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陈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对伟大偶然而要命的限制

[复制链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41#
发表于 2008-6-9 14:16:02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凌丁</i>在2008-06-08 20:30:31的发言:</b><br /><p>生铁的:写作的动机、动力何以为继?<br />这个其实和陈卫的小说相关,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对伟大的偶然而要命的限制,如果小说能达成我们最初想象中的那个样子,那么会滋生更多伟大的小说和小说家,但是“你以为你能走多远”呢?</p><p>陈卫还讲了写作的很具体的技术——理智清楚地掌控全局,从结尾倒推,这其实也是绝大多数非纯艺术类作品(比如好莱坞电影剧本)的制作方法。第二个技术是写作的准备工作要细致,连我写个侠探都得去看古代服饰和镖局的材料,其他更不消说了。第三是题目和内容的关系处理。<br /></p></div><p>1、关于写作动力的问题,并不可能通过一次对话解决。对话的意义更多是一种推动、疏通甚至是情绪上的安抚。 </p><p>2、关于具体的技术。这个是很有意义的部分。第一个问题对我有帮助。 </p><p>3、第二个技术并不希奇,大家都会去尝试这样做——虽然做到很难,背后的案头工作往往是落在纸面上内容的10倍甚至更多。 </p><p>4、题目和内容的处理关系。非常非常有意义。 </p><p>5、我觉得如果读这个帖子的人,没有读到关于“通常作者只将小说的意义向下推进了一层或两层”的部分,就会丧失掉一点珍贵的东西。 </p><p>&nbsp;</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42#
发表于 2008-6-9 17:21:56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生铁</i>在2008-06-09 14:16:02的发言:</b><br /><p>1、关于写作动力的问题,并不可能通过一次对话解决。对话的意义更多是一种推动、疏通甚至是情绪上的安抚。 </p><p>2、关于具体的技术。这个是很有意义的部分。第一个问题对我有帮助。 </p><p>3、第二个技术并不希奇,大家都会去尝试这样做——虽然做到很难,背后的案头工作往往是落在纸面上内容的10倍甚至更多。 </p><p>4、题目和内容的处理关系。非常非常有意义。 </p><p>5、我觉得如果读这个帖子的人,没有读到关于“通常作者只将小说的意义向下推进了一层或两层”的部分,就会丧失掉一点珍贵的东西。 </p><p></p></div><p>1、严格地说,这篇小说确实也没有回答何以为继,而是客观的指出了“对伟大的偶然和要命的限制”。 </p><p>生铁的问题其实也是我的问题,经常发现生铁会提出我的问题,有时看起来是自况,但感觉都是在批评我,所以我以前就说过生铁很尖锐,呵呵。 </p><p>2、面向结尾的技术,虽然广为使用,不过用得好、用得有新意也不容易,这里可能就要用上你下面的引用——“通常作者只将小说的意义向下推进了一层或两层”,所以小说以及小说的结尾,就很难如人意。 </p><p>3、准备工作确实不稀奇,但也的确是很难做好的,严格说来,怎么算“足够好”是很难界定的,甚至可以说,怎么准备都是不能算“足够”的,只能尽力而为,一个基本的道理是:你对所写的范畴,了解的越多,能说好的部分可能就会越多。 </p><p>4、“通常作者只将小说的意义向下推进了一层或两层”,小说意义的更多层推进,表现在这篇小说里,题目和内容的关系是个重要的表征。 </p><p></p>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43#
