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9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夏季的菜园

[复制链接]

50

主题

0

好友

1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5 22:24: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以前每年7月1号,我都起得很早,清晨的雾还没有散去,我来到街上,卖猪肉卖豆腐卖河鱼卖蔬菜的小贩操持着各自的秤盘,我愣愣的看着,风吹着梧桐叶沙沙的响。一会儿传来电视新闻的声音,播音员强调这一天是什么日子。而对于我来说,这是暑假的第一天,是属于我们的夏天的第一天,往后还有漫长的两个月,多么美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捣鼓我们想吃的。夏天的菜园最丰盛,注定着要给我们的假期乃至成长留下深刻的记忆。

豆类

四季豆
在我们那,四季豆没有体现它名字的特征,而是出现在晚春和初夏菜园青黄不接的一段时候。给那时人们相对贫乏的餐桌带来一点选择。我们叫它泥鳅豆,盖因和泥鳅有几分像。我外婆他们叫猪牙豆,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叫法时,觉得不如我们的准确。
四季豆容易种。在菜畦上均匀播撒豆子,盖上土,施一些农家肥。不出几天,酥松的土里探出绿绿的豆苗。等它们长到一定高度,扛来一捆竹竿,依次在每株豆苗旁边插下,两两交叉,用绳子绑结实,剩下的任务交给豆苗,它们将顺着竹竿缠绕而上。用以前课文的比喻就是,竹竿穿上了绿色的衣服。
风吹开了淡紫色的花,好像小蝴蝶停在藤蔓上。一个个小小的豆荚出现了,渐渐长大,从小“泥鳅”长成大“泥鳅”。这时候还是春天,四季豆一拨拨的长,十分勤奋,稍等几天豆荚就结出饱满的豆子,那样的豆荚就老了,只能剥豆子吃。几乎每天的饭桌上都可以见到炒四季豆,于是就吃腻了,吃伤了。后来接触干煸的做法,很难吃腻。再后来学会焖面,又开辟了四季豆的另一个吃法。挥去了四季豆在记忆里留下的阴影。
在夏天临近的时候,四季豆渐渐不再开花,豆荚和藤蔓一块老去,变黄的叶子凋落,化作泥。摘下老了的豆荚,剥取豆子留作来年播种。

豆角
四季豆下市之后,收去搭架子的竹竿,将菜畦整理一番,又可以续着播下豆角的种子,方法和种四季豆一样。同样的泥土,施相似的肥料,从土里钻出一样有生命力的豆苗,长到一定高度后插上竹竿。这时候夏天的迹象更明显了,生命力越发蓬勃,豆角秧缠绕竹竿的速度更加的快。抢滩登陆一样占领制空权,各就各位开花、长豆角。
我们管豆角叫羊角豆,一只只小“羊角”挂在藤上,一天天拉长、变粗。当然不能太粗,否则也只能吃豆子,同四季豆一样,豆子味道寡淡,不如豆角甘甜。
豆角藤蔓生育时间比四季豆长一点,可以到秋天。
我们常在早上炒一盘切作颗粒状的豆角下稀饭,清甜爽口。做成泡菜的酸豆角为豆角的吃法打开了许多空间。例如酸豆角炒鸡胗、酸豆角炒鸡杂,酸豆角炒熏肠,再配上泡椒,十分的下饭,适合口味比较重的人。干煸豆角味道也不错。

