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阅读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

[复制链接]

70

主题

0

好友

7780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4 13:06: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历史学家的位置

王晨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论宗教和社会关系的著作。刚看到题目的时候,不免有些疑惑。历史学家和宗教是两个很难联系在一起的词语,尤其是在把“历史”这个词语用科学这个标准来界定的时候,长久以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寻找“真实”,仿佛我们人文科学的所有价值就是尽可能的还原这个世界的真实,而这个“真实”只是这个世界冷冰冰的物质成分。历史学家会有宗教观吗?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训练已经把我们置于一种历史进步主义的价值观中去了,一切新的,都是好的,世界总是在进步着,现在的比过去的有价值,最有价值的是遥远的未来……我们的世界似乎是在不断摧毁的过程中向前行进的。而宗教的价值观念却是固定的,总有一个全知、全能和全善的上帝在注视着这个世界,它的价值没有时间性。宗教的价值观对于历史进步主义来说是一种麻醉,但是历史进步主义把希望贯注于未来的方式是否是另一种程度上的麻醉呢?这种思维方式的浅薄之处以及付诸于行动的危害,我们中国人有的体验不算少。同样是西方世界的历史学家,汤因比阐明了历史学的另一个角度,历史学家在这种视野中的定位几近于一个拯救者。
    一个拯救者必须面对某种状况,他的身份才有意义。汤因比描述这个需要拯救的世界时,他做的工作类似于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对自然人本性的描述。在汤因比那里,自然的人由于其生物本能都是利己的,他们面对世界的角度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是围绕自己转动的,因为自己的需要而被不同程度的关注着。他认为“自我中心”是一种罪恶,是理智犯下的错误。而历史学家就是要要从人类“自我中心”的习惯性思维中走出去,他们的理想化行为类似于自然科学里的哥白尼,在自然科学里,人们的自我中心表现在认为一切行星都是围绕着自己转动的,当哥白尼把人类自身设想为转动的,自然科学才能够向前迈进一大步。汤因比希望历史学家就是要克服人类这种动物性的缺陷。这个要求是不是过于理想主义呢?这种设想是否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汤因比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这种可能性。他引用了两个与科学精神很不相关的名词“好奇心”和“同情心”,这两个特征强调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质。历史学家需要脱离功利角度和动物本能地去面对我们的祖先,对他们的情感有一种担当。而当对我们的祖先有一种好奇心的时候,意识到在我们之前的人也和我们有类似的情感,我们就会摆脱只有自己才是宇宙中心的观点。对这种设想的说明也有点过于童话色彩了,他自己也说,做到这点是非常难的,但至少可以对有自我中心倾向的人做出一点纠正。
    他关注的这个问题是其实是想把历史和科学联系起来,历史学研究如何能保证自己的特殊意义,同时又有一种非主观的客观有效性?象天文学家的标准是把宇宙的节律看作非人格化的法则来支持,这样倒是消解了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但是,这样的观点使每一个时刻都丧失了它的特殊性。历史学的存在都丧失了意义。另一个相反的极端是犹太教的选民观念,他们承认了在世界之外有一个上帝,但是这个上帝并不是客观性的保证,它存在的意义是,把犹太民族当作了自己的选民。犹太民族因为这个上帝的存在赋予了自己一种特殊的优越感,这是另一种形式上的自我中心主义。汤因比非常重视中国的观点,中国是把历史的节律视为“重复的和非自我中心的”,而这种重复并非是非人格化的,而是内在的道德机制在起作用,这一种观点很好地把两种极端调和了起来。历史学在在荷重观点中能够清楚自己研究的价值并尽可能地消解掉自己的自大。
    这本书对于现代西方宗教的状态有一个非常详细的描述,同时也反思了现代西方社会的危机。但是我相信他对于历史学家视野的描述不仅对于历史学有意义,对于人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自我中心主义带来的危害例如极权主义对近代的世界危害不可磨灭,汤因比提出的视野转换是对人类灾难的一种反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从天而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7 04:58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