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存档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4

好友

1010

积分

论坛游民

Rank: 3Rank: 3

Heilan Super Team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6 09:58: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lexiaozhu 于 2011-12-6 10:04 编辑

以前在网刊里发过,存一下,好找,有时候不认识年轻的自己了。有人在豆瓣问我是否认识尹楚兵,并问我这个文章发在什么期刊上,误以为我是搞学术研究的,同时要我给他推荐资料,有点小崩溃。

《令狐楚里籍小考》

引言

  令狐楚(七六六——八三七),字壳士,《唐才子传》说他是敦煌人,后迁宜州华原(今属陕西省)。刘禹锡《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诗注云:“相公家本咸阳,有乔木之息。”亦作咸阳人。《少年行》三首:

   一、少小边州惯放狂,骣骑蕃马射黄羊。如今年老无筋力,犹倚营门数雁行。

   二、家本清河住五城,须凭弓箭得功名。等闲飞鞚秋原上,独向寒云试射声。

   三、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诗选》,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本选集共收入令狐楚的诗歌三首,其实《少年行》共四首,在《全唐诗》里题目也叫《年少行》:

   四、霜满中庭月满楼,金樽玉柱对清秋。当年称意须行乐,不到天明不肯休。

  令狐楚和唐代的很多诗人都有唱和,论关系,应该和刘禹锡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全唐诗》中,可以找到刘禹锡有六十多首诗是与令狐楚相关,或唱和、或赠送。而且在《刘宾客文集》(197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影印版)中可以找到两篇比较重要的文章:卷二《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和卷十九《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令狐楚和广宣以及李逢吉、白居易等也有唱和。《唐诗大辞典》(2003年,凤凰出版社)中如下记录:“广宣,生卒年不详。诗僧。俗姓廖,交州(今越南河内)人。德宗贞元间居蜀。宪宗元和间入长安,初住大兴善寺,后奉诏住安国寺红楼院。以诗应制供奉十余年……有诗集《红楼集》,又有《僧广宣与令狐楚唱和》卷,皆不存”,可见广宣和令狐楚的关系也非同一般。李商隐年轻时深得令狐楚赏识。李逢吉《望京楼上寄令狐华州》《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送令狐秀才赴举》等作品和令狐楚《游义兴寺寄上李逢吉相公》《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节度宣武酬乐天梦得》《春思寄梦得乐天》等作品也都充分说明令狐楚和这些人的关系。

   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

  这首诗题名《皇城中花园讥刘白赏春不及》,更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密切,洛阳才子指的是刘禹锡。(刘禹锡是洛阳人,也有彭城人之说,不做细究,不过这也似乎为“刘禹锡是洛阳人”添了一个佐证,因为白居易怎么说也不会成为“洛阳才子”)。令狐楚和这么多人都有干连,可是他的里籍却多有争议。《文学遗产》一九九六年第四期《令狐楚生卒与里籍考》作者姜剑云先生力主“太原说”,《文学遗产》二零零六年第五期《唐五代作家考辨二题》作者尹楚兵先生力主“咸阳”说。其他的说法笔者在文中会提及并作出解释。

令狐德棻和令狐楚的关系

  令孤楚,字壳士,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裔。祖崇亮,绵州昌明县令。父承简,太原府功曹。楚兒童时已学属文,弱冠应进士,贞元七年登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才,欲以礼辟召,惧楚不从,乃先闻奏而后致聘。楚以父掾太原,有庭闱之恋,又感拱厚意,登第后径往桂林谢拱。不预宴游,乞归奉养,即还太原,人皆义之。(《旧唐书》)

  令狐德棻,宜州华原人,隋鸿胪少卿熙之子也。先居燉煌,代为河西右族。(《旧唐书》)

