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生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蒿里

  [复制链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1#
发表于 2011-6-30 16:30:41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始我还稍有疑惑,以为生铁要转到“故事会”式写作的路子上去了,再看了一遍之后才发现并不是故事会式的写作,而仍然是生铁式的叙述。从一开始的“黑压压的山影”,再到“黑色的树影”,再到走廊里的幻觉和灯影,梦魇的影子无处不在。性爱的描写,也是有必要的,作为一个与死亡有关的梦魇,性爱总能带来最强烈的空虚感。我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时常联想起来《聊斋》中的一些故事,它们的某些气质如此相像,但总体又相差极大,这篇小说中的意象仍然是自生的,并没有落入《聊斋》的窠臼。看下来,感觉这篇与《春游》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算是《春游》的继篇吧。
当然,如一楼游客那样的疑问也还是值得思考的,我感觉这篇文章在不同的读者那里阅读的感受会相差较大,但对作者来说,这样做仍然是有必要的,因为它是对《在出租车上》之中较为浓重的风格化写作的一种反制。有了这篇的写作,作者也许能对自己的写作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所以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都是有益的。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2#
发表于 2011-6-30 18:53:35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器不构成问题吧,因为文章的前面大部分都是描绘梦境,出现飞行器倒也正常。这篇文章的写作模式,参考《聊斋》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3#
发表于 2011-7-1 23:27:29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耳 于 2011-7-1 23:34 编辑

关于“杂质”,我认为是两种口味的问题,有的人爱纯酒,有的人爱混合酒,仅凭口味的不同就得出文章好坏的作法我认为不妥。就比如你们所说的单纯而简单的文章,我有时看起来倒会觉得枯燥无味,但我也不会轻易去否定它,因为如果我觉得我并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和工具去对它作一个判断,我就不会去开始一个论证过程,我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进行一个空泛的论证。只有当直觉和论证工具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我才会去开启一个有把握的论证。所以说,我觉得个人的口味真的不是一个用来证明自己观点的好工具,如果用五百年前古人的口味来品评现代人的作品的话,可能全部现代作品都是不知所云的垃圾。
用“道”与“术”来形容写作的话,我认为也不合适,至少含义不明,所以在这里也无法就此展开讨论。
美工我觉得对生铁的要求苛刻了点,如果《春游》是生铁写作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离现在也只有两年的时间,要求他在两年后就达到一个新的高点,这看上去有点强人所难。
总之,我认为生铁的写作还是处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之中的。当然,这也需要生铁用后继的创作来加以证实。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6

好友

3701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黑蓝富豪

4#
发表于 2011-7-10 01:16:4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马耳 于 2011-7-10 07:29 编辑

我觉得可以给这篇文章的语言作一个微观分析,有错误的地方请指正。黑色部分为分析,彩色部分为文章原文

喝了两口茶,自然要与他寒暄,我问他贵姓。他答说姓吴。我们彼此谈了谈各自的情况。我知道了此人原是作律师的,去浦角是因接了一家公司的委托。而当他听到我说起自己在广告行里的事情时,突然抬起头来仔细端详我。我有些奇怪,但他马上说:你可认识司童吗?我当然认识,这是我的同学,关系非常要好。我很奇怪,因我对这位吴先生毫无印象了。
他又说:您还记得,那一年,司童的饭店开张,在开张的典礼上,您是不是代表客人也讲了两句话?
我说:是啊!

您当时穿着一身灰色的西服,打着黑领结。当时我坐在临桌,司童还介绍我给您认识,我还敬过您一杯酒!

他这样一说,我虽然还是不记得他,但也不由得为如此的巧合感到惊讶,作出喜悦的表情来与他握了握手。

谈话有了这样一个双方都熟悉的人作为坐标点,自然就有了进行下去的基础。其实,我与我这位老同学司童的联系已中断多年,对他的近况一无所知,而从这位吴姓律师的谈话,却可听出,他与司童可算是过从甚密,对他的情况都十分清楚,我就问了问司童的生意做得是否还好以及他家人的近况。
两人闲聊,这样不知不觉时间已晚,就一同去餐车点了两个菜,边吃边聊。当吴律师知道我去大都是要看妻子时,问我道:那么,你到大都就住在你太太的寓所了?我答说妻子在大都的郊县,我打算先到大都,在旅馆中休息两日,再买郊区车票去看她。他说不如带我去找司童,一则同学相会,二则司童生意做大,已盘下一座高级旅馆,可到他那里免费住宿一段时间。我想拒绝,可转念一想,见司童一面总是必要的,否则同学一场,从情理上也说不过。至于是不是住他家的旅馆,可以到时再议了。
晚饭用罢,我们两人又回包厢休息,一夜无话。

