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黑蓝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黑蓝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复烟|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湿毒(评《水泥花园》)

[复制链接]

463

主题

13

好友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Heilan Administrator's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8 16:07: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阅读这本书的时间花得不长,薄薄的书页似乎随意就能翻完。然而一路读下去,竟是阴腐之气贯穿全身。可令我感到诡异的是,在作者看似平淡不经波澜的描述之下,一切单独抽离开,看着本应是如此惊悚,病态,古怪和离经叛道的,如,死亡,自渎,葬母,以及姐弟乱伦却都是那样的和谐自然,让人觉得本该如此,而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于是,只在不自知的时候,全身便已经爬满湿毒。
  
  实在惊异于这样的手法,能将一切贯穿于不露声色流畅的文字中,伊恩·麦克尤恩无疑是聪明的。他让我们通过杰克懵懂迷茫的少年的双眼,在感受青春期少年性格中所具备的,漠然,骄傲,迷惘,以及对生活的缺乏激情的同时,攫取了几个孩子各自的成长。个人认为,整本书没有最为突出,或者是引以为高峰的情节。杰克始终是以那种淡漠,不紧不慢的,在自述中带着些许疏离和旁观的意味的语调来桥接全部的情节。
  
  至于情节的发展,一切都虽处以理之外,却又恰恰在情之内。“父亲不是我害死的,可是,我总觉得是我助他走的。”杰克的负罪感依旧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身理的成熟与父亲的死亡同时发生。父亲这个角色在开篇不长就死去,而从杰克淡漠的叙述中,明显感到孩子们与母亲的关系比父亲更为亲密。其实从母亲卧病开始,他们成长的火苗便慢慢壮大起来,而母亲的离世,便加速了孩子们的变化。因为不愿离散,亦不愿意外人的插足,几个孩子表现得空前团结,而这真是一个荒诞而单纯的,充满孩子气的愿望,以至于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只得选择站在一起,来守护这个秘密。私自埋葬母亲的正是他们作为孩子的脆弱和成长所必须的独立性所综合的体现。他们逐渐同外界社会所脱离,真正形成一个封闭的世界。这世界中,只有这样几个孩子,他们必须脱离父母,才能真正的成长,因此,父母的死去是必须的。
  
  而在字里行间中,我们总是感觉得到其中的绝望与温暖,坚强与软弱是纠缠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能够感到孩子们心中巨大的恐慌和孤独,而同时又能感觉到他们的希望以及对爱和温暖的渴望。故事是以朱莉和杰克的姐弟乱伦而结尾,其实从许多地方都能隐约感受到他们关系微妙的变化。因此,这样的结局也不显得突兀。孩子们所组成的小世界已经是由不得任何外人插手,小说中安排了一个外人的角色,朱莉的男友。他总是以一个长辈的姿势出现于孩子们的生活,如果说杰克对他的反感是出于最基本的青春期少年的心理,那么他一直试图介入他们的生活,一直试图弄清楚他们共同的秘密则将他自动地与孩子们划分开来的重要原因。即使出于自我保护意识,他们也不得不越来越亲密,他们能做的仅仅只能是相互依偎在一起以便强大到应付他们共同的敌人。
  
  朱莉在母亲去世后,就自主地将自己演变成母亲的替代品。而他们的小弟,,面对这一切的变故,充分地展现出了孩子脆弱和缺乏安全感,他渴望变小,他渴望成为女孩子,这样便可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保护,不再受到欺凌。他渴望得到爱和关心,而朱莉正好能够给予。杰克渴望成长,渴望独立和自主。所以,在母亲刚去世的时候,他对于朱莉的发号施令强烈的不满,因为母亲临终前曾交代他,和朱莉一起照顾整个家。他一直在努力成长,无论是身理上还是心理上,失去父母的悲伤被少年单纯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所占据。又或者,他们压根来不及悲伤。
  
  看了小说之后,找出电影来看,个人认为,比起小说来说,俊秀的Charlotte Gainsbourg和瘦弱漂亮的Andrew Robertson将电影刻画得更加细腻和纯净。即使明知在这场自我成长自我蜕变的过程中,他们都已叛离了伦理道德,可是人们跟随着情节的发展,便不由自主地将重心转向了他们本身。而看到结局,大可为之松一口气,每个人隐隐觉得这理所应当了。杰克终于得到朱莉的认可,完成了他的成长。当他们面对着外人 的斥责时,依旧温柔,处变不惊的神情已经说明他们终于融为一体,以最美好的情感,担负起整个家庭。因此,他们的乱伦是标志,亦是必然的结局。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大多被贴上“黑色幽默”的标签,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古怪,荒诞,有悖常理的。其实最早看他的作品是那部人尽皆知的《赎罪》。不过,个人依旧觉得电影比小说更传神。
  麦克尤恩在《First Love, Last Rites》所说的:“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很多都是边缘人,孤独不合群的人,怪人,他们都和我有相似之处。我想,他们是对我在社会上的孤独感,和对社会的无知感,深刻的无知感的一种戏剧化表达。”
  
  也许,不必将作者本身框定于哪一个流派,毕竟阅读是属于个人的事,只需潜心下来,仔细感知作者从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也就够了。

【黑蓝网刊116号】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黑蓝

手机版|Archiver|黑蓝文学 ( 京ICP备15051415号-1  

GMT+8, 2024-4-27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