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 恶 童

  [复制链接]

162

主题

3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Rank: 7Rank: 7Rank: 7

Heilan Super Team

11#
发表于 2012-1-16 15:18:37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阅历没有也不该起这么重要的作用。只要达到一定基本的认知之后,阅历跟对写作的理解力就没有绝对或成比例的关系了。我以前就打过这个比方:如果对写作来说,阅历是那样的重要,那比起知青、比起参与过文革的人来说,那我们都不必写作了。有些企业家、或者自认为经历曲折沧桑的人,一听说你是写作的,立马自信满满地说:我以后也要写一本书,我的人生经历相当曲折复杂哦!——你是什么感受?反过来说,“阅历”到底怎样才算丰富?到底怎样才算“够”?才算足以“能够写作”的分量?这根本是无法考量的。有的人,在海上漂泊一生,他只看到一滴水,有的人,从一滴水也能感受大海。很多优秀的作家诗人,生命短暂,经历、“阅历”简单(有的甚至长期足不出户,比如狄金森),并没有影响他们成为优秀的作者。决定作者的主要还是理解力,在此前提下,阅历的丰富方才更起作用,否则阅历只是悬挂在脑子外面的一个包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1

好友

4078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12#
发表于 2012-1-16 16:02:35 |只看该作者
确实阅历不成问题,相反,或许,一个所谓的现实经历很少的人,一个涉入社会生活很少的人(这一切是有意为之),他越敏感越有感受力。大家说这个,可能是觉得陈树泳邻家男孩,很清纯的感觉,哈哈,但谁也保不定以后他就变成一个很‘’坏‘’的人,何况,清纯当然也是有着它的力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22

好友

10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Heilan Super Team

13#
发表于 2012-1-16 16:59:48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的确会有那种感觉,很想去向阅历要点儿什么东西,这也许是理解力在出问题的表现。但矛盾的是,有时候毕竟还会觉得,如果一个人理解力不那么强,在阅历的刺激下,他的理解力可能会某种程度地得到补充,就像给理解找一个拴锚的木桩。但写作里都充满反例,不然那么多眼睛不好的作家们(弥尔顿、乔伊斯)难道还不写作了麽。所以最终决定因素在理解力,困惑的可能是如何提高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0

好友

17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14#
发表于 2012-1-16 19:53:48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说适合一本杂志,有兴趣可发邮件给我lixr2004@sina.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11

好友

3920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15#
发表于 2012-1-17 11:31:07 |只看该作者
也是一口气读完的,很久没有认真地去看一个小说了,这一个是惊艳之作。
叙述一气呵成,故事也漂亮,人物很活,有种置身进去的感觉。
X,很厉害。
在一支夜歌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6

好友

1万

积分

略有小成

流浪汉

Rank: 7Rank: 7Rank: 7

16#
发表于 2012-1-17 14:47:4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ui1003 于 2012-1-17 15:30 编辑
X 发表于 2012-1-15 00:57
“不能以海明威的水准来要求自己”应该换成“没必要以海明威的水准来要求自己”吧……我非常同意你讲的需 ...


小说的“合理性”,我觉得就是内在的韵律和协调,和“客观”、“真实”这些本应无关。只有在作者的表达和意图脱节,作品内部出现裂痕的时候,读者才视情况可能指出其“不客观”、“不真实”。但因为读者总难免误判,所以成熟的作者也不用过于在意。

阅历包含有人生经历和经验素材,有的小说作者比较依赖这个,有的则不。但更重要的是,阅历可以丰富和深化人生感受,促使人去思考和理解事物、对自我的审视、对美的向往、对知识和思维产生兴趣,这些是作用于自我人格的完善。不同的种子结出不同的果实,相同的经历不会铸造相同的人。阅历的支点仍然是个人的本质。所以对阅历的“量”的崇拜是个误区。阅历是我们的意识向外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感悟,这些最后都归根于对自我的发现、成就。虽然这些不直接为写作提供素材,却对作品有更本质的影响。不过阅历的意义因人而异,我父母的阅历肯定比我丰富得多,但我发现他们从中获得的又是如此之少。在作家里也从来不是阅历越丰富的就写得越好。

