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生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评小说有感

[复制链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1#
发表于 2010-4-23 15:07:26 |只看该作者
可能是他直接剖析人物心理造成的效果吧,我更倾向于暗示和冷冰冰地观察。俄罗斯人的超级澎湃真让人吃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主题

29

好友

3248

积分

业余侠客

艾丽莎摘头技

Rank: 4

Heilan Super Team

12#
发表于 2010-4-23 17:16:24 |只看该作者
10# X

不知陀氏自己有没有提到过复调……可能我读得浅,巴赫金提到的所谓平等对话怎么想都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3#
发表于 2010-4-23 17:33:46 |只看该作者
12# 西城四月

我感觉也是这样,我们一起去问问凌丁老师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驱魔人

Rank: 7Rank: 7Rank: 7

14#
发表于 2010-4-23 17:56:37 |只看该作者
X 我觉得可能你本质上觉得“人物”这个东西就是假的——甚至 人世 都是假的
相比于这些假的 你更相信一些瞬间的感觉或者意象 对于事件 由于始终是模拟着真实世界的一种逻辑关系 就无可避免沾染假的气息 我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 但是 我很能理解你说的卧轨那段 因为 我小时候 爸妈吵架打架的时候 我没想到这件事情是悲情的 我只是看着他们拿起的杯子是怎么样在一瞬间摔成碎片那些碎片又是怎样反着光溅射起来的。。。
要远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5#
发表于 2010-4-23 18:50:48 |只看该作者
回chenyudemon君:
你说的那个应该很对吧,但也好像是共识了。
可能我潜意识里存在 小说里发生什么事都没什么大不了的,世界上有更多重要的事更值得关心  之类的想法吧。可能是小时候没有阅读的经历因而对故事并不太憧憬 和 自己的想法一直都很现实吧。

我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但研究下去好像也找不到什么头绪,或许这也可以勉强算做是写作的一种原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主题

29

好友

3248

积分

业余侠客

艾丽莎摘头技

Rank: 4

Heilan Super Team

16#
发表于 2010-4-23 19:38:05 |只看该作者
我没想到这件事情是悲情的 我只是看着他们拿起的杯子是怎么样在一瞬间摔成碎片那些碎片又是怎样反着光溅射起来的。。。
chenyudemon 发表于 2010-4-23 17:56


为什么我读起来很悲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9

主题

28

好友

5257

积分

职业侠客

block breaker

Rank: 5Rank: 5

17#
发表于 2010-4-23 19:47:57 |只看该作者
复调是什么?