  令狐楚,字壳士,德棻之裔也。生五岁,能为辞章。逮冠,贡进士,京兆尹将荐为第一,时许正伦轻薄士,有名长安间,能作蜚语,楚嫌其争,让而下之。既及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材,将辟楚,惧不至,乃先奏而后聘。虽在拱所,以父官并州不得奉养,未尝豫宴乐。满岁谢归。(《新唐书》)

  让人有些奇怪的是,新旧唐书竟然都没有对令狐楚的里籍给出一个较为详细的交代。《旧唐书》说“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裔”乃“春秋笔法”,意即是否属实未敢妄断(姜剑云语),而且从其行文来看,“祖崇亮,绵州昌明县令。父承简,太原府功曹”也皆有“搪塞”之嫌,可见后晋刘昫等人并不能肯定令狐楚的里籍,字里行间隐约要告诉读者的是“令狐楚或许是宜州华原人”。 姜剑云《令狐楚生卒与里籍考》中提到“卞孝萱先生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甚至谓楚为‘宜州华原(今广西宜山)人’,则又何啻谬以千里哉!”,这样的错误出现是有其“理由”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者可能混淆了“宜州”与“宜州华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查过《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图集》(198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宜州在南朝梁、西魏时指湖北宜昌市西北,在唐至南宋时指广西宜山,在辽至金初指辽宁义县东北。其实宜州华原应该指的是下面这个地方,而这个地方显然和广西是搭不上边的。

  华原:旧宜州,领华原、宜君、同官、土门四县。贞观十七年,省宜州及土门县,以华原、同官属雍州。宜君属坊州。垂拱二年,改华原为永安县。天授二年,又置宜州,领永安、同官、富平、美原四县。大足元年,废宜州,县还雍州。神龙元年,复为华原县。(《旧唐书·志第十八·地理一》)

  《新唐书》和《旧唐书》比较,《新唐书》省去了“自言”二字,看似准确,实则草率。就现存的资料来说,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令狐楚是令狐得棻的后裔,他们的祖先应该是一个。

  令狐氏出自姬姓。……四子:元保、整、庆保、休。整,周御正中大夫彭阳襄公,赐姓宇文氏,生熙。(《新唐书·宰相世系》)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刘禹锡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少子德棻,最知名。(《隋书》)

  令狐峘,德棻之玄孙。登进士第。禄山之乱,隐居南山豹林谷。(《旧唐书》)

  令孤楚,字壳士,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裔。祖崇亮,绵州昌明县令。父承简,太原府功曹。(《旧唐书》)

  令狐楚生于776年左右,安史之乱已经平息,而令狐垣生活在安史之乱中,因此令狐垣和令狐楚的父辈或者祖辈应该年龄相当,假设令狐楚是令狐德棻的后裔,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应该不是很远,而令狐楚以及他的儿子都是比较有名的,在编撰史书的时候当不会忽略令狐楚和令狐德棻的关系。而《旧唐书》中“自言国初十八学士德棻之裔”甚为含糊。因此,令狐楚应该不是令狐德棻的直系后裔。刘禹锡称令狐楚为“高阳族”,令狐氏出自姬姓,令狐德棻是令狐熙的儿子,这样看来,令狐楚和令狐德棻是一族,但不是直系后裔。况且,《隋书》中令狐熙是敦煌人,《旧唐书》令狐德棻是宜州华原人,《隋书》的编撰在前,《旧唐书》编撰在后,父子的里籍并不统一,可能是编撰者的角度不一样,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说某人是某某地方人,这个某某地方应该是他的出生地,即里籍。

太原说

  姜剑云《令狐楚生卒与里籍考》力主“太原说”,不看他的证据,首先来看看文中的两段话:

  唐人向来以郡望相矜,刘禹锡始终以敦煌为令狐楚之郡望,盖因令狐氏确实一度是“河西右族”,所以一直呼楚为“敦煌令狐公”,以至目之为“敦煌人”,这便给后人造成了误解。

  不过,刘禹锡所言亦有前后矛盾之处,其《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自注云:“相公家本咸阳,有乔木之思。”这一脚注不仅既推翻了“敦煌说”,又否定了“宜州华原说”;而且连谓“楚为咸阳人”之说也一并否决了,因为既言“家本咸阳”则说明至楚之时家已不在咸阳。