另外阅读也很重要,阅读是间接的阅历,有时和直接的阅历产生化学反应,质量惊人。

点评

酒童  A字头,真心赞你一个:)  发表于 2012-1-19 09:56
陈树泳  多谢asui,记下了。  发表于 2012-1-17 17:10
lexiaozhu  说的好。  发表于 2012-1-17 17:02
扁头  赞asui,论理清晰,朴素生动  发表于 2012-1-17 16: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主题

39

好友

4448

积分

业余侠客

克莱登大学校董

Rank: 4

17#
发表于 2012-1-17 15:40: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比多 于 2012-1-17 17:21 编辑

我不太会分析。但我感到这是一篇好小说。几个细节就能触动我。死鸟的白眼皮,还有哥哥的一些似成相识的情感。虽然我是独生子女,但我完全明白这小说描写出的情感。这是好小说。
————————————————
相溅恨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5

好友

7777

积分

职业侠客

Rank: 5Rank: 5

18#
发表于 2012-1-18 02:49:35 |只看该作者
这篇有2个让我羡慕的地方:
一是很多句子变得准确、凝练(尤其后者,需要更多的沉思)。在之前读《开往工厂的长途客车》,我曾对“自行车的影子清晰如洗。月光让路灯下的影子沉静柔和,如同虚构般紧贴着地面。”这样的描写抱有谨慎态度,而这篇中几乎所有描述性句子都给我“有效”的印象,并且能触动我的经验,某些句子甚至有读警句般的凝练感觉(读的时候得思考一下,才能入味。而写的人,又得做多少思考呢?)。从“写句子”上能明显感觉到陈树泳的进步,这种进步的营养从何而来,我想“阅读和思考”应该是一个重要渠道,隐约记得陈树泳说起读杜拉斯和司汤达之类的,但是在这篇的字面上看到不到他们的直接影响,这是我羡慕的——也许已经把能获得的好处消化了。
二是叙事的张力,果园与小舅舅、外公的一部分我是带着点紧张的情绪读的,代入感很强,一边读一边担心下一步会绷不住(也许对事件的发展,也许对叙事的忧虑),读完这部分,能感觉到它是充溢着能量的完整的“小节”,我挺羡慕这一小部分在小整体上能达到的张力。

我疑惑的也有2个地方:
一是文章的内核。我臆测这是一次与以往“自己”的对话,这种对话和反思在倒数第二段的“回望式”分析时是否仍然显得“年轻”,需要更多时间和阅历上的沉淀来做这样叙事之外的延伸。
二是切入内核的方式是否过于直接。我感觉作者心里始终压着这么一个结,不解开不行,于是直奔着如何解结就去了,开头打弟弟、中间果园打鸟、结尾帮弟弟出气……都是以“回望式”现在的口吻写的,但是却缺乏一个由“现在”打入回忆和反思的缺口,没有说明现在“我”为什么要去反思这些事情,就已经进入反思的内核了。用一个现在、正在进行的事件引出以前并把各个小节和最后的议论串起来,会不会好些?像《乞力马扎罗的雪》,也回忆了很多以前的事情,但因为有一个至始至终的“现在正在进行的”事件把它们串起来,显得更合理。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

好友

4444

积分

业余侠客

Rank: 4

19#
发表于 2012-1-18 16:51:1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死因里 于 2012-1-18 18:47 编辑

