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息日拾柴】《谁需要“新鲜的陌生感”?》

[复制链接]

73

主题

0

好友

31

积分

新手上路

Hello,Mortal.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7 16:37:37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p><font size="3">《谁需要“新鲜的陌生感”?》</font></p><p><font size="3">2月18日的《人民日报》第11版刊登了一篇名为“如何看待‘官员作家’”的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font></p><p><font size="3"><em>近年来,陕西省大批公务员,尤其是许多担任了较高职务的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纷纷拿起手中纸笔进行文学创作,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em></font></p><p><font size="3">(原文链接:</font><a href="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8-02/18/content_44160501.htm"><font size="3">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8-02/18/content_44160501.htm</font></a><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通常情况下,看到文学作品脍炙人口是件令人欢欣鼓舞的事,但这消息既然是登在《人民日报》上的,就不能带着看待艳照门事件的“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来面对——其实整篇文章说的其实是这样一件事:大干部们又能写文章又能出书,写了书就能出版,写了文章就能轻则获赞誉重则获全国性文学奖,相当一部分官员同时也是作协的会员,官员写作既能陶冶官员的性情又有利于文坛的多元化发展,总之是很好很强大。</font></p><p><font size="3">没人反对公务员在业余进行文学创作,缪斯女神从不会因为官职而拒绝眷顾什么人,小说散文只要想写爱写人人能写——不过在这个缪斯满天飞遍地是吻痕的时代,“蔚然成风”的“官员写作”的作品们能如此顺利地实现“脍炙人口”实在是件值得怀疑的事。</font></p><p><font size="3">脍炙人口是指什么?有什么评价标准么?人民日报的那篇文章中衡量作品是否优秀的标准只有两个:发表和出版——而一个个位居高职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否是仅凭作品本身的文学质量实现发表或出版,谁都心里有数。官员们发表散文的主要阵地《美文》杂志,是由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主编、西安市文联主办的半月刊,有着“强调散文写作的平民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散文写作提供朴实、自由、宽松的发表园地”、“纯文学刊物”等听上去令人神往的介绍语,然而,一向强调和谐稳定压倒一切的作协和文联在面对搞出人际关系上的一团和气还是坚持走“纯文学”的艰难道路时会不暇思索地做出怎样的选择自然无需多言——况且,作协为了营造一团和气的良好“文学氛围”,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font></p><p><font size="3">在搜索“官员写作”的相关信息时,我意外地找到了一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阎纲写于05年的《〈解读李真之死〉与“官员写作”》。《解读李真之死》由河北省审计厅厅长张成起写于03年,题目就是其主要内容,还可以更直白地概括为:贪官李真如何走上自我毁灭之路以及为何该死——作为一篇“人民网2003各地十大新闻——河北”分类下的文章,我对它没有任何偏见也提不出什么意见,但在“文学评论家先生”的那篇评论中,它赫然成为了一篇稀世罕见的散文:评论家先生先是高举起鲁迅的大旗,强调 “社会大变革时期文学家的责任”,然后撒花般地用起了褒美之辞“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发掘人性的善恶美丑,进行精神大爆破”、“铁面清官、忧国忧民;一腔正气、满纸真诚;直观性、现场感、透明度;切中肯絮、鞭辟入里、入木三分”、“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人格魅力”……末了还来了一句“《解读李真之死》的影响将是全国性、全文坛性的!”哦,此刻你颤抖了么?</font></p><p><font size="3">(《解读李真之死》原文链接:</font><a href="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30701/31170/2274076.html"><font size="3">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30701/31170/2274076.html</font></a><font size="3">)<br />(阎纲的评论原文链接:</font><a href="http://book.people.com.cn/GB/69365/6900181.html"><font size="3">http://book.people.com.cn/GB/69365/6900181.html</font></a><font size="3">)</font></p><p><font size="3">这让我联想起了05年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定价95元、平装本定价69元的那本《学哲学、用哲学》——是的,它曾经赫然被宣传成一本“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哲学著作”,对它的全部评价都是正面得不能再正面的赞美,然而,事实上,那东西和哲学有什么关系?当时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中记录着一片叫好之声,但那些欢呼不过是用来掩盖学术界普遍沉默所带来的尴尬罢了——我并非在全盘否认官员写作,但现状清楚地表明,官员在“哲学写作”和“文学写作”上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所兴致勃勃地从事的充其量不过是<strong>应用文写作</strong>,面对《向农民道歉:一个县委组织部长的驻村手记》、《一个财政局长的工作手记》这种文章被堂皇地抬入“文学”中,面对《美文》杂志上的“乡镇干部记事”类文章层出不穷,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所说的那句“谁都可以写作,我只看作品不看人”显得多么无力。杨乐生把官员大量加盟作家队伍的积极影响概括为“为<strong>文坛</strong>增添了新鲜的陌生感”。这句话和文学评论家先生的那句“《解读李真之死》的影响将是全国性、<strong>全文坛性</strong>的!”并列起来显得多么可笑——文坛需要这种“新鲜的陌生感”?这种扑面而来挥之不去的“新鲜的陌生感”到底是出于谁的需要?</font></p><p><font size="3">(《学哲学,用哲学》:</font><a href="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54098/index.html"><font size="3">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54098/index.html</font></a><font size="3">)<br />(南方周末的相关报道:</font><a href="http://news.qq.com/a/20051027/001515.htm"><font size="3">http://news.qq.com/a/20051027/001515.htm</font></a><font size="3">)<br /></font></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04106289[/lastedittime]编辑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白色风衣马自达,语不成声泪满面。扼腕叹息哑然笑,狂喜乱舞头顶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22 03:1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