发表于 2008-6-9 19:26:31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邱雷</i>在2008-06-08 19:22:14的发言:</b><br /><p>  这个讨论很有意义,很多说法我非常赞同,特别是“小说里得出的结论不是观念而是小说的、艺术的”、“这样的思考并不是面对要写这个小说时才去思考,它确实是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此外我关心两个问题:</p><p>  “但是有时我突然感到这么小的东西,我非常需要迫切地把它抓住,抓住它对我意义重大。”<br />  这个意义是否既有关乎个人的,也有特别对创作而言的意义?为什么这样小的东西会有意义、而且意义重大,我自己、我相信不少人也都感到过这样的小篇幅的东西在特殊时刻的重要,但何以重要也许对每个人来说都有不同,所以也想再听听你的想法——哪怕只关乎个人的东西也会在创作中显出重要性来,因此暂不论僭越与否,想听你谈谈。</p><p>  “小说写到最后,还是得飞起来或在地底下炸开来。如何做到有意味的意外,这就是艺术,强烈而自然的意外。”<br />  小说把重心放在什么位置上,小说的“核心”、“眼”放在什么位置上,在最初是怎么确定的?小说最后作这种力量的突变肯定有很多好处,很能奏效,但如果不这么做,似乎也应当有、应当宽容有别的办法来实现对核心的重视?我的猜想是:小说作为带有“历时”性质的艺术,和讲故事一样蕴涵着情感调动的节奏,听“故事”的人在什么时候、什么状态下触及到作品的核心,是由作者视如何调动阅读而定,看起来在结尾、在作品最终完成的时刻把这个核心露出来能对读者有更大的冲击?</p></div><p>1、这个意义当然是既关乎个人,也有特别对创作而言的意义。因为东西虽小,但最终的大小还是落实到“意义”上。这些“意义”常常就是我们口头上称为的“槛”,过或不过它们,我们内心的自我感觉、自我判断不一样。这样的“槛”有时是认识上的,有时是技术上的,大小、方式各不相同。具体到这一篇,它对我的意义在于此前我已两年没写一个字没读完一本书,在我尽快恢复状态之后,我迫切需要自我考量,摆在我面前的有几条路,一是像当时也是两年没写之后的《那时我们这样杀死老师》,把一个万把字的东西磨一整年以“苦练”夯实和恢复;二是按捺不住手痒进行“语言或叙述泄洪”;三是“虚幻之路”,这个接近第二条路;四是瞬间抓住一个表面体积小但能体现虽然两年不写但始终保持着艺术思路的状态。说实话这半年中这几条路都有开着头的各种尝试,而且感觉都还好,只等其中任何一条路随意而自然地率先突破而已。结果就是现在这篇率先突破。它的首要意义就在于让我切实地感到我没有断——而且这不是一种虚幻的自我迷恋——这对于一个两年不写而忙于杂务的作者来说确实是重要的,尤其是我在没写的两年中基本上也确实就没感到我断——我几乎每天都以一种我也说不清楚的特殊感觉让自己感到没有停止写作,为此我甚至可以做到有意地不去碰笔或开一个小说的文档,以及甚至刻意地扔掉自认为有助于写小说的书,我似乎要让自己最终明白:在外在时间上的两年不写,并不是因为“杂务”,只是你写作本身的需求,你需要这样的停顿获得新的认识——当然这样的停顿毫无疑问是危险的,但是天天怀揣着危险比天天不危险或者突然危险更有意义,它让我还能感到一种旋涡(无论其向上还是向下)的力量,而没感到自己是一个保持惯性写作的机器。这样一种动作上的重新继承让我重获呼吸的感觉,感到自己还是活的,是还能变的。这就是这次抓住《对伟大偶然而要命的限制》这个“小东西”对我的意义。 </p><p>2、小说把重心放在什么位置上,小说的“核心”、“眼”放在什么位置上,确实完全不可能有什么准则的。甚至小说文本表面上到底存不存在这个核心、“眼”,都是不一定有准则的。各种情况都存在着好作品。我在跟生铁的聊天中说到的这句“小说写到最后,还是得飞起来或在地底下炸开来”,并不是针对这个“文眼”而言的,而是说在结构上具有的衍射。这样一种衍射确实经常与小说的“核心”的位置有一定关系,但更多地与小说的层次、空间、以及作者思考小说(实际上就是各种事物——化开来说甚至可以说是整个世界)的角度有关。这些关系的背后书写着作者这个人(至少是其写作人格),因此也往往是作品中最大的魅力所在,所以应该重视。它实际上又决定着我们如何对待作品里各个因素,包括故事的构造、叙事的先后环绕、结构的层次乃至语言方式。我们常见的作品就是因为在这一点不够重视,所以往往一眼到底太少意外。 </p><p>至于“小说写到最后,还是得飞起来或在地底下炸开来”,首先这个“最后”事实上只是“阅读的最后”,并不是指“小说写作的最后、结尾”。这种“炸”或“飞”——但决不是欧·亨利那种傻而刻意的方式——于作者应该是早就存在着的预期,有时他在写整个小说之前就清楚了,有时是写着写着再清楚的,但不管怎样,这样的预期、盼望、要求是应该始终存在的,否则我们的小说就都太“实”了,太一竿子到底了——当然,有一种“实”本身也能达到“炸”或“飞”,因为还有别的很多因素能够抵达这样的“炸”或“飞”,比如语言本身;但不带着这样的意识进入小说,即便具有“炸”或“飞”的质量的语言,也往往不能增大小说的空间;不过后面这样一种情况比较少见,常常有那样语言意识的人,往往深知小说空间的重要性。</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44#
