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松:遥远的怀念

[复制链接]

198

主题

0

好友

1048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0 23:03: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p><u><strong><font size="6">遥远的怀念</font></strong></u><br />关于阿兰.罗伯-格利耶</p><p><br />赵松</p><p></p><p>那天的凌晨两点多,忽然收到鲁毅的短信,你有看到罗伯-格利耶去世的消息吗?当时还在网上,马上就搜了一下,没有任何与此相关的消息。然后又用罗伯-格利耶的法文名字搜了一下,这回有了,是法新社的,转发的是法兰西学院的消息。是真的,我告诉鲁毅,老头确实去世了。发完短信,我有些空落落的感觉,觉得周围空气里的橙色光线忽然都变成了金属丝,绷得紧紧的,随便变换一下身体的姿态都会引发某种空荡冷清的回响。</p><p>以前我们谈起他的时候,鲁毅喜欢时不时地用“老头”来称呼他,听起来感觉很亲切。我们都很喜欢他的作品。阿兰.罗伯-格利耶这个名字,对于我们来说,常常就意味着一个极其重要的符号――新小说的艺术或者说作为艺术的小说。几年前,因为要出版老头的新作《反复》的关系,鲁毅跟陈侗曾去法国到布洛涅树林旁边他的住宅里作客。我看过他们拍的一些现场照片,知道那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宁静所在,其中有一幅照片是罗伯-格利耶在厨房里切奶酪的场景,橱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光洁的各种餐具,老头是个很爱干净的人……鲁毅还说起老头带着他们到附近的湖中划船的事,说老头其实真的是一个挺特别而又可爱的人。尽管鲁毅并没有作过多的描述,但在电话的间隙里,我还是能够自然地浮想起那些场景,就像我自己也在场似的,说实话,我实在是有些羡慕鲁毅他们能有这个机会去看看老头。</p><p>陈侗写了很多关于罗伯-格利耶的随笔,让我间接地看到了老头在日常生活里的某些侧影。比如他喜欢穿那种暖灰色调的圆领针织毛衫,他家里有个“至少有三十年历史的红色绒布沙发”,对面的墙上有一幅名叫“一只猫挡住了另一只猫”的线描裸女画……。后来在老头的《我喜欢,我不喜欢》里,我又知道了另外一些东西,他喜欢红葡萄酒,不喜欢苏格兰威士忌,他喜欢小姑娘,尤其是漂亮的小姑娘,他喜欢猫,不喜欢狗,他不喜欢电话,不喜欢汽车,喜欢坐火车长途旅行,他喜欢小巧的东西,喜欢纽约的街道,还有美国西部的辽阔风景,他不喜欢浪费,不喜欢报纸上的胡言乱语,喜欢惹人生气,但不喜欢被人烦扰,他还不信任精神分析学家,但喜欢快乐的人群,不喜欢吵闹,喜欢温和湿润的秋天……。</p><p>尽管有这样那样信息,但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罗伯-格利耶对于我仍旧是个很陌生的人。那么对于他在文学的形象我又了解多少呢?平心而论,虽然可以说很喜欢,但到目前为止,所了解的也还是比较有限。有语言上的巨大距离,也有思维上的悬殊差距,总体上还是近乎盲人摸象的感觉。我现在开始怀念这个人,这种怀念的感觉真的很遥远……1996年的冬天,我从博尔赫斯书店邮购的罗伯-格利耶的《重现的镜子》到了,就是陈侗编的那套白色封面的“实验艺术丛书”中的一种,实际上此前已经有他的《嫉妒》和《去年在马里安巴》,但是没看懂。可是这本《重现的镜子》我看懂了。而令我惊异的不只是“自传还可以这样写?”还有那些碎片编织成的“传奇故事”里所透露出来的一个异乎寻常的新的开放式叙事空间,在这里呈现的只有过程和可能,而没有确定无疑的答案。讲述自己的过去会比虚构一个故事更可靠而且真实么?