  其实,这句话本来没有矛盾之处,刘禹锡和令狐楚是同时代人,而且关系很密切,应该对令狐楚的家世等情况了如指掌,怎么可能犯下像姜剑云先生所说的“矛盾”呢。很明显,刘禹锡也知道令狐楚不是敦煌人,敦煌是令狐楚的郡望而已,更重要的一点是“敦煌令狐公”和令狐楚的里籍推断基本不着边,我们再来看看刘禹锡的另外几首诗的题目:《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和宣武令狐相公郡斋对新竹》《和郓州令狐相公春晚对花》,难道我们看到这些题目,就非得说令狐楚既是汴州人,又是太原人,还是宣武人和郓州人吗?因此,姜剑云先生拿出的证据《盘鉴图铭记》中的“太原令狐楚”也就不足为凭。

  元和十三载二月八日,予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夜直禁中,奏进旨检事。因开前库东阁,於架上阅古今撰集,凡数百家。偶於《王勃集》中卷末获此《鉴图》并序,爱玩久之。翌日,遂自摹写,贮於箱箧。宝历二年,乃命随军潘元敏绘於缣素,传诸好事者。太原令狐楚记。(《盘鉴图铭记》)

  姜剑云先生说“太原是令狐楚里籍”的原因是令狐楚于公元826(宝历二年)年写此文的时候,令狐楚不在太原。事实上,《全唐文》中《盘鉴图铭记》的写作时间令狐楚并没有自己标出来,姜剑云先生也没有给出证据,我还看到姜剑云先生的一篇文章《令狐楚年谱简编》,文中也写到《盘鉴图铭记》作于公元826年。单从文本来看,“元和十三载二月八日”“ 宝历二年”等也皆像追述之语。另外,按《全唐文》中令狐楚的“标明时间和地点”的习惯,假设这篇文章真是宝历二年所写,应该会标有类似“元和十三年八月,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令狐楚记。”的文字。因此,这样的证据很缺乏说服力。

  《令狐楚生卒与里籍考》文章还有证据,就是卢纶的《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

  佳人比香草,君子即芳兰。宝器金罍重,清音玉珮寒。贡文齐受宠,献礼两承欢。鞍马并汾地,争迎陆与潘。

  作者靠“鞍马并汾地”推出“显然这已告诉我们,令狐楚家在太原”,这其实不能作为里籍是太原的证据,只能说令狐楚这个时候在太原居住和生活。

  假设令狐楚是太原人,刘禹锡应该是很清楚的,因此在刘禹锡的诗中不应该没有任何体现,和汴州、宣武、郓州等地同等对待。《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这些诗中看不出半点令狐楚里籍是太原的迹象。《旧唐书》中还有“楚始自书生,随计成名,皆在太原,实如故里。”之语,“实如故里”背后的意思不言自明。

咸阳说

  尹楚兵《唐五代作家考辨二题》列出的证据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中的“公名楚,字壳士,敦煌人,今占数于长安右部”,另一个是刘禹锡《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的自注“相公家本咸阳,有乔木之思。”“占数”就是“占籍”的意思,咸阳又在长安西部,古代以西为右,这两条证据是相合的。考察古代人的里籍,同时代人关于他的记载应该是最准确的,而且刘禹锡和令狐楚关系非同一般,因此尹楚兵先生举出的两条证据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下面笔者还找到一些辅助性的证据可供参考: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这是《少年行》第三首。其中的第二句是否有所影射呢?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这是刘禹锡《和令狐相公入潼关》一诗。“山迎旧主人”一句是不是也和令狐楚的里籍有点关系呢?

