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前欧洲神学界如何看《新约》

[复制链接]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44: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a href="http://blog.daqi.com/article/89278.html">http://blog.daqi.com/article/89278.html</a></p><div>        自有《新约》后,一千七百多年之久,基督徒对其内容均深信不疑。凡生活上遇有重大问题,也多以此经书的“白纸黑字”为立论依据。直到1774年,德国莱辛(Lessing)才开始较有系统地对《新约》内容提出质疑,然而真正的学术研究,却是迟到十九世纪中期才全面开展。毫无疑问,《新约》是自古以来阅读、研究与争议最多的一本书,然而尽管如此,也是最让研究者绞尽脑汁的一本书,原因在于,迄今为止还找不到与耶稣同时代的任何资料可直接证实其存在。相反的,只能就一些内容与《新约》无直接关系的古籍(如昆兰古卷),推测有关耶稣事迹的可靠性。</div><div> </div><div>        经过长期的研究与探讨,同时随着人文知识的普遍提高,德国早于1992年就有35%左右的基督徒认为耶稣不是神,而是人。于是乎,形成了这么一个局面,即越来越多的基督徒与神学界站在对圣经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的一边;而教会与人数日益减少的保守派还站在“不容置疑”的另一边。以下,不妨简短介绍百多年来神学界的研究结果。不言而喻,所谓神学界是个相当广泛的学术研究团体,其中包括了背景、兴趣与专业训练有所不同的许多学派。为求谨慎起见,笔者选择此学界大体已达成一致的看法:</div><div> </div><div>一.《新约》的四篇福音均非耶稣同代人,或任何一位耶稣的陪同、见证人所撰写;</div><div>二.《新约》里展示的耶稣话语,仅有少部分出自耶稣本人,多数为后人假耶稣之口         而置入;</div><div>三.《新约》里的许多情节均是耶稣之前就存在的神话故事(注);</div><div>四.《新约》含有许多反犹太人内容;</div><div>五.《新约》里,除了帖撒罗尼迦前书(公元50年左右)、格林多前书(55年左右)、加拉太书(55年左右)、罗马书(56年左右)、格林多后书(56年左右)、腓立比书(60左右)、腓利门(61左右)较可能是出于保罗之手外,其他章节的实际作者(包括四篇福音)均值得怀疑;</div><div>六.四篇福音的“作者”都不曾见过耶稣。按年份安排,“马可福音”出现最早(公元70年左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其次(90左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编写时有“马可福音”作为参考,因此内容较为接近。“约翰福音”迟至公元100年左右才出现,其内容多为杜撰,真实性最小。</div><div> </div><div>        除此之外,按四篇福音的先后次序阅读、比较,不难发现早期基督教的发展过程中出现逐步替罗马当局开脱罪名,逐步把耶稣神化和美化,以及不断把犹太人丑化的轨迹。由于笔者在其他文稿中已大量介绍过丑化犹太人的内容(参见拙作《耶稣受难记之我见》)。下文就只集中介绍福音对待罗马当局和耶稣的态度。</div><div> </div><div>宽恕罗马当局</div><div> </div><div>        在“马可福音”中,罗马总督彼拉多原是以中立地位出现。到了“马太福音”便穿插了“彼拉多的妻子梦见耶稣为正人君子”的情结。到了“路加”更是前后三次让彼拉多声明“他对杀害耶稣不负任何责任”。“约翰福音”还安排了彼拉多与耶稣的哲学对话,并通过彼拉多之口承认耶稣是个“真人!”和“犹太人的王”。如此这般,彼拉多不但开脱了把耶稣钉上十字架的责任,甚至还给读者留下“彼拉多夫妇无辜又善良”的错觉。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当时罗马当局对占领地的统治异常残酷,彼拉多尤其是个手段毒辣的总督。</div><div> </div><div>神化耶稣</div><div> </div><div>        “马可”叙述了一段耶稣在水上行走的故事。“马太”笔下,不但耶稣走在水上,还能带着比得同行。“路加”叙述了耶稣能够把刚死之人救活。“约翰”则强调救活的人已死了四天。“马太”指出耶稣能够在同村治好病人。“约翰”则称“隔了27公里就能把病人治好”。“马可”谈及耶稣的亲戚责怪耶稣“有病”。“马太”则把这一段“不体面”的话给删了。“马可”、“马太”叙述耶稣死前的最后呐喊为“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到了“约翰”,便演绎为耶稣完成了上帝安排的伟大使命,最后说声:“成了!”</div><div> </div><div>        不论历史上是否真出现过耶稣,也不论他到底展现过什么动人事迹与奇迹,既然耶稣的善行在基督教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已充分凸显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果真有朝一日新发现的某种史料,能够确凿证实耶稣事迹纯为虚构,相信既不会毁损基督教的信誉,也不会动摇基督徒的信念。