我们所拥有的不过是现在的这个有些偶然的点,过去与未来,对于这个点来说有着异常相似的特征,并不可靠的语言与同样不可靠的想像会使得它们获得那种近乎虚构的本质。其中隐含了很多空白与有意无意的陷阱,时间在这里也不是一条可靠的直线,而是随时都可能重叠并置的,甚至是倒错的。所谓的记忆,其本身也是包含着某种虚构性的。</p><p>“我说过,我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但也不是一个虚构的人,说到底这是一码事。我属于一种坚定果断的、装备粗劣的、轻率冒失的探索者,他不相信在他日利一日地开辟着一条可行的道路的领域里先前存在的一切,也不相信这种存在的持久性。我不是一个思想大师,但是个同路人,是创新的伙伴,或是幸而能做这项研究的伙伴。我不过是贸然走进虚构世界的。”(《重现的镜子》P14-15)</p><p>从这段自白中我们既可以看得出罗伯-格利耶对于真实与虚构的看法,也能感觉得到他的那种独特的坦白与自信。他总是很厌恶那些看上去“一贯正确的陈词滥调”。而对于我来说,从看到《重现的镜子》开篇部分的“我历来只谈自己,不及其他。因为发自内心,所以他人根本觉察不到。幸好如此。”就开始感到诧异了。你甚至立即就联想到他在写下这两个句子时眼睛里闪过的某种狡黠的笑意。他随手就调侃了那些拿着“写物的”“客观主义的”帽子不断扣他的评论家们,同时也暗示了所谓的主观与客观原本就是界限暧昧不明的说法而已。我喜欢他的那些锋利的句子:“意识形态总是戴着面具,所以很容易改变面目。……我不相信真理,真理只是对官僚主义有用,也就是对压迫有用。一种大胆的理论一旦在激烈的论战中得以肯定,成为教义,就会迅速失去其魅力、力量及动力;它不再会是自由的和创新的因素,倒是会乖乖地、不由自主地去为现成秩序的大厦加砖添瓦。”</p><p>老头去世的消息,给我带来的是一种过于寂静的感觉。我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和形容这种寂静。前年他来中国的时候,先到的北京,鲁毅说要是你想见他就赶紧去吧,不然以后再想见就难了。我听了有点兴奋,就给正在北京陪同他的陈侗打了电话,问了一下他的日程安排,说是比较紧密,但也还是有机会见一下的。我就去了北京,但在走出火车站的那一刻,我放弃了见面的想法。后来在陈侗的文章里得知,老头这趟中国之行真可谓是遭了很多场面上的罪,差点心脏病就犯了。当人们好奇地期待着他发表精彩常说的时候,他说出口的,只是“我累了……”。这话听着会让人心里不由自主地抽紧一下。联想到2004年他被法兰西学院接纳为院士的事,就觉得老头真的是要走到尽头了。去年他携新作《伤感小说》出现在法兰克福书展上的时候,媒体们又一次开始了与六十年代非常相似的嘲讽与挖苦,如有评论将《伤感小说》描述为“明显是写给青少年看的色情小说,当中让人恶心的残暴描写,简直难以名状,跟萨德有一拼”。而有当地媒体将这本书视为“行将入土的法国‘新小说’棺木上的最后一个钉子。”这种激烈抨击的论调说实话很令人兴奋。这说明老头还活着,而且活得很有劲,让你一下子忘了他的高龄。在出人意料地发出这激发了媒体的恼怒情绪的最后一响,并让你对他的能量又开始有所期待之后,现在他又出人意料地突然安息了。昨晚,正在广州陪菲利浦-图森拍电影的鲁毅在电话里对我说,“老头走了,而图森正在拍的这部短片的名字,竟然是《活着》。世界上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地对应着的。”</p><p><br />2008年2月20日星期三<br /></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3519996[/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知道什么呢? http://zhaosong.blogcn.com/index.shtml