扁豆
扁豆有两种,一种吃豆子,一种主要吃豆荚。吃豆子的扁豆,我们美名其曰玉石豆,因为它的豆子长的像白玉。玉石豆生长的方式和四季豆、豆角类似,藤攀着竹竿依依袅袅。叶子比豆角更密。有时候叶子过于茂密,耗费养分,光长叶不长豆,就要疏去一些。有一年,菜园里的玉石豆叶子十分茂密,父亲叫我去摘除一些。我没摘几下就觉得枯燥,于是偷懒拿鞭子胡乱抽打,却不知道打掉了叶子也打掉了豆花。干了那样的蠢事自然要被训一顿。
玉石豆容易煮烂,多加些水煮汤,味道甘甜鲜美。或者不煮太烂,然后以茶油配上辣椒炒,茶油的香味衬托豆子的甘美,实在令人胃口大开。记得那时候刚上市的玉石豆价格贵过肉价,它的风味和肉比毫不逊色。
玉石豆的生育时间较长,一直可以长到夏季的尾巴。人们会留一些豆在藤上,让它们变黄了再摘,然后摊在院子里晒,豆壳在焦阳下很快变干,开裂,豆子自个儿蹦出来。晒干的豆子收起来,留作秋冬季节的菜肴。
另一种吃豆荚的扁豆,土话叫刀角豆,豆荚棕绿色,边上有红色的茎。我们偏爱玉石豆,所以这种扁豆种的少。将它两个尖尖的角撕下来,连带着撕掉边上粗的茎,从中间折断。口感比较粗糙,有些人喜欢加点醋炒。

毛豆
毛豆一般种在田埂上,故而我们叫田埂豆。田埂豆生长周期比以上三种豆都要长,在四季豆、豆角和扁豆都相继光顾餐桌之后,它才姗姗来迟。
黄豆芽是田埂豆秧苗的初期阶段。栽豆秧的时候稻田里的禾苗已经过了孱弱的时期,田埂上人的足迹减少,可以栽下豆秧了。不过总是有不看路的毛孩子把田埂上的豆秧踩得一塌糊涂。
毛豆根部有根瘤菌,一般头一年种过毛豆的地留下了菌种,对第二年毛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大概八月,稻穗垂下了头,毛豆干瘪的豆荚丰满了起来,那么毛豆终于熟了。拔几株回去,搬个小板凳,剥一碗毛豆,过清水,下锅煮。做汤就煮烂一些,和青椒炒则不必太烂。用茶油炒最香,我觉得它的风味也是胜过肉的。
秋天,割完稻子再收田埂豆,此时毛豆已经青涩不在,而是沉稳的黄豆了。黄豆装进畚箕挑回家,掰掉枝叶,剩下枝干和豆荚。挂起来风干或者晒干,让黄豆剥落,豆稿可做柴火。黄豆贮存起来,是青黄不接时候的接济。

茎块类

苋菜
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胃清热功效。也称为“凫葵”、“荇菜”、“莕菜”。按颜色,古人将苋菜分为白苋、赤苋、紫苋、五色苋等数种。
我们主要分为红苋菜和白苋菜。白苋菜的茎叶比红苋菜粗糙,而且长着刺,种给猪吃,除非在饥荒年代,才是人们的盘中
餐。小时候对红苋菜情有独钟,因为它的汤汁染红饭粒,(蘸上苋菜汤的馒头,可以作为人血馒头的道具)这是其它菜不具有的神奇。曾听大人讲苋菜之所以红的传说,大概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主人公伤心得哭干了泪水,哭出的鲜血滴在苋菜上,后来苋菜就换了颜色。
苋菜富含人体易吸收的钙质,且有补血功能——因它血一般的红,以前便深信这一点。因其纤维素多,排毒和防止便秘都很有一手,是减肥的好帮手。
苋菜吃不了多久就老了,然后连根拔掉,切碎作猪食。这时候是初夏,空心菜悄悄地钻出了湿润的泥土。