然而宗教信仰之外毕竟还有一个“六亲不认”的学术世界,由是形成了两个永远无法交集、各得其所的世界。于是,无论学术界提出什么新观点,或有什么新发现,教会与虔诚的基督徒大可不必为此大吃一惊或大发雷霆。2006/12/29</div><div> </div><div>(注)在“昆兰古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产生于耶稣布道前的史料,已记载了一些《新约》里的情节。</div>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8399

主题

0

好友

92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07-8-4 13:44:07 |只看该作者
<p>另一篇:</p><h3><a href="http://mondain.sodramatic.net/archives/82">当前发烧友如何看《新约》</a></h3><p>外行看热闹, 内行看门道. 作为一个纯粹的外行、发烧友看到 <a href="http://blog.daqi.com/article/89278.html">&laquo;当前欧洲神学界如何看&lt;新约&gt;&raquo;</a>, 感到这样看热闹的机会很难得, 读后有感如下:</p><blockquote><p>一.《新约》的四篇福音均非耶稣同代人,或任何一位耶稣的陪同、见证人所撰写;</p></blockquote><p>传统认为, 马太福音的作者马太和约翰福音作者都是耶稣门徒, 是与他同时代的见证人; 而马可是彼得的译员, 而路加福音则是对“从起头都详细考察”的结果. 当代学界认为, 四福音是关于耶稣的重要史料, 其内容都是来自耶稣同代的历史传统, 是对耶稣在世时的回忆. 最近, Richard BAUCKHAM 出版了新作 <a href="http://www.amazon.com/o/ASIN/0802831621/"><em>Jesus and the Eyewitnesses: The Gospels as Eyewitness Testimony</em></a> 证明, 福音书的内容并非来自当时基督教团体的匿名传统, 而就是历史的见证人和回忆.</p><blockquote><p>二.《新约》里展示的耶稣话语,仅有少部分出自耶稣本人,多数为后人假耶稣之口而置入;</p></blockquote><p>《新约》里展示的耶稣话语可以分两类, 其中一类是耶稣在地上所说, 以及复活后耶稣的话语. 前者是来自历史上的耶稣(在地上的耶稣)语录的传统, 是历史上的耶稣所研究的对象, 而后者则有更多神学上的内容. 两者之间是可以很清楚地区分的, 后者可以通过表明耶稣神性的 <span class="Greek">ἐγώ</span>/EGW 辨别出来. 需要注意的, 这些表明耶稣神性的语录, 复活后耶稣的话语, 或者 Christian prophecy 并不意味着这不是耶稣所说, 这完全取决于论者的信仰. 如果相信耶稣的复活, 即一个基督教信仰上, 神学上的耶稣, 那么自然而然地可以认为这出自耶稣本人的, 而要是不相信, 就会认为这是基督徒“假耶稣之口而置入”的. 即使认为这并不出自耶稣之口, 在数量上而言, 也只占耶稣语录的少数, 而不是多数.</p><blockquote><p>三.《新约》里的许多情节均是耶稣之前就存在的神话故事(注);<br/>(注)在”昆兰古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产生于耶稣布道前的史料,已记载了一些《新约》里的情节。</p></blockquote><p>耶稣作为弥塞亚的角色, 其事迹出现在之前对弥塞亚的期待(如旧约和死海古卷)中是很正常的. 我不清楚这里所说“这些产生于耶稣布道前的史料, 已记载了一些《新约》里的情节”是不是指 Barbara THIERING 的理论, 如果是的话我想说, 这实际上只是牵强附会.</p><blockquote><p>四.《新约》含有许多反犹太人内容;</p></blockquote><p>第一, 新约反对的是当时犹太教的一些观点, 而并不反犹太人. 第二, 新约时代还没有所谓“反犹主义”, 以今天才有“主义”, 观点去解释古人根本没有观点这实际上是很可笑的. 倘若“新约含有许多反犹太人内容”, 那么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可以也算反华言论. 第三, 即使新约反犹太人, 为什么因此新约就不真实?</p><blockquote><p>五.《新约》里,除了帖撒罗尼迦前书(公元50年左右)、格林多前书(55年左右)、加拉太书(55年左右)、罗马书(56年左右)、格林多后书(56年左右)、腓立比书(60左右)、腓利门(61左右)较可能是出于保罗之手外,其他章节的实际作者(包括四篇福音)均值得怀疑;</p></blockquote><p>从历史上说, 历史学家在无法肯定四福音作者的同时, 又确信四福音作为史料的真实性.