20

主题

4

好友

1654

积分

论坛游民

无知小书童一名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08-2-21 02:26:37 |只看该作者
<p>感觉写得好杂志。那个朋友明显枪了老头的戏份。</p>
高强度码字导致的肩关节酸痛耽搁了计划内的写作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08-2-21 02:40:03 |只看该作者
<p><font color="#8f33cc">“明显是写给青少年看的色情小说,当中让人恶心的残暴描写,简直难以名状,跟萨德有一拼”。而有当地媒体将这本书视为“行将入土的法国‘新小说’棺木上的最后一个钉子。”</font></p><p></p><p>SB媒体!</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08-2-21 02:43:30 |只看该作者
<p>他们丫张嘴就来。要黑给你看黑, 要白给你看白。</p><p>你火了他给你下绊,你栽了他给你鼓掌。你死了他还给你办丧事。没见过这么混蛋的东西。</p><p></p><p>这么混蛋的世界。</p><p></p><p>我不想再干媒体了。</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08-2-21 13:20:19 |只看该作者
<h1>法国先锋文学旗手格里耶逝世 </h1><div class="from_info">&nbsp;2008年02月20日&nbsp;10:42&nbsp; <span class="linkRed02"><a href="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a20010">新京报</font></a></span></div><div class="inf" align="center"><font color="#a20010"></font></div><div class="artibody" id="artibody"><p align="center"><font color="#a20010"><img alt="法国先锋文学旗手格里耶逝世余华等评论" src="http://i3.sinaimg.cn/book/cr/2008/0220/2328521916.jpg" align="center" border="1" /></font></p><p align="center"><font style="font-size:12px">罗伯·格里耶是法国当代最反叛、最具争议的小说家之一。他曾三次访问中国。</font></p><p>  本报讯 (记者金煜 曹雪萍) 《橡皮》的作者、《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编剧、《穿越欧洲的特快列车》的导演罗伯·格里耶18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作为法国“新小说”流派的创始人,格里耶反对传统叙事,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先锋作家之一,而这名文坛“坏孩子”的辞世,让中外文学人士哀悼“法国新小说时代结束了”。</p><p>  <strong>历史地位:“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时代结束了”</strong></p><p>  上周末,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因为心血管问题被送入卡昂大学医院,他于周一凌晨去世,享年85岁。法国萨克齐总统办公室对他去世表示:“毋庸置疑,法兰西学院失去了一位最具有反叛色彩的成员,随着罗伯·格里耶的去世,法国的知识分子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个时代已经结束”。曾于2005年与格里耶有过对话的作家<a class="akey" href="http://book.sina.com.cn/people/yuhua/index.shtml" target="_blank">余华</a>也表示,“他的去世标志着法国新小说作家的时代悄然结束了。”</p><p>  格里耶是法国重要的文学运动“新小说派”的创始人。他和歇尔·比托尔、塞缪尔·贝克特、娜塔丽·萨洛特、克罗德·西蒙等人并称为“新小说四大家”。2004年他被授予了法兰西学院院士。格里耶去世后,法国《世界报》评价他是“上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可能也是在法国之外最知名,却最不得法国人喜爱的作家”。</p><p>  <strong>文学生涯:他在中国比在法国有名</strong></p><p>  格里耶出生于工程师和科学家之家,1953年,他发表成名作《橡皮》,出版之初不被关注,但六十年代开始风行,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橡皮》之后,格里耶进入了创作高峰期,1955年发表的《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被称为“新小说”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还有《嫉妒》、《纽约革命的计划》等。