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70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告] 【黑蓝文丛第二辑】生铁访谈:侦察员,你在左侧书柜第二层

[复制链接]

48

主题

5

好友

7777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29 23:25: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一次访谈·预热


段林:首先恭喜你的小说集即将面世。

生铁:小说集……唉,真是一言难尽。写这些东西,花了不少心血。



段林:你是做文字工作的,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也许并不敏感,如果有例外的话,肯定会是这次小说集吧?

生铁:是。一是做了11年的文字工作,对变铅字不敏感了。二是,年纪,35,也就是快40的人了,没有简单的快意恩仇了。三是,写作本身,已经耗尽了一切激情。但,出书一直是我最大的理想和愿望。



段林:在这个过程中,也就是从确认要出版,到现在即将面世,这个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记忆?

生铁:没有什么。我就是觉得什么时候拿到书了,我才敢相信,之前都是假的,都是计划进行中。还有就是整理书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小说比想象的要多。规定是15万字。但其实我手里有30万字可以用。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选更好一点的小说吧。



段林:读了几篇你以前的小说,我感觉你变得“洗练”了,从《春游》开始,好像就能非常恰当的插入小说内核。昨天读了你之前写的《灵车》,发现前面还是有点“绕”,对比之下《篙里》从一开始,就已经处在精心雕刻后的圆润一体的状态。

生铁:《春游》和《蒿里》都不是我最感兴趣的语言,主题又都很“凸显”,又适合用平常的语言写出来。所以就给人洗练的感觉。写出来的都是相对容易一点的。很多语言复杂的,尚且卡在半途未写完。《灵车》是我写的第一个“鬼故事”,太用力了。所以绕。我总想证明自己什么都能写。




段林:《篙里》是我愿意多读几遍的那种小说,我感觉,这篇从一开始就切入了你想要的东西,很明确。

生铁:是,因为恰好就是我自己当时的心境,对工作、对社会的疲惫。以及对自我内心的回归(妻子墓就是内心的象征)。我自己对它也比较满意——虽然结构和立意上没跳出我以前的路子。但起码比较成熟。



段林:我记得我在论坛读的你的第一篇小说就是《怪异故事二则》,你对恐怖和科幻这两种题材怀有什么样的情愫呢?

生铁:喜欢恐怖小说的“恶意、恶作剧”。喜欢借用科幻小说的外壳。



段林:看到好几个评论都谈到你的“邪恶”,但是我感觉你小说中的“邪恶”更多的是体现在青壮年角色上,你小说中的老年(父母)和弱小(妻子)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都很正常,甚至怀着善意。这算是我的一种臆测吗?

生铁:正常,正像是说,人说听重金属的人大都是内向的人。是臆测,但是正确的臆测,使我也重新发现自己。作者也有自我认识的盲点——这不是恭维。



段林:我觉得《侦察员,你在爱的旷野》是一本蛮好的集子,可读性很强。

生铁:哇,是真的吗?太好了。我觉得使劲憋出一大陀硬屎,没人读,也不好。所以加了点言情的和恐怖的。



第二次访谈·致黑蓝


段林:我们就从最近论坛一个比较热的问题开始吧——你是怎么来到黑蓝的?

生铁:我是2004年,因为看一个文学方面的新闻,搜索其中提到某个女作家,搜她的文章,搜到黑蓝来的。之前自己写小说,但从没听说过黑蓝。



段林:2004年……对于我来说,你已经是“老前辈”了,从这次的小说集里,我感觉你的变化还是明显的,有种越写越好的感觉,这个过程中黑蓝论坛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生铁:如果我没有来到黑蓝的话,我很难肯定今天还在继续写作,更不要说写出这些小说。小说集的同名小说,我写了差不多10年,没有黑蓝我是肯定写不完的,我从心里感激黑蓝。另一方面的影响是,在与黑蓝的其他作者的切磋和对他们作品的阅读中,肯定我的视野也发生了改变,对小说的创作更有规划性了。这就是影响。说这些事完全发自内心的。感谢你问这个问题,可使我公开表达出这个一直在心里的想法。



段林:在《侦察员,你在爱的旷野》的题记中,我注意到有“致黑蓝”,开始我不是很明白,看了你的解释“我写了差不多10年,没有黑蓝我是肯定写不完的,我从心里感激黑蓝。”,我能理解那种感觉了。

生铁:对,本来在10年前,这个小说是想对小说中原型人物致意的,但时过境迁,在写完它时,我加上了“致黑蓝”,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段林:这让我更坚定了一个感觉“小说终究还是一个要倾注情感的东西”。

生铁:你不这样说,我从没往这个角度想过。但我觉得你说得非常对。



段林:从最近你贴出来的几篇看,我有种感觉,这些小说在你写出来之前,其内核就已经成型了。像《春游》回复中提到的卡夫卡《判决》和你日常发帖中流露的父子情;《在出租车上》回复提到的出租车之于作者个人的意象,以及来自杜月笙的题记;《篙里》中回归自我内心……这一点你有什么心得可以交流吗?