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 他们认为四福音较保罗书信更具历史价值. 就四福音内容而言, 其来源是当时历史的见证人, 是对当事人见证、回忆的记录, 因而是可靠的信史. 而从神学上来说, 四福音的来源是上帝的启示, 因而被接受为神的话语, 其权威并不是历史学怀疑的对象.</p><blockquote><p>六.四篇福音的“作者”都不曾见过耶稣。按年份安排,“马可福音”出现最早(公元70年左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其次(90左右)。”马太福音”、”路加福音”编写时有”马可福音”作为参考,因此内容较为接近。”约翰福音”迟至公元100年左右才出现,其内容多为杜撰,真实性最小。</p></blockquote><p>一般而言, 对此的反驳包括三点. 其一, 同观福音中包括的历史传统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 远早于其写作时间. 第二, 同观福音中包括的历史传统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 因此肯定来自于耶稣传道的巴勒斯坦地区, 而不是巴勒斯坦以外的诸教会. 第三, 从耶稣母语亚兰文到新约希腊文的口传并不是不连贯的, 其间叙利亚地区通常都同时使用两种语言. 因此, 即使福音在写作时间上距离耶稣在世有几十年时间, 但这三点可以保证福音在历史上的可靠.</p><blockquote><p>宽恕罗马当局</p><p>在“马可福音”中,罗马总督彼拉多原是以中立地位出现。到了“马太福音”便穿插了“彼拉多的妻子梦见耶稣为正人君子”的情结。到了“路加”更是前后三次让彼拉多声明“他对杀害耶稣不负任何责任”。“约翰福音”还安排了彼拉多与耶稣的哲学对话,并通过彼拉多之口承认耶稣是个“真人!”和“犹太人的王”。如此这般,彼拉多不但开脱了把耶稣钉上十字架的责任,甚至还给读者留下“彼拉多夫妇无辜又善良”的错觉。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当时罗马当局对占领地的统治异常残酷,彼拉多尤其是个手段毒辣的总督。</p></blockquote><p>第一, 四福音并没有给读者留下“彼拉多夫妇无辜又善良”的印象, 福音书中审判耶稣的彼拉多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优柔寡断, 老于世故, 而不是所谓的“无辜又善良”. 而且, 在路加福音中也提到“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13:1).</p><p>第二, 四福音对耶稣审判的记叙有为彼拉多开脱的成分, 但这不意味着这样的记叙就不准确. 不能因为辩护人在为被告开脱时, 就说他在说假话或者与歪曲事实.</p><p>并且, 福音书同样为当时的犹太百姓开脱, 而主要将责任归给当时的祭司长和文士. 在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里, “众人”是受犹太上层的煽动挑唆(可15:11, 太27:20). 路加福音还说有“许多百姓 . . . 为他号啕痛哭”(23:27), 并把与耶稣一同钉十字架的左右二盗分别处理. 如果承认福音书“宽恕罗马当局”, 就不应该断章取义地对“宽恕”犹太百姓的段落视而不见, 采取双重标准.</p><blockquote><p>神化耶稣</p></blockquote><p>作者采取一种编撰批判 redaction criticism 的观点和方法, 用“神化耶稣”的动机作为福音之间差异的解释, 而且其前提预设是依赖于马可先存假说 Marcan priority. 因此, 作者所说“神化耶稣”的动机需要马可先存的假设. 然而作为解决同观福音问题的一种流行的假设, 马可先存说并不是唯一可能的假设. 作为对同观福音问题的另一个可能解, 格利斯巴赫假说 Griesbach hypothesis 就不是建立在马可先存的基础上的. 这一假说认为, 在马可福音的写作过程中, 已经有马太和路加福音作为参考. 如果格氏假说成立的话, 上面这些说法就要颠覆了.</p><p>即使承认马可先存假说, “神化耶稣”仍然不是一个好的解释. 一个困难在于, 马可福音里出现了耶稣前后两次医治两个女子(5:25, 5:42)都没有出现在马太和路加福音中. 如果马太和路加福音的作者有意“神化耶稣”为什么省略了这两段?</p><p>“神化耶稣”在处理所举的具体例子时, 也并不令人满意.</p><blockquote><p>“马可”叙述了一段耶稣在水上行走的故事。“马太”笔下,不但耶稣走在水上,还能带着比得同行。</p></blockquote><p>太 14:28-31 彼得害怕风浪而“将要沉下去”一段, 没有刻意强调耶稣的能力. 耶稣没有带着彼得同行, 与马可的叙述相比没有表现出更大的能力. 而且, 其着墨之处较侧重彼得, 以及耶稣对彼得“小信”的批评. “神化耶稣”的动机并不能有针对性地解释这节马太多于马可的段落. 如果马太因为“神化耶稣”动机而杜撰了此节, 那么对彼得“小信”负面的描写和批评, 以及耶稣关于信心的讲论似乎是多此一举的.</p><blockquote><p>“马可”谈及耶稣的亲戚责怪耶稣“有病”。“马太”则把这一段“不体面”的话给删了。</p></blockquote><p>这指的是马可福音 3:21, “耶稣的亲属 . . . 