空心菜
蕹莱、通菜、竹叶菜、藤菜、蓊菜等都是空心菜的名称。
老家叫蓊菜。夏天里,它是出现在餐桌上最频繁的菜。因其旺盛的长势,它所生长的菜畦,将被覆盖大半个夏天。及至开出白色的喇叭花,然后花朵凋谢,结出一颗颗圆圆的种子——蓊菜所有的生长力都在这深褐色的种子里。四五月,种子撒下去,不需要什么料理,施一些猪粪和人尿,它就会茁壮成长。它珍惜每一寸泥土,贴着地面不断蔓延。想吃了就去掐一把。隔一段时间,要对蓊菜修理一次,割掉老化的藤蔓,给猪做几顿美食,再施一些农家肥,新的茎叶很快又长出来。
常种的蓊菜菜叶有心形和戟形两种,还有一种竹叶状的叫泰国空心菜。印象中,心形叶的蓊菜长势最旺,茎管也更粗。
饭店里蓊菜的做法通常是油淋或者蒜蓉,茎和叶在一起。我觉得最好的做法,是茎做茎,叶做叶。把茎掐成一段段,洒上盐,搓破碎了再配上青椒或者豆豉炒。叶子则在开水中煮片刻,沥掉水,泼上滚烫的植物油,茶籽油或者菜籽油最最好。然后加盐和味精拌一下就可以了。
8月份的蓊菜已是它的末期,遍开白花,只等着结种子了。

红薯茎
现在是红薯茎旺盛的时候。不同于广东,我们只吃茎的一部分,而不吃叶和藤。几乎每天去地里掐一把红薯茎,花上一些时间撕去叶子和皮,然后叶子扔进猪圈,给猪当点心,看猪嚼得一嘴唾沫,自己的胃口也上来了。在夏天,猪很有口福,吃的花样比较多。
近年,在欧美、日本等地掀起一股红薯叶热,因其高营养价值,被冠以“蔬菜皇后”的美誉。
红薯的生长条件比较随便,在肥力相对贫瘠的河滩或者山上都可以种植,过去稻谷的产量少,红薯是人们挨过饥饿的救命绳,父辈都有在山上种红薯、挖红薯的经历,吃伤了也还得吃。
芋头梗
芋头根部以上,叶子以下的部位。不是直接割来吃,而是取一些好的,洗净了放进泡菜坛里泡几天,然后捞出来,挺拔青绿的芋头梗变作了蔫掉的灰绿。撕去皮,切碎,和辣味足的辣椒炒,味道特别而开胃。制作过程比较麻烦,没有泡够的梗,吃了喉咙会发痒,所以上好的芋头梗是一道难得的美食。

芋头
有一年,萨摩亚国家元首来中国访问,在钓鱼台宴请他们,都是些汤汤水水的菜肴,结果没过个把小时,萨摩亚人就饿了。原来萨摩亚人以面包果、芋头等淀粉含量大的薯类为主食,所以他们胃口比较大。然后他们去南方访问,每顿都有芋头招待,他们才不至于挨饿。
芋头是南方的作物,品种很多,有红芽芋、白芽芋、槟榔芋头等。老家种的大多是红芽芋,口感爽滑,鲜美。最近几年是老家庄稼人的主要经济作物,8月份是芋头丰收的时候。有吃不完也吃不腻的芋头,芋头炆泥鳅、芋头煮牛肉、芋头煮田螺肉等都是绝好的菜肴。小一点的芋子,在蒸饭的时候放在锅里煮,饭好的时候,芋头也煮好了。然后剥去芋头皮,和酸菜汁煮汤,小时候有这一道菜就没有不想吃饭的理由。看着芋头稠糊的汤,从沾在碗边的微小水珠知道腾腾上升的热气,可以从热气带来的气味中预感到将要吸入口中的模糊的美味。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俗谚云:“河溪对嘴,芋仔食到”。8月间,芋头成熟了,农民拿芋头祭祖,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另外,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所以,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瓜类

碰巧看到一本1974年出版的旧书——《广州蔬菜品种志》,书里有对各种瓜的介绍。但都中规中矩,简单而乏味。倒是和书的内容无关的东西让我多看了几眼,如扉页上印着大号字体的毛主席语录: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书中提到当年的种菜基地,如三元里、鹤洞、棠下、夏园等,如今是一派都市的景观,原先生产的任务给了更远的地方。广大的贫下中农早已洗脚上田,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几乎永远告别了土地。
家乡菜园里各种瓜的藤蔓轮番爬上篱笆,它们将夏天的头尾连起来,在这里真切感受季节的脚步,它是瓜的纹理、颜色的转变,或者更具体一点,是从一朵鲜黄的花朵变成一个大南瓜的过程。没有膨大剂和催熟剂,只有等待和耐心。

