品出来大家都不看,批评家也没有发出自己客观的声音。韩寒的作品,有他独到的地方,有我们这些人写不出的东西。但是单论文字,坦白地说,我认为并不好,最起码也不是那么的好。这也难怪,他也就是十七八岁嘛,又没有读多少书,他所能知道的也就是一个中学校园里的那点事。但世界很大,岂止一个小小的校园就包括在了的?!现在捧他的也就是一些十来岁的孩子,但十来岁是要长大的,是要变化的。如果一本书只能让今天十来岁有孩子喜欢,其实是很局限的事。这一点,等韩寒长大一点,他自己一定也会明白的。他会懂得,一个真正的文学家,一本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但现在,愣就是没有人愿意真诚地向他指出这一点。这种情况,其实也是很病态的。不止发生在韩寒身上。至于怎么办,我认为大家都应该好好考虑一下。 </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主题

0

好友

2167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10#
发表于 2007-8-4 13:33:16 |只看该作者
春天文学奖又爆丑闻,终审评委竟是图书策划人(转先锋论坛) <BR>[ 回复本贴 ] [ 跟从标题 ] [ 关闭本窗口 ] [ 刷新 ] <BR><BR>-------------------------------------------------------------------------------- <BR>春天文学奖又爆丑闻,终审评委竟是图书策划人 <BR>1,春天来了,第四届春天文学奖也出炉了,这次获奖的两位都是男子,这就避免了某种嫌疑,可是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叫彭扬的80后消息很多,而另外一个叫徐则臣的70后似乎是个陪衬,没什么人理。难道是另一位80后文学天才横空出世? <BR>然而,俺忽然又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本届春天文学奖的一位终审评委,竟然是彭扬的图书策划人——著名的文学批评家白烨!(参看彭扬著作《天黑了,我们回家》)前一阵老舍文学奖好象也出了这么一件事,一个评委居然要拿自己的东西参评,最后还是知趣地滚蛋了。中国文学奖的烂是一个常识,可好歹也要懂一些基本的规矩,所谓程序,现在这些文学届人士似乎连这点遮羞布也不顾了。 <BR>于是,俺便产生了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彭扬是谁?他为什么这么牛?以前怎么都不知道。可是俺又没有时间,只好做一个剪刀加糨糊的工作,主体都是引用的文章,都著名了,请不要说俺抄袭。 <BR><BR><BR>2,新浪读书关于春天文学奖,发了这么一条消息,注明转自中华文学选刊,俺翻开一到三月的中华文学选刊,没有这个文章。看了这个文章,产生一个错觉,第四届春天文学奖获奖的只是彭扬,他的对手是安妮宝贝和李傻傻。如果中华文学选刊真登这么一条消息,俺以后决心抛弃它。 <BR><BR><BR>附: <BR><BR><BR>作家彭扬获第四届春天文学奖 作品受业内人士肯定  <BR><BR><BR>-------------------------------------------------------------------------------- <BR><BR><a href="http://book.sina.com.cn/"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http://book.sina.com.cn</FONT></A> 2005年03月25日 12:55 中华文学选刊  <BR><BR><BR><BR><BR>  2004年年末,以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身份一次性的在12月推出了自己的独立摄影采访《天黑了,我们去哪?》,小说集《洞》以及图文生活笔记《16MM的抚摩》三本著作的彭扬引起中国文坛的瞩目。2005年初,随着其图书的热卖,主流文坛对待彭扬相对于前几年红透半边天的韩寒,郭敬明等当红少年的作家的并不认可的态度却大不相同。2005年初,中国主流文学的重要奖项第四届春天文学奖和上海作协的《海上文坛》年度文学大奖纷纷向彭扬伸出了橄榄枝。而彭扬凭借出色的文学才华击败了同样入围春天文学奖的安妮宝贝和李傻傻,  <BR>最终赢得包括王蒙以及中国权威文学评论家在内的一致称赞和欣赏,获得该奖。几乎是同时,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主编的《海上文坛》杂志也奖年度文学大奖颁给了他。在80后的文学创作一片争议中,彭扬成为了1980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作家中第一位获得中国主流重要文学奖项的作家。彭扬的小说和散文也几乎是同时横扫了中国文坛的一线杂志。《青年文学》将彭扬作为封面人物重点推出,并且在上下月刊同时刊登他的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中华文学选刊》也将彭扬作为封面人物,刊登了其记者对于彭扬文学创作和文学价值的分析和讨论。据悉除了已经刊登过彭扬小说的《当代》和《芙蓉》外,《人民文学》青年作家专号和上海《收获》杂志都将重点推介彭扬的文学作品。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也将彭扬与春树,李傻傻等作为中国新生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并受邀参加面对面的访谈。 <BR><BR>  连一向以挑剔和新锐著称文化权威媒体《新京报》也罕见的在1月14日和1月21日的书评周刊上连续两期对彭扬毫不吝啬地赞不绝口,《新京报》认为“彭扬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文学品质”甚至表示,“之所以现在能读到彭扬的作品,是图书市场开始注重文学作品的品质的一个标志。”中国新闻出版署严谨的官方书评杂志《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1月号更是破天荒的采访彭扬谈论了自己对于文学的态度。不仅如此,彭扬还受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拉力赛评委会的邀请,担当了评委,成为评委会中唯一一位3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另外,南京作协主办的首届全球华人青春文学大赛评审会也力邀彭扬作为评委。出版文学精品闻名的湖南文艺出版社甚至重金签下彭扬一年,愿意为其文学创作提供良好的条件来获得好作品。就在其他的所谓80后作者们还在成群的书写自己的“残酷青春”和矫情爱情时,彭扬却成为了第一位获得中国主流文坛和评论界认可和推崇的1980年后的作家,并且更加奠定彭扬作为中国新一代实力青年作家的地位。一时间,在文学界形成一种彭扬文学现象。同时也成为了2005年初中国文坛的一道明亮耀眼的闪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3 18:01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