听说他癫狂了”, 但他们并没有“责怪”耶稣. 所以作者所说的这个前提是不准确的. 其次, “神化耶稣”的动机并不能解释马太和路加对此节的省略. 因为在神学倾向较明显的约翰福音里, 并没有回避别人说耶稣“有病”的坏话(10:20). 第三, 解释这一省略并不需要引入神学上的动机.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在马可福音3:21后, 插入了耶稣的一段话(“撒旦怎能赶出撒旦”, 22-30), 然后从31节开始继续叙事. 所以, 对当时事件场景人物的描述应该是19-21, 31-35, 中间插入了一段引用. 而如果马太和路加在复述这个事件时, 完全有可能忽略了马可插入引用以前的片段(正如俞忽略了事件在 31-35 还在继续一样), 以至于只包括了 31-35 节的内容. 这既可能是一个疏忽, 也可能仅仅出于简洁的需要. 这个解释是纯粹基于语文上的考虑, 而不涉及神学上的动机. 同样地, 当伊便尼派福音(<em>Gospel of the Ebionites</em>, 5)在复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也没有包括可3:21的内容, 但伊便尼派却是强调耶稣人性而否定其神性的, 这也从一方面证实了前面两点论据.</p><blockquote><p>“路加”叙述了耶稣能够把刚死之人救活。“约翰”则强调救活的人已死了四天。</p></blockquote><p>这里所提到的是两件不同的事, 所以比较这两件事在记述上的区别是没有意义的. 约翰福音中已死了四天的人是拉撒路(11:17), 而耶稣救活拉撒路的事情在路加福音并没有提及. 而路加福音中耶稣救活刚死之人(5:42, 前面已经提到)在约翰福音也没有出现.</p><blockquote><p>“马太”指出耶稣能够在同村治好病人。“约翰”则称“隔了27公里就能把病人治好”。</p></blockquote><p>这同样是一个不恰当的例子. 耶稣能够以“超距作用”救人在马可福音(7:30), 马太福音(8:13, 15:28), 路加福音(7:10), 约翰福音(4:51)都有提到.</p><blockquote><p>“马可”、“马太”叙述耶稣死前的最后呐喊为“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到了“约翰”,便演绎为耶稣完成了上帝安排的伟大使命,最后说声:“成了!”</p></blockquote><p>作者所迷信的当代学界认为同观福音和约翰福音的文本来源是不同的, 约翰福音是独立传统. 用编撰批判的方法拿约翰福音来和同观福音作比较是行不通的. 这实际上是如何协调同观福音的描述和约翰福音描述的问题, 好象以前方舟子的错误百出里面好象已经有过. 这个差异并不是不可调和的.</p><p><strong>References and Links:</strong></p><ul><li>Richard Bauckham, <a href="http://www.amazon.com/o/ASIN/0802831621/"><em>Jesus and the Eyewitnesses: The Gospels as Eyewitness Testimony</em></a>. </li><li>Gerd Theissen and Annette Merz, <a href="http://www.amazon.com/Historical-Jesus-Comprehensive-Guide/dp/0800631226/"><em>The Historical Jesus: A Comprehensive Guide</em></a>. </li><li><a href="http://www.faithfutures.org/JDB/intro.html">Jesus Database</a>. </li></ul><p class="zoundry_bw_tags"><!--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br/><span class="ztags"></span><span class="ztagspace">Technorati</span> : <a class="ztag" href="http://technorati.com/tag/Gospel%20of%20John" rel="tag">Gospel of John</a>, <a class="ztag" href="http://technorati.com/tag/Historical%20Jesus" rel="tag">Historical Jesus</a>, <a class="ztag" href="http://technorati.com/tag/NT" rel="tag">NT</a>, <a class="ztag" href="http://technorati.com/tag/Synoptic%20Gospels" rel="tag">Synoptic Gospels</a>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2 13:0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