我最近在读别尔嘉耶夫评论陀氏的书,剖析得很深刻,或者说过于深刻了。
《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有几个片段我很有感触,一个是小说插入了他的部分自传,他写小说获得了成功,也获得了当时的显赫的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器重,可他生活依旧贫苦不堪,为了生计而劳累奔波,他说如果给他充裕的时间,他会写下一部作品,让五百年后的人们也会为之讨论。还有一个是小说的结尾,那种经历了巨大的不幸的悲壮后仍然心还向着光明,简直叫人忍不住想掉泪。
陀氏的长处在于思想的描写,他简直用冗长啰嗦的人物对白来占据小说的绝大篇幅,小说结构情节简单,人物的塑造也不是很突出,还是在于对心理活动的变化,这是他的标志性的特长。
让我惊讶的还有陀氏在于贫苦人物的描写,你看不到那些下层人物中让你生厌的东西,下层人物粗俗、目光狭隘这些缺点都看不到,甚至连衣服上的脏你都看不到(这样说吧,比如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想给他钱,但是发现一靠近他,他就暴露了底层生活经验的那种劣根性,让我不由得敬而远之,但陀氏可以跟他们畅谈,而且看不到那些坏毛病,甚至连看起来,衣服也是穿的整洁的。)
小说评论里,往往把流放前的他与流放后的他做为不同时期来划分,这点我还需要再读一些,陀氏老年的时候挺爱赌博,这点倒想不到。
最初看陀氏的时候,很震惊,后来也就还好,跟狄更斯比起来,他又算什么呢,狄更斯永远会让你震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18#
发表于 2010-4-23 20:58:56 |只看该作者
允许我借用你们的举例来想个问题。。。“为什么我读起来很悲情……”可能是会想到那个反光是射进孩子的眼睛里的由此想到事件对孩子的伤害吧,我也比较在意这个信息的传达方式,他不是直接写孩子看到摔杯子傻了眼。半天锈你说的这个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我单读的过陀氏的《被欺凌与被侮辱的》获得的片面印象,我觉得陀氏如果写chenyudemon说的那件事的话他可能真的会直接写那个孩子看到摔杯子而傻了眼而绝不会通过反光来给读者获得一个情绪的容器(感觉这个属于现代的),他可能会通过对事件的剖析,而“摔杯子”只是一个连续的事件上的一个断点,是一个事情严重程度的呈现,而没有形成一种“有意味的静止”。我想这是不是说明写作会越写越让作者只想一下子就抵达某些核心的东西而让表达尽可能纯粹呢?比如你一说到那个对乞丐的态度我突然也觉得确实是这么回事,确实很震惊啊,我想应该不是陀氏看不到“那些坏毛病”,而是他绕过去直接让人物进入状况,他写他住宅的环境的时候也只点明了环境的差,没有更多的感受性的东西慢慢衍射出来,他让全部出现在小说里面的事物都统一在一个状况当中(当然这是我的单方面解读而已),取得一种整体性的效果。但我老有个不太确定的意识是“写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故事为框架的小说也应该弥漫出更多有意味的信息”,你们有什么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主题

5

好友

2万

积分

略有小成

驱魔人

Rank: 7Rank: 7Rank: 7

19#
发表于 2010-4-23 21:33:5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enyudemon 于 2010-4-23 21:37 编辑

我想这是不是说明写作会越写越让作者只想一下子就抵达某些核心的东西而让表达尽可能纯粹呢?

这里我想有一个关于“核心”是什么的判断,可能慢慢到点子上了
如果说在巴尔扎克那个年代 “故事”仍然能成为核心 托斯陀耶夫斯基 认为人的“心理”是核心 那么 到了格里耶的时代 核心是静态过程的时间流逝和空间转移 我的意思 不同的写作者 对核心的认同有异 这也就导致 写作的(阅读的,有不同的作者当然也有不同的读者)兴奋点不同

“写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故事为框架的小说也应该弥漫出更多有意味的信息”

顾彬说是的 故事的写法是十九世纪的 但 不应该太相信“时代” 要相信自我的感觉吧——这个感觉也不是纯粹的直觉 而是 套用陈卫的一个判断——就是 你认为什么是“艺术”的就朝着那个去做 去修正 去完善  我想 就算一百年后 说不定也会有一个没有弥漫出任何有意味的信息的纯粹的故事却彻底用力量将某人击倒! 无非 就算有这样的故事 对一个阅读兴奋点完全不在于它的读者 也是无缘的
要远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主题

2

好友

2296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0#
发表于 2010-4-23 21:35: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余余 于 2010-4-23 21:37 编辑

你们讨论得好认真。我也忍不住说说。

《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是我看的第二个陀氏的小说,之前看过《罪与罚》,在读书时看的,也没怎么入戏。
工作两年后看到的《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这本当时是我能从头至尾看完的少数经典名著之一。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有一度,我觉得主人公的那种狂热传到了我的身子,我好像被他灵魂附体了。书的结尾时,我哭了。第一次,我被一本书震撼。
  陀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偏执、癫狂。但你在看的时候,一点也不会觉得他们的行为很不合理,在他的小说里,这一切发生的那么自然。由此,我想,这就是好小说的力量吧。

“写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使是故事为框架的小说也应该弥漫出更多有意味的信息”——感觉前一句,说得有点远大了,后一句,近期想想好像是这样的。

  我觉得到达好小说的途径有好多种,写成什么形态的都可以,只要在你那个形态里登峰造极就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28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