黄瓜
黄瓜原名胡瓜,据史料记载是汉朝的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大概在后赵时期,因避讳胡,胡瓜更名为黄瓜。
初夏之后,地里的黄瓜就可以摘得了。这个时候,禾苗插下不久,是捕青蛙和捉黄鳝的好时机,夜里提着光去田里淘野味。顺便在夜色的掩护下,去黄瓜地里摸几根鲜嫩的黄瓜打牙祭。我并不爱吃黄瓜,常常咬几口就糟践掉,但总会手痒了去摘别人几根试试。以前不知道黄瓜有美颜和减肥的功效,即便知道,吾乡人也不会惦记着,彼时白白胖胖是福相,断然没有减肥的概念。后来知道有这样的功效反而更不好,觉得没事吃着玩就是有美颜的目的,对一个大老爷们来说美白和嫩肤是多么的令人尴尬。
关于黄瓜的做法,我知道的少,除了清炒就是凉拌。近些年火腿肠的普及,在吾乡它和黄瓜绑定在了一起,几乎每炒黄瓜,都要切几片火腿肠。而拍黄瓜、凉拌黄瓜,仍然在吾乡见的不多,大概凉拌菜不下饭吧。齐如山《华北的农村》讲黄瓜的篇章说道,在华北乡下,黄瓜几乎都是生吃。另外,他介绍,腌制的黄瓜,入盐水浸好,可以存放一年之久。不知当年张骞西行归来,在漫长的旅途中带的可是浸好的黄瓜?

苦瓜
俗话说,辣有三分鲜,那末,苦瓜的苦也有它的几分鲜。小时候来不及回味苦瓜的鲜就吐掉,于是再也不碰饭桌上的苦瓜。除非等到苦瓜变老,转黄,挖出已是鲜红的苦瓜籽,滑溜溜的,有一些甜味。
明代以前的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救荒本草》和《本草纲目》开始有对苦瓜的记录。作为一种草本,苦瓜可以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止渴消暑。所以苦瓜生长在酷暑的天气是多么的恰当。
在广东,苦瓜叫做凉瓜,因苦字不好听,广东人对这方面比较信,例如有些楼房没有逢四的楼层或房间。苦瓜还有一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叫癞瓜,因其外形而来。
苦瓜的吃法有多种,我最中意的是清炒苦瓜,将切作薄片的苦瓜搓几下为佳,可以去掉一些草腥味。苦瓜炒牛肉或铁板苦瓜牛肉,味道都不错。倘若牛肉换做猪肉,则下降几个档次,也不及清炒苦瓜。读初中的时候,带米和菜去上学,夏天带的最多的是苦瓜炒梅干菜,耐馊也耐吃,天天吃就吃伤到,最后菜都长毛了。广东这边,苦瓜多用来煲汤,和黄豆一起煲。
请各位贫下中农留意,苦瓜喜阳不喜阴,在肥沃疏松的中壤土里,增施磷钾肥,能使植株生长健壮,结瓜可以经久不衰。