发表于 2008-6-9 19:39:34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金特</i>在2008-06-08 19:53:19的发言:</b><br />而且,我还有一个预感,觉得作者本身并没有和作品里的那股力量融为一体,我怀疑作者是不是真正的参与进了那个核心。</div><p>愿听你详细说说。现在还不太明白你的意思。</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45#
发表于 2008-6-10 02:08:05 |只看该作者
<p>  因为还有别的很多因素能够抵达这样的“炸”或“飞”,比如语言本身;但不带着这样的意识进入小说,即便具有“炸”或“飞”的质量的语言,也往往不能增大小说的空间;不过后面这样一种情况比较少见,常常有那样语言意识的人,往往深知小说空间的重要性。</p><p>  _这个我在写作时,反复阅读自己前面写好的一些段落时,就体会到了,的确,“语言本身”有能炸能飞的感觉,这个没问题,我也能做到,但,总觉得满当、没余地、不镌永,我理解那是“语言的放纵”,或者,应为缺少陈卫提到的“意识”。我说的是,最近我在写一个长的时,总感觉,在一些地方应该“炸”或“飞”起来一下了,就用一种办法“做”一下,可,写好后,又不太满意。这个其实很重要(意识不到还好办,傻头傻脑写,还很兴奋,可一但弄明白这个问题,又一时解决不了,是很难受的)。</p><p>  说到这里,我还想谈谈上面提到的“意识”问题。有的,写作时我不是没有,还很“在意”,也基本几万字十几万字能用这种“语言意识”掌控到底。问题是,其间,我的这种“意识”有时反而钳制了情节的叙述,沉迷进去了。好在,我写作有个特点:一但觉得写得太“顺”了,就停下不写了。就回头看。但,这个问题还是存在。肯定存在。很可能,写一辈子存在一辈子。我说的仍然是中长篇的写作。</p><p>  此外我还有个问题:阅读障碍的问题。比如,“压住”,就某一个情节,写多少字才算合适?(诶,多么愚蠢的一个问题)写的多了长了,会不会把读者搞烦?这个,我没把握。问题是,我觉得那些段落写得没问题,就是太长了。</p><p>  不知我说清楚了没有。呵呵。</p><p>  陈卫这个小说,我早就读过了。今天是第三遍,我说过,这个小说肯定没问题。非常好,我本人觉得就小说本身,没啥可说的。但,当生铁把QQ俩人谈贴出来后,我反到觉得比读小说要过瘾——小说后面的,才更是我需要的。还有,邱雷和凌丁的跟帖,还有陈卫更进一步的阐述。总之,受益菲浅,是黑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所期盼的。</p><p>  陈卫能把一个小东西敲打一半年,我也能;但陈卫经过一番敲打很自信了,而我却依然忐忑着。这个区别其实很大。</p><p>&nbsp;</p><p>&nbsp;</p><p>&nbsp;</p><p>&nbsp;</p><p></p><p></p><p></p><p></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3043993[/lastedittime]编辑过]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46#
发表于 2008-6-10 03:59:50 |只看该作者
<p>几个跟帖我存了。</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3041722[/lastedittime]编辑过]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酒坊起糟小工

