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有《折返跑》

[复制链接]

345

主题

14

好友

5508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24 21:03: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一个瓶子是……《台风玛莎》。<br />  在这篇小说的第一节,就透露出某种专注,也既是——出神。 <p class="unnamed1">  <font face="仿宋_GB2312">他按着《十万个为什么》上面说的弄了许多加了<b>醋和糖</b>的肥皂水,……<br />  小毛把枪口伸进装满了<b>甜肥皂水</b>的瓶子,蘸了蘸……<br />  “好像糖还放得不够多”,小毛甩了甩发泡枪,重新把它伸向<b>酸肥皂水</b>。</font></p><p class="unnamed1">  在类似近视眼般的目光的注视中,一些情景被过滤,一些被凸显甚至凝住不动,被屏息静听。</p><p class="unnamed1">  <font face="仿宋_GB2312">琪琪是和王老师一起进来的,她穿着一件粉红色的上衣和一条白裙子。还没有推开门的时候,朦胧的粉红色光亮就已经先透过<b>毛玻璃</b>传来熟悉的气息了。<br />  ……于是又在上面滴了几滴水并开始缓慢搅动,透明的水滴先是变成了棕色,又很快的融化进颜料,只在表面泛起一层湿润的光。</font></p><p class="unnamed1">  在这层毛玻璃的后面是什么?还是说,在这里被反复加以关注和描写的其实不是别的,而就是这块儿毛玻璃。效果就如同,加在一杯水里的墨滴,它迅速地点染开,带着无数毛刺,一种可能的后果是,水太多,墨点散开的同时即被稀释,或者,随着新的墨点的加入而渐渐凝成一团云迹,挥之不去。<br />  实际上,作者在这里所做的无疑不是都在递延出神的整个间隙,在这个小说里,不需要事件,不需要去什么地方,如何处理对话就成了关键。</p><p class="unnamed1">  <font face="仿宋_GB2312">“是文文吧?上来说吧。”对讲器传来一阵声响,然后铁门处传来“喀嚓”一声。<br />  “我不上去了,我在下面等他吧。”我回了一句。</font></p><p class="unnamed1">  自然,对话要对作者苦心营造的氛围负责,而一个显然的难题是:对话内容的确实和表意的清晰,特别是在两次虚构(作者的和读者的)之后,它将被完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读者)拥有,并凝固下来。但通过一系列对“物”的描写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恰恰是:不要醒,不要被显影,视线还在游移……与人物身份相应的出现和保留在对话中的孩子气,努力让它显得无关紧要,努力地与背景贴合。</p><p class="unnamed1">  <font face="仿宋_GB2312">“那个是照着画得啦。对了,《长袜子皮皮》我快看完了,下周带来给你啊?”<br />  “好啊,你觉得怎么样啊?”<br />  “很好看啊,皮皮好棒,我觉得她的生活很好玩儿。里面的插图也很好看。”<br />  “我最喜欢看结尾的那一段,就是他们几个吃了长生不老药还念了咒语,看得有点难过,那个葯肯定不是真的。”<br />  “总是要长大的嘛,我们也要升初中啦。”</font></p><p class="unnamed1">  人物说话的声音在被扮演的过程中被消耗,而小说的对话不是电影里的对话,更不是生活中的对话,表情、声调都需要靠想象来补充,因此,即使是最轻微的被修饰过的对白也要面临“过度”的危险,因为人们的错觉总是将小说里的对话与真实生活中的对话相联系、做比较。那么,真实生活中的对话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尝试去碰第二个瓶子:《鹿宿》。</p><p class="unnamed1">  <font face="仿宋_GB2312">“其实你的声音还是很有特色,有点沙沙的,下次可以试试深沉一些的曲风噢。下面我们请进0805号……”</font></p><p class="unnamed1">  不管作者出于什么目的,通过这句被忠实记录下来的话我们有机会窥见一些被忽视了的东西。<br />  读者经常对对话不满的一个原因是:太书面语、太做作、不真实。《鹿宿》在全文采用方言对话的情况下,这句意思再明确不过的普通话就尤为显得“做作”,但这是“不真实”的吗?生活中不是经常有人操着这种语调这种口气说话吗?那么也就是说,读者对小说对话的要求即使不是“太书面语”的,也仍然潜藏着某种“书面”的评判标准,在潜意识里,读者就已经对“生活的”和“小说的”作了区分。<br />  因此,《鹿宿》中对话采用的方言并没有因为表意的“不清”而失分,人人都理解,都会有这种体验:更多的时候人们在生活中的对话并不都是为了明确表达某个意思,而是作为声音来存在的。需加注意的是,这里向所谓的“生活真实”的靠拢也仍然是在小说内部来获得解决的,因为,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对话比之更为含糊不清、似是而非,重重叠叠、反反复复,从来,就不存在完整的表达,而只是掩盖和抵消。</p><p class="unnamed1">  再返回《台风玛莎》。<br />  现在清楚的是,我们无法单从对话的“生活化”程度的高低来判断它的好坏,甚至在一些靠对话来推进情节的情况中,有些过于“书面”的、带着某某腔的对话也不能简单称之为“失真”。在对话最基本的贴合人物身份的要求之外,我们到底是怎么感知到一篇小说里的对话处理有“不对劲”的地方呢?很可能,是这些对话中所涵盖的信息超过了作者通过客观陈述所抵达的信任层面,把读者引向了一个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需要在已经取得的信任中做加法,去扮演,在事件缺失的情况下,极易因为多出的信息而打破先前靠气氛营造施加的平衡。<br />  在《鹿宿》中则碰巧因为方言的不能完全解译,这些对话始终以声音的形态萦绕耳畔,构成了视觉范围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背景,简言之,它在不参与构成平衡的情况下取得了平衡,赢取了信任。</p><p class="unnamed1">                                  <font face="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2008-5-17</font><br /></p>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朱颜日复少,玄发益以星。
往事真蕉鹿,浮名一草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7 00:3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