一大段颇具民国风的文字中(绿色部分),突然出现了一小段有当代翻译体风格的文字(红色部分),这似乎就是一种“杂质”,但仔细考虑文章,从头到尾极力营造一种梦境般的氛围,那么这样的处理则又是与这样的氛围极为洽合的,因为绿色部分文字中,绝大部分都只是对梦境的简单叙述,而这种叙述是披着某种伪装的,自然用民国风的语言最为洽合。但到了红色部分转入了叙述者(作梦者)自我的思考过程中(也就是一种“潜意识”的思考过程),这时便自然而然地转入了作者平时用惯的现代翻译体。两种文体的转换,不仅洽合这样的一个思维转换过程,还隐隐透出叙述者(作梦者)内心的某种动荡。


在黑暗中,当我顺理成章地徐徐填满她身体的那一刻,她轻轻地倒吸进一口气,而后又在我耳边轻轻地叹出那口气。女人似乎都是这样的,我的妻子也是。虽然我知道那不过是一种肉欲的反射,但也就是在这一刻,令你感到,起码在这一刻,女人是真的——那种男人根本无法拒绝、也根本无法拥有的真。她们大张着腿,大张着怀抱,大张着心底,张开全部,对你不再设防线,仅剩下那一声轻轻的叹息。
我心里沉渣泛起,百感交集,但是我并没有停止下身那快速的动作。我不能停下,我把这抽动当作一种用以忘却他物的职责。最后,慢慢的,她的轻声呻吟和下面恣意的湿润,使我真的忘却了一切,又重新专注在这动物的本能上。和所有的男人一样,我致力于尽力延长这一重复动作的时间、加快这一重复动作的频率,直到最后,忍无可忍,放开精关,烟花冲天——那即是高潮,也同样是结束。而女人,女人,在你如野兽一般无限空虚的时候,她们却望着你,额头一片洁净,整个脸颊都显得瘦削了。我自然地用手拢住她们的头顶,抚摩她们的脸,就像对我的结发妻子一样……而她们也如她一样,重新闭上眼,用脸靠向我的手,好象什么也没有想,但却又分明是在告诉你说,她们信了你,她们毫不反悔。


性爱描写的开始部分似乎还在试图维持叙述者(作梦者)预设的民国风文体,但一进入高潮,叙述者(作梦者)就变得忘乎所以,直接用了自己最熟悉,最顺手的现代翻译体。然而到了最后一句,却又锋头一转,重新转回了民国风,这不由得让人怀疑前面所述是否为“真”(如前所述,我认为红色字体一般用于叙述者或作梦者的自我思考过程,即所谓的“潜意识”,是叙述者或作梦者自认为是“真”的内容)?
这样一个锋头突转,就使文章摆脱了单纯的真假互搏模式,而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真假假,难以辨清,读者对“真、假”的判断也随着叙述者一起发生了改变,而开始怀疑起原来一直确信不疑的“自我”来。

借着体内残存的酒精的余威,我把她按倒在那张大床上。
一番云雨之后,我们并肩躺着。她侧过身,用一只手支着自己的头,看着我。她的一对酥胸从被子里露出来,都懒懒地垂向一侧。她抬手摸了摸我的头发,你不是说你是来大都找你妻子的么?我没想到她会提起这个,觉得她是在戏谑我。但当我看她时,却见她微微皱着眉头,从表情上看不出任何一点别的意思。
是。我把两手合在脑后伸了个懒腰,以掩盖我内心突然升起的无限懊悔。
你妻子定是个贤淑美丽的女人。她又说。
你如何知道的?我问。
她用手支着的头摇了摇,我说不出,但我对男人的直觉很准。既而她露出坏笑,也许是因为你长得太丑了吧。
我动手去挠她痒痒。她被我压在身下,花枝乱颤。过了半晌,待她不笑了,她又说:一个男人,他若生得不算好看,又非柳下惠,而他待别的女人态度又很安详,那他往往就有一个淑美的太太。


同样与性相关的文字,这里我的注意到到粉色的一句比较特异,因为这里模式一般是:翻译体的叙述文字+民国体的对话,但到了粉色那部分对话,独独用了口语味道很强的语言,分析一下这句话的内容,我想可能是因为这句语冲击性太强,其精神力量足以冲破四周固有的模式,所以单独用了另一种文体吧。




以上三段只是一个不成体系的零星分析,不过我认为我已经能从中得出结论,即这种所谓的“杂质”,并没有损害文章本身的品质,反而是形成文章品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我觉得这篇文章其实是一篇很值得研究的文章,只不过我目前时间有限,只能浅尝辄止。

而江冬和美工的看法,我认为我对他们的看法也不正确,或者说表述不正确。应该说,他们是极具语言敏感性的作者,但这种敏感性有时和脑子里一些比较固定的观念结合起来时,也会令他们产生误判。比如说,在这次讨论里,我认为“语言或文体一定要单纯或简单”,这就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观念,有商榷的余地。当然,我自己的看法也不一定就正确,大家也可以讨论,我希望我的这次分析不会是一次空泛的论证。

新杂志,新希望,时空流。
http://read.douban.com/ebook/521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5 04:1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