生铁:最近,特别是在整理书稿时,我才发现,自己往往在重复相似的主题。前两天重读《侦察员,你在爱的旷野》时,我发现了这样一句角色的独白:“哪怕没人知道,哪怕讲完它就会被焚烧,或者用笔写下的内容都化成纸浆,但我仍将致敬,就象一个人独自向墓碑鞠躬。”和我最近写的《篙里》的结尾有所吻合,而两者相隔两年之久。这样的情况不是一例。我提到“重复”的意思就在于,这些所谓的“内核”,确实应该是我生活中对我影响很深的一些情况。而这些情况,比如父子关系的看法,比如对出租车司机生存状态的看法,产生这些想法如果仅仅有2、3年的话,不是不能写,但要写得深刻自然,是非常难的。确实是在生活里浸淫了太久太久,浸淫到麻木后,我发现一个题材才能变得举重若轻,当然我说“举重若轻”并不是说这些小说已经完善,而是从创作感受的角度而言。就如你写《小镇青年》,那里面的生活,返乡,是你熟悉到无法再熟悉的事情。所以,你反而写得超脱出来,不流俗。



段林:就是在心里始终有个东西,要等到水到渠成的时候才会去写它,因为它一直都在,最终实现它的时候才会更清醒,更有艺术性。要等到它该来的那一刻。

生铁:是,这是我反过来这么总结的。但正过来说,是在它该来的那一刻前,我感到寻找不到动笔的入口。我感到非常难,找不到该怎么开头,怎么宣泄出这种感情。



段林:啊,我有时候也有相同感受。应该是绝大多数时候。

生铁:我想可能会是这样的。比如写《春游》,我在15年前就写过相似的内容,表达相似的情感,但只写了一半。也是写扫墓。通过写扫墓来写亲人之间的那种感觉。但写不好。“写父子之间的感觉,天,那太难了,太烦了。以后再说吧。”往往是会这么想。所以我觉得写作,好多时候是在苦熬,苦等。



段林:在《篙里》回复男男的时候,你曾提到“有这么高质量的读者,是我也没想到的。”在你的写作中,读者占据一个什么位置呢?写的时候基本不考虑他们,还是也有所预设(理想读者)?

生铁:1、我说读者高质量,是因为只有在黑蓝,才有这么多……无论褒奖还是批评……都能使作者发现自己过去盲点的评论。我有感而发。2、你也是写小说的,你肯定知道,没有一个真正对写作感兴趣的人,会考虑“读者”。读者是个很广泛的概念。3、但如果你写的小说多了,看的评论多了,你就有经验,知道你的某一篇小说的反响会如何,读的人会不会多。但这时不能叫“预设”了,是种经验判断。《蒿里》我觉得达到了我的预期——就是很多人会从自己的口味提出批评。假如是我的另一篇小说,很多对《蒿里》发表质疑的人可能根本不会去读。



段林:你心中的理想读者是什么样的(啊,这个问题就有点像小报记者了)?

生铁:我心中的理想读者,就是能发现我写作动机的。就好像我变魔术,而他们私下告诉我“你装得跟真的似的”,然后彼此哈哈大笑的读者。对理想读者的另一个例子是,假设你写了个悲剧,但很隐晦。当别人都说你的小说是个喜剧时,而只有一个人说他读这个小说时哭了,我觉得这就是理想读者。“士为知己者死”。有时我常琢磨这句老话。为什么要为知己者死?就是因为知己者太少。理想读者可能就是一个作者的知己者,呵呵。



段林:啊,前者我感觉你很像在说冯与蓝。

生铁:《蒿里》的评论中,批评我的观点,都很有价值。但在认可这个小说的评论中,我觉得冯与蓝和黑天才的评论是最接近我想表达的核心的,揭露了我的动机和状态。但这个并不重要,尤其是对其他读者。



段林:读了《侦察员,你在爱的旷野》,我感觉你小说的内核基本都是建立在你个人柔软的情感上(当然其中不乏“邪恶”面),这是延续的,但是在具体表现上,呈现出变化多端的姿态,像科幻、恐怖、猎奇等元素都有所表现,这是否是你写作野心的一种体现?

