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生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蒿里

  [复制链接]

571

主题

4

好友

3786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1#
发表于 2011-7-1 14:54:35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陈鱼说的“丰富”。我认为“丰富”是好小说的必备要素,但抵达“丰富”的方式,我更倾向于简单与单纯,在写作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地实现化繁为简、过滤杂质。生铁的这个作品采用的方式似乎是截然相反的。《家电世界》也是这样的风格,比这个还要纷乱芜杂,但对于描写一个精神分裂症者说不出的贴切。据我对生铁的阅读来看,他的作品总是有“杂质”,一种故意掺杂进去的不同流俗的东西,让人感到难以消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1

主题

4

好友

3786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2#
发表于 2011-7-4 09:31:54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指点了。

就是有一个问题,关于“杂质”,我个人不是很明白。江冬或美工兄弟能否举个例子。因为我实在是要求自己的语言做到最简单、翻译也不太困难的程度了。也就是说我自己看不到那些杂质。但往往很多 ...
生铁 发表于 2011-7-2 08:37

在家里上不了黑蓝,现在才看到。
其实我说的“杂质”主要不是语言方面。语言当然也有点,不多(比如与司童见面突然说出“我操”——就前面的阅读印象,“我”是个还算雅气和老气的人,这么一来就好像年轻了很多岁。但因为这个是方言,而且是对曾经关系亲密的人说的,想想也没什么)总的来说是相当浑厚的,但感觉还是缺少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黑蓝上给我这种感觉最深的是冯与蓝的《总得从树上下来》,写的是民国时候的事情,整体的氛围和叙述调调就都是那个年代的,这种,就是我认为的“纯”了。
生铁作品里的“杂质”,我感觉可能主要是源于性格对流俗的一种不屑、揶揄,故意要去破坏读者对某种阅读的期待,有时为了顺从内心的某种想法,不惜牺牲写作在情理上的合理性,当然作者有强大的力量去使之再趋向一种相对的合理,但有时多少还是让人觉得疙瘩,不容易消化,这就是我所认为的“杂质”。这种含有“杂质”的作品,说明了作者的思考力,说明作者确实在创造,他比绝大多数写作的人要聪明和有个性,很值得期待,但我也怀疑这种写作的“瓶颈”问题。我觉得美工说得好,这样的写作更倾向于“术”了。
个人观点,水平有限,和生铁大哥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15 06:16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