丝瓜
夏天有一口冒着汩汩泉水的古井是非常美妙的事,美妙之处在于它天然的冰镇所衍伸出来的福利,例如你上午摘回来的丝瓜或葫芦瓜往古井里一扔,到晚饭下厨前再捞上来,做出清甜的丝瓜汤,必定有井水的一份贡献。
丝瓜原产自亚洲热带,有一种说法是产自印尼,另一种说法认为产自印度。大约在宋朝时传入我国。但凡外来的菜名称都比较多,有些可能根据它的原产地取名,例如天丝瓜、天罗,不知是否因它来自天竺?又例如有地方叫蛮瓜,可能是丝瓜由广东、广西传到内地,认为它是蛮夷之地的物种,故名。另一些名称则根据丝瓜的特点来取,如绵瓜、布瓜、水瓜等。
按外形,分无棱丝瓜和有棱丝瓜。我们那都是无棱丝瓜,即表面光滑,长的可以有半米有余。广东这边常见到有棱丝瓜,他们不剥皮就炒,就入汤,我不适应那种脆的口感。
丝瓜水分多,多用来做汤,即便素炒,或者炒鸡蛋,无需加水,也会有很多的汤汁。入口爽滑,味很鲜,不需加调味剂。若长得自然,还会有丝丝而绵长的甜味。
丝瓜成熟后,不出几天就老掉,外形由纤细变得臃肿,那是它里面的纤维在膨胀。叫做丝瓜络,白色略黄,用它洗碗洗锅,擦锅盖。

节瓜
我们那里没有,广东这边有,有点像小南瓜。《广州蔬菜品种志》一书中介绍了好几种节瓜,书中说:“节瓜为市郊特产蔬菜之一。在悠久的栽培历史中,广大的贫下中农选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广大贫下中农又根据节瓜适应性强和不同生长时期对高温多雨抵抗能力有差异等特性,创造了丰富的栽培经验。”

葫芦瓜
以上几种瓜都属于葫芦科。葫芦瓜虽然是葫芦科的旗手,但是它的营养指数和口味指数都比葫芦科的其它成员要差。百度上说:“在食用上,葫芦瓜分为甜瓠瓜和苦瓠瓜。甜瓠瓜营养丰富,是夏季受市民喜食的蔬菜。 葫芦瓜的食用法有炒、烩、做汤、制馅等,如辣炒葫芦条、葫芦烧肉块、葫芦汤等等。 烹调时不宜煮复太烂,否则营养损失多。葫芦栽培时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可能含有醣苷结构化合物,食后容易中毒,烹饪前可舔尝,如有苦味,应弃而不用。有苦味的葫芦瓜名叫苦瓠瓜,与市民平时食用的甜瓠瓜外形相似,但苦瓠瓜含有糖苷毒素,加热后毒素也不易被破坏,误食后轻度中毒会发生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大便带脓血等症状,中毒患者还很容易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
我们叫葫芦瓜为“葡”,我家很少种过,舅舅和姨妈家种的多,而且都是丰产,吃不完的当猪食,或者切片煮了晒干当做零食。

南瓜
南瓜是葫芦科的明星。原产于北美,是万圣节必不可少的道具。
南瓜的生长周期贯穿整个夏季,初夏之时种下南瓜秧,渐渐由可怜兮兮的幼苗长成可以抵抗风雨和寻觅食物的鸡的爪子。它的根部日渐牢固地抓住泥土,它的藤蔓以一切的可能性,沿着南瓜棚、篱笆、石头攀岩。然后开出一朵朵鲜黄的花,像一盏盏灯。南瓜花有一种特别的香味,我们用来钓鱼和青蛙。在阳光明媚的日子,蜜蜂给南瓜花授粉。然后花朵日渐熄灭,结出一个小小的南瓜。在南瓜还不够大的时候,我们忌讳小孩用食指去指南瓜,那样南瓜必将夭折。由于先天不足,有些小南瓜必定夭亡,剩下不多的几个有潜力的,向着硕大的未来长途跋涉而去。这期间要经历一些风雨的洗礼。终于有一天,它们大到快要压垮南瓜棚了,于是主人用篮子、畚箕兜住南瓜。这时候差不多到秋天了,南瓜通体金黄,一派丰收的气象。
接下来该考虑南瓜怎样吃了。煮南瓜粥,清水煮南瓜加糖,都属于甜食,我以前不大吃。唯独偏爱南瓜饼。很多地方都有南瓜饼,做法各异,只是叫相同的名字,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我们那里将南瓜切成片,晒半干,然后蒸,再与糯米粉和酱搅拌,接着再蒸一次,最后做成饼,摊在簸箕里晒。晒好的南瓜饼,切作一条条,用菜籽油煎,是早晨下白粥的绝好美食。也是很好的零食。村里谁家做的南瓜饼好吃,什么时候开始做,我们都很清楚。每年暑假末期,我们像馋猫在村子里转悠,寻找南瓜饼的下落,有时候晒在屋顶,有时候晒在院子里,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只有先守在隐蔽的角落,伺机出手,期待能完成心愿。

