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荷尔德林的诗意栖居

[复制链接]

545

主题

0

好友

1059

积分

论坛游民

新千年文学启蒙

Rank: 3Rank: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6 21:43: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荷尔德林的诗意栖居

  
  荷尔德林是贫困时代的诗人的先行者。因此之故,这个世界时代的任何诗人都超不过荷尔德林。
                                         ——海德格尔

   
    诗人的诗人

    荷尔德林、黑格尔、谢林,这三位伟大的德国人曾一同在图宾根大学神学院就读,荷尔德林甚至和黑格尔就住在同一个寝室,谢林则比他们晚进入这所神学院两年。这三位大学时代的好友后来却经历了十分不同的命运。谢林年纪轻轻便以天才著称,成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在经历多年挫折之后,终于大器晚成,在五十多岁时成为西方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最高权威。而荷尔德林却一生无缘这种荣耀,他的天才得不到承认,他无法应付生活的贫困,他的爱情遭遇了毁灭性的悲剧,他高贵的灵魂与粗俗的世界格格不入。38岁的时候,荷尔德林陷入彻底的疯癫,直到74岁去世,荷尔德林漫长而孤寂的一生有36年在不幸的疯狂中度过。
    然而荷尔德林死后,他的诗歌却一再地得到重视和阐释。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在他的著作《体验与诗》中用大量的篇幅专门解说了荷尔德林的生平与创作;20世纪的存在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更是尊崇荷尔德林为“诗神”、“诗人的诗人”、不可超越的桂冠诗人。海德格尔不但多次进行关于荷尔德林的演讲,后来辑成了《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一书,还专门录制了《马丁•海德格尔朗诵荷尔德林》唱片,甚至临死之时还命他的儿子为他最后一次朗读荷尔德林的诗歌。“人,诗意地栖居”、“在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哪里有危险,哪里即有拯救”、“作诗是最清白无邪的事业”,这些荷尔德林式的独特的诗歌语言,都被海德格尔吸收入自己的诗与思的存在哲学体系中,使它们愈加光彩夺目,闻名世界。
   
    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

    海德格尔那篇著名的演讲辞《诗人何为》便是从讨论荷尔德林的一篇诗歌开始的:“‘……在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荷尔德林在哀歌《面包和酒》中如是问。我们今天几乎不能领会这个问题了。我们又怎么会想到去把捉荷尔德林所给出的答案呢?”
    在海德格尔看来,荷尔德林是第一个真正意识到人类已经进入世界黑夜贫困时代的诗人。世界黑夜贫困时代有着双重的内涵:一方面,上帝之死、信仰危机、价值缺失、道德沦丧带来了一个虚无主义的漫漫长夜和精神陨落的贫困时代;另一方面,技术中心、物欲横流、心灵目盲又带来了一个生存异化的沉沉暗夜和诗意消亡的贫困时代。在我们的时代,庸俗的思想麻痹了人们的神经,技术的白昼刺瞎了人类心灵的双目,欲望的追逐使人们迷失了自我,模式化的生活习惯使人们遗忘了本真的存在。这一切使得现代人无法洞察到自身生存的本质和真相,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正生活在一个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
    正如荷尔德林在一首诗中所说:“哪里有危险,哪里即有拯救。”对于荷尔德林,世界黑夜同时又是一个寻找光明的神圣之夜;贫困时代同时也正是一个创建诗意栖居的时代。由于常人已经无法意识到自身的生存处境,诗人思想家就应该肩负起对时代和民众的责任,在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里道说存在,命名神圣,向人们传达真理,吟唱美妙。人们都在忙着追求物质、利益、欲望,把世界和他者都当成对象去征服、利用和追逐。真正的诗人却不追求任何尘俗的事物,作诗乃是世界上最清白无邪的事情。这种诗召唤着人们挣脱外物对心灵的重重遮蔽,重新发现本真的存在和自由,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海子——荷尔德林的中国传人

    海子说:“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
    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中国诗人海子,这位25岁时便因不堪精神错乱的痛苦而卧轨自杀的天才诗人,也正是荷尔德林忠诚的信徒。海子所写的最后一篇诗学文章就是《我所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诗人西川在《死亡后记》中更是直接称海子为“以荷尔德林的热情书写歌德的诗篇的青年诗人”。
    荷尔德林诗歌的第一组中心意象是对天空和神圣之光的希翼。在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荷尔德林认为“而亟需之事,就是追问天空。”“诗人当以赤裸的头颅,迎承天父的闪电,抓住神圣的光芒,庇护众生。”海子则写到“我的事业,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在他们的诗歌中,天空和太阳被作为神圣事物、澄明之所、真理象征而追求和崇拜。
    荷尔德林诗歌的第二组中心意象是精神的漫游和对灵魂故乡的寻找。这在他的长诗《漫游者》和《返乡》中有着最集中的体现。在荷尔德林看来,“最初,精神不在家中,也不在源头。故乡使精神憔悴。”所以“请赐我们以双翼,让我们满怀赤诚,返回故园。”海子则在他的诗歌中写道:“我们全都背叛我们自己的故乡,我们会把幸福当成社会的职业。”“我要转回故乡,头上插满野花,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
    荷尔德林诗歌的第三组中心意象是归属大地和筑造诗意栖居。荷尔德林最为著名的诗句便是“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海子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毕竟不可能离开他赖以生存的大地,人必须在承载自己的大地上筑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人也必须每天面对生活的大海,但只要守住纯洁的本心,即使外面世界波涛汹涌,我心依然春暖花开。
   
    另一种诗意栖居

    卡莱尔说:“诗人是世界之光。”在世界黑夜的贫困时代里,诗人为了众生去寻求真理的光芒,抓住神圣的光辉本身,为坠入精神深渊的同类们照亮回归本心的路途。这些贫困时代的诗人宛如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必然易被过度的光热灼伤,他们的生涯就像夸父逐日一般,注定了作为精神殉道者的悲剧而崇高的一生。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沉醉于太阳的精神探险者最后的结局往往要么是精神错乱,要么是自杀。从诗人荷尔德林到哲学家尼采,到画家凡高,再到小说家三岛由纪夫,一直到另一位诗人海子。如果说荷尔德林是贫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在这个诗歌精神趋于死亡的时代,我们也或许有理由说:海子乃是贫困时代最后一位诗人。
    “……在贫困时代里诗人何为?”荷尔德林在自己著名的长诗《面包与酒》中的答复是:“但是你说,他们就像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的黑夜里迁徙,浪迹四方。”海子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则回答到:“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家园。”也许遁入疯狂和选择死亡不过是贫困时代的诗人思者们在完成他们道说存在,命名神圣的不朽事业后,另一种形式的诗意栖居罢。
    精神贫困时代的人们,也许还远远未能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但是,那些贫困时代的诗人思者,已然栖居在另一种永恒的时空之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我的博克:新千年轴心时代文学与文化介入贫困时代,参与文化历史,关注生命时空,这就是新千年文学21世纪的新启蒙。

25

主题

0

好友

5393

积分

职业侠客

造江湖

Rank: 5Rank: 5

2#
发表于 2010-1-7 18:23:38 |只看该作者
曾经很八卦过荷尔德林、黑格尔、谢林三人,就爱情观来看,荷尔德林很正常很友爱,黑格尔就是个坏人。
你的全文怎么都是引用,而且很零碎,…………而且海德格尔的话没前没后的引用,很容易造成误解。
I lingered round them, under that benign sky; watched the moths fluttering among the heath and harebells, listened to the soft wind breathing through the grass, and wondered how anyone coul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4 19:19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