  其实,“咸阳说”的证据也不够确凿,因为证据都来自刘禹锡一人,但是,相比之下,几种说法中“咸阳说”更为合理。



《王维生年考》


    王维究竟生于何年?古今众多学者皆有考论,目前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1、圣历二年己亥(公元699年)生,乾元二年己亥七月(公元759年)卒,年六十一。2、生于长安元年(701),卒于上元二年(761),年六十一。(《中华人物年谱考录》,中华书局1992年版)3、王维(约692——761),唐诗人,画家。(《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4、武后圣历二年(699)生,肃宗上元二年卒,享年六十三岁。(《王维诗集笺注》,四川人民出版社)《新唐书》中有“上元初卒,年六十一”之说,《旧唐书》则只有“乾元二年七月卒”,因此第二种说法是根据年龄和卒年反推出来的,而第一种说法也极有可能是为了弥合《新唐书》和《旧唐书》之间的矛盾做的假设。王维的卒年应该就是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本文对他的卒年再不做详述。
   生于生于701年之说,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王维的弟弟王缙,他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有记载。前者说“建中二年死,年八十二。”,后者说“建中二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建中二年是公元781年,也就是说王缙生于公元700年,《唐代文学百科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和此说相同。但是,在《中国文学大辞典》中,王缙的生卒年却是(701——781)。其实,无论王缙的生年是701年还是700年,作为王维的弟弟,王维的生年不可能是701年,也就是说第2种说法有误(如果他们都生在701年,即王维是王缙的双胞胎哥哥,史书应该会记载)。现在,笔者在简单地解释一下王缙生卒年的矛盾,我在进行阴历和阳历转换的时候,参考的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史纪年表》,在陈梦家的《重编序》中提到:“就中西历的对照而说:公元的某年不是和我国某年号某年完整的同在一年之内,常有我国某年之尾是公元某年之初。”而《旧唐书》中“建中二年十二月”应该是公元782年(没有细考),因此,王缙生卒年矛盾很可能是因中西历对照而起,笔者在这里也不再深究。
  本文主要的目的在于考证出王维的生年,因此,现在就剩下两种说法:1、生于公元699年;2、生于约公元692年。《王维诗集笺注》一书占有资料很多,共九百多页,作者杨文生先生认可(699——761)之说,笔者想提出几点疑问:

  《赠祖三咏》王维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注说“此诗约作于开元十三年秋”,开元十三年就是公元725年。按699年之说,“结交二十载”难以解释,因为王维的家乡在山西,祖咏的家乡在洛阳,五六岁的时候他们不可能相识,而书中也没有提到怎么解释“二十载”。张安祖先生收在《唐代文学散论》中的一篇文章《王维生年小考》中也提到这首诗,文中写道:“结交三十载(一作二十载),不得一日展”。张的解释最后是“十三”流传中误为“三十”的缘故,并举了杜甫和陶渊明的例子。我们来看看杜甫的那一句诗:骑驴三十载,旅食客京华。杜甫用律甚严,这两句也格律工整,不可能出现“十三”之误。再看看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陶渊明的生年有365年、372年、376年之说(《中国文学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笔者无法详考,但是如果按后两种说法,渊明从出生到辞去彭泽县令的公元405年,差不多也就是三十年左右。假设王维生于约公元692年,则开元十三年,王维大约三十四岁。王维写《过始皇墓》时年十五(一作二十),写《洛阳女儿行》时年十六(一作十八),可见王维少年时期就游历过不少地方,因此王维十四岁时很可能去洛阳的时候与祖三相识。另外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杨文生先生《王维诗集笺注》中很多诗都注有“此诗做于某某年”,有原注或者其他版本注“时年……”时,都是按照作者认可的699年之说来进行推算的,比如说《过秦皇墓》时年十五,杨文生先生注“此诗做于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以使时间相合。王维和祖咏相识于洛阳还有两首诗歌可以作为辅证:

  《送别》(一题作《齐州送祖三》)王维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

  《喜祖三至留宿》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
  行人返深巷,积雪带余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作于开元十七年的《喜祖三至留宿》中,“早岁”应该不是指三年五年那么短,这两个字也大概地揭示出王维和祖三相识于很早。
   这样看来,王维生于约692年解释了“结交二十载”,而且其他的辅证也使它更具有说服力。这是王维生年第3种说法的第一个论据,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另外一首诗《哭祖六自虚》的节选:

  否极当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至中年……
  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


  这首诗注“时年十八”,杨文生在《王维诗集笺注》中注“此诗作于开元四年”,也是推算出来的,不做理论。看前面的四句,祖六从小多病,直至中年,去世。“时年十八”笔者以为值得商榷,杨文生在注中还提到:“王维与祖自虚于开元三年隐终南山,间至洛阳”,一个十七岁的小伙子和一个中年人共同隐居,不得不让人生疑,如果是忘年交,诗中不应该只字不提。而我们可以再看看《王维诗集笺注》中注有“此诗作于开元三年秋”的另外一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隐居的时候写出这样的诗歌也有些不合常理。《唐代文学百科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中对王维有如下描述:

   王维(699?——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太原祁县人(今属山西),后随父移家蒲州,遂为河东县(今山西永济西)人。开元三年(715)入长安求功名,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开元)十四年(726),辞官返长安。由于罪名颇重,援引无人,遂隐居终南山。

   这样的经历比较符合情理,去长安求功名的人怎么可能和一个比自己打那么多岁的人隐居呢?因此,笔者以为,《唐代文学百科辞典》的说法较为有说服力,即王维于开元十四年和祖六共同隐居于终南山。而《王维诗集笺注》中的说法是有问题的,我们可以试想想:一个不到二十岁的来长安求功名的人,即使为了出仕,也不会隐居,更和何况比自己大很多岁的人。而如果王维生于约692年,则开元十四年他大约三十多岁,和祖自虚同处中年,“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相比之下也更为可信。这是王维生年说法第3种的第二个论据。

   综上所述,王维应该生于约公元692年。首先它可以合理地解释“结交二十载”,张安祖先生说《赠祖三咏》作于开元九年,没有给出任何证据或者这个说法的出处,并不可信,而他按照“结交三十载”给出的解释不仅牵强,也解释不通。其次,在和祖自虚归隐这件事情上,王维生于约公元692年也更为合理,因为王维是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才和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人退隐的,而不是为了出仕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隐居过一段时间。


《古诗三考》

    1、从一首诗说起: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枝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何因得入来。(全唐诗卷一四五署名为蒋维翰,题名《春女怨》,而且在字句上也有一些出入: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该诗在《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因其每卷都题“后村先生编集”,故有“后村千家诗”之俗称)署名无名氏,[考证]中说它在《锦绣万花谷》里署名薛涛。我目前的《锦绣万花谷》是影印电子版的,在前集卷七中找到该诗,最后一句为“春色因何得入来”。看《锦绣万花谷》其他的诗作,似乎作者的姓名,或字,或号,或集,皆署于诗作最后,字体稍小一些。而这首诗最后并无署名,或许是我看到的版本和《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作者看到的不同(条件有限,哪位朋友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资料)。附录《<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校证>考述》一文中,作者考证出:《后村千家诗》并非后村先生编集,而且编纂者是知识水平并不是很高的人,今从之。文中讲到《后村千家诗》和类书的渊源,并以《锦绣万花谷》为例,二者在相应门类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似乎《后村千家诗》“参考”了《锦绣万花谷》。在这一首上恰恰也有“巧合”,《后村千家诗》中共有五处署名无名氏,开头的那首即为其中之一,而《锦绣万花谷》中该诗同样没有署名,在文本方面也仅仅“何因”与“因何”之别。其实,查这首诗的目的在于[考证]中的“作者为薛涛”之说,而且据张蓬舟《薛涛诗笺》总结出来的图表“薛涛诗专集选集收诗情况”,这首诗也只被《唐诗艳逸品》收录。这样看来,该诗应非薛涛之作。