冬瓜
罗列了这么多瓜,大概只有冬瓜是我们自己的物种。同样的,我们平时吃的很多菜都是从外邦传来的,例如辣椒、西红柿、大蒜等等。倘若没有它们,我们的饮食会单调很多。
《本草纲目》云,冬瓜结果,长约尺许,外皮生毛,成熟后表面分泌白色之蜡粉,果肉白色;供食用,或以糖浸渍为冬瓜糖,皮及子皆入药;又有白瓜、地芝等名。夏天吃冬瓜的作用众所周知,曾经大地上和sansan两位同学讨论过冬瓜的吃法。关于冬瓜,我们平民最普通的吃法是清炒,洒点葱花。补一点的做法就是把冬瓜切作大块,和排骨炖汤,滋补养颜。看看齐如山介绍的冬瓜的吃法:“北平讲究吃羊肉川冬瓜。或把子瓤取出,实以莲子等等干果蒸食,名曰冬瓜钟,亦曰八宝冬瓜。”
冬瓜大概是最晚离开夏日菜园的蔬菜,有少部分冬瓜到了中秋之后还在地里呆着,它们披着一身白霜,静默的躺在地里。回想着过去,从嫩绿到眼前的金黄,从耘锄到镰刀。原来,一整个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黑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http://ourfolk.net/author/darmou/

2

主题

0

好友

1195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2#
发表于 2011-9-16 13:57:04 |只看该作者
真希望自己能有一片菜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

好友

4445

积分

业余侠客

铁胆

Rank: 4

3#
发表于 2011-9-16 17:02: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陈皮 于 2011-9-16 17:06 编辑

请问楼主是作者小禾吗?

http://laiba.tianya.cn/tribe/showArticle.jsp?groupId=40203&articleId=a79ce6fb6071bf7a60bd3721b49d4e3d


http://ourfolk.net/2011/07/06/5726/
               
文能读书写字,武能炒菜做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好友

1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4#
发表于 2011-9-17 09:01:12 |只看该作者
@陈皮:是的,我是小禾。
http://ourfolk.net/author/darm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14

好友

4445

积分

业余侠客

铁胆

Rank: 4

5#
发表于 2011-9-17 09:49:26 |只看该作者
好的
文能读书写字,武能炒菜做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30

好友

3003

积分

业余侠客

说故事的

Rank: 4

6#
发表于 2011-9-18 15:39:57 |只看该作者
小禾的博客非常好,内容丰富,有包容度。收藏了。
这回我死也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主题

7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7#
发表于 2011-9-18 19:59:37 |只看该作者
“夏天有一口冒着汩汩泉水的古井是非常美妙的事,美妙之处在于它天然的冰镇所衍伸出来的福利,例如你上午摘回来的丝瓜或葫芦瓜往古井里一扔,到晚饭下厨前再捞上来,做出清甜的丝瓜汤,必定有井水的一份贡献。”
这段让我想起了小学有篇课文,他们把枣用竹筐装着浸到井里,晚上拿出来吃。

很少有人专门写蔬果,挺有意思的:)
联系邮箱:chenshuyong@live.cn(站内短信、邮箱、豆邮都能很快找到我) http://site.douban.com/1220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0

好友

1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8#
发表于 2011-9-18 21:50:10 |只看该作者
@胡安焉:那是一个群体博客,我只是其中一个参与者。谢谢关注:)
http://ourfolk.net/author/darmo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5-8 05:05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