1:之前看到江东着重提到阅历,本想说阅历的不重要的。现在看到大家说阅历的不重要了,我就想说说阅历的重要了。(我更想用的是经历,这在后面的论述中会显得更准确一些。)
我想X的这篇小说必须与上一篇的《主妇》联系起来看:它们有着共同的指向,这样一种写作它都是向内掘的,指向都是自身内在(即使是在写妓女。所以它并不需要外在客观性,至少不是特别需要),正如X所说的——而越来越注重某种移位感受和直觉等方面的作用。我们不妨称它为一种灵性写作,它更趋向于一种顿悟式感悟式的。两篇小说都不仅仅是个人在家庭结构中的存在,作者开始更深地去探寻自身内在性格的形成、血脉等等很多作者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作者现在面临的很多现实困境所致。我想这种写作解决的也正是自身内在的一些性格缘由及缺陷,让人格得到更为健全的发展。)《主妇》展现出在男性写作者中,其母亲在家庭关系中的“主”,母亲对自身的影响,但是由于写法上的缘由,这点在某种程度上被屏蔽掉了,它只占据一个微乎其乎的位置。而这篇会更直接一些,小说虽然是在写哥哥,但其实写的正是父亲对自身的影响(准确来说应该是血脉。)长兄如父:父亲将它的“恶”投诸在我身上,而我又把这种“恶”投诸到弟弟身上,我与父亲是一对平行的存在。所以我对弟弟的态度并没有发生过任何实质性的变化:打他,以及为他打别人,其实是一致的。你看:“但我觉得我打他跟别人打他是两回事,我打他是因为他是我弟弟,而别人没资格动手,也不准取笑他。”而父亲对我的态度,也是一样的。问题在于段林说的,它太直切内核了,缘何?我之前提到这种趋近于感悟式顿悟式的写作,在我个人有限的认识中,它应该是需要个人经历的一点特殊性的,它需要被个人的关键性经历(不在于量)所“唤醒”。从我对这篇小说的感受上来说,它比较像是一个思考(以及潜意识思考)的产物(悟的层面强度还不够一点点,那可是“药引”啊,药引完才是药)。但就像在论证两条抛物线相同时,不仅需要看上去是一致的,还要有关键的点是一致的。你的“武断”展露出的正是对自身的不确定性,对自身思考的不确定性,自身思考的“不武断”,所以到后来干脆就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经历在这里起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切面,提供一个更为直接有效的切面,也就是段林说的:“缺乏一个由“现在”打入回忆和反思的缺口。”——这属于小说与自身内在的关联。将“主体事件”隐藏起来造成结构的稍微不对称这时候就显得不是那么高明一点点了。突然偏头疼得厉害,关于这点就先说到这里了,有机会当面交流。
2:句子变得准确、凝练(尤其后者,需要更多的沉思),我想这也是X现阶段阅读细化的结果,注意每一个句子的起承转合。好处很明显,大家都看到了,而我想这种潜藏着的弊端也不是没有,比如可能造成之前和你提到过的“能量与焦点”的分散,当然,在这篇中没有。但有一点是:它有点点不那么浑然天成,它容易被拆解,我在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就开始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将它拆解了。这个谈不上好坏。
当然,这些都是我个人的主观臆断,特别是第一点,多么可笑啊,试图回答你这么大而无当的问题,还这么的“武断!”。不过这些一点都不影响到我对这个小说的喜爱,而又是什么样的原因来影响到我们对一个小说的喜爱和不喜爱呢?这是一个问题,不过至少让我放心的一点是:艺术家的责任并不是完美。
越来越期待你的下一个小说了,你真要成精啦,恶童先生。


点评

X  你对内容的分析让我感动,就像上次一样,又被你看穿了。。。谢谢。  发表于 2012-1-20 23:52
傍晚的山丘旁,传来兄弟的温柔的歌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好友

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20#
发表于 2012-1-18 23:41:48 |只看该作者
结尾处理得蛮好的~

面对同龄、低龄的亲眷,心理细微变化的剖析,敏感独到,有自己的东西和想法;对弟弟独占的霸道的爱,温温烫烫,不时给读者一些小惊喜;场景、事件的切换自然有度;

要摘出一些不慎考究的字、词、句还是相当容易的,比如“是一条河的两个分支”这种,两脉分支,会不会好些?当然,也许这本不是你追求的;另外,回过头去剖析的一些想法、体悟不够到位、或说 成熟度不够。。这些地儿是较易成为整篇文本的亮点的而现在没能够~可惜了;但是这种写法是好的,拉长比例,就较一般的叙述有力。。

题目好像有点重了,辨识度也不够(一下想到 恶童日记)另想 若用其它角度——哥哥身上的不是 恶 正是哥哥独立人格、勇于展现自我的一种表现,用更为积极的点去呈现这一层会不会好些?不知道啦,呵呵~~

新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9 10:54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