  2、《寄旧诗与薛涛,因成长句》元稹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夜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
  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闲似好男儿。

  这篇出自《全唐诗》卷422。这首诗最后一句“好”改为“教”,“闲”改为“开”后,出现在《全唐诗》卷803。三秦出版社《元稹集编年笺注》中把该诗列入“未编年诗”,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该诗没有确凿的证据是元微之的作品。另外,从诗中后半部分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来看,该诗为薛涛之作似为更妥。还有一点疑问,就是“与君开似教男儿”,按格律说,这句为:仄平平仄平平平。王力《近体诗格律学》讲到这样的句子非常少见。笔者觉得“教”“好”之别应该是流传之误,“闲”“开”繁体字笔画相近,也有这种可能。(教,平声,使为也,任命也,俗云“让”,动词。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仄声(去),教化也,名词。陈师道《游鹤山院》:“顿摄尘缘尽,方知象教尊。”摘自《近体诗格律学》,山西古籍出版社)如果“教”按仄声,按名词的意思来讲,似乎很难讲通。

  3、笔者手头的《望江楼志》署名彭芸荪。近日在《成都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看到刘天文先生《薛涛史料考辨》一文,其中提到彭云生《望江楼志.薛涛小传》,《薛涛诗笺》里也提到彭云生对于薛涛的研究。彭云生与彭芸荪应该是同一个人。《薛涛史料考辨》文中考证出“薛涛的出生地是眉州”,主要依据就是“夫子自道”的《乡思》一诗:

  峨嵋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女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是在“峨嵋山下水如油”的地方,这正是峨眉山下的眉州。也即是其父薛郧于大历年间,由京官外补入川,做地方官的地方。建中二年,薛涛便生于此地。她的童年及少女生活,便是在这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度过的。眉州地近峨嵋,曹学铨《蜀中广记·眉州》条记云:“地在峨眉山阴以之名州。”故称眉州。苏子瞻所谓,“眉州眉山共一城也。”苏轼为眉州人,有送杨孟容诗云:“我家峨嵋阴,与子同一邦。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亦称眉州为峨嵋阴。由此可以认定,薛涛《乡思》诗中“峨眉山下”的家乡,当是眉州。(即今四川眉山)
   这是完整地录入刘天文先生《薛涛史料考辨》的一段。看其行文,有点信口开河,像给小孩子讲故事,而且,推理十分牵强。刘确定无疑地说出“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薛涛便生于此地”,并没有给出一点证据,让人难以信服。文中后面提到的元微之“锦江水滑峨嵋秀,化出文君与薛涛”,白乐天“峨嵋山势街云霓”等也不足为凭。彭芸荪《望江楼志.薛涛小传考释》中说“薛涛原籍长安,其生地则在成都;或据涛集中《乡思》一诗,以为生在峨嵋,诗系伪托,不足为据”。其实薛涛的出生地和生卒年并没有足够的资料能确定下来,卒于大和年间似乎是没有异议的,有大和五年、大和六年之说。凤凰出版社《唐诗大辞典》中有“薛涛(768?——832?),字洪度”的文字,而中华书局1992年版《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谱主]薛涛,字洪度(又作宏度),长安人,大历三年。戊申(公元768年)生,大和五年辛亥(公元831年)卒,年六十四。”该书也只是从其一说,并有“备考”。《唐才子传》中,并没有说薛涛的生年,只说“大和中卒”,大和共历九年,“大和中”也非确切时间。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103

主题

14

好友

4445

积分

业余侠客

铁胆

Rank: 4

2#
发表于 2011-12-6 13:24:37 |只看该作者
以前在网刊发过那就不置顶了: )
文能读书写字,武能炒菜做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7 02:4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