2007年,84岁的格里耶开始写一部“感伤小说”,大量描写了乱伦和虐童癖的内容,遭到文学评论家的激烈批评,这更加剧了格里耶和文学批评界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p><p>  翻译家余中先说,格里耶所有作品几乎都被译介到了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橡皮》等作品的中文版出版,让人们认识了这位法国新小说的旗手,80年代中后期,格里耶的作品被大量引进。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吴岳添表示,在中国,格里耶比在法国还要有名,但是被当作法国名片,就像香水、香槟一样。</p><p>  <strong>电影生涯:“他的电影显示了文化高度”</strong></p><p>  1961年,格里耶被邀请加入编写电影剧本《去年在马里昂巴德》,这部电影摘取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也成为了影史上的经典之作。</p><p>  此后,格里耶开始投身于电影界,他不仅编剧,也自己导演了《不凋的花》、《说谎的人》、《伊甸园之后》等影片,他极力在影片中体现“新小说”的反叛精神和哲学意境。</p><p>  格里耶分别于1966年和1983年执导的《穿越欧洲的特快列车》与《美丽的囚徒》更是让他在电影界树立了独特的地位。前者可能是他最易懂的电影,交织着现实与幻想,且充满了幽默。</p><p>  “他的影片我印象很深,镜头很独特,很有尊严,尽管可能很多人都看得睡着了。”学者崔卫平评价道,“我可能不能说他是电影大师,但他的电影无疑显示了极高的文化高度。”</p><p align="center"><img alt="法国先锋文学旗手格里耶逝世余华等评论" src="http://i1.sinaimg.cn/book/cr/2008/0220/2594985722.jpg" align="center" border="1" /></p><p align="center"><font style="font-size:12px">罗伯·格里耶2005年来到中国,并与作家余华对话。&nbsp;郭延冰 摄</font></p><p>  <strong>作家、翻译家、出版人谈罗伯·格里耶的中国影响</strong> </p><p>  罗伯·格里耶曾三次访问中国,他无疑是最受中国读者关注的法国当代小说家,这一点连格里耶自己都感到意外。从上世纪70年代末,格里耶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被翻译成中文,他的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达到高峰。但真正读他作品的人,也许并不比谈论他的人多。有人说余华的创作受了格里耶的影响,而余华自己否认了这一点。</p><p>  本报记者采访了曾与格里耶对话的作家余华、曾翻译格里耶小说的翻译家余中先、曾引进格里耶作品的出版人陈侗,从他们的讲述中,也许可以勾勒出格里耶的“中国形象”。</p><p>  <strong>余华谈文学:“我的写作没有受他的影响”</strong></p><p>  恐怕除了法国,很难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授予罗伯·格里耶厚爱。</p><p>  2005年在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我和他有过一次对谈,当时他已经82岁了,腿脚不那么灵便,但思路很清晰。给我的感觉,他是一个地道的老江湖,谈话很精彩,但一听就知道那是他已经熟练地回答了几百次的回答。他的去世标志着法国新小说作家的时代悄然结束了。</p><p>  由于他是20世纪80年代末被更广泛的读者所接受,而那时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上百个作家先后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我认为,他不是那种伟大的作家,但他是独特的作家,他对中国文坛的影响力被评论界夸大了,“法国新小说”作家对于中国文坛的影响力也远没有萨特、加缪他们那么持久。我喜欢他的《嫉妒》和《吉娜》,尤其是《嫉妒》,因为那个窥视者始终未出现。</p><p>  有评论家认为我的先锋文学叙述冷漠来源于他的“零度叙述”,事实上,我在盐城写先锋作品的时候并没有接触过他的作品。等到了1988年下半年我到了<a class="akey" href="http://book.sina.com.cn/nzt/his/liangdeshuyuanxin/index.shtml" target="_blank">鲁迅</a>文学院,才开始阅读他的作品,那时我的先锋写作早已完成,之后写的是《细雨中的呼喊》和《活着》。当时我和他对谈的时候,他还问过,我的写作是否受到他的影响,我告诉他“没有”。</p><p>  <strong>余中先谈翻译:“人们读他不多,但谈论他很多”</strong></p><p>  罗伯·格里耶所有作品几乎都被译介到中国。他的作品人们读得并不多,但是被当作论文题目的可不少。最初是上世纪70年代末,《橡皮》等作品的中文版出版,让人们认识了这位法国新小说的旗手。1998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三卷本《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将之前没有译介过的剧本,自传性的作品也都出版了,后来我翻译了《反复》,很难译,平常的一个词语会反复出现,同时,虚构和现实,想象与回忆杂糅一体。