Rank: 7Rank: 7Rank: 7

47#
发表于 2008-6-10 04:24:21 |只看该作者
<p>对了,陈卫在跟邱雷帖里的第2个问题,让我想到“红”。我觉得帕慕克就处里的很好,“核心”不重,但全篇的“眼”却很多,很好的解决了欧.亨利那种结尾的傻刻意。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在小说中部和后部,其实不太关注“凶手倒底是谁”这个问题了,而是阅读本身,换言之,帕先生其实从起篇就开始释放“核心”的能量了。这是帕慕克最牛比,最不同寻常的地放——爱情、细密画美丽的过程、衍射的历史、逸事和失去传统如金针刺瞎眼睛的痛:这一切,让他用酒肆说书人般的口吻叙述出来了,且很迷人。</p><p></p><p></p><p></p>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213043345[/lastedittime]编辑过]
我的基本工作是:上笼屉、铺麴、点火、取浆、入缸,最后起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9

主题

8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POST-BOY

Rank: 7Rank: 7Rank: 7

黑蓝富豪

48#
发表于 2008-6-10 13:30:01 |只看该作者
<p>经过这次探讨,我越来越觉得谈论小说像谈论武术了。真正的练武人的经验落到笔头上,总说一些“走某种劲儿”“运某种气”等说不清的东西,如果他说得对,练过武的人特别能感受,但没练过武的人,心里就要打个问号了。</p><p></p><p>“常常有那样语言意识的人,往往深知小说空间的重要性。”这句对我触动很大,我也确实如此感觉。这就是小说创作特别神秘的地方。</p><p>这就好象说,即使是红军时期的不到25岁的军队首长——如果他是称职的话,自然也就对全球性的整体战略形势这种更大的问题有思考和判断。这是很奇怪的事(当然也不是不可理解的奇怪)。他在那个位置,就自然会有在那个位置的判断力。</p><p>这个算题外话。</p><p>总之大家探讨这个话题,提出问题时,我就越有些额外的收获。</p>
风向一变,我觉得那呛人的火苗几乎要灼烧到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0

好友

4046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Heilan Administrator's

49#
发表于 2008-6-10 15:14:46 |只看该作者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首先,我承认我的误读有由经验决定的狭隘的视角,它牢牢控制住想象力,对此,我的胆量出奇的小,换句话说,我时常甚至直接拒绝讨论,您和生铁的对话由此消化的较困难,于是又读了一次。</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我的回帖,其实针对您的状态,写作的状态,怎么说呢,我好象感觉到了您的阶段性困苦,这种困苦时时刻刻折磨人,但我觉得您利用了它,或者它利用了您,我觉得这是感情,已和写作齐等的感情。</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我想了很久如何从您的作品里得到这个观点的?感觉?我说不上来,但总有一股被遏制的悲伤,和一层隐匿却又清晰的冷静,它并非附带的结果,并不是我从你的小说里感受到的,而是看到的,你把它弄的很恰当,用了极为得体的技巧。但这是不是说,您在玩弄技巧呢?不是,但是,我怀疑啊,您所说的一层两层更深层的意义这一观点,权为‘空间’?这个挖井的行动,是追寻根基,还是为触摸真实,亦或是制造存在的机制,比如您说的圆?这三点,我都认为不妥。</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您探讨了深层次的结构,并提到博尔赫斯的语言,我个人认为,结构,仍是他的典范的命根子,我们看到了他极力屏弃的动机,那屏弃什么呢?我个人觉得是对传统作品大气质上的回避,于是他也用了大技巧,但消痕于文本中,即而制造一套博氏语言,所以我觉得,文化啊神秘啊并非是根源,但更多人也许只能看到这种大技巧的形状而已吧。但我想,你为此触及到了更深层,但是,仍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思维,也许只是力度不够,所以,您提出的飞起来,炸开,还是有些肆意,一种对文本随心所欲的乐观,而不是怀疑彻底后衍射出来的具有纬度的空间预想,我觉得预想才是根本,或者说,想得清晰,说得清晰也许并非真诚,但这个真诚是指向‘存在’的,呈现它,其实对语言而言,需要有对它本身的纬度窥视,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说不清楚,但至少,我觉得积累才是正道,这个过程里也许会出现身不由己的对想象力的遗弃,更不用说连作者本身都看得见的技巧了,因为这些技巧,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因为通过对语言的在根基上的重新定位所塑造的空间里,每招每式都会留下属于它们自己的存在意义,但我想,这个积累的过程会相当漫长,而且也要看机缘。</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lang="EN-US"><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nbsp;</font></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mso-asci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mso-hansi-font-family:&amp;quot:;times new roman&amp:;quot:">我好象说走题了。真希望我说的不具有任何指导意义。</span></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0

主题

28

好友

6165

积分

职业侠客

老兔

Rank: 5Rank: 5

黑蓝富豪

50#
发表于 2008-6-10 21:20:38 |只看该作者
<p>开始看的时候还在怀疑……不过现在去想开始的怀疑,这种怀疑倒也成了一种可以回味的东西,和整个小说本身一起。</p><p>看完有点儿想起了《都柏林人》的集子。再看后面的对话和评论再又回忆起了《都柏林人》。两种事物激起了同样的思路和感情。</p><p>不碰小说就是俗常说的积累生活经验?只是积累的对象不同,是一种偏向神秘的体验。这对一般人来说也挺难的,既保持距离,又没有离开。不过也可以说根本就无所谓离开不离开之分。两地分居,该是老婆还是老婆撒。刻意保持距离有点像对爱情的考验。不过的确很多婚姻……诌远了[em43]</p><p>正好手头有一本关于乔伊斯《芬尼根的守灵》的书……天才作家的最后境界就是这样么?(纯疑问句)</p>
放心吧我不会猥亵你的,我只是想和你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8 07:4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