生铁:写的时候是有点野心,但这个词也是说笑的。实际是想通过尝试不同类型的写作,进行一些“发现”。为什么会有类型?它们的区别在哪儿?一个写作者,光凭读,你是不能真正体会这些区别的。而涉及到出小说集的篇目选择,则是出于另一层考虑。我的更为严肃的小说的数量足够凑够小说集要求的字数。但我把一些你所谓“科幻、恐怖、猎奇等元素”的小说选入其中,是因为我考虑,第一次出书,也没必要那么“用力”。严肃小说本来读者就少之又少。我想增强它的可读性。有些事情你放松一点,反而效果会好。

我反问你一个问题。以你目前的直觉,你觉得这个小说集的问题在哪里?有没有给你一种脆弱的感觉?



段林:因为我是从《春游》开始读你的小说的,所以我再读之前的,我感觉还是现在的好些,更符合我的阅读审美。觉得以前的有的小说还是有点“绕”,这种绕不是体现在词、句的冗余上,而是能否很快切入文章内核上。我比较喜欢从一开始就带着“感觉”直到最后。

生铁:是的,而这些“绕”的小说,是我个人更看重的。而《春游》不过是个小品。当然“小品”是指它的工作量,并不是它不够有力。


段林:嗯,可能我更喜欢轻盈精巧的东西,像《春游》那种感觉的。

生铁:我完全能理解。



段林:《侦察员,你在爱的旷野》里有一段话:“我却又分明记得有一次,我站在河边的草丛里,看见一个渔民家的小孩子划破了腿,哭着走回家去……唉……我是多么冷漠啊。我什么都不爱,哪怕是最娇憨的孩子,也引不起我一点怜爱。”这一句让我读的时候又一次想到你本人,就像我上次说的,好几个评论都谈到你的“邪恶”,但是我感觉你小说中的“邪恶”更多的是体现在青壮年角色上,你小说中的老年(父母)和弱小(妻子)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都很正常,甚至怀着善意。我想问一下,你对小说的“人物”倾注了什么样的情感,是否是作者本人内心的泄密口?

生铁:写作要投入的话,只可能写的都是作者真实的想法,确实是内心的一种泄密。而且我现在反过头来看,其实善与恶是同源的。当一个人在感情上脆弱时,他可能就需要一些恐吓或者黑暗这样的东西来自我保护。“怜悯”,往深了想,就是一种冷酷所残留下的东西。其他的我说不太好。但我觉得是不自觉的流露。



段林:所以我感觉你在生活中是一个怀着善意的人,尤其是对亲人,这一点在你发的一些日常短贴里能读出来。

生铁:哦,那可真是不好意思啊。真实感情掩藏不住,所以露馅了。



段林:我觉得很好啊,那些日常的真情流露也有助于我去思考类似的情感。所以我还蛮喜欢看你的专版的。

生铁:多谢了!其实小说需要一些柔软的东西,和色彩一样,能把相反色系衬托得更凸显。你的《小镇青年》对于父亲和家庭的描写,虽然非常少,但对小说名字中“青年”这个核心概念作了很好的提升。



段林:谢谢。你的写作习惯是怎样的呢?像我一般是在上班时间写。感觉你的工作和生活都满忙碌的?

生铁:我基本是晚上写,上班如果不是特别忙时,也会抽空写。但这都不是最理想的写作状态。周围的环境要干净、陌生、要安静,没有网络最好。每次我去郊区或外地的宾馆时,独自一人,写作效率是最高的。



段林:你最喜欢的作家或者作品有哪些呢?

生铁:海明威、西蒙娜·波伏瓦、莫迪阿诺、弗朗索瓦·莫里亚克、艾米莉·勃朗特,还有菲利普·K·迪克。其他所有的经典我都喜欢,只是没有这几个对我的决定性意义那么大。卡夫卡、简·奥斯汀、普鲁斯特,这些都很喜欢。但要这么列举下去,就没完没了了。中国古典小说也是。海明威的长篇我不敢说好,但短篇小说,是可以当小说写作的基础教材来看的。



段林:阅读占你生活的比重还是蛮大的吧?

生铁:说实话不大。我不太爱读书,是逼着自己阅读的——为了自己能写得更好。当然,这么一路走下来,比起一般的小说爱好者,读得也不算少了。但我觉得自己每读一本,营养吸收还是挺足的。读得慢,读的时候不停想像、不停走神想与小说有关无关的事情。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不是天才的话,十几岁就读大部头,营养流失还是挺大的。因为好多东西你没有感受,只停留在概念上。而感受对于艺术而言恰恰又是最重要的。就好像《聊斋》,我30岁前就读不出感觉,读不进去。但现在其中有些故事比如《嫦娥》还有《聂小倩》等,使我想要流泪。



段林:搞艺术的倒了一定程度都会回归本土传统文化吧?