1998年,在新小说阵营里,他的功劳简单说是“破旧”,他很著名的一个观点是“我们这个时代再也不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写作了。”</p><p>  我想起一个说法,西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有评论家认为当年由于罗伯·格里耶的色情电影在欧洲上映时曾引起不小的非议,而诺奖评委对色情电影并不是很推崇,所以他败给了西蒙,但这也只是坊间的一种说法,听听而已吧。</p><p>  今年我翻译了他的剧本作品集《桃色与黑色》,希望上海译文出版社有机会早日出版吧。</p><p>   <strong>陈侗谈交往:“他像个坏脾气的孩子”</strong></p><p>  与1984年由官方安排的访问不同,罗伯·格里耶第二次访问的私人性质使他更轻松自如地感受到中国南方的生活气息,作为他的出版人,我陪他与他的夫人共同度过了19天。罗伯·格里耶的认真和坏脾气都是有目共睹的。一次我和他在一个餐厅吃饭,我拿起一块奶酪,但看不清上面写了什么,他没戴眼镜也看不明白,没想到,走出餐厅的时候,他一板一眼地告诉我,那究竟是块什么奶酪。他爱生气也是出了名的。对于记者“小学生”的提问和对他作品不准确的翻译,他不管场合大小就会小孩子一样发脾气。</p><p>  去年84岁高龄的他还写了一本情感小说,有些评论家并不看好,但我也毫不犹豫地买下了版权,找余中先翻译,有人问我,既然评论界批评大于表扬为什么还要引进?我的观点是我相信一个作家不会拿自己开玩笑,即使作品整体不成功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对他自己的注解。</p><p>  <strong>链接:法国“新小说”</strong></p><p>  作为一种创新的文学实验,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已出现在法国著名作家娜塔丽·萨罗特的笔下,只是到50年代,它才形成为一个颇有名气的文学流派。一般认为,“新小说”派有四大干将:阿兰·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罗特、克洛德·西蒙、米歇尔·布托尔。贝克特、杜拉斯则被认为是外围作家。当时,这些作家分别创作出一大批跟以巴尔扎克为代表的传统写实小说风格迥异的小说,后来被人们泛称为“新小说”。</p><p>  “新小说”的主要作品大都发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70年代已经不多,到70年代末,它在文坛上掀起的风潮已渐趋平静,作为文学流派表明走向了消亡。但到了1985年,“新小说”派代表克洛德·西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从而使它成为法国文学史中的一项经典。 </p></div>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4

好友

1654

积分

论坛游民

无知小书童一名

Rank: 3Rank: 3

6#
发表于 2008-2-21 13:24:18 |只看该作者
<p>哎,什么时候能中国能向外输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帮老毛子一拨接着一拨的,想给别人拍马屁的活计一直有人乐此不疲.</p><p>全是拿的别人的,自己的东西少得可怜.</p>
高强度码字导致的肩关节酸痛耽搁了计划内的写作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主题

2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冷场小王子无限连击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7#
发表于 2008-2-21 16:05:06 |只看该作者
那种淡淡的忧愁在文中多多少少的流露出来,其实我也只是看过格里耶的《橡皮》而已。但是看到一些关于他本人的现实生活的段落,莫名的会感到亲切。
http://blog.sina.com.cn/rockdaxing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0

好友

27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08-2-22 20:51:44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发完短信,我有些空落落的感觉,觉得周围空气里的橙色光线忽然都变成了金属丝,绷得紧紧的,随便变换一下身体的姿态都会引发某种空荡冷清的回响。<br /></div><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主题

36

好友

4599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9#
发表于 2008-2-23 19:27:20 |只看该作者
存起来看
卡片,卡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 07:4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