生铁:我觉得倒不是回归本土文化这么大的命题。而是一个人的成长,最初是向外的,他尝试一切,而当他扩展的“疆域”到了一定时候之后,他的成长是向内的,是回溯的,回到自己的过去,怀旧,寻找过去的气息,而本土文化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它早就在一个人的骨髓和血液里,所以回归本土文化,其实也就是渐渐回到从前而已。



段林:最后问一个八卦:你会集齐这一辑“黑蓝文丛”的5本签名本吗?

生铁:集齐这一辑黑蓝文丛的5本签名本——必须的!黑蓝之前所有的书,我都收集了签名本——当然是如果有签名本的话。



段林:哈哈,如果家里有一个大书架,你会把这5本书放在什么位置?

生铁:我已经有一个很豪华的大书柜了。黑蓝发表过的丛书,我都集合在左侧柜子第二层了,和我以前发表过的书和杂志都在一起。把这几本也放进去就行了。



段林:到时候记得晒照片哦。

生铁:嗯,好。[QQ表情(流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38

主题

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流浪汉

Rank: 7Rank: 7Rank: 7

2#
发表于 2011-7-30 08:30:3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1-7-30 08:33 编辑

我有这样的经历,读别人一篇作品,感觉不怎样,但随着越来越多地阅读这个作者的作品,便越能够品出味来。我往往不是按作者的写作顺序阅读的,所以这种情况的原因肯定不是作者越写越好了。我曾反思这会不会仅是因熟悉感而带来的好感。但读到生铁谈理想读者那里,对我有启发。单一篇小说而言,结构虽然是完整的,但它相对于作者的创作核心(也就是生铁说的写作动机,作者的胸襟情怀等,姑且这么概括),往往只揭示了一个片面。甚至,这些内在物在作品里往往还是隐而不显的,作品才能自立而非沦为作者的情感宣泄。对于领悟力不太高的我而已,只有多读才能进入一个作者的艺术世界,才有条件去审味和评论。支持本书!也恭喜生铁!不过,觉得一个爷们跟另一个爷们要签名本这种行为,很肉麻有木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4

好友

101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3#
发表于 2011-7-30 08:32:52 |只看该作者
羡慕豪华大书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

好友

4078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4#
发表于 2011-7-30 08:37:36 |只看该作者
贴个照片出来让我们看看你的书架都豪华成什么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1-7-30 11:30:28 |只看该作者

我的黑蓝文丛与


它们摆在一起。其中陈卫的两本在出差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黑蓝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主题

3

好友

3582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6#
发表于 2011-7-30 19:05:15 |只看该作者
家里没有书架,黑蓝文丛摆在客厅沙发旁。
在论坛上大概没有人藏书量超过陶北叔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

好友

10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7#
发表于 2011-7-30 19:13:22 |只看该作者
段林:你心中的理想读者是什么样的(啊,这个问题就有点像小报记者了)?

生铁:我心中的理想读者,就是能发现我写作动机的。就好像我变魔术,而他们私下告诉我“你装得跟真的似的”,然后彼此哈哈大笑的读者。对理想读者的另一个例子是,假设你写了个悲剧,但很隐晦。当别人都说你的小说是个喜剧时,而只有一个人说他读这个小说时哭了,我觉得这就是理想读者。“士为知己者死”。有时我常琢磨这句老话。为什么要为知己者死?就是因为知己者太少。理想读者可能就是一个作者的知己者,呵呵。


啊(>_<)一个作者对他的读者的期待大抵都是如此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8#
发表于 2011-7-31 09:20:31 |只看该作者
家里没有书架,黑蓝文丛摆在客厅沙发旁。
在论坛上大概没有人藏书量超过陶北叔吧?
学投河 发表于 2011-7-30 19:05


我原来一直号称藏书5000册,几年前在孔网开店把藏书录入部分,发现自己藏书不过3000册。3000册已经排满顶天立地的两面墙的书橱了。
过去买书无节制,现在后悔了。其实不需要买这么多,一个人有200本书足矣。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主题

4

好友

101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9#
发表于 2011-7-31 10:41:12 |只看该作者
我原来一直号称藏书5000册,几年前在孔网开店把藏书录入部分,发现自己藏书不过3000册。3000册已经排满顶天立地的两面墙的书橱了。
过去买书无节制,现在后悔了。其实不需要买这么多,一个人有200本书足矣。
陶北 发表于 2011-7-31 09:20


3000本确实很占地方了,我算上老家的估计2000,上海这边大约700本。买书和读书是俩回事,如果读是唯一目的,200本是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2

主题

18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梦想家

Rank: 7Rank: 7Rank: 7

10#
发表于 2011-7-31 13:37:40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个不成熟想法,百年之后将藏书全部捐给黑蓝。
有茶清待客,无事乱翻书。http://blog.sina.com.cn/u/147114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7 00:13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